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會是你看過最不舒服的電影之一。但你不會後悔你看過它。
.
「60%的捷克兒童上網時,家長完全沒有加以約束。」
「41%兒童表示自己曾經收過別人寄來的不雅照。」
「半數的兒童會和陌生人聊天。兩成兒童不排斥和對方見面。」
.
來自捷克的《我12 歲,你介意嗎? Caught in the Net》(2020)無疑是最近年最受爭議的紀錄片之一。在以字卡說明前提之後,由導演巴波拉.查盧波娃(Barbora Chalupová)組成的劇組團隊開始進行了一場試鏡,尋找視覺年齡12歲的成年女性,要求她們穿著童裝前來應試。
.
接著,他們租借了一個大型空間,在裡面架設了三個兒童的房間,讓團隊進駐。在未來十天之內,她們要假扮成12歲女童,成立社群帳號,在不主動的情況下等待男性搭訕。當她們收到視訊或約會要求時,會問他們:「我12歲,你介意嗎?」得到的回覆永遠是「不介意」。
.
過程中她們收到了多少來自成人的交友邀約?答案是:2458人。
.
這些主動去訊的大叔,多半一開視訊就露出下體,笑看女孩反應。他們是戀童癖嗎?其實未必,但他們絕對享受猥褻兒童的樂趣。更有甚者,以話術央求女孩獻上裸照,一旦提供之後,就威脅要公開散布,除非見上一面⋯⋯。數十名變態叔叔的通聯畫面,雖然臉部皆以模糊處理,但罪狀無所遁形。
.
片中受訪的專家指出,有太多少女認為,與其向家長老實承認自己傳了裸照給陌生人,結束生命還比較痛快,墜入狼網的少女不勝枚舉。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要讓人看見一個不設防的網路空間,會對兒少身心造成多嚴重的戕害。
.
即便是對網路使用再開明的父母或準父母,看完這部紀錄片或許都可能會改變想法。可怕的是,這些赤裸裸的騷擾不見得與你無關,這樣的變態也可能就在你我身邊。片中最駭人的一個發現,是一名發訊騷擾少女的男子,竟是劇組成員的友人,而他的工作居然是兒童營隊的主辦人。
.
到了紀錄片後段,導演更是下猛藥,直接讓女孩與這些騷擾他們的大叔見面。其中更有人帶著太太來,提出的要求更令人瞠目結舌⋯⋯。
.
不過,等等,這究竟是一個「紀錄片」,還是一個「節目」?導演是否真的有遵守他所聲稱所的溝通守則嗎?這些演員的回覆有沒有可能反而變成是在誘導人犯罪?看似出於正義的行動,是否可能也有陷人於罪的爭議?在紀錄片問世之後,上述問題也逐漸在歐洲引起類似道德與法律上的爭議。此外,其中一名演員安娜茲卡.比達多娃(Anežka Pithartová)在參與拍攝之後,必須接受心理治療,畢竟一次看盡太多社會黑暗面,實在難以承受。
.
但整體來說,最後這部片帶給捷克的社會影響卻是正面的。導演剪接了兩個版本,一個給成人,一個給兒童觀賞,兩個版本都成為捷克全國討論焦點,警方聞訊後介入,向拍攝團隊取得了其中42人所有犯行影像(總拍攝素材時間達390個小時)。
.
最後大約十人後來遭到定罪,判刑最重者被處以監禁兩年,也有人因此被驅逐出境。交友網站Lidé.cz因為管理不當致使變態橫行,最後在輿論批評下關閉。
.
忍不住想,如果台灣也有類似的計畫,最後會有多少人上鉤?
.
《 #我12歲你介意嗎?》搶鮮版
myVideo 影音隨看 線上看: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324234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75的網紅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音/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走過15年的理論學習與治療實務歲月後,發現自己愈來愈能夠看到理論背後,它所闡述和傳遞的深層概念。 接觸心理治療這十多年來,在諮商與治療理論的大海中尋尋覓覓,心理劇和敘事治療目前成為我專業發展中的選擇。 透過這則短片,跟你談談我在這兩個理論中的看見。 我是曾正奇,這...
心理治療空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常常強調,會問問題,比會回答答案來的更重要。有時,我們的提問,反映了自己對於眼前事物,更深層、更深刻的瞭解。
有些問題並不需要填鴨式的標準答案。
當提問能夠誘發孩子更多的思考,無論是天馬行空的回答,也在在反映了我們對於生活周遭事物的關注、好奇以及想要探究清楚的動機。
爸媽別再搖頭,煩惱不知道如何問問題了。孩子也比別急著聳肩,不假思索回應,我不知道。閱讀這本書,讓親子之間開啓更多對話以及瞭解的空間。─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孩子3歲後問不一樣的問題‧會問問題的父母教出會找答案的孩子:270個啟發式關鍵提問,幫助孩子彈性思考、強化邏輯、面對未來挑戰的思考練習
作者: 葛利高里史托克
原文作者: Gregory Stock, Ph.D
譯者: 謝明珊
出版社:和平國際
出版日期:2021/10/01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726
心理治療空間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常常強調,會問問題,比會回答答案來的更重要。有時,我們的提問,反映了自己對於眼前事物,更深層、更深刻的瞭解。
有些問題並不需要填鴨式的標準答案。
當提問能夠誘發孩子更多的思考,無論是天馬行空的回答,也在在反映了我們對於生活周遭事物的關注、好奇以及想要探究清楚的動機。
爸媽別再搖頭,煩惱不知道如何問問題了。孩子也比別急著聳肩,不假思索回應,我不知道。閱讀這本書,讓親子之間開啓更多對話以及瞭解的空間。─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孩子3歲後問不一樣的問題‧會問問題的父母教出會找答案的孩子:270個啟發式關鍵提問,幫助孩子彈性思考、強化邏輯、面對未來挑戰的思考練習
作者: 葛利高里史托克
原文作者: Gregory Stock, Ph.D
譯者: 謝明珊
出版社:和平國際
出版日期:2021/10/01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3726
心理治療空間 在 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音/曾正奇 諮商心理師
在走過15年的理論學習與治療實務歲月後,發現自己愈來愈能夠看到理論背後,它所闡述和傳遞的深層概念。
接觸心理治療這十多年來,在諮商與治療理論的大海中尋尋覓覓,心理劇和敘事治療目前成為我專業發展中的選擇。
透過這則短片,跟你談談我在這兩個理論中的看見。
我是曾正奇,這裡分享了我在生活、工作的心得與見聞,歡迎您來這裡交流!為保護個人隱私,有關案例分享,皆經過改編或整合多個案例經驗所撰寫而成。
**************************************
我是正奇
諮商心理師/輔導與諮商博士
專長:
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個別心理諮詢、親職諮詢、企業培訓、心理助人專業人員培訓、心理劇實務
官方網站:
曾正奇賦能心理諮詢網 http://www.doctseng.com
欣語人文空間 https://www.heartrich2017.com
FB粉專:曾正奇博士 - 親子關係/心理健康/自我探索/心理諮詢/諮商輔導
LINE官方帳號:@doctseng
MAIL:haoyuchat@gmail.com
心理治療空間 在 La vie et le voyage, ciném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面啟動,諾蘭大導超厲害時間、視覺魔術神作,
眾大咖聚在一起,做夢、搞團體心理治療,
隨著新作推出,也來回顧解析大家超推崇這部,
過了這麼多年,到底最後結局是真?還是夢呢?
我的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inema.vievoyage
W聊經典_黑暗騎士_經典介紹
https://youtu.be/ISFadCCFQ-o
W看電影_怨鈴_重雷心得
https://youtu.be/yEa3f8Ipt30
心理治療空間 在 Mr.生活扉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歌單這邊走:http://tw.wonderfo.land/player/77/6378
👉 協助 Mr. 影片其他語言字幕翻譯:
http://yt1.piee.pw/KL7C8
👉 歡迎追蹤我的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ifedaymr
👉 歡迎追蹤我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r.lifeday
-
從整首 I Don't Care 的歌詞來看我們會發現,Ed 和 Justin 兩人正在參加一場派對,然而這場派對卻非常的令他們覺得不耐和尷尬,有時更顯得格格不入,每個人都在狂歡,沒有人願意和他們面對面的好好說話,心中的緊張、恐懼油然而生,漸漸的焦慮爬滿全身,只想逃離現場
Mr.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和感覺,或許我們本來就不擅互動,也或許是因為在派對中沒有熟識的好友,不知道該怎麼去打入其他群體
這一段可以對應到兩年前,Justin Bieber 巡演到一半,因為過於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憂鬱症發作,而取消所有接下來的演出,並回到家裡休養
這幾年,他幾乎不碰表演和音樂,頂多偶爾客串一下別人的歌曲,像是前陣子非常紅又有趣 Lil Dicky 的 Earth,Justin 就扮演著狒狒
近期又因為和 Hailey 結婚,開始專心接受心理治療,希望能夠讓自己重新再站起來,作為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對於 Ed Sheeran 也是如此,在發行 Divide 專輯前,Ed 曾脫離了社群媒體一年的時間,他到處去旅行,去認識朋友,去看看其他文化,因為當時 Ed Sheeran 靠著 Multiply 一張專輯在流行音樂圈闖出名號,巨大的名氣來得太快,令他完全喘不過氣,因而決心放下事業!他曾在受訪時說到:「當時每天都有人認出我來,我只是想去市場買個東西都有問題,感到自己完全沒有空間和隱私。我變得很焦慮和煩躁,也因此,我決定什麼都不看也不出聲,希望大家可以忘記我。」
最後,Ed 以一張 Divide 回歸席捲全球,在 Divide 中,Ed 融入了很多不同地方的音樂、語言,使得整張專輯更顯活力和豐富,並且成功拿下葛萊美大獎
這首 I Don’t Care 除了講述著他們人生中所面對的痛苦、憂鬱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和自己親愛的老婆喊話,Ed Sheeran 的老婆 Cherry Sheeran 是他的高中的同學,在高中時期,Ed 就對她非常著迷,然而兩人並沒有成為男女朋友,後來 Cherry 到了美國的 Duke 唸書,Ed 則開始他的音樂生涯,在 2016 年,Ed 環遊世界時,偶然的機會下,他們開始交往,幾個月後 Cherry 為了 Ed 搬回了英國,並在 2018 年秘密結婚
Justin Bieber 則是對 Hailey Bieber喊話,Justin 和 Hailey 兩人在他們青少年時期就已經認識,不過小 Justin 兩歲的 Hailey 一直都是以一個小粉絲的角色在扶持 Justin,對於 Justin 和 Selena 分分合合的 9 年感情,也都是默默陪伴和聆聽,兩人曾在 2015 年短暫交往,但後來,Justin 又回去找 Selena,直到最後,兩人還是結束了這段關係
Justin 也和 Hailey 的感情迅速升溫,兩人很快地就訂了婚約,許多 Justin Bieber 身旁的好友都說 Hailey 對於他的精神狀態有很正面的影響,在日前接受訪問時,Bieber 也說:「海莉是很有邏輯、很穩定的人,這是我很需要的。我一直缺乏安全感,除了因為我小時候我爸曾經離開我一段時間外,加上總是在搬家,以及我的生活方式等等,一切都很不確定。我很需要一個穩定,那就是我的寶貝海莉!」
Mr. 只能說,這首看似大熱單標準曲的歌,在音樂之外,還包含著兩人在經歷了爆紅、憂鬱、逃避、再次站起來後的心聲
#EdSheeran #JustinBieber #訂閱頻道打開鈴鐺接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