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國健署的新聞稿,表示明年將推出「爸爸手冊」,以男性視角針對懷孕知識、與育兒技巧著墨。我認為這真是新手爸媽的一大福音,因為身邊常有男性友人表示,過往校園教育甚少有懷孕相關的知識,使得自己難以在太太懷孕後立即進入狀況。而最近我在孕力線上講座進行意見調查,也發現多數媽媽認為懷孕期間隊友最白目的行為,就是對孕產知識一無所知。
因此在我看來,如果政府希望透過鼓勵爸爸們更參與孕產過程,手冊一定要針對各孕期孕婦的生理變化、需要做的檢查等孕產知識做介紹,協助準爸爸快速了解伴侶懷孕後的身心狀況。不過相較於媽媽手冊,爸爸手冊在編排書寫上,更需要透過各種精準生動的比喻去描述孕婦孕期的各種感受。因為男性沒有相同的身體經驗,也沒子宮不曾經痛,確實很難體會懷孕的不適與身心變化。
***生動的描述 可能更有助體會孕婦的生、心理狀況
最常見的好比初期的害喜,比起單純描述孕婦可能因黃體素上升而噁心、沒胃口,若用孕吐好比宿醉加腸胃炎、聞到食物就想吐、頭暈目眩很像在坐船來比喻,可能就會讓先生立刻感同身受,當然就不易在這種時候還催促太太盡可能多吃。
另外,很多先生經常無法理解為何太太胎動時會突然大喊或覺得不適,手冊也可使用腸胃蠕動、魚在肚子裡游泳、有人在裡面拳打腳踢、打鼓等更生動的方式來幫助男性同理太太的狀況,提升在懷孕過程的參與感。
不僅是生理狀況,媽媽在孕期的情緒也有著極大的起伏,常讓先生覺得太太「怎麼變了!」、「不知如何相處」。這些都不是一句「懷孕很辛苦請多體諒媽媽」或是一張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可簡單帶過。
我認為爸爸手冊可詳盡地針對媽媽實際的困擾做說明。好比初期焦慮胚胎著床不穩定、胎兒發育異常,後期擔心無法順產、親餵不順利,也有人因身形外觀改變,體能下滑而憂鬱甚至變得易怒。
更不能忽略產後,因劇烈賀爾蒙起伏、育兒大小事、擔心回不去職場而恐慌不安等,可能引發產後低潮與憂鬱症。
當然,每個女生需要的支持不同,有人需要的是理性分析,有些人則是溫暖的感性安慰,手冊不可能將所有孕婦的身心變化,鉅細彌遺地寫出來。。也需要提醒爸爸們,在有了基本知識後,還是得用眼與心去感受太太的變化,不要過度比較或質疑對方感受,畢竟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拿其他孕婦的狀況跟太太相比實在有點白目。
***爸爸的憂鬱、負面的事件
爸爸手冊一定也要提醒爸爸多留意自己的情緒。因為在懷孕過程中,男性雖然身形不會改變,但身份卻有很大的轉變,也不比太太輕鬆。從兒子變成爸爸,面對未知的經濟壓力、太太的各種情緒起伏、想幫忙卻插不上手的無力感,產後世代間育兒的觀念落差,家中地位的改變等,加上男人常有苦說不出,情緒只能隱忍,也難怪近年來爸爸產後憂鬱的機率越來越高。
手冊可明確列出警訊,好比易怒、焦慮、暴躁、失眠、恐慌,體重巨幅改變,鼓勵爸爸不要迴避或故作堅強,勇敢的把內心的脆弱不安與親友分享或如何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
另外,我也注意到負面的孕產事件比如流產、早產、胎死腹中,完全沒被列入媽媽手冊,猜想這是為了避免觸霉頭以及引發孕婦焦慮所以避而不談。但這樣反而讓夫妻在事件發生後容易自我責怪、陷入憂傷的情緒。因此我認為爸爸手冊可率先納入這些知識,好比流產發生機率高達五分之一、絕大多數是胚胎不正常的自然淘汰,和媽媽的食衣住行無關等,如此一來才有機會運用正確的知識安慰媽媽。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新聞一出現,就有新手爸爸無奈的和我說,爸爸手冊內容寫什麼不重要,能否在育嬰展換禮物也無所謂,他只希望憑手冊就能正大光明請陪產檢假。確實,有再多的知識,如果沒有和媽媽相當的福利和休假,就會讓很多人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我認為光有一本萬用的爸爸手冊還不夠,從陪產檢假、產假都需要政府更多政策配套,才能支持更多男人參與懷孕共同育兒,或許也能救救低迷不振的生育率。
你認為爸爸手冊一定要有什麼呢?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0的網紅6993 p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章很長,我打一堆,畢竟貓的事,我沒啥人可以聊… 「就留在貓屋吧」 我不是貓的主人,但愛媽覺得也要問我的意見,畢竟我照顧志玲也1-2年了,而我說「就留在貓屋吧~」這六個字,這種感覺很微妙,就像小時侯大人總會說「我是為你好」,但其實這句話在聽的人耳裡,並不是舒服的句子,而是對方幫你決定了一個答案,...
心有餘而力不足下一句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心有餘而力不足下一句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以前總覺得錢很好賺,沒什麼,我還有父母,我不怕,但真正到了該自己賺錢的時候,才發現:
錢,很俗嗎?
坦白說,還年幼的時候,心裡是真的覺得很俗。
那個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問:“長大後想要幹什麼?”
同學紛紛舉手:“醫生、老師、科學家。”
大家的理想,幾乎都是在長大以後,為別人、為世界去奉獻自己,沒有一個人拍著胸脯說:“我的理想是長大以後要有錢。”
.
那個時候,父母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對於金錢,他們覺得小孩子談錢,就是思想上走了歪路。
可隨著年歲漸長,初中到大學,父母口中“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漸漸變成了“書讀不好,將來怎麼找工作?怎麼賺錢?怎麼養活自己?”
.
不知不覺,人們對金錢的態度,悄然改變。
有句話說:“小時候對錢只覺得庸俗,長大後對錢只剩下喜歡。”
因為越長大越發現,錢,真的很重要。
也許,有了金錢,你又需要健康;有了健康,你又需要自由。
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的幸福。
只是,擁有金錢的人,始終擁有更大的概率,去觸摸幸福。
成功者都是熬出來的。
而是告訴你,當你不是天生成功者的時候,除了拼搏,沒有別的路途。
.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忍飢挨餓也是世界某處真實的角落。
生活的恩惠不會憑空而降,必須是你自己付出了努力。
.
小時候,覺得金錢只跟吃飽穿暖有關。
長大後,才發現金錢牽連的還有感情。
兒時的我們憧憬簡單純粹的愛情,長大卻明白,成年人的愛情,沒有金錢就悲哀而且無奈。
它代表你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既無法給自己想要的生活,也無法給伴侶愛的保障。
理想、情懷與希望,這都是我們曾經無比憧憬的東西,為什麼會和庸俗的金錢扯到一起?
後來才明白,理想、情懷、希望仍然是美好的,想擁有它們這沒有錯。
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們不能總活在自己想像出來的美好世界裡,現實生活遠比我們嚮往的要難太多了。
.
人生之所以現實,是因為生活的艱難迫在眉睫,而理想卻是詩和遠方。
金錢之所以那麼有力量,是因為它勾勒了生活最基礎的模樣。
隨著年齡漸大,大部分的人都開始明白,談錢不是庸俗,而是成熟。
如果你覺得錢沒有用,你應該去一趟民政局,簡·奧斯汀會和你說:“只考慮金錢的婚姻是荒謬的,不考慮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
如果你覺得錢沒有用,你應該去一趟機場,張雪峰說:“你在長途汽車站看看那些擠大巴車的人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是什麼樣的素質。然後你再來機場看看。”
金錢所告訴你的,是真相,它溫和又殘酷。但也有它做不到的事,所以我們也要努力的生活,不能輕易被打倒。
.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
加入「精英閣」= 一年陪你读完100本经典好书
➡️15-20分钟读书音频
➡️干货总结思维导图
📍還在等什麼?趕緊点击鏈接🔗:https://pay.weread.com.tw/facebook/jingyingge/
-------------------------------
馬來西亞 Shopee FREE Shipping
https://shp.ee/a54n9zf
心有餘而力不足下一句 在 6993 p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章很長,我打一堆,畢竟貓的事,我沒啥人可以聊…
「就留在貓屋吧」
我不是貓的主人,但愛媽覺得也要問我的意見,畢竟我照顧志玲也1-2年了,而我說「就留在貓屋吧~」這六個字,這種感覺很微妙,就像小時侯大人總會說「我是為你好」,但其實這句話在聽的人耳裡,並不是舒服的句子,而是對方幫你決定了一個答案,且自以為是最好的,我現在的感受就是,我成了那個討厭的大人~ 因為志玲一定不喜歡~(苦笑)
先說說這幾天的事~
志玲8天前嘔吐了,然後快二天沒吃沒精神,朱愛媽帶他去醫院,有點遠,我就沒去看他了,二天後轉回附近的醫院,但碰到農曆新年沒病房,因此他就被送去貓屋(註)住了2-3天,但愛媽幾乎每天帶他去回診,就在昨天有病房,可以住到年後,也因此我隔了7天第一次去看他(影片),聽說他不管在那裡都是緊張又抓人,愛媽手上一痕+一個洞,其實他的病況慢穩定,就某些指數高了些,但慢慢都有穩定下來~多住幾天是因為愛媽想讓他好好休息且得到照顧。
查了一下離上次吃巧拼嘔吐不到四個月,這次沒看到巧拼,但吐出咖啡色的液體,主要是精神不好,檢查後確認沒中毒,但也不明白為什麼會吐跟白血球高,其它的指數也有些許異狀,畢竟浪貓吃了什麼/喝什麼/甚至吸到什麼~都不得而知,總之在醫師們照顧下,好非常多,過完年就可以出院了~
(註)出院就會去貓屋,貓屋是由三位愛心媽媽合租的公寓5樓,裡面有40幾隻貓咪,在寸土寸金的台北,當然是空間不足,但愛媽努力的控制著數量,有送養會就會帶貓去找希望~多年來送出不少貓去了好家庭,志玲去了以後會先關籠,因為他對其它人或貓,不是太友善,等他能打開心房不欺負別貓時,就有機會出籠自在跑(但其實空間也不大,有機會我再拍給大家看),如果他表現的更棒,就有機會一起去送養會,讓更多人看到他。
當然…如果他一直脾氣不好,就會一直待在籠裡~~(苦笑)
就如開頭我說的,就讓他留在那裡吧~我的原因是半年不到就去了二次醫院,除了他自己的健康安全,也是苦了朱愛媽,帶著臭小子跑來跑去,而她家裡有老病貓,還有黑白(大家還記得他嗎?他在朱愛媽家很久了~是個幸運的小子~) 每次志玲出事都是她來處理且花費~ 這次出來無法保証下次又是多久後~所以我說:留在貓屋吧~至少安全些~
其實留在貓屋,朱愛媽就不太會去看志玲,會是另一位潘愛媽在照顧,畢竟五樓沒電梯,朱愛媽身體不好,沒事不會特別過去,唯一慶幸的是貓屋離我很近,我想~有機會就去看看志玲,讓他感覺有人在乎他,陪他說話放鬆,才有機會出籠或去送養會~
可是最完美的當然不是這樣,如果能有天使認養人出現,志玲不用在貓屋待太久,才是最開心的事~看影片大家就知道,他有潛力,他可以愛人類,可以摸可以抱,會討摸~ 只要給他愛跟時間就可以了~
能有新家是最棒,畢竟連醫生都覺得,原放比較好,因為40幾隻貓的環境,對志玲可能會是很大的壓力,而且貓很敏(G)感(Y),說不定壓力還是焦慮就變了個貓也是很有可能的~只能希望他很堅強且融入大家囉~
他明明很喜歡你,你為什麼不養?
這個問題我當然問了自己很多次,也自責過是不是對志玲太好,會反而讓他無法接受別人呢? 我不斷思考在養跟不養的理由中,結果是“不養”佔了多數,最主要的還是照顧者的問題,不管狗或貓,主人只能有一個,無論情侶還是家人,都是幫忙者,你必須把寵物跟你掛在一線上,這樣才不會什麼吵架/分手/搬家就丟下他~ 因為你走他就是跟著你~ 也因此我認為我不能做他那位主人(或是貓奴說的奴才),因為他常來是店裡,住的是我其它家人,他們不排斥貓,但無法做到防護或保護,每當志玲一叫,長輩就會開門讓他出去,我不是住這裡,不能要求別人為貓忍受,畢竟被吵到的不是我~
那我住的地方呢? 其實很適合貓,可是我早上出門工作,結束已是半夜12點,我的老狗住店裡(無法長期陪我回住所3樓)因此我下班還會陪他散步照顧他起居,回家常常是2點後了,那我怎能養一隻貓,然後都沒人在家呢? 這樣的主人我無法~ 所以幾經思考,我還是專注的做狗奴,把15歲老狗照顧無微不至~那是我眼前最重要的事。
覺得我愛狗多於貓,所以放棄了志玲?
我也無法否認,我內心是拒絕再去學習做貓奴的,他們個性太內斂,太敏感,認識他們且要學習的事很多,但年紀大了又有老狗要照顧,還有生活的困難,我自己身體的問題…等等,讓我放棄學習當貓奴,讓自己的生活簡單一點,是自私的為自己好~但我需要先讓自己好才有餘力照顧其他的事物。
目前我想~ 去了貓屋以後,我有機會就去看他,也不會天天啦~畢竟愛媽自己有工作不好常打擾,爬五樓我也是滿沒力的XD ~ 大家如果有想捐贈給貓屋的物品也可以寄給我,我會送過去,製造我跟志玲見面的機會😆
今天就到這兒吧~ 碎念夠多了~
請大家 @超愛貓狗送領養 👈要關注喔~有文章就多分享~~送出去愈多貓~ 貓屋的壓力就會更小~志玲才不會太“丫雜”(結論還是偏心他)
心有餘而力不足下一句 在 家瑋GAWI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家瑋 #GAWII #開啟小鈴鐺訂閱提醒
-
MORE ABOUT 張家瑋 GAWII aka 鬥牛
IG@gawiitheone : https://www.instagram.com/gawiitheon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GAWiiTheONE/
Weibo : https://www.weibo.com/specialdavid
Lang live(ID:2976255): https://goo.gl/ZMDtgz
iM(ID:1118703) : https://goo.gl/TcB5fm
-
Producer 製作人:GAWII
Beat Produced 編曲: 幼舜
Recording 錄音:GAWII
Mixing 混音:蒙捷文
AG吉他:張閔翔
EP鋼琴:蒙捷文
-
Directed 影像:GAWII
攝影:小蘇、LUCY、BOB SHEN
特別感謝:Peter
-
詞
好喜歡你 就是好喜歡你每一天都想對你玩著戀愛的遊戲
You are my baby can you answer me
坐上我的時光機一起到未來旅行
就是你 從天堂跌落到人間的是你
沒辦法 遇見你就不再懷疑看著你
想把你緊緊的抱在我懷裡
有一天 不小心觸動我心中的警鈴
該怎麼重新安裝我的設定重開啟
腦海裡卻不斷運轉著你的程序
C
好喜歡你 就是好喜歡你
每一天都想對你玩著戀愛的遊戲
You are my baby can you answer me
坐上我的時光機一起到未來旅行
好喜歡你 就是好喜歡你
給你一把鑰匙永遠住在我的心裡
別想出去 讓時間暫停
讓愛一點一點的佔據 Just tell me baby
-
『好喜歡你 就是好喜歡你』
特別喜歡這一句歌詞,簡單直白。
2020/3/14白色情人節這天,準備了這首歌送給你
特別是幼舜把這首歌穿上了另一件衣服
我自己第一次聽DEMO的時候,有點像是冬天的夢幻童話故事感
我喜歡原曲的輕鬆愉快
也喜歡這種夢幻的感覺
你呢?聽起來覺得如何?
留言告訴我~需要你的紫色愛心💜💜💜💜💜💜支援。
(我發現我好像很喜歡紫色愛心💜)
-
距離上一支比較正式的作品也一個多月了
這陣子感冒,身體超不舒服..而且很想趕快分享音樂作品
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也因為這段期間,想了未來頻道的規格、風格、走向
有很多東西想去完成,也想全面地去執行所有的品項並且盡力做好
如果你想看我的直播,我在浪LIVE等你,帳號是2976255,鬥牛張家瑋。
也希望你覺得不錯的話,幫我點點讚,留言告訴我,並且分享下去。
謝謝!
心有餘而力不足下一句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知道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
就是當你很專心做一件事,或保持在某種「專注狀態」的時候,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小小閃神,就把水灑在你的電腦上啊、炒菜的時候手燙到鍋子的邊緣,或者是正在開車的途中,一時小恍神就出了擦撞、小車禍…。
這些呢,你以為只是小小的差錯,只要打起精神就能夠重新掌控狀況;但是事實上呢,你的意志力在此刻已經是下降,才會發生那些你不想要的意外。
這些小凸槌喔,並不是要打擊我們,相反的是我們的潛意識在提醒我們,我們該從自己的「習慣模式」跳出來了!
要是你不肯有意識的從慣性模式跳出來,那麼下一個更大的災難,無論是危及到你自己,或者是波及到你身旁的人,都會很快的到來!
聽到這裡喔,你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覺得呢我把事情說得太嚴重了;身為一個成年人,當然能對自己的狀態有全面的掌握啊。
那我就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提供給你重新思考一下。
這個案例在以色列,他們呢,有兩個司法委員會,他們負責處理該國將近四成的假釋申請案。
我相信無論是什麼國家、人種,世界上所有法官,都希望自己展現出理性、審慎、智慧,而且依照事實和法律來維持正義。
不過呢,在2011年,三位社會學家,透過以色列的這兩個「假釋委員會」的資料,來檢視司法的決策的制定情況。
經過統計之後喔,他們就發現法官啊,在「早上」也就法官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比較有可能做出對於犯人比較有利的裁決,那就是准許他們假釋。
而如果再仔細的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在一大早的時候,法官大概有65%的時間,會做出對犯人有利的判決。
但這樣的比率,會隨著早上的時光推移,而開始慢慢的下降;到了快接近中午的時候,有利於犯人的判決比率,就會掉到趨近於「零」。
所以呢,排在早上9點進行聽審的犯人,很有可能贏得「假釋」,而排在早上11點45分的犯人,基本上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但有趣的事情喔,在法官午餐休息之後,卻發生了!
當法官午休之後的判決,又會恢復到早上一開始對犯人比較有利的比率,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在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們又「不自覺」的,開始採取強硬的態度,不輕易的讓犯人得到假釋。
那這些法官為什麼會這麼妙呢?難道他們的判決,是按照「時間」來看的,而不是按照「案件」來看的嗎?
其實研究人員表示喔,他們沒有辦法明確的找出,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吃東西、進食」,讓法官的血糖濃度回升。
換句話說喔,就是法官們有「休息」,讓他們的心智、能量獲得補充。
也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暫時離開法官席,讓他們的心情變好了,又或者是法官累了,休息減輕了他們的疲憊。
但不管原因為何,本來不應該影響司法的判決,而且呢,跟正義沒有關係的因素~就是「法官是否休息夠了?」和「何時休息?」;它卻都成了去決定某個人,是否可以自由離開,還是要繼續坐牢的關鍵。
我想應該沒有法官會坦承,自己是因為血糖太低,才會變得比較嚴格,但數據卻告訴我們,這兩者之間有很強烈的關聯。這些都是我們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而低估疲勞對我們的表現的影響。
說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早些年台灣醫院裡面的紅包文化。
據說喔,有病患需要開刀的情況底下,病患的家屬就會想要給醫生送紅包,希望這個醫生,把自己的家人排在每天的第一台,或第二台刀。
因為那個時候,醫生的精神最好,所以無論是開刀的技術,或者是緊急狀況的決策,都會相對的比較精準,這好像是一樣的道理喔。
那麼,假設這種生理上的低谷,對於人們的專注力、意志力都是毒藥,而「休息」就是恢復的解藥,那麼這些必要的「休息」又該如何進行呢?
事實上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科學提供了五項指導原則。
其中第一項,就是呢「有總比沒有好」。
有一個針對高績效人士所做的研究,他們發現有一項很有趣的數據,就是那些績效好的人,他們平均在工作52分鐘之後,就會給自己休息17分鐘。
顯然呢,短暫的休息確實讓人事半功倍,否則這些很有效率的人,也就不會有這麼高比例的雷同,不是嗎?
第二個方向,叫做「動勝於靜」。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裡,有一個說法喔,就是你「久坐一天」跟「抽完一整包菸」,對身體的傷害是一樣的;會對健康造成明顯、而且立即的危險。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當你處在工作狀態的時候,每個小時簡單的站起來,走個5分鐘,就能夠提升自己的活力、讓你能夠更專注、而且心情變好。
接下來第三點,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很多關於「休息跟恢復」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跟別人在一起,比自己獨自一個人耍孤僻,更有恢復的作用。
而無獨有偶的喔,在南韓有一個職場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比起回覆電子郵件這種「認知上的休息」;或者是吃零食一類的「營養式的休息」;我們跟同事聊一聊「工作以外」的「社交式的休息」,會是在減輕自己工作壓力,和改善心情方面,會有更好的效果。
接下來第四點,就是「戶外勝過室內」。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你花5分鐘,讓自己置身在自然的環境裡,會比你花同樣的時間,待在建築物、水泥叢林裡,來得更好。
就算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沒有辦法從辦公室走到郊外,你也可以就近找到一些有室內盆栽,或者是能夠接觸到綠意;這樣子的效果,跟你實際的去郊外是一樣的。
最後一點,第五點叫做「關機比暫時登出好」。
這個部分同樣的,在南韓的職場研究裡有發現喔,我們伸展四肢,或者是做白日夢這一類,完全讓自己脫離工作的放鬆跟休息,是最有效能夠減輕壓力、而且振奮心情的方法。
而且研究人員還特別指出,除了「身體的抽離」之外,在工作上的「心理上面的抽離」也很重要。
因為99%的人都沒有辦法一心多用,所以在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上面的要求、老闆跟你說的話…,這對身心絕對百害而無一利,更是會讓我們造成「過勞」的主要原因。
所以歸結喔,以上這五個指導原則,我真的很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但是如果你覺得聽完,還是覺得有所不足,不用擔心,我有更到位的途徑可以提供給你。
其實,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在山路開車一樣,有時候上坡、有時候下坡;有時候,還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彎道跟路況。所以你根本不可能一個檔位、一個模式用到底,那絕對喔會出車禍,再不然你車子也會壞掉。
所以必要的休息,就是幫助你在你的生活裡換檔,讓你可以適時的切換,在不同檔位當中游刃有餘,也才能夠真正的永保安康。
所以關於這個部份,就是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提到的「專注模式」跟「發散模式」,之間要怎麼切換。
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幫大家整理出,幾個需要「換檔」的徵兆,
那就是呢,當你發現自己一直處在「低效率」,或者是「容易引起負面情緒」這樣的狀況。
或者是發生你不可控制的「意外事件」,不論是大意外,還是小意外,這些都是訊號,代表你累了。
「專注模式」讓你感覺到疲乏了,這個時候要趕快的,從「專注模式」換檔,切換到「發散模式」,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休息。
所以,如果你已經是我「線上課程」的學員,你一定知道在我的課程裡,我還會幫助你拆解,什麼叫做「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並且一步一步的帶領你,啟發「發散模式」的「身體途徑」跟「心理途徑」。
很歡迎你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行列,相信呢,參與【時間駕訓班】的學習,除了對於你那些生活中不想要的,像是車禍啊、意外啊…這些遺憾,都可以提早覺察、有效避免之外。
更重要的是喔,把你珍貴的時間跟精力,集中在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上,就像曾經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期盼你透過學習,成為生命的主人,而第一步,或許可以從學會「心智的換檔」,這一個部分開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最後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很歡迎你,能夠透過線上學習的方式,跟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跟你一起相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