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操作 褓姆級教學』
Ep.1 初識它的一切 (總共四集
📢本篇重點📢
👉光圈
👉快門
👉ISO
👉白平衡
👉曝光模式
👉對焦模式
❶ 光圈 Aperture
像鏡頭的眼睛,控制進光量
✏️光圈f值 = 鏡頭的焦距「除以」光圈口徑
◈ 光圈越小,f值越大 (ex:f/22)
進光量越少,景深不明顯
◈ 光圈越大 ,f值越小 (ex:f/1.8 )
進光量越多,有更深的景深
❷ 快門 Shutter
像眨眼睛的眼皮,控制光進入感光元件的 時間長度
◈ 快門慢
時間越長 = 一直不眨眼
進來的光越多 相片越亮
『應用場景』
星軌、夜景這種長曝光效果
◈ 快門快
時間越短 = 狂眨眼
進來的光越少 相片越暗
『應用場景』
跑車、運動員畫面這種快速移動的物體
❸ 感光度ISO
代表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
◈ ISO越低
代表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越低
造成影像越暗
💪光線充足,建議盡可能調低ISO
◈ ISO越高
代表感光元件對光的敏感度越高
造成影像越亮
但影像品質也會相應被犧牲
會容易產生雜訊 (Noise or Grain)
❹ 白平衡 White balance
像相機自帶的濾鏡
◈ 白平衡單位 kelvin
一般相機從3000K~6000K都有
✏️怎麼讓成像在任何場景保持中性的白平衡?
可以用「白紙法」
打開相機時,放張白紙在前面後
去設定裡,讓相機自動幫你計算,在目前環境下適合哪種白平衡
❺ 曝光模式 M.S.A.P
◈ Manual 純手動
所有參數自己調整
像手排車,不熟練就挑戰
就像手排車上坡熄火一樣冏
『建議』不擔心上坡熄火的朋友使用
◈ Shutter 快門先決
你先決定好快門
電腦幫你搭配光圈
『建議 』
要拍攝特定移動速度的物體,如很快跑車、很慢的星軌,已知快門會有特殊的調整時使用
◈ Aperture 光圈先決
你先決定好光圈
電腦幫你搭配其他
『建議 』
前後景有明顯差異,希望控制景深時用
◈ Program 電腦幫你設定
你只需要決定亮度(EV值.ISO) 其他都電腦來
◈ AUTO = 宇宙懶人💪💪
只要構圖完 喀擦就好 (成功率99%)
但像手機也會有iphone跟samsung自拍起來風格差很多的情況,相機也是
不同廠牌的相機,也會有不同的系統風格
✏️相機的玄學(?
SONY就比較偏向冷調
CANON比較偏暖
NIKON 比較銳利 對比度比較高
(以上玄學來自都市傳說勿戰😂
❻ 對焦模式 focus mode
◈ 自動對焦
畢竟 "自動" 是根據相機自己運算出來的
每台相機都不太一樣
(也算種另類的相機玄學....
◈ 手動對焦
自動對焦容易跑焦的時候使用
『應用場景』
想做 Rack focus 效果也可以嘗試手動對焦
或移動時前景有牆或柱子擋住鏡頭
或主體附近背景複雜,像有一幅畫、很多人左右走來走去等等
▌Phototgraph = Photo (光)+ graph (書寫) ▌
一起來玩攝影這個用光書寫的藝術吧 Cheers~
#初學攝影 #褓姆級教程 #攝影
快門先決太暗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慾望的攝影和文物 | 方格子】
在2016年之前,我有間歇性玩過相機,記得自己曾經玩過一陣FUJIFILM X-Pro2,那個時候我是用A mode的,對於基本原理不甚了了。2016年後半年,我開始玩菲林相機。我的第一部菲林相機也非常難用,是Voigtländer的Bessa L,它竟然是將疊影對焦和構圖分開來做,你先對了焦,然後又要將眼睛移到熱靴上的光學最景器。
但它至少是有測光的,但要通過快門速度一格一格的調校,沒有光圈先決的那種A檔;還有對焦,固然是手動的。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搞很多東西才能拍到一張相。
當然一卷菲林36張又是一個限制,每一張都是錢的觀念,也是一種限制。但限制是很好的老師,拍一張照最基本的事情,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重拾。那個時候我想找些事情轉移視線,我燒了很多菲林。這樣一來,就踏入了攝影窮三代的世界。
比起攝影,我還喜歡器材本身。拍菲林的機,除出一些近年重出的復刻版,大部份都是文物,動輒幾十年歷史。保養得再好,還是有痕跡。如果是其他用品,我不會喜歡有痕跡,就算是自己做成的,也覺得心神不寧,弄花了,就半天都覺得心痛。可相機不是如此,或者說舊相機的厚重感,令人多少放下了凡事要完美的執。有些舊的東西還升值,像Leica那些就不要說了,就算是一般其他品牌,三兩年來都好像觀察到升值。
一進侯門深似海。我觀察器材,也察覺到自己無窮的物慾。當然關於器材,還是一門學問。後來我開始玩中片幅的相機,簡單來說就是大張一點的菲林,畫質更好,一卷大概只有十張上下,鏡頭和相機都更大,那又是另一個世界,當然價錢也是。
我甚至癲到玩大片幅相機。簡單來說就是菲林更大,拍完一張換面反轉,又拍另一張,就是你在清末民初戲看到的那種大台相機。那個畫質真是無與倫比,如果說全片幅是咖啡,中片幅可能是大麻,大片幅就LSD了。
但大片幅菲林好貴,而且菲林絕種的絕種,選擇不多,是少眾中的少眾玩意,因為太貴,所以玩的機會不多。我有兩台4X5的相機,是能夠移動的。其中一款Graflex大幅相機我很喜歡,也是經典,在那個年代已經叫做「輕便」,是那些狗仔隊追訪明星也會用。
據說《星球大戰》的激光劍劍柄,靈感也是來自這台相機的鋁製圓柱型閃光燈。
但大幅菲林拍一張就要換面,即是你只有一個機會,沒有連拍。那個年代不只明星是明星,攝影師也特別厲害,因為你不能靠電子測光、防震、zoom lens的幫助,其實攝影,本來只是一個化學過程,可以完全沒有電子元素。
但因為實在太貴,所以實踐的機會負擔不起。我大約計過拍一張大片幅的相,要港幣100元左右,just a single click。如果是全片幅的菲林,同樣價錢可以拍36張。我個人偏好中片幅,在機動性和價錢之間,十張左右,那是很好的平衡。
然後我不斷入手各種年代的工業文物。有些會留下,有些又會放回市場。影相要地點,所以我也外向了一點,行山或者旅行,現在我也只是為影相拍照。
我還研究了很多一大堆東西。這真是很大的學問,鏡頭是甚麼時期,就有甚麼調性,講究的話可以好講究。相機固然可以放很久,只要有維修補養,放半個世紀是等閒事。我最老的東西好像是Leica iiig,據說是1957-60年的東西,快門應該還準確,但快門廉太老,漏光,用不了,心頭之痛,是文物了,但放著用也是一件藝術品。
鏡頭就更厲害,現在大多數舊鏡可以駁在無反相機,舊鏡數碼化,一堆舊鏡重生,搞到又是一片升值和炒風,令人牙痛。但每一顆鏡頭,還真是藝術品。德國鏡,好像瑞士錶,真是craftsmanship,把事情做得極致不已。日本後來追趕和另闢蹊徑又是一頁以弱勝強的商業史。當然我也用數碼相機,也像癖好一樣收集和嘗試。
我曾經聽過一個攝影YouTuber談過一件事:現在這年代,沒人在乎你拍甚麼。相片現在是檔案,大量複製,而且因為改圖和合成容易,攝影沒有以前的地位。當然,像我們這類業餘人都能拍下很多不怎麼樣的照片。但他的重點似乎是說,在資訊洪流之下,不論是相片還是文字還是其他,都是no one cares,太多了。
用好的器材固然好,但現在相片不沖曬出來,檔案在Instagram或Facebook被嚴重壓縮,大概用甚麼相機的分別,也不是人人懂得分別。又有一些人說,現在根本沒有「不好」的相機,相機太強大了,門檻比以前低。但他沒有那麼黑暗,他只是說,他鼓勵大家應該創造一些不是no one cares的東西。我知道人不可能甚麼都有人care,攝影可能是,但我又有一種異樣的安然。就這樣吧,也是好的。Who cares?
我喜歡收集和操作的過程,多於真實的成品。我總是拍了很多,但只有少部份會示人。我寫東西,但心態沒那麼純粹了。寫字是跟人打交道,跟機械打交道還是比較輕鬆。粗通是幸福的,這東西不待我,我也不待它,拿得起放得下;精通一件事,就逃不開了,是很大的不自由。
現在我是為己所苦,看書,看電影,寫作,或者行事做人,我已漸漸不享受了,樂趣還不如一門粗通也沒進深門的技藝。
-------------------------------------------------------
訂閱連結:https://lihi.cc/8q0JP/dadazim
快門先決太暗 在 伍家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含劇透
#孤毒遊東京系列 的重點,自然就是《少年Jump》展覽了;展覽內容早聽朋友說過,網上亦有許多,想不到親眼目睹一刻,還是會如斯感動。
由新宿坐車到六本木不過二十分鐘,還未離開車站就已見到展覽海報。沿著扶手電梯往上走,基本上沒可能走錯路。我是故意挑上班日,希望避開人潮慢慢欣賞。如意算盤打得響,購票都不用排隊;付過2000yen入場費後,就乘電梯往森美術館52樓。
緬懷舊物舊事,很多時是與那些年的歡笑有關。以為是開開心心的回憶,經歲月洗禮後都化成滿滿的感動。我在展覽開始前觀看那段短片就已經想哭了。片段以熟悉的漫畫場面剪輯而成,由晴子問櫻木:「你喜歡籃球嗎?」作起首、到湘北擊敗山王、到《龍珠》、《足球小將》、還有《Boy聖子到》和《熱鬥小馬》的拉屎藏拚死奮戰,幅幅深刻,幕幕經典;館內就如一條帶你重溫熱血的時光隧道,孫悟空打頭陣,幽助殿後,中間還有日日野緋村劍心戴志偉 - 怎樣?想起了與同學爭看最新一期《EXAM》的年頭,對吧?
當然對我來說,最想看的還是《Slam Dunk》。當耳際開始傳來《好想大聲說喜歡你》時,我幾乎想立刻就跑向SD區;轉角見到湘北五虎巨型畫像佇立,漫畫原稿就在眼前,差點興奮得要叫出來。其實作為書迷,對故事情節、一筆一劃都滾瓜爛熟,但印刷本是一回事,再看原稿,又有一番從未領會過的感動。我從來不懂畫畫,但從原稿中看到井上老師的上色手法:以水彩勾劃頭髮、線筆描繪皮紋肌里、網點製作籃球和背景、還有對白剪貼和曾經修改的地方,就會得到印刷成品沒有的解讀趣味。你開始會揣摩作者的心路歷程;那些頭髮在飛揚,那些線條在抖動,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活龍活現,畫中籃球跟你的心跳一致。你喜歡的是湘北的特攻隊長?還是聽見籃球穿過籃網那聲音後就會甦醒的三分射手?現實生活中,你我都可能不是天才,也不是鐵人,但稱霸全國的夢想卻不能讓;我要在今天把你擊倒,然後就去美國 - 為免壞了打算前往的朋友的興致,我就只能說這麼多了。不過相信我,無論你喜歡的是那個角色,看到原稿,你都會被深深感動。
說感動,就不能不提SD專區中的特設影片「47.5秒の奇跡」。湘北山王一戰,最後40來秒驚天逆轉,由櫻木負傷救球、流川籃底射入反先、沢北滯空跳射得手,然後,「左手只需輕輕的扶著」。一幕幕倒背如流的場面,化作影片,佐以音樂,看得我眼淚直流。影片播完,我於黑暗中擦擦眼眶,不想別人看見;突然背後傳來幾下「索鼻」聲,還以爲有人傷風,原來背後的日本朋友也在脫下眼鏡拭淚!
猶記得當年追看《SD》,欲罷不能,《少年畫王》(另一本每週出版的香港綜合翻譯漫畫雜誌。那個年頭,《龍珠》、《足球小將》和《Boy聖子到》等由《EXAM》連載,《少年畫王》則有《SD》及《不文泰山》等)的連載滯後於日本,心急之下,惟有每週到「東方188」購買店家從《少年Jump》影印、自行翻譯的「複印本」;然而湘山死鬥,最後一章除卻櫻本那句「左手只需輕輕的扶著」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對白。還記得當年買了後頻呼搵笨;其實沒有對白,單以畫面交代,才更顯張力和功力 - 許多事情,一個男人在15、6歲那種年紀,尚未夠成熟領會。
走著走著,左看右看,竟然在那個算不上大的場館逛了三個多小時。本以為單行本讀過上千遍,展覽走馬看花就好 - 你不會的。如前文所講,原稿的震撼會讓你忍不住翻看再翻看。我自己就在展館來回行了幾次,怕掛萬漏一,錯過精彩部分;展覽還有一些我輩曾經深愛的玩具。畢竟除卻漫畫之外,我們都經過在「萬變卡」機旁邊等抽「閃」、戴著《龍珠》單邊紅色鏡片看卡中人物「戰鬥力」的美好年代(曾經因為被同學整蠱,我一怒之下把他所有「閃中閃」全都當成貼紙黐在黑板上,他哭了一整天,如今想起都覺得自己太陰毒);《足球小將》的部分沒有《SD》大,可能是已經在Volume 1展出過的關係吧;另外如果《熱鬥小馬》的展品再多一些更好。是我的私心,一向喜歡拉屎藏,除了因為子華神當年主唱港版動畫的主題曲外,主要原因還是這隻白色馬仔的性格太可愛,有點單純,但善良正直,又對朋友義無反顧;當年特地到先達購買「牠」的公仔,今天依然擱在床頭。漫畫版的結局實在太殘忍了,記得當年在曾經很流行的漫畫茶坊讀最後一集單行本,閱畢,我在回家的車程上還未哭完 - 是我太眼淺了吧。
作為傳媒人,當然知道文章太長會沉悶,但用數千字去記錄這個《少年Jump》展覽,只嫌太少。各位有空的話,絕對值得一到;還有是緊記要預留最少兩小時,三小時就最好,因為光是選購紀念品就花了我30分鐘!去得遲,許都產品都已賣光,但購買其他東西還是有夠高興的;當中一本有關展覽的特刊,紀錄了這次特展中的所有展品,非常精美;不過再一次,不想劇透太多,紀念品就不Post出來了。離開展館以為遠離撒旦?Sorry,樓下還有一個紀念品櫃位,專賣《SD》和《足球小將》產品(連盧比度叔叔戴的太陽眼鏡也有售!),我就在此入手之前錯過了的《10 Days After》畫冊。(買紀念品用了過萬Yen,希望阿太不會知道)
容許拍照的地方只有幾個,反倒令人更專心的細看展品;你有多久沒有放低智能電話、多久沒有相機食先?最深刻的記憶從不來自單鏡反光,也不再於快門先決,而是與生俱來的眼睛和腦袋;這次獨自 - 或毒自逛這個展覽,彷彿從頭經歷一片青春。當然戀戀過去就走不出未來,但若非新不如舊,誰又會願意花時間念舊?那個年頭的荒謬事還沒那麼多,不會有170呎的豪宅、也無癲價劏房;那時擁有的物質不多,但幾十人爭奪一本漫畫就已趣味盎然,輪流玩一部遊戲機都可樂上半天,意外抽到閃卡彷如擁有全世界;擁有的不多,但前路看到的是希望,而非可見將來都上車無望;那個年頭還沒有「被代表」,縱有不公,但投訴有門;除卻動漫玩意,美好的還有因為那個依然是堅信努力會有回報的年代,那是個回不了去、閃閃發亮的九十年代。
快門先決太暗 在 十面攝區- 作品:那那提大草原星軌,一曝到底非數張合成 ... 的推薦與評價
本作一秒測光術為使用光圈先決=光圈2.8 ISO 6400 快門4秒依現場我先加3格拍一張,看色階分布圖我覺得暗了一些(這點很重要,夜晚你看LED一定會過亮, ... ... <看更多>
快門先決太暗 在 [問題] 新手想嘗試舞台表演照- 看板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版上的前輩大家好
小弟是攝影新手
最近入手Canon 80d + 18-135 f/3.5-5.6 kit鏡
想學習怎麼拍舞台表演照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MG2eZKOyDYNRXEHT7lLzKgrWty5GbR9
類似這種的燈光和場地
(之前是熱舞社,這次學習當攝影師)
如果用18-135可以拍出好照片嗎?
爬了一些文,感覺是長焦、大光圈、高快門,假設燈光太暗還要高iso,不知道這樣的理
解對不對
然後使用光圈先決還是快門先決比較好呢?
如果鏡頭無法得到好照片用raw檔再後製是不是會比較好?
如果選擇租鏡頭應該要租什麼樣的鏡頭??
抱歉問題有點多…看了很多不同的說法還是不太能確定怎麼拍
先感謝各位前輩~!!!
另外補充個問題,使用點測光對人臉會比權衡測光好嗎?
還有就是會不會需要調整曝光補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3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504167505.A.288.html
ending前就先調整好然後等時機拍?
M模式主要是我經驗不多,怕當下會不知道怎麼調整最好
腳架的話是我應該要定點拍嗎?
XD
在看到問題思考了一下,光線應該不太會有問題才對,而且S模式下的高快門光圈也不會
太小
※ 編輯: good5626 (27.52.130.3), 08/31/2017 17:12:12
擾我滿久的了,還以為只要改用點測光就可以改善
※ 編輯: good5626 (27.52.194.13), 09/01/2017 11:38: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