「GUCCI秀場天花板上的星星讓人忍不住想起中國的五星旗,這也提醒了我們這個國家對某些人所做出的限制。在沒有充分享受新聞、言論自由的人民眼裡,這也許是為什麼GUCCI奔放的創造力是如此迷人。」
這篇秀評寫的真的超好!GUCCI這次講的雖然還是老生常談,就是突破限制、做自己、尊重每個獨立個體等等,但因為引用了Michel Foucault所提的「微觀權力論」、「生命政治論」,所以利用權力做出箝制、訂立規範這些概念是很鮮明的,也難怪會讓人多做聯想。
在探討權力與箝制的主題下用跟五星旗很雷同的素材做場布,我真的希望GUCCI是有意識的做這件事。
https://footwearnews.com/2019/fashion/spring-2020/mfw-gucci-spring-2020-ready-to-wear-collection-120284239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的網紅Chih-Wei CHU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台北當代藝術館_光‧合作用_藝術家訪談_莊志維 Interview record (en) 中英文字幕 展覽資訊: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5%85%89%E2%80%A7%E5%90%88%E4%...
微觀權力 在 明潮 M'I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米蘭時裝周 #明潮直擊
我坐在如醫院的白椅上,看著這一幕覺得震撼:模特兒赤腳站在輸送帶上,清一色的亞麻服裝看起來就像精神病院的制服,禁錮了每個人的自我與想像。
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春夏借用法國哲學家Michel Foucault的微觀權力(Microphysics of Powers)和生命政治(Biopolitics)論點,認為人們的生活是透過一種微妙的社會治理術來掌控,不僅規訓內化我們的行為舉止與外貌,更以分類和限制將我們的身份歸納到先入為主的既定印象中 。然而透過時尚,我們終得以從所謂「正常」中抵抗、解放,破繭而出,展現自我的獨特性。
#gucciSS20 #mfw #mfw2020
微觀權力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主編誠摯推薦
#歡迎現場報名
#巧克力的逆襲 #微物誌
透過物品,我們能夠知道些什麼呢?
這項既微觀又鉅視的挑戰,在《微物誌:現代日本的十五則物語》裡以微觀的物,開啟了對於世界更多元與宏觀的想像。
明晚7點在三創生活園區將舉辦書籍座談會,說書主編誠摯推薦,邀請大家一同與曉林窺探戰後日本文化的萬花筒:
在過去一年多的日子裡,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認識了一群很有熱情的年輕人,他們很聰明,也很有寫作的才情。在年齡的帳面上,我三十幾歲,他們二十幾歲,感覺有段距離。當我們一起吃飯、討論事情時,我也覺得距離其實沒那麼遠。不過,我曾想過一件事情,當我開始讀小學在操場打起棒球時,他們之中的有些人,其實還是一縷靈魂,在天堂游移,準備降生在未來的家庭之中。這個時候,我突然覺得 Alfred Schutz 對日常生活世界的分析有些道理,我的「真實世界」和「感覺世界」總是有段距離。
不知道為什麼,這些零星的感受總讓我想起以前貪婪地閱讀微觀史學的日子,那時候我對微觀史學一往情深,恨自己不能讀義大利文和法文,總要漫長地等待英譯本和到處去讀相關的書評和研究討論。上課時,同學們總是會提出一個問題:微觀史學研究的案例,可以代表整體嗎?那時候 Ladurie 的《蒙大猶》剛出版漢譯本,厚厚的上下兩冊,講一個十四世紀法國南部村莊的故事。從《蒙大猶》裡,我認識了去年剛到中研院做講座的Carlo Ginzburg的名著《乳酪與蟲子》,當時就聽聞這本書要出版漢譯本,但一直等到現在,還是不見蹤影。因為這些原因,後來花了很大的力氣,讀了許多Ginzburg的書,收穫很大。到後來,我很心虛地不太想管微觀史學的問題,我只是覺得這些距今五六百年的人們,他們表達情慾、婚姻、宗教的方式,其實跟現代人差不了多少。只是表述的形式改變了,現在的人會送花或是物質性的禮物,過去的人是用抓蝨子表達他們的情感。但對親密這件事的心態,我覺得並沒有什麼改變。
後來我因緣巧合知道了一位據說不太敢搭飛機的法國歷史家 Arlette Farge 和法國史家 Jacques Revel 合寫的一本書,講的是1750年舊制度下的法國,出現了警察掃蕩在街上遊蕩小孩的事件。這起事件是當權者為了控制遊蕩人口的行為,卻引起民眾的抗爭。在抗爭中,流言蜚起,還傳出說是法國國王要吃小孩這樣的描述。事實於是和謠言交錯,簡直是電影情節。之所以會讀到這本書,其實是Jacques Revel,我認識這位歷史家,是以微觀史家的面貌認識他的。
Jacques Revel編過一本以比例尺為名的書,這本書戴麗娟老師寫過一篇書評。這本書中談的是「普遍化」和「比例尺」的問題,比例尺的意思還是回到微觀研究的代表性問題。不過,「普遍化」或是「整體史」所化約掉的歷史細微之處,難道就不是問題嗎?1:1、1:100、1:1000所再現的過去,究竟哪一個比較真實?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Braudel的《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中曾經提過,日常生活的微觀權力總會展現在物質文明之上。我並不是說微觀史學影響了物質文明的研究,而是透過物品這樣的視角,用來觀察權力運作的模樣。一項物品,以及造就這項物品的物質性設施,如何成為詮釋或補充歷史的可能。
透過物品,我們能夠知道些什麼?這是一個既微觀又鉅視的挑戰。微觀之處在於深描細寫那項物件的故事,鉅視之處在於那項物件位處的脈絡以及處及的故事。對寫作者而言,這其實是項挑戰。現在有一位年輕人願意嘗試,我覺得勇氣十足。
她叫蔡曉林。
曉林是我前面說的年輕人裡面,率先出書的一位,就像她在書中說的,現在出書比以前簡單。但我覺得寫書總是困難的。特別是寫一本文字曉暢、又有意思的書更是困難。我因為說書的編輯工作認識曉林,她是說書派駐在日本邀稿的小編,她幫我們找了一些日文書的書評,現在還繼續幫忙。我跟她有過幾次談話的機會,曉林非常年輕,大學畢業後就到東京唸書,一邊寫論文,還一邊寫出這本《微物誌》。
我不太想就此披露書中的內容。她在3月3日晚上七點有一場座談會,地點是在鴻海集團經營的三創生活園區,在大財團的建築物裡,講小物品的故事,不是很酷嗎?她會告訴大家寫書的過程,為什麼寫這樣一本書,還有作為一個年輕的留學生,她對日本的觀察。
最近在通勤期間,我總是在聽小男孩樂團的「妳,這個小東西」,歌詞前奏中曖昧的音樂,總讓我想到曉林的這本書。我們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好像應該是比例尺的運用,那個你最愛的人,挑動你心絃的人,其實只是個你稱為「小東西」的人。如果你也愛小東西,我誠懇地邀請你來聽聽曉林談她的「小東西」。
報名這裡去☞☞☞http://pics.ee/cbs3
微觀權力 在 Chih-Wei CHUA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台北當代藝術館_光‧合作用_藝術家訪談_莊志維
Interview record (en) 中英文字幕
展覽資訊:https://www.mocataipei.org.tw/tw/ExhibitionAndEvent/Info/%E5%85%89%E2%80%A7%E5%90%88%E4%BD%9C%E7%94%A8%EF%BC%8D%E4%BA%9E%E6%B4%B2%E7%95%B6%E4%BB%A3%E8%97%9D%E8%A1%93%E5%90%8C%E5%BF%97%E8%AD%B0%E9%A1%8C%E5%B1%95
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
Spectrosynthesis - Asian LGBTQ Issues and Art Now
展覽時間│2017/09/09-2017/11/05
策展人│胡朝聖 Sean C. S. Hu
參展藝術家群│王文清 Jimmy Ong、王亮尹 Wang Liang-Yin、王俊傑 Jun-Jieh Wang、王海洋 Wang Haiyang、西亞蝶 Xi Ya Die、侯俊明 Hou Chun-Ming、陳建北 Chen Chien-Pei、席時斌 Hsi Shih-Pin、陶輝 Tao Hui、席德進 Shiy De-Jinn、莊志維 Chuang Chih-Wei、曾吳 Wu Tsang、曾怡馨 Tzeng Yi-Hsin、黃馬鼎 Martin Wong、黃漢明 Ming Wong、曾廣智 Tseng Kwong Chi、楊嘉輝 Samson Young、鄢醒 Yan Xing、溫馨 Wen Hsin、譚浩 Ho Tam、蘇匯宇 Su Hui-Yu、顧福生 Fu-sheng Ku
年度教育贊助│文心建設
參展作品│黑暗中的彩虹 Rainbow In the Darkness
參展藝術家│莊志維 Chuang, Chih-Wei
莊志維,1986年生於臺灣臺中,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與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雙主修的養成對莊志維各有重要的影響。他說:「創作時新媒體藝術比較是像往內挖掘;但是建築必須向外考量空間關係…」。擅於運用光與空間創造互動裝置,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創作的命題從自身對於生命細微體驗的微觀一一向外延伸出與歷史文化的關係。如:2010年因友人離世的巨大傷痛,創作了《靈魂的重量》與《宇宙》。2014年用生命所遇的片段,如一粒粒細沙堆積成個展「浮島」的概念。2014年探討人類環境、科技與疾病關係的《感染系列》。2015年指涉宇宙秩序中之不可抗力,受制於文明與社會秩序的《轉生樹》,與揭示華麗姿態背後共生關係的「陰翳」個展等。至今於創作歷程中仍不斷追尋跨領域間的揉合,呈現理性與感性並存的藝術美學。
《黑暗中的彩虹》以陣列形式結合廣場空間,成為一因地制宜的互動裝置作品,以此開啟一場與大眾的互動對話,觀者可以穿行其間,進入被忽視抑或不被看見的間隙中;亦可藉由尖銳物在覆上黑色塗布的作品表面,刻畫、刮繪或留下任何訊息或圖案;到了夜晚,這些被刻畫的「作品」猶如一道道的傷痕,經由內置的多彩LED燈照射下透出美麗的彩虹光線,彷彿敘事了最殘忍的亦是最美麗的影射,以此象徵同志在面臨主流社會體制壓迫時,仍團結凝聚以勇敢的姿態正視傷痕。因此藝術家所寓意的裝置作品、空間義涵及觀眾參與構成三位一體,其互動的、共構的、動態的,促使了獨特意義的產生,同時在隱含權力定向的公共場域中綻放出有意義的形式,期盼觀者省思LGBTQ所面臨的困境與傷痛,並經由象徵包容與愛的彩虹光照耀,共同朝往平權道路,為具有歷史象徵性的意義創作。
作品網站介紹
http://www.chuangchihwei.com/work-rainbow-in-the-darkness-2017.html
微觀權力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微觀權力 在 全新創作專輯《邊緣轉生術》|【青聽事務所】紀瑞Geeray 的推薦與評價
這些「口耳相傳」穿鑿附會而成的故事,經由「傳遞、演化、變形」建構成妖怪文化,鑲嵌在背後是真實社會的 微觀權力 運作,當人鬼立場互換思考、角色互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