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9/14 ~ 09/20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1812-SEP. 14 #莫斯科大火 拿破崙征俄戰爭 Great Fire of Moscow 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
《#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1966
俄羅斯的重要大城 莫斯科,在歷史上經歷了不少次大火;1812年莫斯科大火指的是,拿破崙一世發動入侵俄國的俄法戰爭期間,9月爆發的博羅金諾戰役後,俄軍執行焦土戰術,帶走莫斯科所有糧食並釋放監獄的囚犯,放火燒城,讓拿破崙的大軍一無所獲。
.
▶ 1950-SEP. 15 #仁川登陸 韓戰 Battle of Inchon Korean War
《#代號鐵鉻行動》Operation Chromite, 2016
韓戰於1950年6月底爆發後,南韓節節敗退,最終在釜山築起最後防線;為了避免朝鮮半島全面赤化,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動用美軍海軍陸戰隊遠征軍,在靠近漢城的仁川進行兩棲登陸,試圖於半島中部開起新戰場,最終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取得決定性勝利。
.
▶ 1920-SEP. 16 #華爾街爆炸事件 Wall Street Bombing
《#沒有主人沒有上帝》No God, No Master, 2012
1920年9月16日中午,繁忙的紐約午餐時段,一輛馬車停在華爾街23號JP摩根公司總部對面,車內約45公斤的炸藥被引爆,造成38人當場死亡、143人受傷。爆炸案調查最終沒有確切結果,歷史學家普遍懷疑是當時的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為爆炸案的主謀。
.
▶ 1944-SEP. 17 #市場花園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 Operation Market Garden WWII
《#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 1977
位於德國和荷蘭交界的萊茵河,是二戰期間德國邊境重要的自然天險;盟軍在諾曼第戰役後,由英國蒙哥馬利元帥所策劃的「市場花園行動」,投入大量空降兵利奪取荷蘭境內的九個橋樑控制權。但行動最終失敗,德軍持續封鎖萊茵河直到隔年。
.
▶ 1998-SEP. 18 #尖峰時刻 Rush Hour
《尖峰時刻》Rush Hour, 1998
1998年9月18日首映的《尖峰時刻》,是香港武打明星 成龍繼《殺手壕》《炮彈飛車》《威龍猛探》後的第四部好萊塢電影;故事描述一位香港督察前往美國調查綁架案,與克里斯塔克飾演的黑人警官合作。兩人的逗趣組合,讓本系列在全球大受歡迎。
.
▶ 1946-SEP. 19 #第一屆坎城影展 1st Annual Cannes Film Festival
《#不設防城市》Roma: Open City, 1945
19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納粹德國宣揚法西斯主義而出品的電影,強勢在威尼斯影展上大放異彩;決定在氣候宜人的坎城,創立一個新的國際影展;首屆原定於1939年9月舉行,卻遭逢二戰爆發而中止,最終在戰後的1946年舉辦了首屆坎城影展。
.
▶ 1973-SEP. 20 #性別大戰 Battle of the Sexes
《#勝負反手拍》Battle of the Sexes, 2017
1970年代,昔日的男網世界冠軍 鮑比里格斯以帶有性別歧視的言論,出言挑釁當年29歲的女網新星 比莉珍金恩進行網球挑戰。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吸引約破百萬觀眾關注;雙方分別在1973年5月12日、9月20日舉行了兩場賽事,兩人戰績皆為一勝一負。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親身見證德國空軍的崛起與敗亡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最為詳細而經典的空戰戰史 希特勒與納粹崛起的秘密軍團,最扣人心弦的二戰戰史 一個所向無敵的空軍部隊,是如何從籍籍無名走上航空霸主的神壇? 之後又如何...
「德軍 漢 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Fw: [問卦] 有沒有二次世界大戰最強武將的八卦??? -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二戰風雲:他一個人幹掉了蘇聯兩個坦克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翻譯】漢斯與她重製版第35話總覺得今天糖分攝取過量作者 的評價
- 關於德軍 漢 斯 在 從波蘭數學家到圖靈- 德軍密碼是如何被破解的? 的評價
德軍 漢 斯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德軍 漢 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軍人公墓是最好的和平宣傳|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選擇從巴黎開車到義大利。從法國開車到義大利其實不算遠,二國相鄰的領土北道是阿爾卑斯山,南道是地中海沿岸。
從北道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這在歷史上有著名的漢尼拔騎大象翻閱阿爾卑斯山攻義,還有拿破崙也曾經翻山越嶺。不過現在只要付費四十幾歐元的過路費,就可以走20公里直線的白朗峰隧道,咻一下就到義大利了。
出了白朗峰隧道就在北義阿爾卑斯山脈間前進,車子看著開著,我們看到山頭上有個奇怪造型的建築,便停車下來參觀,原來是二次世界大戰的德軍公墓。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德國戰爭公墓委員會」開始在歐洲各地將這些二戰的德國軍人撿骨重新安排紀念,將二戰義大利戰場死去的三萬多德軍分別在十個不同的地方建造公墓。我們看到的,就是二戰末期著名的歌德防線中的阿爾卑斯山口上死去的德國軍人墓園。
還記得上次在法國北海岸渡假的時候參觀軍人公墓?當時我另一半對軍人公墓興趣缺缺覺得我很奇怪。不過這次他似乎已經習慣了,跟著我一起參觀和感受墓地的寧靜。為什麼地方媽媽要參觀軍人公墓?就像墓園入口處牌子上面寫的,諾貝爾和平獎史懷哲曾經說過的:「軍人公墓是最好的和平宣傳。」
德軍 漢 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攻擊高度四千米:德國空軍崛起與敗亡的命運」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親身見證德國空軍的崛起與敗亡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最為詳細而經典的空戰戰史
希特勒與納粹崛起的秘密軍團,最扣人心弦的二戰戰史
一個所向無敵的空軍部隊,是如何從籍籍無名走上航空霸主的神壇?
之後又如何在最為崇高的殿堂落得無兵無將、家徒四壁的悲慘下場?
《攻擊高度四千米》是闡述德國空軍作戰史的權威作品。在出版當時就採用了來自當年德國空軍人員的第一手口述資料。故事從德國空軍在波蘭閃擊戰開始說起,然後到了第一次吃敗仗的不列顛空戰、在東線如何與蘇聯纏鬥,最後則是來到了德國本土保衛戰。全書作了清楚而有條理的章節分佈,每一章都會針對該戰役的總結與檢討。
《攻擊高度四千米》毫不掩飾,告訴你最直接的歷史。書中並沒有讚揚英雄和抨擊惡棍的企圖,反而是真實陳述了他們並不想參與其中的戰爭過程。《攻擊高度四千米》忠於事實,詳細記述二戰期間德國空軍在十一次主要戰役上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是了解和研究二次大戰空戰發展史不可或缺的著作。
二戰德國空軍給人的印象就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人人對其聞風喪膽,深怕俯衝轟炸機臨空把你轟上天去。但事實是如何?在德國空軍的協助之下,希特勒連戰連勝,手指向地圖的那一邊,那個倒楣的國家就要淪陷,戰禍就要找上門了!
作者卡尤斯‧貝克採用了德國官方的檔案和資料文件,作戰日誌和主要將領的個人日記,以及經過嚴謹整理過的德國空軍戰時紀錄,並且採訪上數百名德國前飛行員,集結了以上的這些文獻與資料,整理與撰寫出這本超過36萬字的作品。卡尤斯‧貝克以他最真實的筆觸,痛苦地闡述同袍是如何走過了大起大落的歷程。他痛定思痛,真心檢討所有已經不可挽回的歷史結果。
本書至今依然為那些拒絕了解二戰歷史的德國民眾以及其他讀者敞開一扇了解事實真相的大門。
斯圖卡非常成功,以至於德軍高層要所有的轟炸機都要有俯衝能力?
希特勒判斷戰爭很快就結束,不需要研發新型的戰鬥機?不准開發四發動機轟炸機?
世界第一款噴射戰鬥機,希特勒卻不喜歡Me 262的高速優勢?
德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空戰王牌?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簡介:卡尤斯‧貝克(Cajus Bekker)
原名貝倫布魯克(Hans Dieter Berenbrok),出生於1924年8月12日,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及著名二戰戰史作家,二戰期間曾在德國海軍擔任電訊情報官。
1953年,他以筆名卡尤斯‧貝克發表了他的第一本著作——《德國海軍奮戰史》(Kampf undUntergang Kriegsmarine),從此受到各界的關注。戰後他做為後備軍人,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從同盟國歸還的德國戰時檔案,從此開啟了更多他檢討二戰德國戰事作為的專著。其著作豐富且因立論中肯精闢,廣受一般讀者及歷史研究者之推崇。除《攻擊高度四千米》之外,貝克的作品以海軍主題居多。1975年3月10日,貝克於萊茵河畔的杜塞道夫辭世。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vvoYjG3l2Y/hqdefault.jpg)
德軍 漢 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奪橋遺恨:市場花園作戰的雄心與悲劇」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諾曼第戰役之後的趁勝追擊
波瀾壯闊開場,人人雄心壯志、迫不及待
樂觀與謹慎過了頭,使得最後以悲劇收場,盟軍損兵折將
後世以「奪橋遺恨」永誌此役
重現「二戰經典三部曲」的磅礡氣勢
非虛構寫作大師不得錯過的經典傳世之作
「報告長官,我們可能打得有點太遠了。」
布朗寧中將,盟軍第一空降軍團副司令
英國第一空降師在安恆的堅守,至今仍是二次大戰軍事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考李留斯雷恩
諾曼第登陸讓不可一世的納粹第三帝國驚慌了!歐洲東西兩線急速往德國本土後撤,納粹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巴黎的解放、比利時的光復,「第三帝國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至少當時的人們都這麼想。尤其是喜歡跳舞的荷蘭民眾更是暗地裡歡慶鼓舞,偷偷買了代表荷蘭的橘色旗幟,準備迎接盟軍入城。然而,引頸企盼卻不見王師出現,反抗軍跟老百姓都著急了起來,怎麼回事了嗎?
盟軍進攻速度太快,戰線一下子拉得太長,從諾曼第灘頭一直拉過來比利時的補給線,開始讓後勤補給作業顯得吃力,攻勢不得不停歇了。盟軍必須打開一個更接近戰線的深水港,同時還要擬定新的作戰計畫,務必讓納粹德國「一槍斃命」。盟軍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把在諾曼第作戰中成功施展的空降作戰,再次在這裡運用。
這是一場規模前所未有,將來也不會再見識到的最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一場動用5000多架各型飛機以及2500架滑翔機在內的戰役,真的可以把德軍給趕回老家?盟軍就可以渡過德國的護國神川――萊茵河,直指第三帝國的核心――柏林?
這時,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說,「交給我!」一場結合地面裝甲與空降部隊的龐大行動就此誕生。人們僅花了八天的時間準備「市場花園作戰」,徵集全歐洲可用的物資與戰力。美國著名的82和101空降師將以同盟協力的方式,支援這場註定要在歷史上留名的戰役。而最吃重的角色落在錯過諾曼第、功名同樣顯赫的英軍「紅魔鬼」第一空降師身上。
約4萬名空降部隊負責佔領5座貫穿從恩荷芬、松村、格拉福、奈美根,一直到最終目標安恆的關鍵橋樑。一旦得手,裝甲部隊快速衝向萊茵河畔,盟軍將直指德國工業重鎮魯爾區。「聖誕節之前戰爭就可以結束」的想法隨之不脛而走。人們躍躍欲試,普遍認為德軍中只剩下「老人與小孩」,不足畏懼,卻將走入德軍裝甲部隊的虎口而不自知。
面對要快速恢復攻勢的壓力,盟軍各方都有未盡完善的安排與舉措,最後都造成失敗的因素。情報的誤判、無線電裝備的缺陷、空降場的選擇,不採納在地荷蘭人的情報,再加上天氣等問題層出不窮。縱然如此,「市場花園」卻匪夷所思地成了蒙哥馬利口中「90%達成率」的作戰行動。第一空降師為此付出了幾近全滅的8000人傷亡、失蹤與俘虜的代價。怎麼會這樣呢?
《奪橋遺恨》敘述了盟軍在1944年9月的重大挫敗,他們想站在德國最後一道屏障——萊茵河前,對著希特勒咒罵的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等了。
作者簡介: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
著名戰地記者、新聞從業人員、編輯和作家。1920年6月5日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市。20歲那年來到倫敦擔任文員,但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因此於1941年加入路透社,進而在1943年成為《每日電訊報》的戰地記者,負責採訪第8航空軍及第9航空軍的新聞。
他曾隨轟炸機隊深入德國上空參與過14次轟炸任務。D日當天,他先是從天空見證了盟軍對歐洲大陸的反攻。返航落地之後,再轉搭快速船艇橫跨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前往還在激戰的諾曼第灘頭進行最直接的現場採訪。這一天他剛滿24歲加1天。隨後他跟隨盟軍尖兵——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橫掃法國、跨過萊茵河挺進德國,直至納粹投降為止。歐洲戰事結束後,他又奔赴太平洋戰場前線採訪,並且開設《每日電訊報》在日本戰後的第一個辦事處。1946年轉戰耶路撒冷,擔任報社的中東區採訪主任。
1947年移居美國,從此以北美為家。雷恩輾轉於《時代》、《新聞週刊》、《柯利爾》等媒體。「二戰經典三部曲」的出版使他享譽全球。《最長的一日》深獲肯定,也換來雷恩在著名文學雜誌《讀者文摘》的固定任職。
雷恩一生得獎無數,深獲各界肯定。然而他最希望獲得的普立茲獎卻與他無緣。
1970年被診斷出患了癌症,但他依然正面應對,正如同他在戰場上採訪一樣,並且把生命剩餘時間都用在完成他的最後著作《奪橋遺恨》。
雷恩於1974年11月25日辭世,享年54歲。為紀念他在新聞和歷史寫作方面的傑出貢獻,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Overseas Press Club America,OPC)於1957年創設了「考李留斯雷恩新聞獎」,至今依然以頒發此獎項,表揚在國際議題上有傑出表現的非虛構寫作作者。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4e_OIWCpuU/hqdefault.jpg)
德軍 漢 斯 在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咖啡#巧克力#漢斯我加的是漢斯
🔥強訊報你知🔥
• 沒奶沒腿,但依舊經典!
https://www.instagram.com/matt_gamenight/?hl=zh-tw
--------------------
• Patreon募資平台,每個月一杯星巴克,快加入Discord社群吧!
https://www.patreon.com/gamenight850813
--------------------
•🔈新的Podcast節目《What a maxx》上線囉!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
• 粉絲專頁(得知更多即時資訊) ►
https://goo.gl/RaVKzk
--------------------
• 想加入一起玩?►
PS4ID: MattHuang850813 (如果我在線上可以直接加進來,時間沒有固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4GMCUy1dg/hqdefault.jpg)
德軍 漢 斯 在 二戰風雲:他一個人幹掉了蘇聯兩個坦克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漢斯 -烏爾里希·魯德爾(德語:Hans-Ulrich Rudel,1916年7月2日-1982年12月1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的一名俯衝轟炸機飛行員, ... ... <看更多>
德軍 漢 斯 在 【翻譯】漢斯與她重製版第35話總覺得今天糖分攝取過量作者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 Pomelan, profile picture. Pomelan. 星期六應該會開直播來玩個降san值的遊戲之後會再單獨發一篇文預告 ; 張恩祈, profile picture. 張恩祈. 我不當德軍啦卡秋莎. ... <看更多>
德軍 漢 斯 在 Fw: [問卦] 有沒有二次世界大戰最強武將的八卦??? -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FzUwo1k ]
作者: mstar (Wayne Su)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二次世界大戰最強武將的八卦???
時間: Fri Jul 6 03:44:46 2012
※ 引述《bluebluelan (賢者模式開啟)》之銘言:
: 另外一個就是漢斯楝Q爾里希溝|德爾
: 摧毀掉超過500台的戰車
: 得到史無前例 德軍唯一一個
: 金質鑲鑽橡葉騎士佩寶劍鐵十字勳章
: 後來還跟歐陸最危險的男人-奧托毀筋儥葛髐먊: 一起在圭亞那高原連手對抗布希父子
: 不過那又是另一段的故事了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oldid=21461363
漢斯-烏爾里希溝|德爾 (Hans-Ulrich Rudel)
德國二戰空軍駕駛,主要在東線參戰,駕駛攻擊機,最終階級為上校
座機:Ju-87、Fw190
* 出擊 2530 次
* 被擊落 30 次 (都是被防空砲打的)
* 負傷 5 次
* 戰果:戰車 519 輛
裝甲車、卡車 800 輛↑
100mm 以上火砲 150 門↑
裝甲列車 4 節
戰艦 1 艄
驅逐艦 2 艄
登陸船艦 70 艄
戰鬥機 2 架、轟炸機 5 架、其他飛行機 2 架
* 至少強行降落在敵人陣地四次,都是為了救引擎故障的部下
之後還潛行數十公里平安回到自軍據點
高層因此對他下達「禁止降落在我軍機場以外的地方」命令
結果他的副官引擎故障迫降,他就用「降低→慢慢滑行→再起飛」方式救到人
* 被擊落 30 次,但每次都潛行回到我軍基地
* 某次被高射砲擊落,迫降在森林中
魯德爾大腿被機體碎片刺穿,而且座艙有重大撞擊
被救回醫院,軍醫包扎好大腿傷口,說有腦震盪要安靜修養
結果他當天就又出擊了
* 因為勳章已經領到沒有更高等級的了,
希特勒就特別設計了「鑽石金橡葉金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本來規劃要頒發十二枚,代表拯救德意志的十二個騎士
結果到戰爭結束,只有魯德爾一個人領過
希特勒怕他發生意外而打擊東線士氣,一直要調他離開前線戰場
結果他威脅希老闆,說不讓他上前線就要拒領勳章
* 休假中也偽造文書而繼續出擊、負傷被送到醫院也一樣偷溜回基地繼續出擊
結果因為這樣,產生許多不知誰造成的戰果 (前面列的是官方紀錄)
他還多次為了讓同僚或部下有休假而把戰績給別人
* 史達林對他懸賞十萬盧布 (換算成現在幣值,約兩億台幣)
* 負傷最嚴重一次是被高射砲打中,造成他的一隻腳整個粉碎
結果六個星期之後,他就裝上鐵製義肢又繼續出擊 (當然又偽造文書溜出醫院了)
之後戰果為戰車 30 輛↑ (紀錄上為 5 輛)
* 因為他只被高射砲擊落,但都不曾被戰鬥機打下過,人家都懷疑他駕駛特製機
向盟軍投降之後,被詢問最多次的就是「你的座機做過什麼改造?」
回答:「沒有啊,只是為了增加火力,多加掛了 37mm 機砲」
(對一般人來說,加掛機砲應該會降低機動性.....)
* 戰後逃到南美,跟幾個國家的獨裁者是好朋友
* 和比他小 26 歲的女性 (21 歲) 再婚
* 和朋友一起去爬南美的「尤耶亞科山」(6739M),朋友不慎滑落山谷摔死
他爬下山谷扛回遺體,然後扛著一起登上山頂,說「這樣他就可以在山頂永眠了」
(請不要忘記他有一隻腳是義肢!)
* 據說曾協助參與 A-10 攻擊機的開發
* 1982 年去世,在德國舉辦喪禮,西德空軍兩架軍機飛過喪禮上空
軍方表示「那只是例行訓練,底下有喪禮?沒聽說啊」
(喪禮中大放納粹時期國歌、行納粹軍禮、擠滿原納粹黨員和新納粹份子)
--
據了解正夯英國研究驚傳宅男大喊吃不消崩潰柔腸寸斷欲哭無淚M型營養午餐付之一炬
踢爆算一算對當事人來說受害高達八成真是超扯形成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活不下去
爆料低調希望有關單位重視確切的回應官員震怒掉頭離去各說各話羅生門各界傻眼痛批
高層透露指出其中緣由耐人尋味有待釐清靜待真相曝光後自有分曉顯示出公道自在人心
一場風波令人費解憂心忡忡不禁要問景氣差物價上漲股市大跌爭議中政府都在做些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1.179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loser1 (60.251.196.233), 時間: 07/06/2012 15:20: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