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全球股市前一日的猛烈拋售,華爾街持續評估恒大危機與聯準會 (Fed) 利率會議可能帶來的風險,週二 (21 日) 隨著早盤逢低回補帶動下,美股主指齊揚,但尾盤賣壓再出,道瓊、標普悉數回吐早前漲幅、小幅收黑。
政經消息方面,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週二就一項法案進行投票,該法案包括將暫停美國債務上限直至國會選舉後,並為政府提供臨時資金以避免本月底關門。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於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他指出世界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當中,美國期望與各國合作因應對抗疫、氣候變化、侵害人權等議題,但不尋求新冷戰。
另外,美國農業部部長維爾薩克 (Tom Vilsack) 於農業展望論壇表示,根據美中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承諾在 2017 年 186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和服務規模基礎上,在 2020 和 2021 年兩年中增加從美國進口 2000 億美元,但中國沒有達到第一階段的要求,美方將持續向中國施壓。
拜登提名前國防部官員艾斯特維茲 (Alan Estevez) 擔任商務部負責工業暨安全事務次長,艾斯特維茲週二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表示,他將致力於加強對關鍵技術的控制,改善美國供應鏈的彈性,特別是半導體,預期華為仍會被列在貿易黑名單上。
同時,被提名為商務部負責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長肯德勒 (Thea Kendler) 週二矢言不讓關鍵技術落入中國之手。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29 億例,死亡數突破 470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4236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7.7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350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124 萬例。
週二 (21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50.63 點,或 0.15%,收 33,919.84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32.5 點,或 0.22%,收 14,746.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3.54 點,或 0.08%,收 4,354.19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6.8 點,或 0.20%,收 3,345.0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 4 大板塊收紅,能源、醫療保健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工業、通訊服務和公用事業領跌。(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僅 4 大板塊收紅,能源、醫療保健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工業、通訊服務和公用事業領跌。(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亞馬遜獨弱。蘋果 (AAPL-US) 漲 0.34%;臉書 (FB-US) 漲 0.50%;Alphabet (GOOGL-US) 漲 0.23%;亞馬遜 (AMZN-US) 跌 0.36%;微軟 (MSFT-US) 漲 0.17%。
道瓊成分股多收黑。迪士尼 (DIS-US) 下跌 4.17%;3M (MMM-US) 下跌 1.17%;陶氏化學 (DOW-US) 下跌 1.16 %;思科 (CSCO-US) 下跌 1.13%;美國運通 (AXP-US) 上漲 1.68%。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英特爾 (INTC-US) 跌 0.21%;AMD (AMD-US) 漲 1.25%;應用材料 (AMAT-US) 跌 0.24%;美光 (MU-US) 跌 0.32%;高通 (QCOM-US) 跌 0.76%;NVIDIA (NVDA-US) 漲 0.63%。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漲 0.23%;日月光 ADR (ASX-US) 跌 0.48%;聯電 ADR (UMC-US) 跌 0.35%;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28%。
同時也有5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c43MAQ3q2QQ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u2a4t2sj9a408090kqvtfv8/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
德勒茲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股盤後〉逢低回補力道不足 道瓊標普尾盤紅翻黑
歷經全球股市前一日的猛烈拋售,華爾街持續評估恒大危機與聯準會 (Fed) 利率會議可能帶來的風險,週二 (21 日) 隨著早盤逢低回補帶動下,美股主指齊揚,但尾盤賣壓再出,道瓊、標普悉數回吐早前漲幅、小幅收黑。
政經消息方面,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週二就一項法案進行投票,該法案包括將暫停美國債務上限直至國會選舉後,並為政府提供臨時資金以避免本月底關門。
美國總統拜登週二於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他指出世界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當中,美國期望與各國合作因應對抗疫、氣候變化、侵害人權等議題,但不尋求新冷戰。
另外,美國農業部部長維爾薩克 (Tom Vilsack) 於農業展望論壇表示,根據美中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承諾在 2017 年 186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和服務規模基礎上,在 2020 和 2021 年兩年中增加從美國進口 2000 億美元,但中國沒有達到第一階段的要求,美方將持續向中國施壓。
拜登提名前國防部官員艾斯特維茲 (Alan Estevez) 擔任商務部負責工業暨安全事務次長,艾斯特維茲週二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表示,他將致力於加強對關鍵技術的控制,改善美國供應鏈的彈性,特別是半導體,預期華為仍會被列在貿易黑名單上。
同時,被提名為商務部負責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長肯德勒 (Thea Kendler) 週二矢言不讓關鍵技術落入中國之手。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29 億例,死亡數突破 470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4236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7.7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350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124 萬例。
週二 (21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50.63 點,或 0.15%,收 33,919.84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32.5 點,或 0.22%,收 14,746.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3.54 點,或 0.08%,收 4,354.19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6.8 點,或 0.20%,收 3,345.0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 4 大板塊收紅,能源、醫療保健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工業、通訊服務和公用事業領跌。(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僅 4 大板塊收紅,能源、醫療保健和非必需消費品板塊領漲,工業、通訊服務和公用事業領跌。(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亞馬遜獨弱。蘋果 (AAPL-US) 漲 0.34%;臉書 (FB-US) 漲 0.50%;Alphabet (GOOGL-US) 漲 0.23%;亞馬遜 (AMZN-US) 跌 0.36%;微軟 (MSFT-US) 漲 0.17%。
道瓊成分股多收黑。迪士尼 (DIS-US) 下跌 4.17%;3M (MMM-US) 下跌 1.17%;陶氏化學 (DOW-US) 下跌 1.16 %;思科 (CSCO-US) 下跌 1.13%;美國運通 (AXP-US) 上漲 1.68%。
費半成分股漲多跌少。英特爾 (INTC-US) 跌 0.21%;AMD (AMD-US) 漲 1.25%;應用材料 (AMAT-US) 跌 0.24%;美光 (MU-US) 跌 0.32%;高通 (QCOM-US) 跌 0.76%;NVIDIA (NVDA-US) 漲 0.63%。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漲 0.23%;日月光 ADR (ASX-US) 跌 0.48%;聯電 ADR (UMC-US) 跌 0.35%;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28%。
企業新聞
迪士尼 (DIS-US) 下跌 4.17% 至每股 171.17 美元,跌幅創 5 月以來最大。迪士尼警告,新冠疫情導致製作速度放緩,新節目數量比迪士尼最初預計要少,預測第四季串流媒體訂戶增長將低於預期。
恒大 ADR (EGRNY-US) 週二續跌 10.54% 至每股 7.60 美元。高盛預測,中國恒大為全球投資者當前面對的最大下行風險,但避險基金橋水創辦人達里歐 (Ray Dalio) 則認為,恒大危機是可控的。
Zoom Video (ZM-US) 下跌 0.87% 至每股 278.24 美元。週二外媒傳出,美國司法部領導的跨單位審查小組「Team Telecom」正以國安為由審查視訊會議軟體業者 Zoom Video 與雲端軟體業者 Five9 的併購案。
嬌生 (JNJ-US) 上漲 0.49% 至每股 164.53 美元。該公司公布數據顯示,第 2 劑的嬌生疫苗能增強 18 至 55 歲成年人的抗體反應,受測者防護力能提升至 94%。
蘋果 (AAPL-US) 上漲 0.34% 至每股 143.43 美元。蘋果傳出正在研發 iPhone 新功能,包括協助檢測憂鬱症等精神疾病。
經濟數據
美國 8 月營建許可月增率報 6.0%,預期 - 2.2%,前值 2.3%
美國 8 月營建許可總數報 172.8 萬戶,預期 159.5 萬戶,前值 163 萬戶
美國 8 月新屋開工年化月增率報 3.9%,預期 0.6%,前值 - 6.2%
美國 8 月新屋開工年化總數報 161.5 萬戶,預期 154.3 萬戶,前值 155.4 萬戶
上圖:新屋開工月增率,下圖:營建許可月增率 (圖:Zerohedge)
上圖:新屋開工月增率,下圖:營建許可月增率 (圖:Zerohedge)
華爾街分析
EP Wealth Advisors 投資組合策略董事總經理 Adam Phillips 表示:「投資者在等待 Fed 明天的最新決策,以及中國政府如何應對恒大危機,市場仍處於緊張狀態。」
一些投資者警告稱,未來幾個月恒大將會帶來更多的影響。Nuvest Capital 投資組合經理 Dave Wang 稱:「恒大並非單一獨立事件,預計將會有更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違約危機,市場正在消化可能蔓延的影響。」
Albion Financial Group 投資長 Jason Ware 提到:「如果投資人選擇拋售,就可能錯過經濟仍在擴張的事實,是的,經濟復甦放緩,但仍可能持續擴張,Fed 仍處於全面寬鬆模式,最後一的要點是,美國財政當局仍全力以赴地希望大規模的支出來刺激經濟。」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7598?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9-21(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德勒茲書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德勒茲書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c43MAQ3q2QQ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u2a4t2sj9a408090kqvtfv8/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15165dffd89780001a4eee8
【梗你報新聞】2021-SEP. WEEK 4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01 國際戲劇員工聯盟 IATSE 號召罷工抗議
成員包括劇場、影視劇組等領域專業人士的「國際戲劇員工聯盟」(IATSE),近日以改善影視劇組人員工作為由,與「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AMPTP)協商最新一期的三年合約;雙方溝通並不順利,IATSE正考慮透過罷工表達訴求。據外媒消息指出,IATSE主要希望優先解決包括不合理工時、醫療健保福利、薪資待遇等議題,其中薪資待遇又與近年來崛起的串流媒體(新媒體)有關。IATSE目前積極呼籲成員為罷工的授權進行投票,不少好萊塢明星公開支持,包括賽斯羅根、班史提勒等人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力挺。
.
02 《黑寡婦》案效應?迪士尼執行長透露正在重新整頓明星合約標準
近期因《黑寡婦》以院線串流同步發行感到不滿,進而向迪士尼提告的史嘉蕾喬韓森;儘管在經過兩個月的官司審理後尚未落幕,迪士尼執行長 鮑勃查佩克證實,未來公司將會調整與演員的合約內容,以確保合理補償因類似情況影響原本權益的演員。鮑勃查佩克在第30屆高盛年度會議中表示,近期發行的電影都是在3、4年前開始製作,演員合約也並沒有料到疫情變化;世界局勢仍在不同改變,未來與演員簽約也必許反映這種事實。雖並沒有針對《黑寡婦》案做出回應,但目前迪士尼確實已開始在內部重新整頓。
.
03 強尼戴普感嘆取消文化已完全失控
強尼戴普近期受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邀請,受頒「多諾斯提亞榮譽獎」;在典禮進行前的記者會上,不少記者追問有關家暴和換角風波的問題;強尼戴普大方回覆「取消文化」是近期大眾需要正視的問題,沒有一個人能夠置身事外。他還說,雖然往後扮演大銀幕上的「傑克船長」可能性不大,但他仍然會像往常一樣打扮成傑克船長去探望醫院裡的病童,因為只要能夠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一切都值得。有趣的是,記者會結束後,強尼戴普還在離開時模仿傑克船長,讓現場記者一陣爆笑。
.
04 權威媒體爆索尼與迪士尼合作布局「邪惡六人組」獨立電影
DEADLINE編輯 安東尼 D 亞歷山卓在《Hero Nation》PODCAST節目上表示,索尼影業的計畫不僅是要讓猛毒以及蜘蛛人相遇,而是計畫製作《邪惡六人組》的遠大目標。巧合的是,主演《猛毒》的湯姆哈迪,才在社群媒體上傳了一張自己戴著《蜘蛛人:無家日》的帽子,似乎正暗示著《蜘蛛人:無家日》可能會間接提及《邪惡六人組》這個反派團體,而索尼影業也可能正在專注製作這個團體的獨立電影。而目前《猛毒2:血蜘蛛》預計在2021年10月1日北美院線上映,相信真相很快就會被揭曉。
.
05 鋼鐵人、蜘蛛人等漫威角色版權即將終止?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迪士尼上個月收到蜘蛛人合作創作者 史蒂夫帝克特遺產委員會來函提醒,他們對於《蜘蛛人》等系列漫威角色的使用權將在2023年6月生效;這除了關係到電影改編的內容,且關係到漫威娛樂集團的角色版權。倘若官司由創作者方勝訴,不論是漫畫、電影等角色版權,將回歸到創作者手上。漫威針對此事提出反駁,並認為這些創作者們是受雇創作出這些角色,也就是這些漫畫角色本來就屬於漫威而非原創作者個人,因此不符合版權終止條件。未來官司將如何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
06 Disney+考慮投放廣告
近期迪士尼執行長 鮑勃查佩克在高盛集團會議賞表示,未來可能在Disney+上投放廣告;他舉例,Disney+擁有不少兒童用戶,因此當他們在考慮廣告品味時就會與Hulu的觀眾不同;換句話說,Disney+能夠擁有更精密的技術,能夠讓廣告客戶更精準投放廣告給目標族群。然而,此項政策一處可能引發用戶反彈;如此重大的改變恐怕會是迪士尼採院線同步發行後迎來的反彈後,另一個潛在風險。觀眾透過串流平台觀賞影片,時常被廣告中斷,恐怕不是所有觀眾都樂見的。
.
07 史上首位女性007登場?丹尼爾克雷格卸任前夕投反對票
因疫情而延宕多時的007電影《007生死交戰》,即將在本月底上映;主演007的丹尼爾克雷格也將在本片結束後卸下龐德身分,而外傳未來將會出現女版007的謠言,丹尼爾克雷格在近期受訪時直言:為什麼要讓女性扮演龐德?為此,導演 凱瑞福永也表示認同,並認為龐德系列電影需要強大的女性角色,而在《007生死交戰》電影中,觀眾可以看到龐德需要學習如何與女性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皇家海軍近期在推特官網上宣布,封丹尼爾克雷格為榮譽中校,以感謝他為007和維護英國安全所做的努力。
.
08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 3》片名確定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電影第三集,於22日正式公佈片名為《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本片仍由前兩集導演 大衛葉慈所執導,並由《哈利波特》系列編劇 史提夫克洛伍斯與JK羅琳合作執筆劇本,艾迪芮德曼、凱薩琳華特斯頓、丹富勒、艾利森蘇朵等人回歸演出,並由麥茲米克森取代強尼戴普飾演葛林戴華德,電影排定北美2022年4月15日上映。
.
09 《蜘蛛人:無家日》導演新作,各大片廠搶購中
為漫威影業執導了三部《蜘蛛人》系列電影的導演 強華茲,目前正著手籌備全新重啟的《驚奇4超人》電影,以及自己的個人原創作品。根據THR的獨家報導,他將推出一部自編自製自導的原創驚悚電影,並敲定由喬治克隆尼以及布萊德彼特兩人同台演出。目前本片在好萊塢掀起激烈競標,包括索尼、獅門、Apple TV+、Netflix、亞馬遜等片商加入戰局。
.
10 「跩哥馬份」英國男星湯姆費爾頓打球時昏倒送醫
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跩哥馬分的英國男星湯姆費爾頓,在24日傳出打球時突然癱軟倒地,緊急送醫治療後並沒有對外近一步公開消息,讓外界十分擔心。據了解,他在22日才慶祝完34歲生日,24日代表愛爾蘭參加美國威斯康辛州舉辦的萊德盃高爾夫球賽,卻在賽程結束後臉色發白,四肢癱軟倒地;身旁人員趕緊求救,被人攙扶上車送醫。
.
11 《不可能的任務》殺青之後說分手
湯姆克魯斯在拍攝《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時,才傳出與片中女星 凡妮莎柯比傳出緋聞,如今在去年開拍第七集電影時,又被爆出與片中小他20歲的英國女星 海莉艾特沃傳出緋聞。根據八卦媒體透露,兩人在拍攝期間被多次拍攝到同進同出,並在今年七月一起在溫布頓勘網球賽;電影殺青後兩人也分手,但兩人仍然保持友好關係。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德勒茲書 在 Din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DinTer的頻道👉 https://goo.gl/CU6gp1
加入我的頻道會員👉https://www.youtube.com/Dinterlolz/join
精華實況時間 ►2021/07/01
實況VOD連結►https://youtu.be/75a-U6Oefjk
►Prev上一部影片 【DinTer】天堂2M|各類型死人歌連環播!特哥獲得非洲酋長的祝福?新職業紫槍+紫娃就在今夜!草包的顏色已認證! https://youtu.be/A-XosG7k57g
►More Highlight 更多精華 【DinTer】玩遊戲與股票投資一次學會!奧術彗星提摩Teemo JG面具+疊書+黑書極限1V2!看好了世界,5分鐘疊書25層!Liandry's Anguish+ Soulstealer! https://youtu.be/jpubf1_hEgk
更多丁特 More DinTer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DinTerlol
►Twitch:http://www.twitch.tv/dinterlolz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Dinterlolz
#Dinter
德勒茲書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2002-JUN. 29 第二次延坪海戰 / 《延坪海戰》Northern Limit Line
(00:08:20) ▶ 1908-JUN. 30 通古斯大爆炸 /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00:29:29) ▶ 1998-JUL. 01 世界末日 / 《世界末日》Armageddon
(00:36:39) ▶ 626-JUL. 02 玄武門之變 / 《貞觀之治》The Rise of the Tang Empire
(01:17:56) ▶ 1863-JUL. 03 皮克特衝鋒 /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
(01:35:03) ▶ 1776-JUL. 04 美國獨立日 / 《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
(01:47:55) ▶ 1943-JUL. 05 庫斯克會戰 / 《我們的父輩》Generation War
(02:08:37)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6/29~07/05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1P1tQqDjPMU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hcbh3in1xg0855k92di85u/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2002-JUN. 29 第二次延坪海戰 / 《延坪海戰》Northern Limit Line
2002年6月29日,由日韓合辦的世界盃足球賽中,南韓對上土耳其的季軍戰當日上午,兩艘北韓獵潛艦跨越北方分界線,隨即遭到兩艘南韓海軍艦艇攔截。雙方擦槍走火發生為時18分鐘的海上衝突,造成南韓軍6人死亡,18人負傷,一艘船艦沉沒。
.
▶ 1908-JUN. 30 通古斯大爆炸 /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在今日的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河附近上空發生巨大爆炸,影響範圍超過2150平方公里,推測等同1000枚廣島原子彈的威力。由於爆炸地點偏僻,20年後才開始有科學家做系統性調查;爆炸原因不明,普遍認為是隕石撞擊。
.
▶ 1998-JUL. 01 世界末日 / 《世界末日》Armageddon
由麥可貝所執導,金牌製作人 傑瑞布洛克海默監製,布魯斯威利、班艾佛列克、麗芙泰勒等人主演的科幻災難電影《世界末日》在美國首映;儘管評價褒貶不一,但本片票房表現創下亮眼成績,全球吸金5.53億美金,是1998年最賣座的電影。
.
▶ 626-JUL. 02 玄武門之變 / 《貞觀之治》The Rise of the Tang Empire
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朝首都長安城太極宮的玄武門率眾發動政變;李世民親手殺害了長兄,同時也是王儲的東宮太子 李建成,以及四弟齊王 李元吉,迫使父親立自己為儲君,掌握京師兵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王室政變之一。
.
▶ 1863-JUL. 03 皮克特衝鋒 / 《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1863年7月1日在賓州蓋茲堡發生的「蓋茲堡之役」則是死傷最多的血腥戰鬥。「皮克特衝鋒」是蓋茲堡戰役的最後一天,南方邦聯軍 羅伯特李將軍向北方聯邦軍發動的大規模突襲,不到一小時的衝鋒,最終以5萬人傷亡的失敗作結。
.
▶ 1776-JUL. 04 美國獨立日 / 《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
由約翰亞當斯、班傑明富蘭克林、湯瑪斯傑佛遜、羅伯特李文斯頓、以及羅傑謝爾曼五人起草的《獨立宣言》,正式在大陸會議上由56位代表共同簽屬,宣告著北美十三殖民地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的合法正當性,也為日後的《美國憲法》打下基礎。
.
▶ 1943-JUL. 05 庫斯克會戰 / 《我們的父輩》Generation War
庫斯克會戰爆發於1943年7月上旬,是德蘇戰爭 / 東方戰線在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聯取得決定性勝利反攻後,德軍進行的最後一場大規模攻擊。德軍近三千輛戰車對上蘇軍五千輛戰車,在庫斯克遼闊的草原上,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裝甲車會戰。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