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國人妖魔化的口罩
德國人對於傳染疾病的反應真的是出了名的慢了五六七八拍,對於口罩的接受度也是出了名的低,只要誰戴口罩,大家就會投以異樣眼光,昨天德國已經出現了第一例,竟然有民眾的反應是:噢!原來這疾病不是只有亞洲人會得啊😧
然後一個晚上就增加了四例,今天我再也受不了,顧不得別人的眼光,我就是要戴口罩!!!!!!!!
戴上口罩後,果不其然被所有人用眼神關心,加上又是亞洲面孔,最後一個老奶奶忍不住問我是不是生病了⋯⋯⋯⋯⋯⋯⋯⋯⋯⋯⋯⋯⋯
我沒病!!!就是沒病才要戴口罩!!!你們一個個咳嗽咳到肺都快咳出來還不給我戴口罩也不捂一下,然後鼻水貢貢流,摸鼻子摸眼睛再扶欄杆又跟別人握手,我要是不戴,本來沒病都會變有病!!!!!!!!
我是非常溫柔的回,絕對沒吼老奶奶🍀
至於每天在醫院的ND,這裡的醫院完全零反應,平日裡醫生護理師通通不戴口罩每天呼吸新鮮空氣,現在依然是,直到昨天德國衛生單位才宣布: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必須配戴口罩和手套。
然後今天依然沒人配戴😶
教學中心都這樣了,其他小醫院我真的不敢想像,只能慶幸還好我還有口罩可以用,因為沒人跟我搶~~~
>>>>>>>>>>>>>>>>>>>>>>>>>>
真心話悶久會內傷
首先是小學程度的數學題
這種疾病高傳染期,一個人一天至少要2個口罩,到天氣回暖還有大概3個月,所以一個人大約要180個口罩,台灣總共2300萬人(最新數據是2400萬人),我們總共還需要多少口罩?
以上這種算法是最低估的算法,還沒有算醫療機構每天的口罩消耗量。
再來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部分,全球最大的口罩原料供應商就是中國!先不論自從香港的事件後,中國就禁止出口這些原物料至台港澳,現在是過年期間,沒人上工,然後他們因為疫情,什麼時候能夠復工都還不知道,他們自己原物料都不夠用,怎麼夠給別人!?那又哪裡輪得到台灣用!?台灣連原物料都沒有了,到底為什麼受到道德綁架的依舊是台灣人!?中國不出口原物料沒事,台灣不出口口罩就叫沒良心叫混蛋,這是什麼雙重標準!!!
當媽的人罵髒話不是重點,我身為一個品德高尚愛動物愛地球,堅持只用人造皮毛的設計師,我依然會罵髒話,情緒性言語完全就不是問題所在,思考邏輯才是,邏輯正確就算你每天幹幹叫,也不至於引發眾怒;邏輯不對、出發點不對,就算你拿聖經出來背,神也一樣救不了你。
我對一些藝人的印象不單是喜歡,還包含了我的青春,現在不只他們形象受損,我的心也是碎了一地啊😭😭😭😭😭
#學歷造假不可恥
#書唸不多也不可恥
#無知的辱罵才最要不得
#我就是比較喜歡聽張韶涵
德國人出的數學題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中國學齡前兒童的家長們正在面臨一場軍備競賽。我們這一講要說的是這是一場愚蠢的比賽,聰明理性的人不應該參加。
周圍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對的事情。當前中國國情,學習的競爭早就發生在小學入學之前,而學習班的市場已經覆蓋到了零至三歲。四歲開始學英語,五歲會算數學題似乎是新標準。據說有的小學已經不好好教漢語拼音了,因為學校默認孩子在幼兒園就應該學會。
早教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早教要讓家長花費很多時間和金錢。面對嚴峻的現實,什麼「人生是一場長跑,贏不贏起跑線不重要」這樣的話純屬雞湯。誰不知道人生是長跑?可是你總不能讓孩子連小學入學考試都過不了吧?再說天才不都早慧嗎?高水平運動員不都是從小苦練出來的嗎?
我們需要科學的指導。如果早教是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必要條件,那麼讓孩子吃點苦,家長受點累花點錢,就都是值得的。如果不是,早教就是錯誤的。
事實是,關於早教的問題,已經有科學結論了。
*
如果你稍微做一點關於早教的調研,你會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會認為中國的所謂「育兒專家」,表面上張口一個「腦科學」閉口一個「國際先進水平」,實際上跟那些講「女德」、《弟子規》的國學大師一樣,都是愚昧思想的販賣者。
當前科學理解,對「早教」這個東西,早就有非常清楚的結論。
上世紀七十年代,德國政府可能是考慮到國家需要更多高水平人才,曾經一度打算把傳統的、讓孩子玩鬧為主的幼兒園,全都變成以教孩子寫字算算術這種早教為主。但是德國人沒有拍腦袋就決策。
德國政府資助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 [1]。研究者選擇了50個以早教為特色的幼兒園,和50個以玩鬧為主的傳統幼兒園,對所有這些孩子進行跟蹤比較。
一開始,的確是早教幼兒園出來的孩子學習水平更高,而且這個優勢一直保持到孩子們上小學以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早教幼兒園的孩子都提前學習了,孩子剛上小學一看老師教的自己都學過,心理上想必也有優勢,可謂是贏了起跑線。這完全符合現在中國家長們的切身感受。
但是,那個優勢並沒有一直保持下去。到小學四年級再看,早教組的孩子不但沒有學習優勢,而且他們的成績還*顯著低於*傳統幼兒園出來的孩子。
早教真的能讓你贏起跑線,但是你真的領先不了多久。
所以德國政府取消了改革幼兒園的計劃。這就是為什麼儘管現在發達國家的好高中、好大學比中國的高中和大學的學習強度高,但是發達國家的幼兒園沒搞中國那種早教 —— 那不科學,那不是什麼「國際先進水平」。
類似的研究被多次重復,現在學術界已經達成共識 [2]:早教帶來的早期優勢會在一到三年內被衝刷掉,然後還可能會被逆轉。
所以,就提高學習成績來說,在最好的情況下,早教沒用;在很多情況下,早教有害。早教,是拔苗助長。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沒參加早教而沒考上那個所謂重點小學,我勸你別擔心。你可能還應該感到慶幸。你敢不敢先給孩子找個正常點的小學,等到四年級再跟他們比。
但早教的真正害處,比四年級時的學習成績嚴重得多。
*
德國那個研究發現,早教組的孩子不但成績被人逆轉,而且在社交和情感能力方面,還有明顯的欠缺。這才是早教最大的害處。
美國的一項研究做得更徹底。1967年,研究者把密西根州的68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隨機安排到傳統的、基於玩鬧的幼兒園,和以老師直接教學為主的早教幼兒園中。為了保證效果,研究者還每隔兩周家訪一次,教給家長如何配合幼兒園的風格教育孩子。這項研究一直跟蹤到這批孩子年滿23歲。
學習成績方面的結論跟德國的研究一致,早教組有個初期的優勢,然後很快就被抹平了。但這項研究最驚人的發現是在孩子的為人處世能力方面。
到15歲的時候,早教組的孩子違反學校紀律的行為次數,是傳統組孩子的兩倍。
在美國當個窮人,日子是很艱難的,長大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到23歲,傳統組有13.5%的人曾經因為犯罪而被捕;而早教組這個比例高達23.4%。早教組還有19%的人曾經用武器威脅過他人,而傳統組一個都沒有。
總體而言,早教組的孩子更容易跟人發生摩擦,更容易犯罪,更不容易結婚。一句話,他們不擅長與人相處。
當初只有短短一兩年的早教,竟然造成了終身的危害!
*
我需要再強調一遍,美國這個研究的對象是窮人家庭的孩子,而美國窮人的日子本來就很不好過,所以長大以後才有那麼高的犯罪率。
這個研究非常有戲劇性,但是仍然能說明問題:它說明早教傷害了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其他沒專門用窮人的研究,戲劇性沒有這麼強,但是有同樣的結論 [3]。那這是什麼原理呢?
我們精英日課專欄去年解讀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發展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的《園丁與木匠》這本書。高普尼克說,兒童在六歲以前,真正的任務不是什麼學習讀書寫字和做數學題,而是玩兒 [4]。
玩鬧也是學習。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能探索周圍的東西都是幹什麼的,揣摩周圍的人都在想什麼。更重要的是,跟別的孩子一起玩鬧,是一種社交演練。孩子必須在實際互動中學會公平、尊重和社交界限,學會分享、幫助和友情,學會怎樣跟人相處。
所以哪怕你家孩子真是天才,天生以學習為樂,五歲就會微積分,也請不要耽誤他玩。性情乖張行事怪異的天才已經太多了。
在正常孩子都忙著社交的時候,有些孩子卻被逼著去死記硬背拼音、單詞和乘法表。他們把大好時光浪費在了那些只要再過幾年就能輕輕鬆松學會的東西上。
他們該玩的時候沒玩夠,甚至可能再也學不會怎樣好好玩兒了。
*
進化生物學家戴維·威爾遜(David Wilson),用演化思維考察兒童成長,提出一個概念叫「嚴格的靈活性(rigid flexibility)」 [5]。成長的過程看似靈活,其實很嚴格。兒童發育的每一步,都需要正確的環境信息輸入。晚了不行,早了也不行。
9個月以下的孩子不需要額外的音頻和視頻多媒體信息。長時間讓孩子聽音樂看電視會導致孩子長大以後不能集中注意力。
18個月以下的孩子只有聽真人說話、在有互動的情況下,才能提高詞彙量。其他方法一律沒用而且有害。
兩歲以下的兒童只適合接觸三維的物體 —— 也就是真實世界里那些尋常的物體,比如玩具和人。而二維的東西,比如書本和圖畫,只會妨礙他們感知能力的發育。
人的聽覺、視覺、各種感知能力、大腦的發育是講順序的。提前給一個不該給的刺激,很可能讓這時候該發育的東西發育不好。
六歲以下兒童的任務不是用驚艷的學習成績給父母增光,而是健康地發育成長。強迫式的早教是殘害兒童。
早教課教的那點玩意有什麼可學的?有什麼可擔心的?只要讓孩子大腦正常發育,到時候想學還不容易嗎?堂堂的高學歷父母,被幼兒園老師治得心驚膽戰,這不荒唐嗎?真正的天才都是跟成年人比,以自己家孩子提前兩年學會小學二年級知識為榮,那是愚昧。
*
沒有上過早教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
德國人出的數學題 在 陳永謙 (3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果晚上沒取消,一樣看機機見
給大家看一個好笑的世足文章哈哈哈
《不負責任評論俄羅斯世界盃:一日球迷指南》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繼續貢獻負能量的一日球迷指南,秉持嘴賤的性格,獻給每一位想打嘴炮的一日球迷,絕不客觀,心臟不好勿入。
(1) 德國隊: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歐洲男模」。十個德國球迷有九個都會告訴你:「我從卡恩開始愛上德國」,就是不肯承認自己愛的就是歐洲男模隊的肉體,德國從教練帥到球員,本屆德國有「德國陳冠希」厄齊爾,連「養傷型偶像」的羅伊斯都能打比賽,雖然看不出這些奶油小生跟卡恩這種粗獷大叔有個半毛錢關係,但總之德國隊就是能被多數女球迷包容,她們能包容永遠不知道射哪邊的「吉祥物型前鋒」戈麥茲,也能包容以各種方式挖鼻屎與吃鼻屎的勒夫教練——不過面對這些一日盲粉,只需要問他們:「還記得上一次德軍進入俄羅斯的下場嗎?」。
(2) 法國隊: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土豪屁孩」。法國隊是青春無敵的代表,有「電眼帥哥」格列茲曼、有百元洗剪吹理髮店VIP的博格巴等兩位以上的巨星,前者每天花3小時在YOUTUBE找尋進球慶祝舞蹈,後者每天花3小時尋找惡搞頭髮哪家潮,當然法國隊二戰以後依舊保持便靠自己人打不贏戰爭的傳統,格列茲曼是德國混血葡萄牙,博格巴則是幾內亞,特別講血統是因為怕如果不說,一日球迷會以爲看到非洲隊;法國隊雖然擁有本屆最土豪的身價,整隊高達14億歐元,大概相當於中華民國體育署將近10年的總預算——但是看法國隊的比賽就像土豪屁孩在夜店開香檳,整隊一陣浪射之後就突然斷片失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3) 巴西隊:巴西隊秉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常常以各種花式快速過人,典型球員就是2.22億歐元創下足壇史上最高轉會費的內馬爾,2.22億歐是什麼概念?大概是中華民國還能捐給海地蓋兩個45億的電廠,陣中還有長得像胖虎的卡塞米羅,以及傳說中「三個馬塞洛防不住一個馬塞洛」的馬塞洛,但自從上屆巴西世界盃被德國隊打了一個7:1——巴西隊似乎想告訴大家,人生勝利組也有能讓大家吐嘲的一刻。
(4) 西班牙隊:西班牙的技能是讓對手哭喊著「我想踢球」,整支隊永遠場上能花式導球的讓對手摸不到球,不過最屌的是西班牙在開賽前炒了自己的主教練,成為史上第一支讓主教練連球都摸不到的球隊,西班牙陣中有一位長相很抽象的前鋒科斯塔,拉低顏值的能力足以讓西班牙與歐洲男模隊的稱號無緣,由於中場有「養老型中場」伊涅斯塔、後防專業領紅牌的「廢人型後衛」拉莫斯,加上後衛拉皮克善於講幹話——所以防守上只能為門將德赫亞獻上一曲「我等著你回來」。
(5) 阿根廷:整支隊的天賦是「沒有下限」。記得他們有全世界最好的球王梅西,也記得阿根廷一日球迷的日常作息是這樣的:前20分鐘亢奮激情,後70分鐘會開始陷入憂鬱,賽後單曲循環一首《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因為球王梅西固然能給阿根廷一個世界,但是阿根廷足協給梅西的卻是沒有極限,阿根廷足協試過幫足球員訂累死人的紅眼班機、試過把球員送去有生命危險的地方踢友誼賽、試過俄羅斯世界盃前教球員如何約炮,就是不肯帶球員好好踢球——阿根廷足協讓球王梅西還有動力踢球的唯一原因,就是全世界只剩下阿根廷球衣能在視覺上拉長梅西的身高。
(6) 英格蘭:整支隊提倡的是「佛系足球」。曾經有一位身患絕症的孩子看完英格蘭的比賽,開心的表示:「原來我的身體不是最糟糕的」,英格蘭隊總能讓你同情他,現在作為一日的英格蘭球迷只需要假裝感嘆的說:「我們曾經有過貝克漢、歐文」,畢竟英格蘭無論長相與實力都朝著佛系的方向發展,英格蘭只剩下帥氣的球星凱恩坐鎮,而且整支英格蘭卻仍踢著「佛系足球」,比如英格蘭主教練一口氣帶了九個後衛,象徵著「英格蘭不期不待」,又比如英格蘭還帶了一位腦包前鋒維爾貝克,象徵著「對手都沒有傷害」——總之英格蘭就是如此佛系,如果他們奪冠了,請相信生命充滿希望。
(7) 比利時:整支隊已將「內鬨」的技能點滿。法國、荷蘭在世界盃歷史上是以內鬨而聞名,比利時隊已經青出於藍,因為隊友裡同時有法國人和荷蘭人關,這一隊裡面有嗆主教練的、有打主教練的、有嗆隊友太廢的、有嗆說自己要退出國家隊的,看團隊內鬨的情節當然不能少了隊友睡嫂夫人的高潮,只要當比利時門將庫爾圖瓦跟中場核心德布勞內同時在場上時,大家都可以注意德布勞內的頭頂是不是綠綠的——比利時雖坐擁豪華陣容的比利時卻只能虐菜,照這個內鬨的情況,可能打到一半還要吵今年吃南部粽還是北部粽。
(8) 葡萄牙: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足壇老殭屍」。葡萄牙剛拿到歐洲盃足球賽冠軍,靠的就是一句話:「打不死的使我更強大」,看葡萄牙比賽就是一種我想要虐你個7:0,然後他就硬生生把你拖入平局,隨著葡萄牙已經年華老去,只能期待關鍵時刻靠巨星C羅,即使C羅每天的訓練是20分鍾抹髮膠、10分鐘暖身、50分鐘練習倒掛金鉤、10分鐘收操——還是令無數腦粉忍不住獻上一首詩:「春花秋月何時了?倒掛金鉤不能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C羅來罰任意球。」
(9) 克羅埃西亞: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小豬佩奇」。看克羅埃西亞的比賽就是看著各種「神奇」滿場飛,比如你很難想像為什麼一群球員要穿著桌布滿場跑,球衣甚至可以當窗簾,如果一打開主力名單:莫德里「奇」、科瓦希「奇」、拉基蒂「奇」、曼祖基「奇」,從名字就透露出奇葩的味道,這些人明明各自都踢得很好,但是組合起來就像把IPHONE裡面裝安卓系統一樣不搭——克羅埃西亞球員的技術華麗,適合單首循環一首鋼琴曲《克羅埃西亞狂想曲》,可惜這幫人都是彈鋼琴的,沒有抬鋼琴的。
(10) 哥倫比亞:整支隊的技能是「用生命踢球」,因為別人國家隊玩得是球,哥倫比亞球員玩的是命,據不完全統計1993年後哥倫比亞被毒梟槍殺的足球運動員高達32位,在生命威脅下,哥倫比亞也誕生出J羅、法爾考這等球星——看哥倫比亞踢球很像看癮君子嗑多了拿機關槍浪射,雖然飄逸,但也能進。
(11) 俄羅斯: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戰鬥大丈夫」。世界上可怕的俄羅斯球迷,世界上更可怕的是俄羅斯隊的戰績,但最可怕的卻是讓俄羅斯球迷看到俄羅斯隊的戰績。所以不要小看戰鬥民族,在2016年歐洲盃曾經試過200俄羅斯人屌打2000位英格蘭足球流氓的紀錄,而且俄羅斯人表示:「英國人打架喜歡用椅子跟酒瓶,我們只喜歡用拳頭」,俄羅斯隊似乎連名字都像是能戰鬥的大丈夫,切里舍「夫」、斯洛莫「夫」、庫德里亞紹「夫」——這種主場戰鬥氣勢等於加了兩打buff。
(12) 沙烏地阿拉伯:本屆世足的「魚腩1號隊」。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是全世界最敢花錢的球隊,沙烏地阿拉伯在賽前花費鉅額捐款將球員,拜託歐洲二流職業隊收留沙烏地阿拉伯的三流球員當陪練,如今的沙烏地阿拉伯足球像是看著直播主拿真金白銀刷禮物的火山孝子,在足壇「抖內」的路上一騎絕塵——但是,沙烏地阿拉伯醒醒吧,還記得2002年夏天的8:0慘案嗎?。
(13) 埃及:整支隊只靠「一條大腿」。埃及隊只能抱大腿,那條腿就是「埃及劉德華」的薩拉赫,這位埃及前鋒證明了「人品好,球運就會好」,曾經有富豪球迷想要贈送他一套奢華的別墅,薩拉赫不僅拒絕而且化身「埃及館長」,要求富豪們:「應該把錢捐給需要的人」、曾經有搶劫犯洗劫了他爸媽,薩拉赫不但拒絕起訴,反而主動幫忙這位搶劫犯找工作,結果薩拉赫曾經在總統大選中獲得100萬票,可是….幹,這傢伙根本沒參選啊——據不負責任統計,本屆世足有87%的後衛呼籲要將薩拉赫送進總統府,因為只有這樣能阻止他進球。
(14) 烏拉圭:整支隊點滿「生吞活剝」的技能。烏拉圭球員曾經以為足球是用牙齒踢,於是神明送了球星蘇亞雷斯給烏拉圭,屢次咬人的蘇亞雷斯在上一屆世界盃以咬傷義大利後衛而聞名,但是由於本屆國際足聯直接將「禁止咬人」列為規則(史稱「蘇亞雷斯生吞義大利人條款」),烏拉圭功力也大幅退縮——畢竟不能咬人的蘇亞雷斯,還是蘇亞雷斯嗎?
(15) 摩洛哥: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魯蛇逆襲」,如果幫魯蛇開一個收容所,摩洛哥應該足壇最大間,專門搜集一些雙重國籍的妖孽,比如隊上最大巨星的貝納蒂亞原本是法國人,另一位球星齊耶赫則是荷蘭人,齊耶赫由於曾經被荷蘭隊當備胎,就憤而投向摩洛哥,結果荷蘭隊本屆反而無緣世界盃,這故事告訴我們談戀愛千萬不要把看似魯蛇的人當備胎,他可能有一天能帶你飛上天,不過看摩洛哥比賽心臟還是要大顆一點——畢竟,把全世界最會內鬨的法國人跟荷蘭人關在一起從來就不是好事。
(16) 伊朗:整支隊罹患「極致衰小症候群」,伊朗國家隊仍是本屆球賽開始前最衰小的球隊,伊朗國家隊歷年來經歷被總統排擠、國家不給錢的局面,結果本屆又因為美國的經濟制裁,導致NIKE說不提供足球鞋,這讓「伊朗梅西」阿兹蒙也感到伊朗沒戲——只能說即便美國這屆不參加世界盃,也是能出來刷存在感呢!
(17) 澳洲:整支隊點滿「虐菜無敵」的技能,澳洲曾經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打不贏,就加入他」,澳洲曾經屬於大洋洲足聯,經過努力後終於加入亞洲足聯,從此就開啟了虐菜入世足之路,但是澳洲本屆世界盃就像找老掉牙的偶像天團出來唱「我難過」一樣。這裡出個數學題:澳洲最大牌的球星卡希爾今年是參加生涯的四屆世界盃,第一屆時他已經27歲了…..請問卡希爾今年幾歲?
(18) 秘魯:整支隊踢的是「神秘足球」,秘魯足球隊多數你都不需要名字,秘魯玩得就是神秘,隊長格雷羅因為藥檢出可卡因說:「因為喝茶導致」,這種神秘的茶大概只有秘魯有,秘魯也是號稱整屆世足最認真使用薩滿巫師的足球隊,秘魯在晉級世界盃的最後一戰啟用薩滿巫師作法之後,直接導致對手接連發生:飛機延誤、大巴晚點、球員水土不服、酒店晚上爆射煙火,我就問你怕不怕?——足球永遠這麼圓,秘魯踢的就是這麼玄。
(19) 丹麥: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童話少女心」,丹麥是個勇於實現童話的國家,即使在足球場上也是,如果丹麥隊想在世界盃創造童話,那埃里克森踢起球來就像是童話裡的王子,不過由於丹麥人的明星前鋒本特納遺憾受傷,結果丹麥人害怕王子沒了白龍馬,竟然想發起投票呼籲延後世界盃——你說丹麥人是不是比童話還天真呢?
(20) 冰島:整支隊的指定飲料是「熱血」,你只需要記得國家人口僅有三十三萬人,差不多跟新北市三重區的人口一樣多,而且球隊教練兼職是牙醫,門將要兼職是電影導演,搞得好像這個國家有空踢球的幾乎只剩下這23位球員,但是他們硬生生殺入世界盃,還曾經怒爆英格蘭,因此看到冰島足球——三重流氓會流淚,中華男足會羞愧。
(21)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的特色在於「球衣很潮」,為了撈錢,奈及利亞足協創作了本屆最潮球衣,雖然奈及利亞是一隻用跑步能跑死你的球隊,隊上有位球星穆薩,跑速達到9.86m/s的恐怖紀錄,快能跟奧運短跑金牌博爾特能拼一下,不過要擊敗他們也並不難——只要比賽時告訴他們,獎金都被足協幹走了,奈及利亞球員就立刻會停下腳步。
(22) 瑞士:整隊的人物設定是「積分童子」, 2006年世界盃四戰零失球,十六強出局,2016年歐洲盃三戰不敗,十六強出局,這次世界盃預選賽九勝一負,恐怕又要一跪,瑞士隊始終善於前戲,卻沒有高潮——就像瑞士球星哲馬伊利的前妻曾說過的:「床上功夫真的不行」。
(23) 哥斯大黎加: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一打保險套」,所謂弱隊出門神,看哥斯大黎加只需要記得門將納瓦斯,哥斯大黎加的比賽你可能會看到隔天頭條是「納瓦斯完封比賽」、「納瓦斯飛身救險」——堪比中南美杜雷斯廣告代言人,代言廣告詞是:「射不進的,都在外面」。
(24) 塞爾維亞:整隊的人物設定「一幫麻匪」,塞爾維亞隊的比賽中,就是看著其他隊的前鋒吃著火鍋,唱著歌,把球帶到塞爾維亞的半場,然後球就被塞爾維亞斷了。如果塞爾維亞是一幫麻匪,那球星馬蒂奇就是他們的張麻子——問題是他們有時間等球再飛一會兒嗎?。
(25) 墨西哥:整支隊點的技能是「浪射不停」,最大牌的球星是外號「小豌豆」埃爾南德斯,最近川普說要蓋一堵牆擋住墨西哥人,可能有刺激到墨西哥人,導致這幫墨西哥人整個世界盃預選賽一陣浪射,直接淘汰掉美國,所以若要惹火墨西哥,只要在墨西哥隊面前擺出人牆,埃爾南德斯這幫墨西哥人未必能贏的了你,但可以射的你滿臉都是。
(26) 瑞典: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一群直男」,瑞典隊擁有跟多數直男一樣破壞情趣的能力,不僅在世足資格賽時淘汰了無數女球迷心醉的義大利隊,而且本屆世界盃還不帶上外號「瑞典幹話王」的足壇巨星伊布,讓世界盃少了很多幽默,就像伊布說的幹話一樣:「沒有我的世界盃,不算世界盃」。
(27) 韓國: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持續贖罪」,自從2002年世界盃韓國人利用裁判搞黑哨後,韓國人隊就持續在贖罪的路上繼續邁進,數一數當年被韓國隊賤到球隊,都相繼奪冠:義大利是2006年世界盃冠軍、西班牙是2010年世界盃冠軍、葡萄牙是2016年歐洲盃冠軍,所謂惡有惡報,所以本屆世界盃的看點,韓國歐爸繼續想為了免兵役奮戰足球場,而老天繼續給這幫泡菜們一張死亡籤運。
(28) 巴拿馬: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魚腩隊2號」,雖然中華民國曾經跟巴拿馬有些交情,但巴拿馬的實力之弱,用簡單計算即可得出,本屆世界盃巴拿馬身價最低,僅有1500萬歐元,因此可以推算出:一個內馬爾等於13支巴拿馬隊、一個梅西等於12支巴拿馬隊、一個C羅等於7支巴拿馬隊——喔對了,巴拿馬在2017年跟中華民國斷交之前,我大台灣還曾經金援過巴拿馬290萬美元,也就是說…我們貢獻了六分之一的巴拿馬國家隊!
(29) 突尼西亞:突尼西亞陣容的容錯率跟紋身師傅一樣低,本隊最大的看點在於全隊最大咖的球星貝納盧安到底為何要在脖子紋上「姚漢」兩個中文字?江湖傳說當年他是想要紋的是「好漢」,這故事告訴我們:千萬別得罪紋身師傅,而且球場上犯傻就跟紋身師傅紋錯字一樣悲劇。
(30) 波蘭:整支隊以「空擋很大」而聞名,如果跨年時要穿過人群,請朝波蘭球員的方向走,通常他們那裡「空擋」都夠大,這種10場比賽能丟14顆球的防守能力,可能連掃地機器人都防不住,不過好險,他們有一位進攻巨星萊萬多夫斯基,根據不負責任調查,百分之87的德國人可以為了萊萬多夫斯基加入德國隊,再入侵一次波蘭。
(31) 塞內加爾: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魚腩隊3號」,塞內加爾有非洲紙老虎之稱,賽前被盧森堡比賽慘遭逼平,盧森堡的足球隊總身價只有3萬歐元,全國人口只有50萬人,這導致塞內加爾賽前急需的是最好的心理醫生。
(32) 日本:整支隊點滿的技能是「毀童年」,無數足球迷的童年是以漫畫
《足球小將翼》開始,雖然漫畫裡的大空翼各種屌打對手,但現實裡無論香川真司、本田圭佑、岡崎慎司,都還不是一個大空翼,導致連日本人都自稱「史上最弱日本隊」來累積人品,抱持這種心態看日本隊,童年的記憶才會美好。
(33) 中華男足:整支隊的人物設定是「鄉民」,每年世界盃台灣人始終只能跟鄉民進來看熱鬧,畢竟歷任政府在無數振興台灣足球的幹話口號之後,中華男足面對世界盃,仍然是「敵人虐我千百遍,我對足球如初戀」,本屆連長期敲詐我們的斷交國巴拿馬都入圍了,給中華男足的最大啟示是原來我們金援給邦交國的錢,足以換來一個世足資格。
*以上純屬各隊分析,如果要參考來運動彩券下注,奉勸投資有風險下注有賺有賠,如參考下注有所虧本.....關我屁事。
*以上純粹嘴砲,盡情享受足球吧。
德國人出的數學題 在 以下是德國人出的數學题: 可测试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退化情度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是德國人出的數學题: 可测试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退化情度,及预防老人痴呆症。 您會幾題呢? 3 7 5 = 1 3 7 5 = 2 3 7 5 = 3 3 7 5 = 4 3 7... ... <看更多>
德國人出的數學題 在 數學的益智遊戲,回覆者一律5分奉上!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是德國人出的數學题:有點難,但是可防老人痴呆,您會幾題呢?3 7 5 = 13 7 5 = 23 7 5 = 33 7 5 = 43 7 5 = 53 7 5 = 63 7 5 = 73 7 5 = 93 7 5 ... ... <看更多>
德國人出的數學題 在 德國人出的數學题,可測試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退化程度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