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忘恩負義相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地總統遇刺等國際新聞》
1)海地總統摩依士7日在自宅遇刺身亡,第一夫人瑪婷身受重傷被送往美國佛州邁阿密萊德創傷中心搶救,目前「已脫離險境」,狀況穩定。
紐約時報報導摩依士遇刺細節,海地法官德斯坦說:「總統摩依士至少身中12槍,他的辦公室和臥室被翻亂,我們發現他的時候,遺體呈現仰臥,白襯衫和藍色長褲沾滿鮮血,嘴巴是張開的,且左眼被挖出。」
德斯坦指出,摩依士可能是被大口徑槍枝和口徑較小的9毫米武器射殺。
* 誰暗殺了海地總統,到底是為什麼?
在任四年的海地總統本周三在首都泰子港郊區家中遭到暗殺,妻子也身受重傷,國家昨天晚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外傳刺客和美國緝毒局有關,但海地駐美國大使並未參與其中,相反的,他指責說英語和西班牙語的僱傭兵,並強調這種可怕的行為是由訓練有素的職業殺手、突擊隊員幹的。
美總統拜登在白宮草坪受訪時強調,海地的情況令人擔憂,但他還需要掌握更多訊息。
分析稱,這位海地總統評價兩極,過去幾個月,他的行為在國內引發了大規模抗議,任內幫派暴力和綁架事件激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武裝分子控制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太子港。
儘管他的五年任期應該到2022年結束,但國內包括人權組織和神職人員都認為他的任期已經在今年二月結束,今年稍早,他解散了國會,還迫使三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前退休,追求全面憲法改革,增加總統權力,還計畫在九月進行公投,美國官員長期批評這位總統不受約束,這也使海地的民主核心理念受到質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_58PeTYNUg
*英國Channel4: 海地總統被暗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h_31fXSAew 3"16 SOT
海地總統摩依士,7月7號在自宅遇刺身亡,行凶槍手自稱是美國緝毒局人員。其中一人以美國腔英語透過擴音器喊話說「這是緝毒局的行動,大家讓開。大家退後,讓開。」
第一夫人在遇刺事件中倖存,但傷勢危急,當局將她送到美國邁阿密接受治療。行刺的兇手已遭扣押拘留。
臨時總理宣布國家進入戒嚴。
* 海地總統被暗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wPiovtKDg 3"03 SOT
海地總統摩依士,7月7號在自宅被暗殺身亡,第一夫人傷重,被送往邁阿密治療畫面,鄰居描述事發當時聽到的聲音。
海地至今一劑疫苗都還沒打。
總統面臨下台呼聲。
美國總統拜登譴責暗殺。
2)PBS:隨著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接近完成,阿富汗軍隊在全國範圍內迅速被塔利班佔領,為了加強委靡不振的軍隊,政府正在武裝民兵以協助戰鬥,當下的亂局,被迫與塔利班作戰的阿富汗民兵把責任歸咎於美國的「放棄」,他們認為這原本該是美國領導下的長期夥伴關係,卻遭到恐怖主義剷除,美總統拜登和美國政客做出的錯誤決定,正導致成千上萬阿富汗人死亡。因為沒有空中補給、沒有醫療後送,加劇了不斷上升的傷亡率,塔利班不斷測是這裡的防禦,但白宮決定離開不只留下了憤怒,也讓軍隊士氣變得低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RiVnY4y3U
3)新冠疫情大流行對許多群體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但對於千禧世代,也就是出生於1981年到1996年之間的人們,包括追隨他們的Z世代來說,這種痛苦再加上其他許多因素,正在引發關於誰該負責的問題。
對其前輩越來越不滿的背後是什麼? 「反社會一代: 嬰兒潮一代如何背叛美國」一書作者Bruce Gibney表示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看,首先為老年人接種疫苗完全合理,但這波流行病也激發出嬰兒潮世代(1940-1965出生者)不滿的情緒,認為老人們貪婪且忘恩負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l2u0WLzQM
4)CNN獨家,緬甸反軍政府的叛軍如何訓練。記者穿越叢林,到其中一個維多利亞營地,約200名從緬甸各地來的志願軍在這邊受訓,包括村民,工人,學生,要起而對抗軍政府。在那邊受訓45天,再送回各地,已累計1.5萬人。他們有自製獵槍,緬甸恐陷入內戰。
忘恩負義相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迫害警界的獵巫行動 造就無數犯罪天堂
Modern Day Witch Hunt Against Law Enforcement
克萊兒之前曾寫過文章,揭露西雅圖市中心的治安及遊民問題。接下來的這篇,討論的則是整個華盛頓州可以預期的未來。如果你財力雄厚,住在有門禁、有私人保全的高級住宅區,或是住在像 Mercer Island 這種西雅圖海鷹隊足球明星 Russell Wilson 才負擔的起的島嶼豪宅,那這篇文章你不用看了,因為以下這些事都不會影響到你。不過,如果你跟克萊兒一樣,只是個普通的中產階級,每個月都得精打細算,才能在付清房貸、車貸、各種帳單的同時,努力為州寶存下大學基金。或者,你也跟克萊兒一樣,好不容易買到好學區的住宅,卻又開始憂心住家附近的治安,擔心學區會不會受影響,那你也許會對以下文章所探討的議題感到憂心忡忡。
/
其實,治安敗壞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西雅圖,就連華盛頓州的第二大城塔科瑪也不能倖免。我們知道,華盛頓州長期以來是民主黨的鐵票倉,也就是所謂的深藍州。而其中最「自由派」的城市大概要屬西雅圖、以及首府奧林匹亞 (Olympia)。這幾年,這兩個城市不僅經濟發展衰退,就連市容、治安敗壞的程度都不相上下。最可怕的是,雖然西雅圖與奧林匹亞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但近年來,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及遊民危機已經有逐漸蔓延並串連的趨勢。
為什麼又要討論遊民?許多人批評克萊兒:「你怎麼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啊!沒事就在版上罵遊民,他們到底招誰惹誰?不EY啦!像你這種支持 Blue Lives Matter 和 All Lives Matter 的人,怎麼可能會關心弱勢的族群?」
這種批評實在大錯特錯,克萊兒抨擊的從來不單純是遊民問題,而是其衍生的暴力犯罪事件。事實上,遊民往往是暴力犯罪的受害者。不要以為偶爾丟給遊民幾個銅板,或施捨一頓飽餐就值得沾沾自喜。在新冠疫情之前,州警大人也曾定期為教堂提供關懷遊民的服務。州警大人會在天冷的夜晚,開車到遊民聚集的地區,親自接送遊民前往參與合作的教堂,讓他們有溫暖的床鋪及熱食度過漫漫寒冬。不過教堂提供援助的前提是,這些遊民身上不能有毒癮。正因為身為警界的一員,再加上與無家可歸的遊民有過許多互動,州警大人深知遊民聚集區可能引發的各種治安問題。
/
州警大人幾個月前曾到西雅圖支援當地警力。當時,州警大人的警車停在亞馬遜總部附近的街道。州警大人剛搖下車窗,就聞到一股不對勁的惡臭。他下車查看,很快就找到惡臭來源。在人行道邊緣的破爛帳篷內,是一具腐爛發黑長蛆的女屍。州警大人封鎖現場後,聯絡了驗屍官,之後才知道女屍身上有受虐遭強暴的痕跡。州警大人發現屍體的地方可不是什麼荒郊野外,而是車水馬龍的亞馬遜總部附近。而且屍體旁還有其他數個帳篷,這表示,其他聞到惡臭的遊民根本不在乎發生什麼事,類似的事件他們早就司空見慣。
/
平常有在關注我專頁的人一定知道,西雅圖並不是州警大人值勤的轄區,州警大人只是偶爾被調去支援警力。包括塔科瑪在內的皮爾斯郡才是州警大人服務近十年的地區。只可惜,這城市也變了調,不再是十年前的塔科瑪,反而步上西雅圖的後塵。
幾天前,州警大人開車帶克萊兒經過影片中這條惡名昭彰的街道。如影片顯示,這條街佈滿遊民帳篷,遍地垃圾及針頭,髒亂無比。因為天冷,遊民直接在街道上生火取暖。為什麼克萊兒說這條街惡名昭彰呢?據許多州警表示,這條街龍蛇雜處,幫派、販毒、賣淫、暴力事件頻傳,連警察都不願靠近。看到影片後段的好幾台大型運貨卡車嗎?據說,這些卡車司機停在這裡,是為了在啟程前,先買春尋歡一番。買春賣淫何錯之有?錯的是許多賣淫的(未成年)女子都是被毒品控制,甚至是受到人蛇集團、皮條客暴力威脅的受害者。
/
至於警方為何對這裡避之唯恐不及呢?第一:這裡犯罪率居高不下,對警方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危險,若沒有人報案,警方通常不會主動前往。第二:接到報案前往的警察,他們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在 2021 年的今天,只要一個處理不好,進監獄的不會是罪犯,而是他們自己。
/
離開這條街道後,州警大人繼續開車前往位於塔科瑪的皮爾斯郡立監獄。經過監獄正門時,州警大人若有所思地看著前方,語重心長的說:「逮捕 Manuel Ellis 的三名員警,現在就被關在這裡。你知道嗎?今天被關的人有可能是你認識的任何一個警察,甚至也有可能是我。」
Manuel Ellis 是誰呢?還記得克萊兒上一篇提到塔科瑪警局員警全數請病假的事件嗎?2020 年 3 月,塔科瑪警局三名員警在值勤時逮捕黑人民眾 Manuel Ellis,過程不幸造成 Manuel Ellis 死亡。驗屍報告顯示,死因是(警方造成的)缺氧,但同時 Manuel Ellis 體內被驗出大量足以致死、俗稱冰毒的甲基安非他命。
原來,涉案的三名員警目前被收押在此。而在 Manuel Ellis 死亡事件中,其中一名員警是事後到場支援的。他日前也被華盛頓州檢察長以一級過失殺人罪起訴,而他所做的事僅僅是將束縛帶綁在 Manuel Ellis 的雙踝!「當天若是前往支援的警察是我,今天被關在監獄的也就是我了!」州警大人繼續說著,臉上表情盡是擔憂。
其實,以束縛帶綁住雙腳,是警方在壓制嫌犯時常會採取的方法之一。面對拒捕的嫌犯,或是意圖傷人傷己的民眾,警方會以束縛帶綁住嫌犯的腳踝,讓他們無法繼續反抗。而這件州警大人做過無數次的動作,竟有可能讓他成為階下囚。這是州警大人完全無法接受的。
/
可想而知,媒體照樣把 Manuel Ellis 的死因歸咎為警察種族歧視,過度執法。好像這三名警察是閒來無事開著警車兜風,專找非裔美人的麻煩。但事實是,當天有民眾覺得 Manuel Ellis 的異常行為對他人造成威脅,才主動向警方報案。
大家有沒有看過對冰毒上癮的人?他們吸到嗨時,往往力大無窮,對疼痛的耐受度也大為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警方必須使用更大的力氣才有辦法制伏他們。驗屍報告甚至顯示,Manuel Ellis 體內有足以致死的大量冰毒,也就是說,Manuel Ellis 隨時都有 meth overdose(吸食冰毒過量致死)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州檢察長以二級謀殺、和一級過失致死起訴涉案的三名員警,難道不是帶有政治色彩的的獵巫行動嗎?
/
這整件事對州警大人的衝擊非常之大,加入州警局近十年來,州警大人第一次萌生退意,起了想要轉換工作跑道的念頭。這也不能怪他,這種裡外不是人、兩面不討好的工作實在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承受的。州警大人實話實說:「我是警察,你要我冒著生命危險保護民眾安全,這是我職責所在,我毫無怨言。你要我在車來車往的公路上,隻身一人蹲在路邊幫助車禍傷亡的民眾,我願意;你要我在明知兇嫌還在時,一腳踏入凶案現場逮捕嫌犯,我願意;你要我家暴案時,與持槍持刀的嫌犯打鬥,我願意;你要我在槍聲響起時,朝著與逃跑人群相反的方向奔去,我願意。這些我都願意,但我希望,在我需要時,我的上級長官及州長能夠在合理的範圍支持我,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對我棄之敝屣,甚至在背後捅我一刀。我盼望,若有一天我不幸殉職,我的家人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我也能有個不失尊嚴的葬禮。我還希望,若我不幸犧牲或傷殘,民眾和媒體不會毫不在乎、兩手一攤說:『他加入警隊時,就知道會有這種風險了。』」
/
克萊兒發現,由於近期治安敗壞,犯罪率節節上升,最近開始有人發起 Cities Reverse Defunding the Police Amid Rising Crime(反刪減警方經費)的活動。說實話,我覺得一切都太遲了。為什麼非要等到自家安全受威脅,才願意站出來做正確的事?為什麼要被媒體、政客帶風向,是非不分急著洗腦自己?
沒有警察,一切真的會變得更好嗎?在過去幾年裡,執法單位孤伶伶面對政客兔死狗烹的忘恩負義,加上民眾跟風的咒罵責怪,有多少警察早已心灰意冷,退出警隊?州警大人昨天才跟克萊兒說,一個他認識很久的州警三個星期前辭職了,轉職去亞馬遜擔任保全相關的工作,一年薪水超過二十萬美金。薪水高,風險低,他極力推薦州警大人也一起加入。
都說邪不勝正,但今晚,看著皮爾斯郡立監獄窗口映出的燈光,轉頭再看著三三兩兩站在街角的毒販,還有臉龐稚嫩,雙眼卻呆滯茫然、穿著清涼的阻街女郎。我抬頭仰望天空,盼能尋得一絲光亮。無奈,今晚的夜空,暗黑無星。
《州警夫人FUN英文》
A question that sometimes drives me hazy: am I or are the others crazy?
有時我會迷惑:究竟是我瘋了,還是別人瘋了?
--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
忘恩負義相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三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恢復力」。
從小到大呢,你一定有「遭遇挫折」的經驗。比如說,你曾經在學校運動會裡,大隊接力的時候跌倒了,結果害班上的第一名飛了;從此以後,成了班上的罪人,很多年都不敢參加同學會。
或者是呢,你在談戀愛的時候,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讓對方跟你提出分手,一直情傷到了現在,不想再談戀愛,也不敢再談戀愛。
又或者是呢,在職場上面,你曾經得罪過客戶、搞砸了專案、賠了一大筆錢這些事情。這些工作的挫敗,讓你從此以後可能停留在原地,再也不敢接受任何新的挑戰,或者是重新創業。
我相信每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的時候,在短時間之內,心情都很難再度的恢復美麗。
但是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可以很快的恢復,而且還越挫越勇、屹立不搖。
你一定從小就聽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事吧?這比較有時代感喔!但是,比較現代的例子就是什麼?「地才」啊~蔡依林嘛!
她一出道的時候是少男殺手,但發生和經紀公司的合約風波,她甚至於被指控忘恩負義,演藝事業還一度中斷;然後又被專業的音樂人,評選為年度十大爛歌手。
在這些風雨底下,她仍然充滿韌性的站起來,不斷的充實自己,還奪下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最佳專輯…這些獎項;她再造了自己的事業顛峰。
所以無論是歷史人物,或者是每個領域的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原因,多數人會歸因為他們「成功的條件」。但是在我看來喔,他們的成功,來自於他們的「恢復力」特別好。
其實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多花一分鐘的時間,取暖討拍、舔傷口,你就少了一分鐘,能夠創造自己更多的可能性。那些活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機會比你多,但肯定是「恢復得比你快」。
然而,你可能會覺得喔,他們之所以比較容易從逆境當中爬起來,可能是因為運氣好、有貴人幫忙、他老子有錢。或者是他血液裡面的DNA太強,天生就是那種不服輸的個性…這些因素。
所以呢,他們的「恢復力」才會這麼的棒。如果喔,你確實就是這樣想,那不好意思,今天會顛覆你的想法。
我從身心科學的角度來看,其實「恢復力」是可以有效操作、可以學習的,而且一點都還不困難!
那到底什麼是「恢復力」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受傷的經驗,以一般的常識來說,身體某個部位,一旦有了創傷、傷口。
雖然呢都會流血,但血液裡面的白血球,也會馬上啟動,去阻止這些傷口的細菌進到身體裡面,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這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免疫力」。
而當我們受到挫折跟打擊的時候,雖然身體的外表並沒有受傷,但心靈受傷了,儘管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
可是呢,有時候看不出來的傷,才需要好好的處理,因為這樣的「內傷」啊,會影響得更深、更遠。所以呢,在遭受挫折之後,能不能恢復對自己的信心?能不能從挫敗裡面走出來?
這樣的「恢復力」其實就是一種在心靈上面的「白血球」,你也可以把它說成
是「心靈的免疫力」。
如果你想要擁有更好的「心靈免疫力」,更好的「心靈白血球」。你只需要有意識的多練習,接下來我跟你分享的五個具體方法。
我相信你的「心靈病毒」來襲的時候,你就能夠輕鬆的擊敗它們,再度擁有明亮的好心情。
所以呢,這五個的第一個,叫做你要先「好好的呼吸」。是的,你沒有聽錯,想要啟動「恢復力」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好好呼吸」這麼簡單!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喔,這個簡單的「好好呼吸」,和「恢復力」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我來舉兩個身心連動的例子,你可能會比較容易明白。
一般來說喔,我們都知道喝咖啡能夠提神,但你一定也知道,喝太多的咖啡因,反而會讓人感覺到焦慮;這就是過多的生理刺激,去改變我們情緒狀況的一個現象。
那另外一個例子,你可能一定也發生過。就是當你肚子餓的時候,其實你只是想吃東西,可是在你沒有吃飽之前,你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甚至於不耐煩,還會發脾氣。
也就是說喔,肚子餓造成的生理反應,是全面癱瘓你的情緒控制,讓你的心情低落,或者是煩躁誒。
其實有太多的例子可以證明,我們生理的狀況,的確會影響到心理狀況;所以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途徑,反向控制我們的情緒,讓它朝向正面的方式發展。
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試著想想看,當你做完Spa,或者是泡過熱水澡之後,你的情緒通常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你是不是會覺得很舒暢、很自在,而且呢身心感覺到非常的放鬆。那難道是「熱水」有跟你進行心理諮商?「熱水」跟你好好聊一聊嗎?
其實不是嘛!也就是說啊,我們身體狀況跟情緒之間,是絕對的正相關。身體狀況好,情緒自然就好。
甚至於當我們情緒低潮的時候,直接採用身體的途徑來幫助自己調整,效果反而會更快、更好!
只是當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太可能馬上就經由泡澡,或者是按摩來得到情緒上的舒緩。那這個時候,最快速又最有效的身體途徑,去調整自己心理狀態,那就是透過「呼吸」。
在科學上呢,已經有研究發現喔,刻意進行呼吸的練習,可以減少我們的可體松的分泌;而可體松就是「壓力荷爾蒙」。
可以讓我們把身體,調整到一種更平靜的狀態,去幫助我們身體快速的從壓力當中復原;甚至於,會緩解你面對挑戰的時候的緊張程度。
所以,當你想要啟動「恢復力」,簡單的入口就是養成「好好呼吸」的習慣。
「好好呼吸」的基本的方法,其實就是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閉上你的眼睛,全神關注你的呼吸裡面,注意自己呼吸的速度、節奏、頻率。
那漸漸的,你會開始注意到,這看似很普通的呼吸,其實是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
打個比方喔!當你感覺到恐懼的時候,可能你會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淺、越來越急促。
而這個時候呢,你可以有意識的放慢自己的呼吸,利用那種比較深而且緩慢的吸氣,你的心跳就能夠透過這個途徑,慢慢的放慢下來,進而讓自己的身體也跟著放鬆。
當你能夠越來越察覺自己呼吸的方法,你就能夠越來越掌握,自己每個當下的情緒。那麼無論在任何的困境,你都可以透過呼吸讓自己穩定下來,也穩住情緒,你這樣子才能夠好好面對所有的挑戰,並且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實在我所開的課程裡面,尤其是像「CIA通達力」,這樣的結合個別指導的課程。第一門課,我就會教所有的學員,調整呼吸的方法,覺察自己的呼吸模式。
進而讓你能夠一步步的探索、發現自己的外在慣性和內在的信念,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活出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很歡迎你可以把握這學習機會,這會是你改變人生的起點,相關的課程,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而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第二個啟動「恢復力」的方法,那就是「走路」。
有研究告訴我們,在大自然裡短時間的散步,就可以顯著的降低焦慮感,讓我們保持正面的心情,甚至於還可以提升記憶力。
更有研究告訴我們,多和大自然的景色接觸。比如說,走在行道樹的步道上面、到河濱公園散步,就能夠帶給人幸福的感受,而且減低壓力感。
所以呢,當你遇到挫折,一直待在原地、原位,要自己好起來;還不如呢「好好呼吸」,然後「出去走一走」會來得更有效果。
第三個方法,叫做「關注自己的身心反應」。
我們忙亂的生活作息,經常會讓我們為了追求快速;所以呢,去吃一些方便但不健康的食物。那也會因為這樣子熬夜、忘記運動,或者是過度運動。
讓我們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敏感度,然後放任自己的身體狀況走下坡,進一步的還影響到我們的情緒,造成精神上面的一個不安寧。
然而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生命裡面的「不順」,幾乎在那同時,都跟你的身體出了一些狀況,會是同步、同時發生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喔,自己已經忽略自己身體狀況一段時間了,我會非常建議你,開始從一些小地方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生活步調;我說喔這叫做「建立一些小習慣」。
哪怕只是每天做「五下深蹲」,這麼小的開始,你的潛意識都會收到一個正面的訊號,讓你開始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而開始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這樣子身心互動的正向循環就會開始。
所以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到底要怎麼「建立小習慣」?那關於這方面的實際操作,在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有清楚具體的引導。
我們已經有很多朋友加入這門課,得到很大的幫助;我也在這邊歡迎你,一起加入、一起學習!
那麼接下來呢,啟動「恢復力」的第四個方法,那就是「相反邊的運動」。
什麼是「相反邊的運動」呢?簡單來說,就是去做一些,和你平常習慣相反的運動。
如果你平常的運動習慣是偏向比較「動態」的,像是跑步啊;那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著做瑜珈、打太極,這一類比較「靜」的活動。
那如果你原本的運動習慣就是「靜的、靜態的」,那我很建議你,你可以刻意的去打羽毛球、去游泳,這種比較「動態」的運動。
這樣刻意的操作,其實讓你在快跟慢這之間喔,好好的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好好跟自己真正的在一起。
在此同時呢,也會因為運動模式的不同,你的大腦不同的區域也會得到適度的刺激,去產生更多的彈性跟創意。
更重要的是喔,在快跟慢之間,來回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肢體、感受自己當下的心情。它能夠讓你重新建立起對身體的敏感度,能夠更有效的調節生活步調和情緒。
最後呢,啟動「恢復力」的第五個方法,就是去「擁抱你愛的人」。
每個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一時的失落,感覺到孤單、寂寞。那這個時候呢,你身邊有個愛你的、支持你的、願意對你展開雙手的人。
他就能夠讓你感覺到溫暖,讓你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重新聚集你的內在能量。
更重要的是喔,有研究告訴我們,「擁抱」會讓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甚至於可以緩解疼痛。
擁抱的鎮痛效果,比嗎啡還要高出6.5倍。所以呢,能夠幫助人,更快的從挫敗裡面站起來。
我想這也是很多單身男女,會想方設法一定要交到男女朋友的原因之一喔。因為「被人擁抱」的感覺實在太棒了,彷彿回到母親的懷抱,讓人感覺到無比的安全。
其實說到這裡,人生難免會碰到一些低潮,但是呢有壓力、有失敗、有挫折,不必然就代表「結果」會很糟喔!
只要你能夠記得這五個方法:第一個「好好呼吸」、第二個「出去散步」、第三個「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第四個「刻意練習相反邊的運動」,最後一個,第五個「擁抱你愛的人」。
其實這五個方法,就可以幫助你啟動自己內在的「恢復力」,幫助你度過一切的難關。
其實圓滿的人生,不是奢求一帆風順,而是具備風雨過後的「恢復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前進、一起學習,讓我們陪伴你圓滿自己的人生,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