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舉辦整合思考方法主題讀書會
除了自己一直對各種思考方法有興趣外
更重要的是巴菲特的好朋友蒙格
與許多大師近年來不斷提倡的模型思考
在我看來,模型思考就是整合思考方法建立模型
透過多元思考工具克服單一思考工具的盲點與偏誤
因此,特地收集市面上各種思考法的作品
做了整合匯總,希望串聯成型,建立思考模型!
歡迎對思考方法有興趣的夥伴來參加...
整合思考方法主題讀書會 10.16台北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好男人模型工作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思考模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好男人模型工作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威宇 & 阿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系统思考:一眼洞察規律背後的系統模型!!|從零開始搭建 ... 的評價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聚斂主軸;(2) Inter跨界思考模型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思考模型 在 模型思考者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思考模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運用心智模型衡量局勢
人類的思考需要運用各種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又譯為思考模型)。這些模型描繪著現實,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看出各種模式、預測事物的發展、瞭解自己遇到什麼狀況。要是沒有這些心智模型,現實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怒滔洶湧的資訊洪流,又或是各種原始感官體驗與情感的叢林。正是心智模型為我們帶來秩序,讓我們能夠無視不必要的事物而抓住重點—就像在雞尾酒會上,只聽到自己的對話,而不管四周其他人的吱吱喳喳。我們會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套現實的模擬,用來預測情況的發展。
雖然我們可能並不自覺,但心智模型時時刻刻都在運作。但也有時候,我們會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運用怎樣的觀點在衡量局勢,而且也能夠刻意堅持觀點或改變觀點。需要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像是換工作、生小孩、買房子、關掉工廠、蓋一棟摩天大樓),就最常有這樣的感受,你會發現自己的決定除了出於客觀邏輯,還會有一些更根本的理由,像是看待當下情境的視角、認定世界運作的方式。而這種潛藏的認知因素,就是由各種心智模型組成的。
我們必須去詮釋這個世界,才能真正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就會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些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但也總是覺得理所當然而渾然未覺。
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也就是我們所選擇應用的心智模型,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也決定我們如何行動。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歸納類推,得出抽象的概念,再應用到其他的情境當中。這樣一來,我們即使面對新的情境,也有辦法應對,而不需要每次都從頭開始學習。無論何時,思考框架都會默默運作。但我們可以刻意停一下、問問自己:現在我們運用了怎樣的框架?這真的是最適合目前情景的框架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能去選擇其他更好的框架,或是創造全新的框架。
.
▍我們所謂的「框架」
框架(framing)這個詞,在社會科學領域已經談了很多。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就曾清楚解釋過,對各種結果採用了不同的說法,會影響別人所做的選擇;他們把這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並認為這是人類推理的一項缺失。
而在這本書,我們雖然也用了「框架」一詞,但含義卻有所不同:我們指的不是對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而是要刻意掌握自己的心智模型,在下決定之前,先發掘出各種選項。面對特定情境,選錯思考框架肯定就會讓決策有所疏漏;雖然如此,建立思考框架仍然是人類為自己賦權賦能的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重塑世界。無論是個人或是整體人類,要是少了這種能力,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可能有人會認為,另啟思考框架就好像是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也就是:某個特定領域的主要概念及實務有了根本上的改變。1962 年,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就提出主張,認為是一次又一次的典範轉移,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然而,典範轉移和改變思考框架並不完全相同。每次典範轉移,都是在另啟思考框架,像是哥白尼的地動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天動說模型。但是,每次另啟思考框架,卻不一定稱得上是典範轉移;另啟思考框架是一件相對頻繁得多的事。有些時候,改變思考框架會改變整個社會對世界的觀點;但遠遠更為常見的現象是會為個人的生活,帶來一些小小但深遠的改變。
不論是哪一種,如果另啟更適宜的思考框架,就能讓人做出更好的決定,創造更好的局面。
說要建立或改變思考框架,可能讓人覺得很複雜、很困難。這確實需要一點技巧,但人們其實很懂這一套。雖然我們平常不見得意識到這點,但人類幾萬年來一直在建立及改變思考框架。
思考框架並不只是個人的個別觀點,而是我們的基本認知模型。不過,若以「觀點」來打比方,確實有助於瞭解什麼是思考框架。義大利建築師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在1420年左右,確立了幾何透視畫法,而在這之前的繪畫是把世界畫成平面,各個物體的位置則是以重要性來決定。是在布魯內列斯基之後,畫家才學到了透視法,學會如何表現深度、如何畫出我們眼睛實際所見的景象。比較這項改變前後的畫作有何不同,有助於理解改變思考框架有何效力。
每個人都會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做出大大小小的各種預測和決定。而這就像是一直進行著某種心理上的時空旅行。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更善於此道,但不論是誰,也都有一些可以再改進的地方。事實上,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所改進。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我用我的理解舉了原生家庭與關係的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思考框架對我們的影響。學習「思考框架」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在於覺知:我們如果持續使用不適合的框架,導致痛苦的結果,那是什麼原因阻礙我們使用更合適的思考框架呢?
像這種練頭腦的書,偶爾看看,可以預防失智,強迫思考,也是蠻好的事情。這種自我挑戰,是我自己平常就會做的事,也跟您分享。
祝願您,能建立適宜自己的思考框架!
思考模型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是一種協助人類理性思考,避免墮入確認偏誤的 #思維模型。它的原則是:如果一件事可以用愚蠢或大意來解釋,就不應該歸咎於惡意。漢隆剃刀提醒我們,人人都會犯錯,通常是出於無心之失,多於是惡意或故意。這種思維模型能防止我們對人不對事,以個人喜惡誤判他人的行事動機。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ys4lQJ
延伸專題:
【Elon Musk 的創新之道:第一原理思考法】
https://bit.ly/3mw0hwv
【能力圈思維模型: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嗎?】
https://bit.ly/3m8pxbX
【遠離偏誤,鍛鍊智慧:甚麼是思考模型?】
https://bit.ly/3fPJyQN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思考模型 在 好男人模型工作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思考模型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四五年前讀過一次
最近又翻開來看
發現
「我過去並沒有讀懂它」
查理·蒙格你可能沒聽過
但股神巴菲特可能就會有了
他們兩個至今已經合作五十幾年
巴菲特這樣說蒙格:「他是個完美的合夥人」
而我希望透過簡單的整理
可以把投資面、生活智慧面
還有本書一個大重點
多元思考模型
盡可能闡述清楚
這本書就是蒙格的智慧結晶
而身為讀者的我們
若能從如此有智慧的人身上學習到那一兩點特質
我想這就已彌足珍貴
做影片後記:
在找資料時發現
蒙格的一隻眼睛
過去因為某些症狀而失去視力了
而從他最近出席的照片來看
他的行動能力也在退化中
身為讀者的我
真的希望這位代表「誠實以及正直」的智者能夠健康
#理財 #投資 #股票
會員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思考模型 在 威宇 & 阿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前幾週參加一場《窮查理普通常識》讀書會,這支影片是拿我這場讀書會簡報做投資上的延伸。
如果還沒看過上集:https://youtu.be/sNEdxTGyS-M
📺 訂閱頻道看更多投資內容: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BeH-s9UqWnWMUyqBGNqdA?sub_confirmation=1
邀請大家一起幫這部影片上字幕
👉 http://bit.ly/wy_trans
---
關於威宇:
Facebook:http://bit.ly/fb_wyli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ylin.tw/
網誌:https://wylin.tw/
財報狗:http://bit.ly/yt_statementdog
關於阿堯:
Facebook:http://bit.ly/fb_yao
網誌:http://bit.ly/blogs_yao
思考模型 在 聚斂主軸;(2) Inter跨界思考模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跨界思考三模型:(1) Cross跨界思考模型,也稱為跨界思考的“漏斗模型”,這個模型的要點按思考步驟概括為主軸明確、跨界刺激、聚斂主軸;(2) Inter跨界思考模型, ... ... <看更多>
思考模型 在 系统思考:一眼洞察規律背後的系統模型!!|從零開始搭建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