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奮停不了!一直都孵不出來的【覺醒課程】,終於在我宣佈婚訊之後孵出來了,延續散播所有的幸福與快樂!一起學習如何以覺醒之心創造幸福的人生!一起慶祝生命!🥳❤️
FB活動連結:https://fb.me/e/2tvmEQb8H
【覺醒課程 A Course In Awakening】(簡稱:ACIA)
課程宗旨:心靈的訓練很重要,若沒有修心,我們會被眼前的世界所苦,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實相,而活在由妄念而造成的幻相世界當中。真正的療癒不是去「做」甚麼,其實只是「看見真相」而已,去除妄念以正念看世界就會看見真實的世界,而真實的東西肉眼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是在培養一雙心靈之眼,看清仁慈的實相。本課程主要會運用覺醒功課(The Work)這工具,並加入其他身心靈哲學與練習,解除所有讓我們痛苦的念頭。
課程內容:
25% 覺醒功課*(亦即一念之轉)-個案示範
25% 從個案示範中帶出生命意義與真理,解除所有讓人類痛苦的念頭
30% 如何為別人轉念(理論與實踐)
10% 奇蹟課程(附100課奇蹟課程學員練習手冊錄音導引)
10% 其他(如催眠、佛學、老子道德經、最終極的吸引力法則、當下的力量、其他非二元教導)
九天星期六班 2021年10月16日開課 11am-7pm
10月16,23日
11月6,13,20日
12月4,18日
1月8,15日
報名連結:https://bit.ly/ACIA001
#覺醒 #覺醒課程 #生命的意義 #一念之轉 #覺醒功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18維根斯坦早期思想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年-1951年)是一名奧地利哲學家。他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維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和數學哲學等方面。1939年至1947年,任教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他在生前出...
「心靈哲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香港催眠及身心靈整合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女子健心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轉貼]心靈哲學- 偽科學- 看板W-Philosop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CH4-1. 心靈哲學:思想/ 林從一老師 的評價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心靈哲學 的評價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分類: 心靈哲學 的評價
- 關於心靈哲學 在 哲學系心靈哲學- 中正大學板 的評價
心靈哲學 在 天下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擁有不預設大自然的心靈】
哲學家認為,「科學」存在的必要條件,是「同樣的條件永遠產生同樣的結果」。物理學家費曼,卻不這麼認為。事實上,連科學家也有無法預測的物理現象,「我們必須面對現實」。
#科學 需要執行實驗的能力、誠實的報告結果,以及解釋數據的 #智慧—— 這個智慧就是:能夠擁有不會替大自然預設立場的心靈。
——————————
➤ 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艱澀的科學原理
✅《物理之美:費曼與你談物理》: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3efkat
📍誠 品:https://eslite.me/3eq24l
📍momo:https://bookzone.pros.is/3er6q8
📍天下文化:https://bookzone.pros.is/3eddeb
📍Readmo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dyvn7
📍Kobo電子書:https://bookzone.pros.is/3ec8cs
心靈哲學 在 女子健心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方的思想家 #老子 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當你能一眼看出在你面前的是怎樣的人,是一種智慧;然而更高層次的清明智慧是 #自知者 也就是充分認識自己的人。西方的思想家 #尼采 也說過:「聰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許多的盲目追求、人生充滿許多的苦痛煩惱與不順遂,或是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都可能源自於 #不夠了解自己 。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充滿反省能力的 #生活哲學家,當你能開始 #有意識地 對自己的想法、行為、生活提出一些問題,開始有所覺察與發現,雖然可能無法馬上得出一個對的答案,卻能使我們 #擺脫成見與慣性的制約,進而 #擴展我們的思考境界與視野。
這樣的生活哲學思考,能幫助你活得愈來愈清晰明白,愈能自在地活出真實的自己,掌握自己。不只是單純地 #活著,而是 #活出意義 💃
這張參考來自 @thefabstory 的金字塔圖,很棒地解釋了想要掌握自我,由最底層一直到最高層的過程:自我覺察(Self-aware) 👉🏻 自我探索 (Self-exploration)👉🏻 自我了解(Self-understanding) 👉🏻 自我疼愛 (Self-love)👉🏻 自我蛻變 (Self-transformation)👉🏻 自我主宰(Self-mastery)👑
-----------------------------
👉🏻分享給你身邊需要的朋友❤️
👉🏻按讚收藏起來,時不時提醒自己✨
-----------------------------
追蹤關注👉🏻@girl_power_room
#女子健心室
#讓你由內而外變得更好
💁🏻♀⬇️在以下平台收聽女子健心室
💛Youtube
💛Spotify
💛Apple Podcast
💛Firstory
💛SoundOn
💛Pocket Casts
💛Google Podcast
👯♀️加入社團交流: 臉書搜尋 🔍女子健心室|陪妳健身也健心
#心靈 #哲學 #身心靈 #療癒 #覺醒 #覺察 #自我覺察 #愛自己 #正能量
心靈哲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18維根斯坦早期思想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年-1951年)是一名奧地利哲學家。他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維根斯坦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和數學哲學等方面。1939年至1947年,任教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他在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只有1921年的《邏輯哲學論》、一篇論文、一篇書評以及一本奧地利小學生的字典。
講者:張錦青(中文大學哲學系主任)、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bJEuHiuQN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4eYa-Acwpc1_ydD3PB2_5BxZQLw)
心靈哲學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超級歪電影院暨映後贈票加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804486253038378
📣臉書貼文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中5/5重返大銀幕得【攻殼機動隊1995】電影票2張!還有機會抽中Haraway的《猿猴、賽伯格和女人》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7.4.23 - 2017.4.30
👏感謝 CatchPlay 與 群學出版社 的熱情贈書
-
第七集【攻殼機動隊系列】:攻殼機動隊動畫解析(上) :什麼是人? / 賽伯格與哈洛威
EP7【Ghost In The Shell Series】: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Ghost in the Shell :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human? / Cyborg and Haraway
超級歪:「先別管賽伯格了,大家一起來yeeee識吧!」
-
本集關鍵字:押井守 / 攻殼機動隊1995 / ghost / 《銀翼殺手》 / 《西部世界》 / 《駭客任務》 / 《寄生獸》/ 《機械姬》Ex Machina / 笛卡兒 / 我思故我在 / 心物問題 / Gilbert Ryle / 拉岡Lacan / 自我意識 / 鏡子測試 / 中文屋論證 / Richard Dawkins / 自私的基因 / 二元對立 / koko / Hagen人 / Achuar人
-
參考資料:
Carol P. MacCormack, Marilyn Strathern
1980 Nature, Culture and Gender
Donna Haraway
1998 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
2004 The Haraway Reader
2010《猿猴、賽伯格和女人》
Gilbert Ryle
1992 《心的概念》
Jacques Lacan
1949 The Mirror Stage as Formative of the Function of the I as Revealed in Psychoanalytic Experience
Philippe Descola
1998 The Spears of Twilight
René Descartes
2015 《沉思錄》
Richard Dawkins
2009 《自私的基因》
Stanley Coren,
2000 How To Speak Dog: Mastering the Art of Dog-Human Communication
協助翻譯:田博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KYHDAEFW0/hqdefault.jpg)
心靈哲學 在 CH4-1. 心靈哲學:思想/ 林從一老師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版權聲明:本著作除版權聲明頁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講義 ... ... <看更多>
心靈哲學 在 心靈哲學 的推薦與評價
心靈哲學. 104 likes. 心靈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mind)或精神哲学是一个研究心靈、心理事件、心理功能、心理特性、意識以及它们與肉體(尤其是大腦)的關係的 ... ... <看更多>
心靈哲學 在 [轉貼]心靈哲學- 偽科學- 看板W-Philosop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轉載自
https://pyridine.wordpress.com/
心靈哲學 - 偽科學 / pyridine
* “科學哲學對於科學的益處, 正如同鳥類學對鳥的益處” – 物理學家 Richard
Feymann
* “哲學像是城市, 科學像是鄉村. 後者提供前者食物, 換來的卻是垃圾”
哲學家 Massimo Piglucci 有關科學界限的文章真是把我惹毛了. 這裡一併把我對科學哲
學不滿的地方寫出來. 我對所謂的心靈哲學尤其不滿. 先申明要是你的興趣是道德倫理或
是美學這類的主題, 那我沒有什麼意見. 我的意見只限於跟科學有關的哲學.
I.
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一門學問叫做 Philosophy of Mind? 哲學有很多 “Philosophy
of XXX”. 這些 XXX 外人看得是莫名其妙. 有時 XXX 是一整門學問, 如數學哲學, 科學
哲學, 歷史哲學. 但是為什麼沒有工程哲學, 醫學哲學, 或是電腦科學哲學? 有時 XXX
是一門比較專門的學問, 如物理哲學. 但為什麼沒有化學哲學, 地質哲學, 氣象哲學, 海
洋哲學? 所謂的 mind, 是人體的一個生理學機能, 但哲學家對別的生理學機能沒有興趣
. 例如說沒有呼吸哲學, 消化哲學, 泌尿哲學. 有時 XXX 廣泛到難以理解怎麼可能可以
當成一個主題研究, 如傳播哲學 (philosopgy of communication) 與時間哲學. 我最近
還看到什麼 philosophy of action 的. 匪夷所思.
把這些 philosophy of XXX 跟傳統哲學的主題 (倫理, 知識論等等) 加起來, 你會發現
哲學的主題是沒有系統, 沒有原則的. 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相信這些完全不相干的東西可以
有什麼共同的方法學與原則. 沒有其他的學問是如此運作的. 以生物為例, 所有的生命現
象都是生物的主題, 只要是活的東西, 就是生物的主題, 就有人研究. 生物學不會選擇性
的挑一兩件事來討論. 非系統化的學問令人懷疑, 因為它容易偏頗. 要是生物學家只研究
多細胞生物, 或是只研究路上動物, 那不但不完整, 而且會得到錯誤的結論. 再以心靈哲
學為例, 哲學家因為不在乎心靈以外的生理學機能, 誤以為 “心靈” 有特殊的性質, 需
要特殊的理論. 其實呼吸, 消化, 免疫等等學問都跟心靈一樣複雜, 一樣神祕, 有許多基
本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把心靈跟其他的生理學問題分開, 是見樹不見林. 哲學家擔心別的
學問會有 bias 的問題. 但哲學才是偏頗的學問. 哲學家亂槍打鳥的游擊戰作風, 是一種
投機取巧的行為.
II.
我接下來要說明的事, 是哲學對科學沒有貢獻. 以心靈哲學為例, 我要說的是心靈哲學是
一門偽科學. 你也許會抗議說哲學不是科學, 因此不能用科學的標準評判. 問題是有些心
靈哲學家不請自來, 自稱為認知科學家. 既然這些人使用科學家的頭銜, 那就得照科學的
規矩玩遊戲. 不把自己視為認知科學的哲學, 稍後再討論.
哲學家是很差的科學家, 這可以從他們的科學成就來評斷. 我們可以客觀的評估哲學有沒
有產生有用的知識: 只要查一查科學家引用哲學論文的頻率就可以確定. 我從來沒讀過,
我也沒碰到過在乎哲學的科學家. 我可以輕易舉出各種自然科學學科對認知科學做的直接
貢獻, 哲學是我唯一沒聽說過有什麼結果的學問.
你可能會反駁:
1. 那是因為科學家對人文學有成見, 不願意聽哲學家的東西. 這是沒有根據的. 心理學
是一門軟性, 比較接近人文學的學問. 但心理學家很順利的成為認知科學的基礎之一. 沒
有心理學, 大部份的認知科學都無法運作. 神經科學會議裡心理學家的出席的機率非常高
, 心理學的論文被整個認知科學引用. 我自己就大量引用心理學的文獻. 不會有認知科學
家不懂一點心理學, 但不懂哲學的認知科學家是常態.
2. 那是因為科學家沒有從小受哲學訓練, 不願意花時間學高深的學問. 這也是錯的. 首
先, 很多心理學家, 或是神經科學家是從人文學那邊轉來的. 沒受過理工訓練的認知科學
家大有人在. 認知科學是真的跨越理工與人文的學問. 我在念認知科學的時候, 理工出身
的研究生跟人文出身的研究生大約是一半一半. 再來, 我認識的生物學家常常為了需要,
儘管沒有基礎訓練, 還是花時間學非常困難的數學 (微分幾何, 微分方程, 實變數分析等
等). 我也認識心理學家為了使用 MRI, 學習很基本的量子力學. 哲學無論無何沒有難到
這程度.
科學是非常競爭的行業.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你能比別人懂多一點點數學, 一點點物理, 一
點點心理學, 甚至是一點點醫學, 藥物學, 化學, 分子生物, 電機工程, 軟體工程, 語言
學, 人類學, 都會有特別的優勢. 因此科學家為了工作的需要, 隨時都準備好要學這些學
問. 但我可以告訴你, 要是有一門學問可以安全的忽視, 一是哲學, 二是科學史. 你只要
看看科學家的書櫃就可以知道是怎麼回事. 一個好的科學家的藏書通常五花八門, 但有哲
學書籍的機會非常低.
心靈哲學自稱是認知科學的部份, 但它不像別的學問一樣跟所有相關的學問整合, 跟其他
的科學家使用同樣的語言. 哲學要成為科學的一部份, 就得照著科學的遊戲規則來玩. 那
就是說:
1. 理論必須要能證偽. 許多心靈哲學的理論都達不到這個要求.
2. 證據 (evidence) 是最重要的. 論證 (argument) 一文不值. 聰明的人太多了, 再聰
明的理論, 再滴水不漏的論證, 都有錯的時候. 自然現象常常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力與思惟
能力. 沒有經驗性證據的理論完全不值錢. 我腦子裡就有幾十個. 其實所有的人腦子裡都
有幾十個論證. 他們的價值是零.
3. 理論要做預測.
4. 推論必須量化.
5. 理論必須以已知的機制 (mechanism) 為基礎, 不能抽象籠統.
6. 要是沒有證據, 不能隨便發明新詞. 心靈哲學充滿了奇怪的辭彙 (qualia, 各種
dualism, 各種殭屍, 還有什麼叫做 ontological category 的), 這些辭彙沒有任何科
學家在用. 要是你不能說服別的科學家你發明的概念, 這個概念就有問題, 哲學家不能一
古腦的發明更多的辭彙.
7. 要是別的科學家不在乎你講的話, 你的話就是錯的. Dualism 是錯的. 這是淺顯易見
的事. 哲學家只要一天不放棄 dualism, 就是一門偽科學.
當然問題是要是哲學家做到這幾件事, 他基本上就是科學家, 而沒有哲學的意味了. 也就
是說心靈哲學是多餘的.
不過幾乎所有的科學都有理論家. 神經科學也有理論神經科學, 他們是不做實驗, 只動腦
筋的人. 也許哲學家跟他們比較像? 錯. 理論家的價值在於:
1. 綜合許多不同的研究, 詮釋難以理解的資料.
2. 根據理論, 做出預測.
哲學家做不到這兩件事. 因此不能跟理論物理學或是理論神經科學相比. 有關 6 跟 7 我
得補充一下. 要是哲學家的理論不受到科學家的接受, 那當然有可能是科學家的錯. 這時
哲學家就必須扮演好理論學家的角色, 做到以上兩點, 說服其他的人. 心靈哲學家自外於
科學的群體, 莽撞的關起門來發明了ㄧ大堆莫名其妙的理論, 完全不顧科學家的意見. 這
是很奇怪的行為.
III.
以下探討不以產生科學為己任的科學哲學家. 常見的說法是科學需要外人的監督. 這個外
人就是哲學. 這有兩個問題: 1. 誰來護衛護身天使? (who guards the gaurdian
angel?). 2. 哲學家有什麼專長可以監督科學? 有關第二個問題, 常見的回答是哲學家擅
長 “釐清概念”. 言下之意就是科學家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自己想不清楚自己的
問題, 需要外人幫忙. 這也是難以理解的. 首先請回答, 有哪一個近代科學, 其中的概念
是靠哲學家釐清的? 要是哲學家從來就沒有成功的釐清過科學的概念, 為什麼我們要相信
哲學家特別擅長釐清概念? 假想這個情況: 哲學家也許認為程式設計師不懂暫存器
(register) 真正的意義, 在思考暫存器的時候使用錯誤的比喻, 需要哲學家釐清這個概
念. 這是很荒謬的. 只要程式設計師寫的軟體能執行, 他就是懂程式設計. 沒有第二個人
有資格宣稱他更懂程式設計的真諦. 科學也是一樣, 科學是非常昂貴而且費時的, 一個錯
誤的代價相當高, 花了大量時間但沒有結果的機率也是非常的高, 要是科學家自己不懂科
學的概念, 怎麼可能正確的做實驗? 我強調科學家常常犯錯, 而犯錯的代價非常高, 要是
哲學能夠幫助科學, 科學家會不顧一切的找他們幫忙. 事實是很少科學家認真的找哲學家
合作, 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幫忙. 生物學家常常到處尋找合作的對象, 我自己常常寫信尋求
各種專家的意見, 而他們的意見多多少少都有幫助. 哲學家提不出什麼幫助, 而且有經驗
的科學家都知道, 哲學家壞事的機會很大, 因為他們根本不講理 (我知道有哲學家自己吃
肉, 但毫不保留的杯葛所有的動物實驗, 完全不聽道理的), 堅持在小地方做文章, 不顧
大局.
哲學家之所以會以為自己特別擅長分析概念, 那多半是低估了別人分析的能力. 每次哲學
家所謂釐清的概念, 都是非常 trivial 的. 以哲學家 Patricia Churchland 寫的神經科
學教科書 The Computational Brain 為例, 每次她要大費篇幅的解釋概念, 我心中想的
都是: 為什麼她要浪費時間講這麼淺顯的東西? 有誰的腦經不清楚到要需要釐清這些概念
的? 哲學家把 讀者當白癡的做法令人難以下嚥.
還有一個哲學家並不擅分析概念的證明: 要是本來不清楚的概念得到了釐清, 那這個問題
應該要有重要突破才對. 但 1. 這根現實不合. 2. 科學常常產生許多難以理解的資料.
以神經科學為例, 許多高階認知的研究得到複雜難以理解的資料, 而且互相抵觸. 有許多
議題, 是處在混亂的情況. 每過一陣子就會有人以 review 的形式, 綜合各家說法, 想辦
法找出新的方向. 這些 review 非常受到科學家重視. 發表 review 的期刊影響力常常高
於發表新研究的期刊. 這些 review 從來就不是哲學家寫的. 不信的話你可以去查查. 要
是哲學家擅長釐清概念,為什麼他們交不出成績單來? 為什麼真正有用的釐清概念的人都
是科學家?
你也許會反駁有些哲學家也有提出實驗設計, 幫助科學尋找題材的. 但是:
1. 比例有多少? 有比其他的行業多嗎? 電腦科學家直接幫助神經科學設計實驗的例子多
的很.
2. 這時這個哲學家就變成科學家了. 也就是說他在設計實驗, 或是進行實驗時, 使用的
是常識, 而不是哲學的專長. 以我自己求學的經驗為例, 幾乎我修過所有的認知科學的課
, 不管是多專業, 都有哲學系的學生來修. 他們講哲學的時候常常是沒有人聽的懂, 但他
們只要開口討論科學議題, 思考的方法跟科學家一模一樣, 完全沒有特殊的地方. 也就是
說哲學的訓練並沒有給他們特殊的能力. 請注意, 要是數學系的學生來修課, 他們講的話
通常有獨到的見解, 值得一聽, 那是因為他們的訓練的確是有別人沒有的長處 (如解方程
式的能力以及量化的找出矛盾的能力).
為什麼哲學家對自己思考的能力膨脹到跟現實脫節的地步? 因為:
1. 真正的科學突破不是來自基礎概念, 而是來自細節. 許許多多的突破是因為科技的進
步. 因為電腦技術而達成的基礎科學突破, 比比皆是. 因為釐清基本概念而得到的突破,
一個都想不出來.
2. 科學家看似不重視論證, 那不是因為論證是哲學的專長, 而是因為科學的論證多半已
量化, 真正重要的推理是寫在公式裡, 不是寫成 P and !P. 科學的重點不是 “這一句話
是真的還是假的”, 而是 “理論值跟測量值差多少? 有沒有大到要推翻模型的時候?”
這是比邏輯推理還要強大的多的工具, 但哲學家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優勢.
3. 哲學家因為沒有專門的知識, 沒有能力判斷實驗資料的可性度, 因此根本沒有能力進
行批判思考. 再以神經科學為例, 要解釋科學資料, 需要對所有的細節都要有足夠的了解
才行. 看似不重要的細節, 如麻醉劑的選擇, 手術技巧, 統計方法等等, 都會直接影響資
料的解讀. 這些知識要是沒有真的在實驗室呆過幾年, 是不可能掌握的, 不管你讀多少書
, 跟多少人討論都沒有用.
你可以反駁說現代哲學系學生有實驗室經驗的也不少, 應該不成問題. 我承認這是對的,
但科學不是可以玩票的, 我只要跟我的經驗稍微遠一點點的研究, 就不敢隨便下斷言, 因
為缺乏專業知識很容易造成誤解. 哲學家希望靠著 “big picture” 就能思考科學, 那
是癡人說夢, 完全不可能的.
最後我還是要提哲學的任意性. 要是我說如果哲學家幫研究癌症的科學家釐清概念, 也許
癌症就有機會有大突破了, 你一定會覺得我在開玩笑. 你我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
我說哲學家幫助研究氣象的人釐清概念, 也許氣象預報就會更準確了. 這都是不可能的.
那我們為什麼以為哲學可以釐清科學的概念呢? 不管再聰明的神經科學家, 都會知道最懂
癌症的人, 就是研究癌症的人, 他們一定是做了一切的努力, 思考過所有的可能性. 不是
神經科學家可以幫忙的. 為什麼哲學家以為他們可以治療癌症呢? 當然他們不認為哲學能
幫助癌症研究. 那他們為什麼以為哲學能幫助認知科學呢?
IV.
我承認哲學家之間有許多聰明的人, 聰明的哲學家的確有可能克服許多困難, 達到專業神
經科學家的水準. Pat Churchland 便是ㄧ例. 問題是: 1. 這是特例. Churchland 真的
去念了一個神經科學的博士. 這種哲學家有多少? 2. 哲學奇怪的地方就是要是有哲學家
自己作實驗, 那他的研究立刻就會成為科學的一部份, 而且立刻就會離開哲學的領域. 要
是一個神經科學家做了一個心理學的實驗 (這是很常見的事), 這個研究通常同時是神經
科學, 同時是心理學. 但哲學跟科學是不相容的. 沒有東西同時是哲學同時又是科學.
為什麼呢? 別的學問都是以問題為基礎. 生物學家的責任是解決一切跟生物有關的問題,
不管是用什麼方法, 只要能夠回答問題, 都要學, 都要用. 哲學是沒有固定目標的學問.
哲學的定義, 就是不做事, 只想. 因此只要作實驗, 就不是哲學, 而是科學. 這也說明了
哲學是自殘的學問.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實驗能夠回答有關心靈的重要問題, 但這些自稱想
要了解心靈的人, 很任性的決定了只要要動一支手指, 他們都不願意做. 他們堅持不參與
跟自己的問題有直接相關的活動. 這是難以理解的. 而且也證明了心靈哲學家是在打游擊
, 不是真的想要研究心靈, 否則他們會用所有的方法.
也許你會辯解說實驗哲學就是強調做的哲學. 但 1: 實驗哲學不是主流, 2: 作實驗的哲
學家跟作實驗的科學家有什麼不同? 作實驗的哲學家就是科學家. 他沒有獨立的
identity, 也沒有獨特的方法學, 也沒有獨到的見解.
V.
哲學家也可以說哲學並不需要有進展. 因此以上講的都不是哲學的錯. 請注意, 哲學是納
稅人養的. 你要如何說服納稅人你的研究不需要有進展? 接下來, 這是一種 ad hoc 的
special pleading. 也就是給哲學特別的豁免權. 很重要的是哲學並不是在原則上不能
有進展, 要是有人花很多時間想一件事, 他的確可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他也有可能想
出新東西來. 要是所有的哲學家都想不出個結果來, 你就得思考是不是哲學的工具是錯的
, 因該把專門的問題交給專門的人. 宇宙論曾經是哲學的一部份, 今日沒有哲學家敢動宇
宙論, 因為那已經成了非常專業的學問. 認知科學也是如此.
心靈哲學一般而言算是分析哲學的一支. 很不幸的分析哲學 P and !P 的思考風格是科學
之敵. 這也是心靈哲學沒有進展的理由之一. 我們對心靈了解太少, 要回答一個有關心靈
的陳述是真還是偽, 是沒有意義的. 我門還沒有達到能想出有意義的 P 的時候. 認知科
學唯一的出路, 是建造模型, 並且評估模型的正確性. 哲學家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VI.
心靈哲學宣稱心靈哲學思考的是非常高階的問題, 遲早有一天科學家得面對這些問題, 因
此哲學家先幫科學家鋪路. 這值得懷疑, 因為心靈哲學的理論, 問題在於太膚淺太籠統而
不是太高深, 我們已經知道這麼簡單的理論不太可能處理心靈的問題.
再來就是所謂的先思考難的問題, 其實是一個藉口. 所有的科學家腦中都有一兩個天馬行
空的好點子, 想要探討意識或是個人意志.但在我們沒有足夠的科技處理那些問題的時候
, 大部份的時間市花在花理一些很技術, 很細微的問題. 就算哲學家主要對高階層的心靈
有興趣, 難道他們不會偶爾處理一些比較容易的問題嗎? 要是哲學家連容易的問題都沒有
進展, 我們怎麼知道他們真正在思考難的問題?
還有就是科學家並不是只對低階的問題有興趣, 用不著哲學家來操心. 我有興趣的主題包
跨意識, 也包跨 qualia, 也包跨個人意志與創造力, 美感, 道德感…等等. 這些都有科
學家在研究, 他們也不需要哲學.
有些心靈哲學家說心靈現象在原則上超越了科學的範疇, 因此哲學才是正牌的認知科學.
這些說法都是跟科學的事實相抵觸, 而且墮入神秘主義的陷阱. 尤其要注意的是這些說法
很容易被宗教人士拿來當反理性的武器, 或是反演化論的武器, 不能不小心. 其實這類的
“哲學” 跟宗教神學用的思路比較接近. 如宗教的 god of the gap, 到了哲學家手裡
變成 the mind of the gap, 或是 the qualia of the gap, 也就是他們有興趣的問題,
都正好在科學還不能研究的範疇裡. 這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科學不能了解心靈, 類似類似宗教人愛說的宗教是 another way of knowing. 這些都是
反智反理性的, 是科學之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27.1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