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冷暴力,在居家辦公時期更明顯。
前幾天聽朋友哭著分享,他最近遇到的職場霸凌。
朋友是個小主管,作為小主管的他,夾在大主管跟同仁之間。大主管並不那麼在意勞基法,也總是說著承擔承擔,但責任跟責罵一來,就推朋友出去擔。管理的同仁年紀較輕,有著對於勞動條件的想像,多半時間到了就下班,假日不加班是常態,但工作倒是都有完成。
平常上班的時候,運作都還正常,有事回報,沒事思考。
但到了居家辦公後,一切都開始不一樣了。
可能是遠離了同事,平常靠著開會、開會跟開會來彰顯自己忙碌的大主管,開始慌張。於是他要求朋友給各種過去不需要的資料,也緊盯各種細節,小至Line訊息的用字用語,大至整體的風格呈現,都要過問。有些甚至是造成工作更加繁瑣,朋友苦不堪言。
朋友曾經跟主管反映居家辦公後原本的工作還是要做,多出來的工作量太多,同仁消化不完。但主管只是更暴跳如雷的指責說:「同仁不能加班嗎?他們不加班就你自己做」,然後朋友就每天每天更加忙碌,每一秒都不能lose訊息,不然就等著接電話。漸漸的他連午餐都不敢吃,因為去買午餐,甚至拿外賣的時間,都有可能會有訊息。
然後,他就開始失眠了。
後來,某次他很不對勁,可能是水逆吧?他突然私訊主管說:
「我的工作量真的太大了,這個應該是OO部門的工作,那個應該是XX部門的工作,能否明確分工呢?」
主管已讀他,從此,也就是已讀他。
在小主管共同的群組中,所有人詢問訊息,大主管一定會遺漏他的訊息。
第一次他不在意,第二次開始有點奇怪,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到了第六次的時候,他在對話框中詢問主管:「請問主管是遺漏了訊息嗎?」
這時候主管才回覆。
然後,又重複著這樣的狀態。
部門內的同仁也開始感受到這樣的狀況,漸漸的,整個部門的向心力跟活動力越來越弱,變成照本宣科,交辦機器人。
後來,朋友不得不去看心理諮商,因為他已經無數次的夜晚失眠,無數次在視訊會議未輪到自己發言時,關掉麥克風跟視訊痛哭失聲。
在心理諮商時,朋友痛哭了30分鐘,1小時2000元,他花了1000元在哭,因此他決定不能再哭下去,趕快跟諮商師講解自己遇到的問題。
30分鐘很短,他強忍著悲傷講完,講完後諮商師也有點哽咽。
諮商師告訴他:
「你的主管是個沒有安全感的類型,他需要完全的掌控你,才能讓他自己安全。你讓他覺得沒辦法掌控,所以他會一直刁鑽你的細節。」
接著又說:
「但現在看起來,他自己的情緒問題直接轉嫁到你身上,把你當成代罪羔羊,透過對你的忽視與冷暴力,讓自己的情緒獲得紓解,也藉此讓你可能會因為對被忽視的害怕,因此讓他予取予求。而若你不因此軟化,他也會再把這樣的狀態升溫。」
「因此,你現在答應我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再跟主管溝通時,心理先設下一道防線,並且不要在主管發話時,過早將自己代入。第二件事情,是定期報告你的進度/資訊給主管,不管他要不要回你,你都做到讓他可以掌控。第三件事情,雖然對你現在有點困難,但還是要記得適時的讚美主管,也就是拍馬屁。感謝主管對你的幫助,感謝主管挺身而出,感謝主管東西南北都好。這樣你至少可以度過這段時間。」
是的,至少在疫情期間,身體跟心靈都不要生病,就是萬幸。
其他的,等疫情過後,再來好好的算一下。
忍一時風平浪靜,也讓自己心靈平靜。
但退一步只會自己海闊天空,別人卻可以更加要求。
記得,這段時間,先保護自己,算帳等之後再來。
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手村專題(二):多跟孩子「交流」,我們會更有機會在育兒過程中感覺幸福和滿足】
你知道孩子在嬰兒時期就會開始跟我們「說話」了嗎?
當然不是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只是發出一些咿咿呀呀聲響,或者是用表情和動作來吸引我們的注意。但是這就是人類說話,或者應該說「溝通」最初始的模式。
成人非常依賴用語言來溝通,但是嬰兒不是。他們還不知道有個東西叫做語言,因為大人說的話他們完全聽不懂,每一句話都是新的發音,他只會認為這是互動的「工具之一」。因此,嬰兒會用身體,用表情,用聲音等等所有的東西嘗試和他生命中的大人交流。
「對嬰幼兒來說,獲得回應是一種需要,而不是渴望。⋯⋯如果我們不回應孩子的哭聲、眼神或輪流互動遊戲,如果我們不參與他提供的互動機會,他可能培養出不安全或迴避型的依附型態與性格特徵。」(摘自《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在1970年代,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做「Still Face Experiment」,我個人把它稱作「面無表情實驗」。這個實驗很簡單,他們找來一位母親和他的嬰兒,請母親像平時一樣跟孩子說話和互動。接著,實驗開始,在三分鐘之內,無論嬰兒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做出什麼樣的舉動,母親必須像一尊石像一樣,動也不動,面無表情。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的影片連結:「https://youtu.be/apzXGEbZht0」
從影片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如果照顧者跟嬰兒完全沒有互動,只要短短的一兩分鐘嬰兒就會陷入焦慮和極大的壓力當中,他的肢體動作會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激昂,最後非常不安地大哭起來。
僅僅三分鐘,就可以觀察出這麼巨大的影響,如果是長期而且持續的狀態,那就像是一個人持續被單獨關在一個白色房間裡一樣,對於孩子的安全感真的會有很大的傷害。他會認為它不存在,他不重要,甚至是沒有人喜歡他。反之,如果他跟人互動的需要被充分滿足,他就會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充分唷,不需要是百分之百)
所以, 在嬰兒發出聲音,或者是眼神在尋找我們的時候,我們最好是可以放下手邊的事情,專心跟嬰兒「交流」。這裡的交流並不需要你發明什麼很有趣的遊戲,拿一些玩具吸引嬰兒的注意,或者是讀書給嬰兒聽。你只需要安靜地跟嬰兒在一起,「觀察」他,等他給出一個訊號,你再做出回應。
例如說嬰兒對著你微笑,你就回以一個微笑。嬰兒用嘴巴發出一個小小的聲音,你就輕輕地問:「在說什麼呢?」他伸手觸摸你的臉,你就告訴他:「這是我的鼻子。」嬰兒伸手把玩你的手錶,你就把手錶脫下來給他把玩。
「觀察」然後「回應」,是不是很簡單呀❤️❤️❤️
不,才沒有。其實這樣的交流比聽起來困難很多。如果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很少體會過被傾聽,被注視,被他人接納和尊重自己的感受的經驗的話,我們對這樣的互動關係其實會感覺到很害怕,很麻煩,很彆扭,甚至不知所措。
沒有關係,這只是表示,我們需要花一些時間學習這個模式。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恐嚇大家,讓大家認為只要不回應孩子,孩子的依附關係就會崩壞,人生就會毀滅,你們大家給我小心點。
不是的。
我真正想分享的是,這樣的交流,其實是讓人充滿幸福感的。在跟嬰兒這樣一來一往,專心地觀察,直接地感受到孩子因為我的微笑而笑了,而因為他的笑臉我也笑了,這是非常難得,會讓人感受到「有孩子真好」的感動時刻。育兒的路上很多時刻是充滿了各種疲倦、焦慮和煎熬的,但是這樣美好又真誠的交流經驗,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被療癒和滋養,而不是永遠被拖累和榨乾。所以即便對於很多人也許一開始是個可怕的經驗,我依然想要鼓勵大家嘗試。
把這個想法放在心裡,覺得有勇氣的時候,就試試看。如果做不來,就再隔一陣子再嘗試。專心跟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安排,放開心胸接收他的訊號。他看著什麼方向,你就跟著看;他捏捏你的手臂,你就輕輕地捏回去;他給你一個鬼臉,你就吐舌頭回去⋯⋯。
就算你的孩子已經過了嬰兒期,都還是可以隨時建立這樣的互動關係。無論孩子年紀多大,他們永遠都耐心地等待著父母的回應,只要踏出第一步,永遠都不嫌晚。
你相信嗎?孩子是從父母這些「不積極又沒作為」的時刻,感受到愛的。而父母也會在這些時刻,感受到孩子對我們的無條件接納。在這些聽起來很「無聊」的互動之間,會很奇幻地感覺到自己跟孩子的心緊緊地貼在一起。對我自己來說,這是我真正感覺到「愛」存在在我們之間的開始。在那之後,「回應」孩子,就逐漸成為一個愉快的瞬間,而不是一種無止盡的負擔。
這些愉快的瞬間累積起來,讓我對「育兒」有更多正面的回饋,更願意跟孩子互動。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孩子也就逐漸得到足夠的安全感了。
----
【新手村專題(一):我們如何回應嬰兒,決定他擁有多少安全感】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photos/a.106708280974282/179585470353229/?type=3&theater
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不想生病
—陪伴病童面對疾病!幫助癌童擊退負面情緒💉
#孩子是否能和大人一樣體驗和表現特定的情緒呢?
基於研究結果,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在一個月大的時候就至少能表達興趣、驚訝、高興、生氣和害怕等五種基本情緒了;兩歲開始,會因著對自己的認識以及評價,開始出現更為複雜的情緒。孩子對事情發生會有獨特的感受、有表達的能力以及需求,甚至能嘗試調整自己的情緒,以便更好的回應當下的特殊處境,這就是所謂的
#情緒能力 (emotional competence)。
孩子的情緒表達含有溝通的功能,也會影響著照顧者如何回應孩子,因此,成人應該主動了解孩子情緒代表的溝通意涵。然而,大人如何能得知孩子的情緒呢?孩子從嬰孩時期即會透過面部表情來傳達感覺,各種情緒的表達會隨著年齡增加越來越容易辨別。成人通常能從表情區別孩子的「正向情緒」,例如感興趣或是高興;但是,光看臉部訊息卻很難分辨「負向情緒」,例如是害怕或者生氣,往往需要結合其他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訊息。
在壓力底下孩子較容易有情緒的波動,情緒可能過度高張(如哭鬧不休)或過度退縮(低活動量、減少表達),而罹患重大疾病的孩子更是如此。疾病本身帶來的不舒服以及治療中的陌生情境都是壓力源(stressor),導致孩子在情緒表達上容易有退化性的表現、過度的情緒波動甚至是引發情緒障礙。#情緒障礙 的兒童經常容易發怒、煩躁不安、不能專心、學習效率低落等。
不論孩子在院治療、在家休養或返校就學期間,作為孩子的父母、照顧者以及醫療者需要協助孩子辨識複雜的情緒,並用合適的方式溝通及表達,以成為孩子們在因應疾病中重要的心理社會支持資源。由於孩子情緒表達與發展年齡及所處文化息息相關,以下將分享一些關於 #情緒表達及理解的通則。
#嬰幼兒首重他們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連結所提供的安全感。由於他們沒有辦法理解,因此盡可能地在療程中維護安全以及降低不適,以避免為他們帶來身體不適造成的心理創傷。
#學齡前期的孩子(2~7歲)
是認知發展階段的運思前期,已經可以使用語詞和想像去象徵他們的經驗和感受。因此,可以透過想像遊戲,運用一些小道具,例如玩偶、黏土、繪本來假扮、象徵、投射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來扮演這些角色及經驗。照顧者可以在這些自發性的遊戲互動中,嘗試反映、回饋孩子,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定向、溝通表達,從中理解自己的感受及事件的連結。緩解這個時期孩子因為幻像式的思考而造成的過度害怕與恐懼,還可以增進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及安全感,在遊戲中達到陪伴和理解,是照顧者雙贏的策略喔!
#學齡期的孩子(7~11歲)
很快的能習得認知層次的運作思考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具體運思期。照顧者可以運用引導式或是結構式的會談、繪畫以及角色扮演來了解孩童在病中的感受。另外,可以透過醫療遊戲(Medicaltherapy),幫助癌童在設計過的結構式互動中,更具體的表達自己在疾病、醫療所經驗到的事件、感受以及情緒,增加他們對於疾病的瞭解及掌控感,另外,也可運用簡單的酬賞制度,增加他們對疾病中的正向因應行為。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12~18 歲)
進入了形式運思期,有能力評估自己面對處理事情的態度及思考。因此可以邀請病童在開放式的會談當中,自由表述自己病中因應策略,肯定其運用得當的方式增加疾病適應的信心。另外,由於他們思考更加開放、能進行抽象式的推論及判斷,也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可以邀請他們為自己的治療決策提供想法與建議。青少年不喜歡一成不變,成人照顧者要嘗試成為他們對抗疾病的夥伴,不妨運用坊間多元的排卡遊戲增加討論的趣味性。
最後要提醒的是,#孩子的情緒因應風格跟主要照顧者息息相關,父母親及照顧者對自己的情緒覺察和自我照顧也要隨時進行調整和應變,才能夠成為足夠穩定的陪伴者,陪伴病童一同面對疾病治療期間的心理情緒問題。
文章連結網址: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43562
本文摘錄自《馬偕紀念醫院院訊》
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 在 許庭韶諮商心理師- 🎉推薦書-《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55》 # ... 的推薦與評價
推薦書-《心理安全感溝通用語55》 #文末有免費抽書活動☆ Google、Netflix高度重視,「心理安全感」讓團隊績效最大化「心理安全感」一詞最早出現於一九六五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