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媽有病?還是我有病?】
那天看到朋友書架上,有好幾本關於母親帶來創傷的書,對於這類書籍我都會忍不住多看一眼,發現會買這些書的人,一定是有些原因,讓這種書名可以吸引他購買。
#這樣的書名不是很違反常理嗎?
母親角色照理來說都是愛與照顧,懷胎十月把我們生下,為我們把屎把尿,然後所謂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拔長大,然後自己老了後發現付出了許多歲月,自己身體大不如前,換我們來照顧回饋母親。這些都是我們一般認知到的。當然有些家庭,可能還包含更多情節,母親還要照顧其他家人,還要負擔很重的家計,還要照顧其他有需求的孩子等等。
可是市面上還會有這輛的書籍,吸引到大量讀者,表示有一部分的母親,其實並不是完全扮演這樣的角色,愛與照顧。 反而是相反,帶來了傷害和創傷。
可怕的是,當我們身為孩子意識到自己被母親傷害的時候,往往已經【#傷害很久了】。
這時候我們就會開始出現 #混亂和焦慮。
因為我們心中的所謂常理和倫理,告訴我們母親是如何辛苦如何愛我們,天下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這類的想法早早烙印,但實際上卻不斷遇到母親的情緒、攻擊、批判、貶低、要求和競爭等,輪番上演,日復一日。小時候從來都不曾懷疑過,但隨著我們成長,了解到甚麼叫做【#不舒服】後,好像,驚覺到了甚麼?
#媽媽,#你怎麼會這樣對我?
#你真的愛我嗎?#你可不可以不要這樣對我?
這些話在心中,可能根本說不出口,或者是,哪一次不小心噴出口了,母親的反應只會讓我覺得,我怎麼會這樣講?我講了也沒有用?自己更氣,更難過,更崩潰。
#為什麼我怎麼做都不對?
#為什麼你要這樣困住我?
#為什麼你好像很愛我,沒有我不行,但你又這麼不快樂?
母親,都是當了母親後才開始學著當母親的。很可惜的是,的確有部分的母親,始終沒有學會扮演這個角色,或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原來自己帶著這麼多憤怒、需求、這麼多情緒和壓力,在對待孩子。或許他們也是這樣被愛大的。或許他們很害怕,自己會被孩子嫌棄,很怕自己得不到注意力,很怕連孩子也都不喜歡她....
可是,無論母親怎麼了,被傷害的感覺是真的,而且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令人厭煩、不耐、傷心,這些都是會影響我們自己的人際和親密關係的,我們被這樣忽冷忽熱的對待,我們自然也就找不到自己的重心,更不知道該如何【恆溫地愛人】,那我們就很難在關係中得到被愛的感覺,得不到被愛的感覺,另一半也幫不上忙的話,自己最後可能會哀傷地離開。
回到家裡,或者回到母親身邊,又覺得忽冷忽熱。
因此很多書籍開始探討【#母親帶來的傷害】,因為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不太懂得如何愛人和愛自己,也感受不到另一半的愛的時候,是一種令人非常沮喪和失望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困住我們好多年,在關係中載浮載沉,感覺都遇不到對的人,感覺都荒廢了青春,感覺都被別人比過去了,感覺被拋棄了好幾回,感覺最後也快要被自己放棄了,都要不愛自己了,都對愛情不抱希望了,才發現,原來,是我從來沒有學會愛,原來,可能這一切和母親有關。
於是,除了怪自己,就很容易回到母親的責任上。忍不住會羨慕起別人的母親,如果我的母親沒有那麼情緒化、那麼依賴、那麼控制、那麼冷漠或自我的話,我會不會比較容易得到幸福?
只是,#我們很難改變母親,#也無法改變過去受過的對待,但我們自己心裡的傷口還在隱隱作痛,有力氣的話,是時候開始學習為自己清理和包紮,別讓自己或任何人在不時地摳開你的傷疤,別把自己的傷口倘開在會傷害你的人面前,把自己照顧好。好好檢視自己的傷口,告訴自己這些傷口是可以被善待,可以恢復的。我們都已成年茁壯,只要把自己的狀態養好起來,只要勇於面對自己過去的陰影和失落,我們可以重新學習愛,就算幼年感受不夠多,成年後的我們仍保有這樣的學習能力,可以學會如何愛人,如何愛自己。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在一段健康的關係裡找到平衡。
圖/pexels
文/ 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這才是我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C 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H #LOSE 『LOSE』人的一生失去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盡可能的把握當下珍惜時光,這首歌獻給失去過的你/妳。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hsien__lin/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app.go...
「心裡的傷口」的推薦目錄:
心裡的傷口 在 Diamond(鑽石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安
不要隨便的
把自己心裡的傷口給別人看
因為這個社會上
你根本就分不清
哪些人給你撒的是藥
哪些人給你撒的是鹽
越有本事的人越謙虛
越沒本事的人越裝逼
拼你想要的
爭你沒有的
什麼是奮鬥?
奮鬥就是每一天很難
可一年一年卻越來越容易
不奮鬥就是每天都很容易
可一年一年越來越難
能幹的人
不在情緒上計較
只在做事上認真
無能的人
不在做事上認真
只在情緒上計較
最窮不過要飯
不死終會熬出頭!
你若成功
放屁都有理
你若失敗
再有理都是放屁
#拼一個春夏秋冬!
#贏一個無悔人生!
#有時生活就是如此殘酷!
#無悔人生
#事事無常間
#阿彌陀佛
心裡的傷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為自己的父母
隨著成長,我們忘卻了關於小孩的祕密,其實,他原本就是個完整個體;也忘卻了他可以不因反思、評判和譴責而被麻痺在自己內心,活出整個世界,如同活在一個萬物都和平共處的天堂花園裡。
~榮格
第一個該結盟的大人,就是你自己。
對於內在小孩而言,時間的概念並不存在。過往的一切經驗都能夠隨時隨地在內在小孩的生命裡即時地被喚起。而成人若想要填補自我成長中的空白,就必須先成為自己的家長。當往事再度被喚起時,不管是愉悅的還是苦痛的,其實都是內心小孩正在呼喊等著大人來幫忙或鼓勵,好繼續成長。也就是,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來包紮自己心裡的傷口,負起自我療癒的責任。在我們先前的文章裡,提出了許多可以自我成長的方法,尤其是:
• 加油打氣的訊息是內在小孩經常需要的,像是:「我很開心你是一個小男/女孩」「你真討人喜歡」「你可以自在地表達你的情緒與需求」等等。過去我們有一本著作便是在探討如何在不同的年齡修復自己的童年經驗;
• 方便和內在小孩溝通的象徵性物件,像是絨毛娃娃、玩偶、洋娃娃或是以圖畫代替。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也可以當作是跟自己童年經歷做連結很好的切入點。
• 儀式的力量可以恢復那些被遺忘的潛力,「根據儀式暗喻以及象徵性的力量,效果是比較直接的,因為它不阻礙心理或是心中產生的疑惑。儀式完成後,新的可能就會在意識裡出現,並產生一個全新的和自己、他人以及與這個世界的關係界限。」
• 成人與內在小孩話語交流的力量:這種和自己內心小孩的交流是釐清自己內在世界以及更認識自我意識的極佳方式。
• 現今許多現象都不證自明。那些努力當上自己家長的人較容易控管自己的情緒,並且擴展自己感受的幅度。他們會發展出較深層的親密感並且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這些人比較自主,也和自己的前家長有所差別。成為自己的家長其實就是一種分別的儀式。這樣的自我超越會讓前小孩與前家長間的溝通更直接也更健康。也因此這些人,放下戰戰兢兢的生存與自保策略,懂得把握當下、享受人生。
然而,成為自己的家長並不像某些人想像的個人主義、自我為中心或是自私的展現,相反的,成為自己的家長很多時候反而能促進與親人的關係,並更有能力對他人敞開雙臂擁抱。
成為自己的家長的經驗,有時候是在心理治療的互動中展開。五十三歲的穆瑞爾(Muriel)跟我們透露:
「我在第一次做內在小孩的心理治療晤談時,真正讓我敞開心胸的契機,是當我看到心理師在聽我陳述小時候的事時,他的眼淚在眼睛裡打轉。他是第一個為我內心的小穆瑞爾而哭的人,這樣的舉動,鼓勵我更積極地同理內心渺小、脆弱的我,也進而改變了一切:我的生活、我跟我自己的關係還有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我內在的小女孩的感受終於被聽到、被理解、也被認可了。」
很多人就跟穆瑞爾一樣,在成為自己家長的過程中,都有一個和善的他者協助。在療程裡,讓自己感到有責任去照顧受傷的內在小孩,也允許自己去釋放那些曾經被譏笑、被否認的才能。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在脆弱、不完美的人性中找回一席之地。
在我們過去的著作裡曾經提到:「你的內在小孩想像中的家長是一個可靠的、持續給予關愛、安全感、照護、善解人意、認可以及鼓勵的來源。這些想像都是非常正當的,因為孩子對媽媽或爸爸的基本需求是人類的天性。然而,我們必須要跟自己的內在小孩解釋,家長並不絕對是好的。我們生來就不完美,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持續進步、精益求精。所以,用行動證明給內在小孩看,讓他知道你會是一個更好的家長。在你短暫離開時,安撫他;也可以預先告訴他,你有可能偶爾會疏忽了他的呼喊;甚至是背叛他或是傷害他,但是最終,你一定會帶著關愛回到他身邊,並意識到那些讓他痛苦的事。」
成為自己的父母,對於為人父母的人,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小孩會因為家長堅定的關愛而找到強大的力量,去消化那些在親子關係裡傷害他的部分。家長若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僅不會有損顏面,相反的,會因為展露出更真實的人性,也幫助了小孩在面對真實世界的過程中,能夠好好地成長。小孩是父母最佳的盟友,他總是能夠辨認出哪些是傷人的,哪些又是鼓舞人心的。因此,他也會更獨立自主,學習如何去區分哪些情況可以自己處理,哪些情況需要外界援助,對他人產生信任感,作為真實的支持。能夠意識到這些的家長,便有能力做小孩的榜樣,給予孩子共感與和善的回應。
成為自己的家長,如同一種家長與小孩手牽著手的強大連結,足以灌溉自己乾涸的心靈。
.
本文摘自
《#你的父母不是你的父母》
透過「內在小孩」心法,重整成人與父母更平和與成熟的親子關係
.
作者:瑪麗-法蘭絲 巴雷.迪.寇克侯蒙,艾曼紐 巴雷.迪.寇克侯蒙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篇摘文裡的概念,我反覆且多次提過,不管是在文章或直播。
我們學習適當的親子教養方式,最終是要圓滿我們跟自己的關係。所以沒有孩子的人,也可以看教養書,因為那會對照自己的成長歷程,並且從中學到對待自己的方法;父母也可以多看心靈成長類的內容,因為跟他人深刻連結的基礎,是安頓好自己的身心。
我們得要在心理上轉大人,成人的成熟自律慈愛勇敢,能慢慢在我們身上展現,我們才能回頭照顧,我們心裡那不斷呼喊著要被注意、被關愛的內在小孩。
祝願您,能跟自己結盟,給予內在小孩理解與和善的回應!
心裡的傷口 在 C 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H #LOSE
『LOSE』人的一生失去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盡可能的把握當下珍惜時光,這首歌獻給失去過的你/妳。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ehsien__lin/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app.goo.gl/59wTmZwb91q9itH77
詞/曲Lyrics&Composer:CH
錄音Recording:CH
混音Mixing:許軒 Dubo H
編曲Arrangement :Tsurreal
Recording Studio:內湖737霸王家
特別感謝Cover Design:王善禛
Lyrics:
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 乍現有妳的畫面
沒有想到我越來越慘 我跟本沒有發現
無論好 無論壞 無論到底有沒有聽見
不明瞭 在不在 過得好這是我的心願
沒有可以抒發的窗口
無法抹平心裡的傷口
來不及了來不及 抱歉最後 我來不及
但 給我一次機會 能否帶走妳的所有
I can't lose u I care about u
I'm sorry hurt u I can’t without u
I can't lose u I care about u
I'm sorry hurt u I can’t without u
記事本上做個筆記 是一種有效秘技
想到還是情緒低迷 在這心煩的雨季
又當我再一次的溺斃 不知從哪提起
一聽我的語氣 知道難過佔了 多數比例
我又再次想妳 想妳
之後還是不變的道理
遠處往妳那 望妳 躺著長椅
遮風 擋雨 想著這麼 養妳
想著跟妳每個場景
若隱若現那個長影
彷彿從前像場電影
再一起看美好風景
I can't lose u I care about u
I'm sorry hurt u I can’t without u
I can't lose u I care about u
I'm sorry hurt u I can’t without 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D5ULZsMT3Q/hqdefault.jpg)
心裡的傷口 在 BiBoar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疤
有些人痛恨疤痕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掉它
有些人擁抱疤痕,不斷尋找答案
人生會有很多關卡,等著你面對
只有當你找到答案時,下一次卡關你才有本事繼續前進
我的新書4/27就上架在網路書店啦~
《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裡面有更多人生小故事,與心靈卡關及轉折,希望大家會喜歡^^
#小時候 #疤痕 #心裡的傷口 #心理治療 #喜歡不了自己那就從不討厭開始
▩ 合作邀約
service@blink.com.tw
▩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worksoup/
▩ 你也可以聽聽我的Podcast
Apple Podcasts:https://blinkr.tw/JVPR3
Spotify:https://blinkr.tw/H58Su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vyE5DcqhB0/hqdefault.jpg)
心裡的傷口 在 MAD AUGU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ad August 內心《傷口》最真的的剖白--鼓手Kit
大男生心裡的《傷口》往往都不是那麼容易被看見的,今天Mad August 每一位成員,都慢慢的和你們述說他們對家人、對團員和對音樂的真情剖白,說出他們平常可能不會對你們說的話。大家一起來聽聽吧!
或者你也可以一起和我們分享你的《傷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_l1UYAX7rw/hqdefault.jpg)
心裡的傷口 在 只有我能懂得你没说的脆弱」(4k Video)【動態歌詞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卿池- 只有你我「只有你能看到我 心里的伤口 ,只有我能懂得你没说的脆弱」(4k Video)【動態歌詞/pīn yīn gē cí】#卿池 #只有你我 #動態歌詞. ... <看更多>
心裡的傷口 在 佛說生活- 心裡的傷口;要轉念、放下、看開! 身體的病痛或 ... 的推薦與評價
心裡的傷口 ;要轉念、放下、看開! 身體的病痛或傷口,是可以醫治, 心裡受傷的傷口,不轉念、不放下, 心的傷口,會是很難癒合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