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加密貨幣對實體世界的挑戰
文章日期:2021年5月7日
【明報專訊】上周末巴郡在洛杉磯舉辦虛擬股東大會,雖然巴菲特已年屆九十,老拍檔芒格更已九十有七,但全球投資者仍非常留意他們兩老對任何投資的評價和意見。巴郡今年表現亦非常好,升了超過22%,遠遠跑贏大市,實在寶刀未老!
有人問到他們對Bitcoin的看法。巴菲特始終較聰明和圓滑,笑說早料到必有人問,但要跟政客學習避免回答吃力不討好的敏感問題,結果真的不答,把燙手芋拋給性情較直的芒格。芒格直說熟悉他性格的人就知道對他提起Bitcoin,猶如鬥牛勇士對公牛耍弄紅布,公牛必氣沖沖衝過去。他率直地說他極度憎恨Bitcoin的成功,更不歡迎一種對綁匪和勒索犯有用的貨幣。他亦不喜歡送數十億美元給那些隨便在空氣中發明這些金融產品的人,覺得整個發展令人惡心,更認為對人類文明的利益相反!
老人家語重心長,並有一定道理,但現今Bitcoin和其他加密貨幣紅到發紫,所以網民的反應非常負面,大部分人都認為巴菲特及芒格兩人的一套投資理論已過時,完全不明白加密貨幣的價值。著名對冲基金經理Dan Loeb說,巴菲特及芒格經常提出只應投資熟悉的東西,缺乏長期學習精神,變成故步自封,所以錯失很多好的投資機會。他更指出,如聽了芒格意見而在過去一年做空了Bitcoin,已必全軍覆沒。
巴郡從不派息 與黃金加密幣無異
我理解芒格的憤怒,因為Bitcoin不受監管,所以相信不少罪犯用來作交易。更重要的是,Bitcoin崛起的目的,正是要顛覆原來的金融秩序,而巴菲特和芒格,當然就是原來秩序的最重要守護者之一。我認為較諷刺的是芒格批評Bitcoin,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必定是認為它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好聽的可稱之為「數碼黃金」,同樣沒無現金流,但黃金至少是金光閃閃,摸得到的實物,Bitcoin則完全虛無縹緲。但回頭想,巴菲特收購了巴郡超過50年,自此從未派過息,解釋是他投資能力比小股東強,亦避免股息的雙重稅務,有一定道理。若從DCF金融分析角度來看,怎樣計算一件永不派息的資產,跟黃金甚至是Bitcoin又有甚麼區別?
記憶中,曾有投資者問過巴菲特:「巴郡永不派息,如何識別巴郡與一個龐氏騙局?」巴菲特頓了一下然後回答:「真的不容易,主要分別只是對他個人品格的信心吧!」說到底,Bitcoin亦一樣,也是只有一個信字。
加密幣市值達2萬億美元 不可忽視
明顯愈來愈多人信Bitcoin,不止只是年輕人,情况已開始「機構化」,更已洐生出不少ETFs和其他相關投資工具。今年Bitcoin已升了超過90%,市值超越了1萬億美元,按某些人計算,已成為全球第五大貨幣。當然加密貨幣何止一隻,第二位的以太幣(Ethereum)今年升了更多的3倍;狗狗幣(Dogecoin)靠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一句戲言,更升了誇張的130倍!加密貨幣總市值已達2萬億美元,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資產類別。
Bitcoin已開始被公認為有一定儲存價值的用途,即已通過貨幣的其中一個定義,但交易實在麻煩,亦缺乏其他「增值服務」(value added services),所以不少人認為以太幣的發展空間更大,正因為它包含所謂「智能合同」(smart contract),可以利用它來發展出很多新的功能和產物,包括數年前的ICO,近月火紅的NFT藝術品,以及最新的DeFi Apps,各種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包括存款、貸款和匯款等等。
虛擬世界漸成生態圈 觸動央行神經
現今虛擬世界的發展很厲害,我真的有朋友買了一些電腦遊戲內的「地產項目」,竟然認為有投資或最少炒賣價值。早前更有一間NFT火星屋的拍賣,以288個以太幣成交,當時折算約50萬美元,現在已升值一倍!虛擬世界已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態圈,感覺有點似Farmville之類遊戲,現在更豐富化,加上一個經濟和金融系統。
如虛擬世界和實體世界保持距離,河水不犯井水,仍較簡單,但當虛擬世界開始滲透進入實體世界,情况變得複雜,尤其觸動各大國政府和央行神經線,必須馬上作出反應。早前有間在美國邁亞密(Miami)的豪宅,以455個Bitcoin成交(當然亦已升值),除相關印花和佣金外,相信買家亦需先付出因Bitcoin上升的高昂資產增值稅,因為美國政府不承認Bitcoin是一種貨幣,只把它當為一種資產,所以就需要打現在的20%增值稅(總統拜登建議增至近40%)。
不止如此,早前更有傳聞財長耶倫有計劃新增一項高達80%,針對加密貨幣的增值稅。中國更早已禁止所有境內的加密貨幣交易,但仍無法阻止超過一半的Bitcoin和以太幣挖礦活動仍在中國進行,而其中約一半在新疆,亦因此早前有些外國人呼籲杯葛從新疆挖出來的「Blood Bitcoin」。此舉不止荒謬,如能做到,豈不是證明Bitcoin並非完全保密,最少能知道每個幣的來源地。
各國監管封殺虛擬貨幣
當虛擬貨幣挑戰實體世界中,各國對操控貨幣和金融系統的專利權時,必有反應,由調查到監管,甚至封殺都有可能。最初在中國成立的Binance公司是個好例子,開始時做挖礦,後來成為交易所,現在更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更開始提供一些與股票掛鈎的交易服務,因此導致德國和英國監管機構進行調查,而公司總部已全球搬遷多次,由中國內地搬至日本,然後台灣,再之後去了馬爾他,後來又去了百慕達。一聽就知不妥,情况有如一些非法賭博、色情或盜版視頻網站。
發行貨幣是每個國家的基本獨家權利,貨幣政策更是重要的調控手段。尤其對擁有美元「exorbitant privilege」(高昂專權)的美國而言,不論挑戰者是中國人民幣,還是Bitcoin,都絕不會輕易拱手相讓給任何人。但不少國家為免被新文化淘汰,亦明白新技術確有一些優點,所以爭相研究發行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主權數碼貨幣),其中領先表表者之一當然就是中國的「數字人民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
Bitcoin的誕生可說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對各國政府和尤其是美國聯儲局推出QE印鈔政策的一種反抗。不少歷史學家認為羅馬帝國的沒落,其中一個主因就是濫發貨幣,連金幣的含金量都逐漸下降,直至國民失去信心,導致超級通脹,交易回歸到以物易物制度。但過去十多年,QE並未帶來超級消費品通脹,只有帶來資產通脹,後果稍有不同,老百姓幸而未有受到百物騰貴而捱餓,但貧富懸殊差距不停拉闊,導致社會矛盾加深,世界各地出現大小規模動亂。
QE亂象 Bitcoin判對症惟下錯藥
所以可說Bitcoin是判對了症,但下錯了藥,因為無論改用Bitcoin為儲備貨幣,或回歸到黃金本位,都是不切實際,缺乏適應經濟增長經常變速的彈性,更極可能出現嚴重通縮問題,比通脹更棘手。
以太幣的生態圈比Bitcoin豐富得多,但發展仍未成熟。感覺上「智能合同」有機會可被用作一種高科技的「以物易物」的平台,有沒有可能成為未來超越資本和社會主義之爭的一種嶄新經濟制度的雛形呢? 我沒有答案,大家只可以拭目以待。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20329282302&issue=2021050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
德國增值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荷蘭在線》NOL 4/11
* 【荷蘭海灘上的 「玩沙」藝術】
現年65歲的荷蘭設計師Nico Laan 的巨大沙畫作品遍佈荷蘭海岸,以海灘為畫布呈現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沙畫作品。
他運用變形藝術,將自然光影、潮汐漲落、時間變化等要素融入作品之中,操作無人機從特定角度拍攝這些看起來扭曲或未完成的圖案,最終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用繩子、測量設備、圓規、量角器等工具,Nico只是移動和改變了大自然原有的元素。
而他的創作也會在大自然的力量下逐漸消失,這讓作品變得更加特別,賦予了瞬時藝術的美。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nico%20laan&tbm=isch
* 【荷蘭新城市夜行列車計劃明年營運】
荷蘭新興夜行列車鐵路公司European Sleeper將在2022年4月推出全新的夜行列車,連接荷蘭周邊主要城市。
目前歐洲之星Eurostar已經有阿姆斯特丹到倫敦的火車路線。這趟全新的夜行列車,是連接荷蘭首都和歐洲其他城市的又一個里程碑。
現在宣佈的夜行列車路線是布魯塞爾(比利時)-安特衛普(比利時)-羅森達爾(荷蘭)-鹿特丹(荷蘭)-阿姆斯特丹(荷蘭)-漢諾威(德國)-柏林(德國)-德累斯頓(德國)-巴特尚道(德國)-德辛(捷克)-拉貝河畔烏斯季(捷克)-布拉格(捷克)。
* 【RVS建議荷蘭政府採取徵收糖稅等措施以促進健康生活】
荷蘭健康與社會理事會(RVS)發表報告建議荷蘭政府應採取更多行動,促進大眾健康生活,打擊不健康飲食行為。
RVS的建議包括禁止不健康食品的廣告,降低水果和蔬菜的增值稅以及徵收糖稅。
同時RVS還建議荷蘭政府應賦予市政當局拒絕向該區域新的快餐店和小吃店發放許可證的權力,RVS認為這將有助於促進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荷蘭衛生部有大約17億歐元的預算來打擊不健康生活行為,而這大量的財政投資還不足以解決問題。RVS希望政府能出台一項法律,以防止健康不平等。
健康不平等與長期複雜的社會問題有關,如失業、低收入、債務或不健康的生活環境。
RVS希望通過促進健康飲食、解決與健康不平等有關的社會問題來彌補人們貧富差距引起的健康鴻溝。而新冠疫情加劇了這一差距,更加需要政府採取進一步措施。
* 【葡萄牙攝影師鏡頭下的「世界之窗」】
葡萄牙攝影師André Vicente Gonçalves受到歷史上天才建築師們的啓發,推出了他的「世界之窗」系列作品。
他走訪世界各地,用鏡頭記錄下不同地區建築窗戶的卓越設計。
建築的窗戶是連接自然和建築內部的橋梁,窗戶為建築內部帶來了活力,賦予了生命力。
建築物窗戶的設計體現了建築師和建築物主人的個性,而城市也有自己的設計美學。
城市的各種窗戶設計也彰顯了每個城市的獨特面貌,從中可以看出城市背後的文化審美的微妙差異。
德國增值稅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uronews 》3/1
* 【歐盟將於3月初批准美國嬌生新冠疫苗】法國工業部長Agnès Pannier-Runacher 2月28日透露,歐盟將於3月初批准美國嬌生新冠疫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27日批准強生疫苗的使用。
Agnès Pannier-Runacher表示,歐洲藥品管理局目前正在審核強生公司提供的疫苗入市信息,首批Johnson &Johnson疫苗將在3月底或4月初運抵歐盟,由於此疫苗僅需一次注射,因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Agnès Pannier-Runacher還透露歐盟預計至6月共接到6億劑嬌生新冠疫苗,其中7700萬劑將被交付給法國。
* 【梅克爾:輪到我時,我再接種】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接受《法蘭克福報》採訪時表示,只有在輪到她接種新冠疫苗時她才會去接種,因為在她之前仍有大批更加迫切需要接種疫苗的人。老年人和一些無法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人群,如教師群體將優先接種疫苗。
此外,梅克爾繼續反對強制接種疫苗以及為疫苗接種者「開綠燈」。梅克爾表示不排除隨著疫苗接種進程的推進,重新評估「開綠燈」的可能性,但前提需是「疫苗接種者,不再具有傳染性,得到證明」。
* 【法國醫院「選擇性」治療新冠病人,家屬集體控告】
新冠疫情在法國暴發已一年有餘,《費加羅報》日前發文稱,一些新冠法國受害者家屬將多家醫院告上法庭,控訴醫院對病人進行「歧視選擇性」治療,急救中心甚至會「篩選」哪些病人可以被送醫院治療。
* 【聯合國呼籲緬甸軍隊立刻停止對和平示威者使用武力 】據法新社2月28日:聯合國強烈譴責發生在緬甸國內對示威遊行的暴力鎮壓,並呼籲緬甸軍隊立刻停止對和平示威者使用武力。
據悉,至少有18人在2月28日的示威活動中死亡,這也是緬甸抗議活動開始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
* 【德國收緊法德邊境管控,法國政府表態反對】法國歐洲事務國務秘書Clément Beaune 2月28日表示,反對德國政府將與德國接壤的法國摩澤爾省劃分為「變異病毒傳播區」,且要求法國跨邊境工作者每日進行核酸檢測的做法。
Clément Beaune說:「我們此刻正在與德國政府進行溝通,他們剛剛將摩澤爾省劃分為變異病毒傳播區...這一做法意味著差不多相當於關閉邊境的嚴格措施。我們希望為16000名每天因為工作,而不是因為旅遊或其他原因跨越邊境的摩澤爾工作人員避免這樣的情況。」
法國勞工部長博爾納同一天也表示,法國政府正在與德國就邊境事宜進行溝通,並且溝通呈積極態勢。
* 【法國衛生總署署長:宵禁運轉良好,未來不排除更嚴格防疫措施】法國衛生部下屬衛生總署署長熱羅姆·薩洛蒙2月28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現行的宵禁防疫措施運轉良好,政府不排除在未來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
熱羅姆·薩洛蒙說:「很明顯局勢非常緊張,但政府已經採取包括宵禁在內的強力防疫措施,其中宵禁的運轉非常不錯」。
熱羅姆·薩洛蒙表示宵禁對解決私下聚集是一種好的回應措施,而且法國的鄰國也對此產生的效果充滿關注。
談及封城時,熱羅姆·薩洛蒙強調封城是疫情曲線爆炸式增長時的「絕對武器」,但同樣也是一種代價沈重的武器,是「最後選擇」。
* 【亞美尼亞總統拒絕解職要求總理辭職的軍方首腦】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27日拒絕簽署總理關於解除陸軍參謀長職務的命令,認為這進一步加劇了該國的政治危機。他在聲明中說,總統在憲法權力範圍內,對這項要求進行了反對,並補充說,政治危機"不能通過頻繁更換官員來解決"。
總參謀部稱總理帕奇尼安在處理去年的納卡危機時表現不利,25日要求他辭職。但總理譴責這是一次未遂政變,下令解除陸軍參謀長加斯帕里安的職務。
27日上午,議會前還有至少5000人遊行示威,要求總理辭職。
* 【歐洲樂透創紀錄 瑞士彩民贏得2.1億歐元大獎】一位瑞士彩民2月26日贏得全額2.1億歐元的歐洲樂透彩票大獎,打破了由一名法國彩民去年12月創造的2億歐元記錄。
歐洲樂透彩票面對歐洲9國的大約2億居民,每周開獎兩次,每次至少吸引2000萬彩民下注。參與的歐洲國家包括法國、英國、西班牙、盧森堡、比利時、瑞士、葡萄牙、愛爾蘭和奧地利。
* 【伊朗稱美國對敘利亞的空襲助長恐怖主義】路透社:伊朗高級安全官員阿里•沙姆卡尼27日表示,美國26日對敘利亞東部民兵發動空襲,助長了該地區的恐怖主義。襲擊導致一人喪生,四人受傷。
華盛頓說,對卡塔布真主黨(KH)軍事集團陣地的空襲是反擊其上周用火箭彈襲擊美國駐伊拉克使館區域。
伊拉克外交部的一份聲明說,外交部長侯賽因正在伊朗與伊朗官員「討論區域發展,包括平衡關係,避免緊張和升級的方法」。
* 【中東的美國軍艦上發現新冠確診案例】路透社:一艘在中東作戰的美國海軍軍艦上發現12例新冠病毒案例,該地區的另一艘軍艦正在進行檢測。確診病例的聖地亞哥號航空母艦在巴林的港口,上面有與大約600名水手和海軍陸戰隊隊員。美國第五艦隊在推特上發表聲明說,「我們將立即採取行動,識別,隔離,測試和治療兩艘船上受影響的水手和海軍陸戰隊隊員」。
* 【法國2020年外國投資下降17%】法國商業機構2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全球投資放緩和新冠疫情的原因,法國2020年外國投資決策數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7%。2020年外國企業共做出1215項投資決定,創造了近3萬個就業機會。法國商務投資署負責人勒古蒂埃認為,"17%的降幅證明我們已經很好地經受住了這場危機"。
* 【西班牙前國王因醜聞補稅400萬歐元】路透社:因貪腐醜聞離開國家的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已經結清了價值超過400萬歐元的補繳稅款,這基於他收到的價值800萬歐元包括私人航班在內的商品和服務。去年12月,他支付了67.8萬歐元的欠稅,包括利息和罰款。
西班牙最高法院的檢察官已經卡洛斯的商業交易展開了幾項調查,其中包括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高速鐵路合約。
* 【德國第三輪疫情援助補貼 孩子繼續領錢、餐飲業7%低稅優惠延長至2022年底!】德國聯邦議院敲定下一步疫情經濟援助措施,繼續為德國家庭、餐飲行業、個體經營者和企業提供補助,為應對新冠疫情給德國經濟帶來的嚴重後果。聯邦議院批准了第3部《疫情稅收減免法規》,繼續擴大稅收減免優惠範圍。聯盟黨、社民黨和自民黨和另類選擇黨在表決中投出贊成票。只有左翼黨和綠黨投出棄權票。
與去年一樣,德國政府決定繼續為有孩子家庭發放新冠危機兒童補貼。每名兒童可一次性獲得特別補助金150歐元。按照最新通過的援助法規,在新冠危機中遭受沈重打擊的餐飲業可繼續享受7%的增值稅優惠稅率。只有在恢復營業後,商家才可能繳納營業稅,所以該項減稅政策將一直持續至2022年底。在此之前,餐飲業商家仍以19%的正常稅率標準,為飲品繳納營業稅。
經濟損失慘重的企業,德國政府准允其延長的虧損結轉。通過這項補助措施,企業將能夠在更大程度上用前年的利潤抵消其在2020年和2021年的損失。社民黨議員布勞爾(Ingrid Arndt-Brauer)在辯論中指出,這是可以迅速批准通過的「好政策」。
此外,領取哈茨4(Hartz-IV)社會救濟金的低收入群體也將獲得 150歐元的一次性補助。聯邦社會事務部指出,在嚴格的防疫限制規定下,民眾日常支出比以往更高,例如衛生用品、額外膳食等,低收入者、長期失業者和領取福利的弱勢群體應該獲得支持。第3輪疫情援助資金將在今年上半年發放,與此同時,按照最新法規,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申請社保金程序將大大簡化,申請門檻也將進一步降低。
* 【德國RKI所長:疫情明顯逆轉,仍需提防第三波疫情】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維勒26日表示,德國疫苗接種運動已取得「初步成功」,80歲以上人群的感染風險已大幅降低。截至目前,絕大部分1類人群都已接種了疫苗。80歲以上人群7天感染率已由本月初的200將至70。
維勒稱,「疫情在明顯發生逆轉」,但是變異新冠病毒(B.1.1.7)來勢洶洶,繼續遵守防疫規定仍非常重要,否則恐迎來第三波疫情。羅伯特·科赫研究所26日登記了9997例新增感染以及394例死亡,全德7天感染率升至62.6,R值升至1.05。
* 【芬蘭3月8日起收緊封鎖措施】芬蘭政府25日宣佈,將從3月8日起關閉酒吧和餐廳三周,學生需居家上課,私人接觸限制也縮減到6人以內。芬蘭總理桑娜·馬林表示,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的情況正在「急速惡化」,等待時間越長則風險越大。芬蘭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歐洲抗疫的優等生,截至25日,芬蘭單日新增病例為590例,新增死亡3例。
* 【德國批准三家民用免費快速抗原檢測盒上市】德國聯邦藥品與醫療器械研究所24日宣佈,該所已完成三家民用免費快速抗原檢測盒的上市批准。未來幾日,民眾可以在各大藥房免費獲取檢測盒。與此同時,更多檢測盒生產廠家也在批准行列當中。
在經過反復測試後,研究人員確保獲批的三家快速抗原檢測盒可以被個人安全使用,檢測將通過鼻腔前部採樣的方式獲得結果。
* 【以色列約70%成人人口已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德媒NTV消息,以色列衛生部長埃德爾斯坦發佈推文稱,大約有437萬以色列人接種了新冠疫苗(約佔16歲以上人口的70%),其中近300萬人接種了第二劑。上周日起,以色列政府向疫苗接種者以及部分康復人員發放「綠碼」,掃碼或出示疫苗接種證便可進入健身房、游泳池和電影院等娛樂休閒場所。
相比之下,德國人口是以色列的九倍,新冠疫苗任然一針難求。截至目前,大約有330萬德國人接種了新冠疫苗,其中約170萬人接種了第二劑。
德國增值稅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50514TVBS 自住客也遭殃 獲利逾400萬課10%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2cwH88pP_w
記者:黃宇潔、周育鋒
財政部的房地合一稅制公布後引發大爭論,就是因為內容限制自用住宅獲利超過400萬,就得課10%稅負,比起日本有810萬的門檻限制,甚至法國規定一戶自用住宅免稅的規定而言,台灣相對相對台嚴苛,房仲說這就像把自住客全面都成了投資客,尤其持有期間的土增稅、房屋稅等不能扣抵,如果稅制真的過關上路,對自住客來說賣屋壓力也成了課稅壓力。......↓房仲業務員陳泰源:「過去這5年來平均的漲幅1年就有1成的漲幅。」
20年老大樓地點好,所以漲幅驚人,但套上財政部房地合一稅制版本,未來如果要賣屋,連自住客都得多繳稅。
房仲業務員陳泰源:「如果以過去5年這樣正常的漲幅(估算),持有1年就已經賺了將近400萬了,好像連自住客都是投資客一樣,變相的就是誤傷了,你連一般的自住客、長期持有的你(政府)全部都打到了。」
因為舊版本規劃交易總金額在4000萬以下就不課稅,現在改成以獲利400萬當基準,超過的都要課10%,以這間中古屋來說,就算是自住沒有出租,持有超過6年,照樣得掏出10%稅負。
房產專家田大權:「賦稅署是用一個2千萬的房子為例,每年漲3%,也就是60萬,連續持有6年,是不是360萬,算一個整數400萬這樣子算出來的,這一個計算的方式,它是以房價持續上漲為前提,但是財政部認為房價不會上漲了,這時候可能出現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就是說如果房價不會上漲,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又是所得稅的話,那收得到稅嗎?」
稅制結果與立法初衷不只出現大矛盾,更大爭議是太過嚴苛,因為在法國出售住宅,可以享有1戶免稅優惠,至於在德國,持有3年以上的自用住宅也不用繳稅,日本自用住宅的免稅額是訂在台幣810萬。
房產專家田大權:「400萬這種絕對數字一出來之後,其實它已經無所謂高低的問題,反而市場會找到另外一個空隙,也許會炒作中低總價或是低總價,因為我們看到其實像現在南部或者其他非大台北地區之外,從800萬漲到1200萬的房子非常非常多,如果1千萬賣到1500萬,獲利是5成耶,5千萬的房子賣了5500萬,獲利只有1成,獲利率完全天差地別,但是稅制是一樣,這到底哪裏有問題。」
不同的獲利率卻課同樣的稅,讓專家看了都納悶,再加上對自住客而言,好不容易攢錢買了房,想不到在財政部眼中也是炒房投資客。
房仲業董事長王應傑:「現在房子賣了要繳土增稅,一定要繳土地增值稅,還有持有年限裡面,繳的房屋稅和地價稅,甚至你銀行貸款利息都應該列入你的成本扣除,這樣再來課,譬如說10%,那我會覺得說很合理,我所有的成本政府(如果)不承認,你要怎麼說什麼是房地合一制。」
雖然財政部版本還得經過立院三讀通過,但課稅的不確定性肯定讓房市交易更慘淡。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80096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91615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