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out》 和 Liberal Racism——膚淺和深沉的種族主義 | 盧斯達 on Patreon】
亞特蘭大發生「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死了八個人。報道說,槍手是因為性上癮,最後發癲,要消滅「引誘自己的邪惡」。不管真相如何,由於涉及亞洲人,事情必須特別處理,升級為「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
美國肯定有種族歧視的,亞裔起來大吐苦水很 legitimate,但事情涉及亞裔和黑人必定「分別對待」,視為種族歧視事件,本身亦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結構性螺旋一樣。種族主義,以及任何事情都要賦予種族矛盾色彩的現代大論述,其實都是同一種 generalization。
拜登就職典禮,找到黑人少女念了一首漂亮的詩,標榜著拜政權「反對種族主義」,不過事情之後的發展就十分種族主義。各地出版社都在翻譯那首詩,有一個羅馬尼亞翻譯家 Victor Obiols 卻向外界控訴,因為他不是黑人、不是年輕女性、又不是激進主義者,所以出版社雖然認同他的文字才能,但還是應承了之後反口,最終決定不讓他接這個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 Victor Obiols 作為男人、白人,慘被「逆向歧視」。
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發生之後,美國人說,歧視是結構性的,民選政府一代一代跟替,都無法改變,唯有靠「教育」,一聽這些,你就預示到教育會被整得如何體無完膚。隨著自由派佔領媒體、娛樂產業、政府高層、教育事業,世界有得變得更加共融嗎?有,至少在表面上,但如果你敢異議,你就會被 cancel 。特朗普就是如此。
然而一些黑人卻告訴我們,事情沒那麼簡單,一個更聰明更深密的種族主義思想體系,在反種族主義的旗號下,已經出現,被剝削者的上空出現了一種更深的控制體系。
2017 年黑人編導 Jordan Peele 的《Get Out》就展開了充滿火氣的辯證。在故事中,黑人男主角交了白人女朋友,周末邀請他去住,最後發現自己墮入一個大陰謀。白人一家在拍賣黑人身體,通過催眠和換腦手術,將白人的意識搬進黑人體內,進行奪舍,長生下去。黑人主角和女朋友的爸爸聊天,發現他們對黑人很包容。未來外父說,自己爸爸是個長跑好手,在 1936 年的柏林奧運會跟一個黑人運動員比賽,最後落敗,這證明「黑人比較差劣」的神話破產云云。
然而這個白人家庭及一眾「白人親友」強調自己接納黑人時,也不斷強調男主角的黑人身份。有人問黑人的床上功夫是否特別好、有人問作為黑人活於這個時代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有人問他玩哪一種運動 (好像黑人必須是運動好手)……最後你發現,未來外父的爸爸——那個白人跑手——其實沒死,只是換了一個黑人身體,每晚還在練跑,輸給黑人的執念還未消散,就乾脆換一個黑人身體。其中一個人甚至直白地說,「黑人是新時尚」,最後的逆轉更揭發白人女朋友是「黑男集郵者」,將一個一個黑人誘拐,然後奪去其身體。
奧巴馬當了總統,舉世歡騰一個進步紀元來臨,但 Jordan Peele 卻用細節抽打著這種膚淺印象。未來外父對他說,奧巴馬是他遇過最好的總統,如果有機會,會再投給他,然後一家人又好喜歡女兒的黑人男朋友,這有甚麼問題?問題是戲中的白人,對黑人男主角的接納是虛偽的,首先是滿足了自己作為「非種族主義白人」的自以為義的虛榮心,另外他們對男主角的接納,說穿了是迷戀,尤如戀童癖愛兒童,他們則是戀黑癖,一切黑人的都是好,不管是他們的文化乃至身體。黑人特質是白人想像出來的,例如性能力、運動體能、甚至——必須被白人承認和拯救的受害者,白人投射出自己決定的黑人之後,再去居高臨下地憐憫之、承認之,從中繼續維持著「主人」的權力順位。
他們與黑人男主角的對話細節,完全表現出這種順時代的共融接納,並沒有諸族相忘的效果,反而是不斷增強黑人的特殊之處,維持著黑與白的嚴格界限。在他們的歡迎和愛慕之中,黑人男主角反而更知道自己被孤立,不屬於那裡。他需要有兩副面孔,一副是自己的,一副則是用來面對和取悅白人接納者的。在討論《Get Out》的評論中有人用這樣一個新詞形容這種結構性虛偽:Liberal racism。戲中的白人不只包藏禍心,更是種族主義,只是另一品種的種族主義。
如果將這種概念大而化之,有沒有 liberal sexism?大財團支持「粉紅經濟」,支持同運;政學商媒要修改法例,讓不願變性但自我認同為女人的男人進入女更衣室,是促成不同人們之間和光同塵,還是突出了差異?
美國開局就已經有黑人人口,故此才要有「種族共融」,是為了作為整體的美帝國,否則國家就會分裂;「第三世界有錢就會走向民主自由」的民主化理論,是為了華爾街和工業家走向中國市場的意識形態造勢;「多元文化」興起是因為世界經濟要逐漸走向一體化,經濟同體化要吸納不同國家的人口,那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信仰,因此實行出來,敏感的人就不會歡慶,而是察覺到當中的驚慄。
處於生產和經濟上游的國家,要不斷吸納各國菁英和有生力量,就要做好論述準備,但作為主人的他們,肯定不會真心覺得自己跟有色人種一樣。就像拜登也會 Freudian slip,說現在美國快要被印度人佔領。你以為他是玩笑,他是真心感嘆的。因為現代社會的訊息、交通、經濟甚至政治都在走向理想中的一體化,交往越來越多,人口流動越來越快,菁英的文化工程師就會不斷研發各種共融理論,將各種人群收服到系統中,令他們在菁英的幻術中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良好就會消費和向心,而不是破壞和脫群。
因為資本和權力的領土越擴張,就越需要「世界意志的統一」。以前是黑人、女人、勞工,現在還加入精神病者、跨性別、病態肥胖、伊斯蘭、亞非拉的不同族群……他們管這些人是「弱勢」,需要他們幫助,在幫助過程中他們也很爽;而有些被定義為「弱勢」的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分到一些平權政策下的特權和方便。
我們處於一個過於漂亮的時代,檯面的人在檯面上不會再抱持「有好圍籬才有好鄰居」 (Strong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的古訓,這太保守太不進步了,他們將圍籬搬到更深沉的結構之中,但在表面上卻宣稱他們已取消圍籬,建成了人類未曾達到的共融。(拜登最近要求墨西哥移民不要再湧入美國) 他們比納粹那些極端卻膚淺的剝削,聰明太多了。
關於香港在本地和國外應該如何表現自己的路徑,也一樣如此。黑人在種族剝削的社會裡,自然練就「以白人的定義」過活,香港人在外國人眼前,自然也是扮演既定形象。有時你看見他們那麼同情你,你也不好意思表達得太過兇猛,唯有馴服自己,做一個去性化的小朋友,否則大家就對不上戲。人生,就像人際交往,不也是裝個樣子嗎?所以上一代上了神檯的民主派,也總是告戒大家不要使用暴力,因為這樣國際就不再覺得我們馴良和值得救助了。然而 BLM 呢? BLM 使用暴力,我不看得那麼絕對。就算他們溫柔恭儉讓,溫柔恭儉讓給誰看?我們活著,總是想著滿足那雙凝視自己的眼睛,最後我們在別人的眼睛中失去自己。在同情者的同情中,你會發現自己是 Inferior.
在中國眼中,在西方眼中,香港人各自都有兩種模樣。為了「升 level 」,香港人一般有兩種精神變態的路徑。一種是投靠作為強國的中國,藉此消解 Inferior 的感覺;一種是希望成為白人。怎樣在意識上成為白人呢?就是擁得「同情別人」的位置。所以我們一向喜歡慈善,樂善好施,而且把白人世界的那一套搬來香港,別人同情黑人搞文革,他們也要同情,這才有「反送中為何不和應 BLM」的離奇質問,所以才有多年來很多人錯誤將中國新移民和政商菁英一併視為另一種 Inferior 再同情一番的做法,他們以為自己是西方,是美國。
據說尼采是這樣看憐憫這種美德的:
//我們最深切的、最個人的苦痛都是旁人無法理解和触及的,我們將它隱藏起來,甚至對那些最親近者,那些與我們同一個鍋裡吃飯的人。然而,無論何時,一旦別人發現我們在受苦,他們都只會輕浮地理解;同情的本質就是褫奪那些最真實地屬於我們個人的痛苦。由此,我們的「施主們」比我們的敵人更加貶損我們的價值和意志。絕大多數對於不幸者的施捨都含有冒犯他人的輕率,施捨者飾演命運的角色,卻又完全無知於你我不幸的根源與脈絡!
由這不幸導致你我靈魂新的統轄與平衡、舊傷的治愈、往事的安頓——所有與此不幸交織著的一切在親愛的同情者看來都無關緊要,他只想施予援手,卻根本想不到不幸對個人是必需的;想不到恐懼、匱乏、貧困、黑夜、冒險、承受風險和過失對於你我是必需品,正如它們的反面;真的,恕我說得神秘一些——惟有身臨其境地穿過整個地獄才能抵達個人的天堂。不,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同情的宗教” 命令他們施予援手,而他們相信伸出援手最快者便是最好的!//
所以當你說你是某一種弱勢,我不會有反應,我對自己的弱勢之處,也不反應。我不同情你,也不同情自己。因為我不想居高臨下去看你,我也不會看不起自己。你跟我不一樣,是應當的。在同情之中,人與人建築起頗為虛偽的連結,在催產素的作用下,我們有一刻覺得大家都是一樣,弱勢者不再弱勢。
但那只是幻象。弱勢者在別人的同情中,不用真實掙脫自己的弱勢,而是反而依靠著自己的剝削者渡日。這剝削的套路,比起明刀明槍打壓你,要深得多。
同情不會令人變強,憐憫他人不會令你自己變成貴族。自憐的人永遠不能真正站起來。這正是金字塔本身的設計。系統當然是不會想任何人破牆而出,不想任何人能夠 Being for itself。
最近在三藩市有個講廣東話的阿婆據報被白人男子欺壓。「系統性歧視」說是系統性,是不容易解決的,於是阿婆就用棍自己解決,打到對方流血送院。這……直接多了。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sther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聚一台]正式會員,如欲收看沒有YouTube廣告的清淨版,可在v2.togetherradio.net觀賞。 ====================================================== [Esther養心FUN享]及[Esther種子FUN享],逢星期一至五,早...
性上癮 香港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Get out》 和 Liberal Racism——膚淺和深沉的種族主義 | 盧斯達 on Patreon】
亞特蘭大發生「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死了八個人。報道說,槍手是因為性上癮,最後發癲,要消滅「引誘自己的邪惡」。不管真相如何,由於涉及亞洲人,事情必須特別處理,升級為「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
美國肯定有種族歧視的,亞裔起來大吐苦水很 legitimate,但事情涉及亞裔和黑人必定「分別對待」,視為種族歧視事件,本身亦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結構性螺旋一樣。種族主義,以及任何事情都要賦予種族矛盾色彩的現代大論述,其實都是同一種 generalization。
拜登就職典禮,找到黑人少女念了一首漂亮的詩,標榜著拜政權「反對種族主義」,不過事情之後的發展就十分種族主義。各地出版社都在翻譯那首詩,有一個羅馬尼亞翻譯家 Victor Obiols 卻向外界控訴,因為他不是黑人、不是年輕女性、又不是激進主義者,所以出版社雖然認同他的文字才能,但還是應承了之後反口,最終決定不讓他接這個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 Victor Obiols 作為男人、白人,慘被「逆向歧視」。
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發生之後,美國人說,歧視是結構性的,民選政府一代一代跟替,都無法改變,唯有靠「教育」,一聽這些,你就預示到教育會被整得如何體無完膚。隨著自由派佔領媒體、娛樂產業、政府高層、教育事業,世界有得變得更加共融嗎?有,至少在表面上,但如果你敢異議,你就會被 cancel 。特朗普就是如此。
然而一些黑人卻告訴我們,事情沒那麼簡單,一個更聰明更深密的種族主義思想體系,在反種族主義的旗號下,已經出現,被剝削者的上空出現了一種更深的控制體系。
2017 年黑人編導 Jordan Peele 的《Get Out》就展開了充滿火氣的辯證。在故事中,黑人男主角交了白人女朋友,周末邀請他去住,最後發現自己墮入一個大陰謀。白人一家在拍賣黑人身體,通過催眠和換腦手術,將白人的意識搬進黑人體內,進行奪舍,長生下去。黑人主角和女朋友的爸爸聊天,發現他們對黑人很包容。未來外父說,自己爸爸是個長跑好手,在 1936 年的柏林奧運會跟一個黑人運動員比賽,最後落敗,這證明「黑人比較差劣」的神話破產云云。
然而這個白人家庭及一眾「白人親友」強調自己接納黑人時,也不斷強調男主角的黑人身份。有人問黑人的床上功夫是否特別好、有人問作為黑人活於這個時代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有人問他玩哪一種運動 (好像黑人必須是運動好手)……最後你發現,未來外父的爸爸——那個白人跑手——其實沒死,只是換了一個黑人身體,每晚還在練跑,輸給黑人的執念還未消散,就乾脆換一個黑人身體。其中一個人甚至直白地說,「黑人是新時尚」,最後的逆轉更揭發白人女朋友是「黑男集郵者」,將一個一個黑人誘拐,然後奪去其身體。
奧巴馬當了總統,舉世歡騰一個進步紀元來臨,但 Jordan Peele 卻用細節抽打著這種膚淺印象。未來外父對他說,奧巴馬是他遇過最好的總統,如果有機會,會再投給他,然後一家人又好喜歡女兒的黑人男朋友,這有甚麼問題?問題是戲中的白人,對黑人男主角的接納是虛偽的,首先是滿足了自己作為「非種族主義白人」的自以為義的虛榮心,另外他們對男主角的接納,說穿了是迷戀,尤如戀童癖愛兒童,他們則是戀黑癖,一切黑人的都是好,不管是他們的文化乃至身體。黑人特質是白人想像出來的,例如性能力、運動體能、甚至——必須被白人承認和拯救的受害者,白人投射出自己決定的黑人之後,再去居高臨下地憐憫之、承認之,從中繼續維持著「主人」的權力順位。
他們與黑人男主角的對話細節,完全表現出這種順時代的共融接納,並沒有諸族相忘的效果,反而是不斷增強黑人的特殊之處,維持著黑與白的嚴格界限。在他們的歡迎和愛慕之中,黑人男主角反而更知道自己被孤立,不屬於那裡。他需要有兩副面孔,一副是自己的,一副則是用來面對和取悅白人接納者的。在討論《Get Out》的評論中有人用這樣一個新詞形容這種結構性虛偽:Liberal racism。戲中的白人不只包藏禍心,更是種族主義,只是另一品種的種族主義。
如果將這種概念大而化之,有沒有 liberal sexism?大財團支持「粉紅經濟」,支持同運;政學商媒要修改法例,讓不願變性但自我認同為女人的男人進入女更衣室,是促成不同人們之間和光同塵,還是突出了差異?
美國開局就已經有黑人人口,故此才要有「種族共融」,是為了作為整體的美帝國,否則國家就會分裂;「第三世界有錢就會走向民主自由」的民主化理論,是為了華爾街和工業家走向中國市場的意識形態造勢;「多元文化」興起是因為世界經濟要逐漸走向一體化,經濟同體化要吸納不同國家的人口,那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信仰,因此實行出來,敏感的人就不會歡慶,而是察覺到當中的驚慄。
處於生產和經濟上游的國家,要不斷吸納各國菁英和有生力量,就要做好論述準備,但作為主人的他們,肯定不會真心覺得自己跟有色人種一樣。就像拜登也會 Freudian slip,說現在美國快要被印度人佔領。你以為他是玩笑,他是真心感嘆的。因為現代社會的訊息、交通、經濟甚至政治都在走向理想中的一體化,交往越來越多,人口流動越來越快,菁英的文化工程師就會不斷研發各種共融理論,將各種人群收服到系統中,令他們在菁英的幻術中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良好就會消費和向心,而不是破壞和脫群。
因為資本和權力的領土越擴張,就越需要「世界意志的統一」。以前是黑人、女人、勞工,現在還加入精神病者、跨性別、病態肥胖、伊斯蘭、亞非拉的不同族群……他們管這些人是「弱勢」,需要他們幫助,在幫助過程中他們也很爽;而有些被定義為「弱勢」的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分到一些平權政策下的特權和方便。
我們處於一個過於漂亮的時代,檯面的人在檯面上不會再抱持「有好圍籬才有好鄰居」 (Strong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的古訓,這太保守太不進步了,他們將圍籬搬到更深沉的結構之中,但在表面上卻宣稱他們已取消圍籬,建成了人類未曾達到的共融。(拜登最近要求墨西哥移民不要再湧入美國) 他們比納粹那些極端卻膚淺的剝削,聰明太多了。
關於香港在本地和國外應該如何表現自己的路徑,也一樣如此。黑人在種族剝削的社會裡,自然練就「以白人的定義」過活,香港人在外國人眼前,自然也是扮演既定形象。有時你看見他們那麼同情你,你也不好意思表達得太過兇猛,唯有馴服自己,做一個去性化的小朋友,否則大家就對不上戲。人生,就像人際交往,不也是裝個樣子嗎?所以上一代上了神檯的民主派,也總是告戒大家不要使用暴力,因為這樣國際就不再覺得我們馴良和值得救助了。然而 BLM 呢? BLM 使用暴力,我不看得那麼絕對。就算他們溫柔恭儉讓,溫柔恭儉讓給誰看?我們活著,總是想著滿足那雙凝視自己的眼睛,最後我們在別人的眼睛中失去自己。在同情者的同情中,你會發現自己是 Inferior.
在中國眼中,在西方眼中,香港人各自都有兩種模樣。為了「升 level 」,香港人一般有兩種精神變態的路徑。一種是投靠作為強國的中國,藉此消解 Inferior 的感覺;一種是希望成為白人。怎樣在意識上成為白人呢?就是擁得「同情別人」的位置。所以我們一向喜歡慈善,樂善好施,而且把白人世界的那一套搬來香港,別人同情黑人搞文革,他們也要同情,這才有「反送中為何不和應 BLM」的離奇質問,所以才有多年來很多人錯誤將中國新移民和政商菁英一併視為另一種 Inferior 再同情一番的做法,他們以為自己是西方,是美國。
據說尼采是這樣看憐憫這種美德的:
//我們最深切的、最個人的苦痛都是旁人無法理解和触及的,我們將它隱藏起來,甚至對那些最親近者,那些與我們同一個鍋裡吃飯的人。然而,無論何時,一旦別人發現我們在受苦,他們都只會輕浮地理解;同情的本質就是褫奪那些最真實地屬於我們個人的痛苦。由此,我們的「施主們」比我們的敵人更加貶損我們的價值和意志。絕大多數對於不幸者的施捨都含有冒犯他人的輕率,施捨者飾演命運的角色,卻又完全無知於你我不幸的根源與脈絡!
由這不幸導致你我靈魂新的統轄與平衡、舊傷的治愈、往事的安頓——所有與此不幸交織著的一切在親愛的同情者看來都無關緊要,他只想施予援手,卻根本想不到不幸對個人是必需的;想不到恐懼、匱乏、貧困、黑夜、冒險、承受風險和過失對於你我是必需品,正如它們的反面;真的,恕我說得神秘一些——惟有身臨其境地穿過整個地獄才能抵達個人的天堂。不,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同情的宗教” 命令他們施予援手,而他們相信伸出援手最快者便是最好的!//
所以當你說你是某一種弱勢,我不會有反應,我對自己的弱勢之處,也不反應。我不同情你,也不同情自己。因為我不想居高臨下去看你,我也不會看不起自己。你跟我不一樣,是應當的。在同情之中,人與人建築起頗為虛偽的連結,在催產素的作用下,我們有一刻覺得大家都是一樣,弱勢者不再弱勢。
但那只是幻象。弱勢者在別人的同情中,不用真實掙脫自己的弱勢,而是反而依靠著自己的剝削者渡日。這剝削的套路,比起明刀明槍打壓你,要深得多。
同情不會令人變強,憐憫他人不會令你自己變成貴族。自憐的人永遠不能真正站起來。這正是金字塔本身的設計。系統當然是不會想任何人破牆而出,不想任何人能夠 Being for itself。
最近在三藩市有個講廣東話的阿婆據報被白人男子欺壓。「系統性歧視」說是系統性,是不容易解決的,於是阿婆就用棍自己解決,打到對方流血送院。這……直接多了。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性上癮 香港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精神病但沒關係—都要坐的]冇事就喬布斯,有事就邱德根(定林義鈞?Sorry,我一時唔記得)
原文: Theranos’ Holmes May Pursue ‘Mental Disease’ in Her Defense (https://bityl.co/3SDU)
直入廣告:請支持Ivan Patreon(https://bit.ly/31QmYj7).係呀,好多廣告呀。免費台係咁架啦。
TLDR:點解佢可以瞞天過海呃咁多人?因為係女,仲要名校,後生,靚女,綴學創業。仲要金髮,藍眼睛,黑衫,把聲又磁性。仲請返教授逆挑廢老,仲請返自己舊男朋友逆挑男權!你要嘅嘢都有齊。所有騙局同陰謀論都係咁,因為你想相信係真嘅。
1. 都唔止香港人鍾意睇人仆街,其實美國人都好鍾意。America. They want someone to love, but they want someone to hate, quickly
2. 萬眾期待,睇呀美女Elizabeth Holmes今次點死。點知佢話,自己有精神病喎,唔係有心犯法的,不知者不罪呀大人。咁都得?人地有專家報告添,聽講美國啲醫生好專業嘛。
3. 精神病嘅嘢,都要臨床診斷嘅,聽講係。但你當大家冇常識都好,一般人聽到條女之前搞場咁精彩嘅大龍鳳出嚟,而家又話你知其實當時佢有病,好難唔笑。直頭令我諗起,嗰時Tiger Woods 話自己有病,「性上癮」,坊間不少人都諷刺佢,鹹濕就鹹濕啦,性上癮my ass.仲有人整條Banner 嚟串佢:(https://bityl.co/3Skt)。「性上癮,噢耶,梗係啦,咁啱呀?我都係喎」(Sex addict? Yeah. Right. Sure. Me too)。舊文有提過(https://fbook.cc/3FNL)
4. 實在條女,真係麻煩多多,精甩邊,之前又試過同人和解,唔止搞得掂啲投資者(可能投資者唔想畀人知道自己咁笨柒),同證監都和解到,當然條款冇講。而早前,呢條女,請律師又唔畀錢(https://bityl.co/3SEV),結果律師都走埋。
5. 講咗咁耐,都未講到底係咩來頭。唔知嘅,睇我舊文,我自己幾鍾意個題:If you can only be good at one thing, be good at lying… Because if you're good at lying, you're good at everything (https://fbook.cc/3FLZ)
6. 呢條女,真係近幾年最大嘅騙子。個雞棚搭到好大,傳媒爭相吹捧,仲有無數咁多名人同投資者被昆,應該比得上馬多夫,甚至更勝馬多夫。佢嘅事蹟,威到拍紀錄片(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出書(Bad Blood),本書又再拍戲。Jennifer Lawrence演佢,分分鐘拎奧斯卡都靠呢套(其實拎過啦)
7. 冇心機睇舊文嘅,簡單講一次:條女嘅故事簡直係勵志過華潤勵致,固然屋企係上級中產,但唔係富豪,唔係靠父幹。考入史丹福,中間綴學創業。原來之前有親人癌症死咗,佢立志要改變世界。讀書呢啲嘢太無聊啦,結果仔都撇埋,開公司(Theranos)請返自己個教授。嘩,可歌可泣。
8. Theranos搞乜嘅呢?西飛利咯,驗血。不過唔係一般咁驗。大家驗過血架可?都知道要抽血,啲手勢唔好嘅姑娘搞一大輪(或者本人肥大啦下,但其實廿年前抽水啲姑娘都搞一大輪),甚至拮幾針(頂丫),基本上你請半日假走唔甩。然後仲要等一兩日咁。
9. Theranos就勁咯,篤手指驗血。唔使抽血!而且仲要係幾蚊美金!仲要好方便,你去七十一驗都得,唔使去化驗所,仲要幾個鐘有結果。勁未?改變世界啦。
10. 史丹福靚女學生喎,梗係引嚟大量媒體吹捧,女版Steve Jobs嘛(因為成日著黑色turtle neck),仲有大量名人加持,勁人入股。掂晒,上晒封面,無數人拎嚟研究,《女版賈伯斯成為人生贏家的20 個秘密》《她都身家40億了,就不能不相親嗎?》,成為start up界嘅郭嘉文,個個都研究佢成功心得
11. 咁,就梗係炒車啦。因為成間公司,係假嘅。個技術不存在,實驗數據係假嘅,財務數據更加假。其實條女好早已經知道唔work,但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可能有奇蹟呢,況且洗濕咗個頭,咪一個大話冚另一個大話,if you are not cheating, you are not trying
12. 當然最終都係被Wall Street Journal嘅記者踢爆咗,個記者聲名大噪(其實之前已拎兩次普立茲獎),我亦都好似係嗰時開始再訂返Wall Street Journal.個記者當然之後亦都出書,就係上面講嘅Bad Blood,叫好叫座,本書仲拍埋戲(*)
13. 想講嘅係,點解咁多人受騙?點解冇人質疑?點解個雞棚十年先爆?—係喎,人地2004年廿歲已經搞間公司,2015年被踢爆。咁多勁人咁多投資者,完全冇人發現?
14. 答案就係,葉念琛(!)。下?!係呀,葉念琛。所有嘅嘢都係掩眼法啫,你睇到嘅未必真,真嘅又未必畀你睇到。去到最極致係乜?就係根本你睇到都扮睇唔到,疑中留情,幫佢搵理由。因為人就係只係想睇到自己想睇到嘅嘢!
15. 我是十分認真的,上次講WireCard (https://fbook.cc/3FNP)有講過呢個理論。其實好相似,點解Financial Times一早質疑間公司,但德國當局唔跟進,反而幫公司去對付「外國勢力」,甚至唔畀人沽空隻股票。因為,覺得「外國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你梗係唔抵得德國公司成功想抹黑」。
16. 點解會有咁嘅心理?就係因為德國公司唔爭氣嘛!以前都寫過啦(https://fbook.cc/3FNR),一間蘋果嘅市值,早早已經多過30間德國DAX指數成份股加埋,德國作為以前嘅科技大國,一間似樣嘅tech公司都冇,點忍?佢地係幾咁期待有一間公司可以爭返口氣!OK,你地話佢假,但如果佢係真呢?
17. 情況就好似個又樣衰又毒嘅肥仔咁,忽然有個美女投懷送抱。咁你地個個都覺得係呃佢錢啦,但,佢一定唔會咁覺得!佢就算覺得,都會說服自己:你班友唔抵得我呀?!因為你唔會明佢有幾渴求。如果萬一,真係真愛呢?「我只覺得 大家得不到才對你紅著眼」
18. Theranos點解呃到人?基本上只係因為條女。換著你整件中國大媽,肯定兩個月畀人踢爆。
19. 條女,滿足晒你地所有嘅想像。你想要女創業家嘛,有!仲要係Anglo Saxon金髮美女(十八廿二時仲靚),仲係後生女!仲要史丹福但drop out!加埋對藍眼睛,磁性嘅聲線,永遠嘅黑色衫。仲要請返自己教授,仲要請返自己之前條仔做COO,完全係新一代挑戰上一代,女權挑戰父親。點會唔信?好多人都話佢講嘢極有說服力,假嘅都講到變真。
20. 真的,如果你問我有乜教訓,就係騙局同埋陰謀論一樣,係為咗填補現實嘅不足。點解陰謀論多人信又傳得快?因為你想佢係真。同樣地,只要你想有美少女創業家,自然就一定有!好彩就有真嘅,唔好彩咪有假嘅。
21. 另一教訓,我都講過了。當匪,當最大的!你見咩Catch me if you can嗰啲,出冊仲可以幫FBI,又周圍分享。等於華爾街狼人(唔係狼爾街華人),又係可以周圍演講呃飯食。
22. 雖然條女冇得分,但話晒單嘢搞到又出書又拍戲,真係坐監都抵啦。你睇,人地個故事拍大片,Jennifer Lawrence喎!你對比之下,香港科學園嗰啲咁嘅濕鳩嘢,咩咖啡兄弟呀,比較匯率app呀(仲要你親身去間舖頭唱!),AI判斷你應該學咩外 語呀(仲流過上次歷史媽媽嗰個),飲食營養app呀(scan啲小朋友膠玩具就當示範!),唔通有人會拍戲?
23. 最後又係廣告時間,你睇到呢度肯定有心。點解你投資贏唔到錢甚至成日輸錢?其實多數係性格缺憾。睇多啲埃汾嘅文,有助提升功力。唔好停留在畀個冧把你,或者教你計乜乜比率咁低層次。日日聽我講嘢,日子有功,唔包你發達,但可以減少失誤,就已經勝過好多人。請訂Patreon(https://bit.ly/31QmYj7).昨日食白果,開張一個月嚟首次,唔開心。「雖然都收咗五百幾人」
(*)不過個記者舊年離開咗Wall Street Journal.點解?好簡單,錢。我鍾意佢咁老實,唔會一大輪廢話,就只係錢。咩回事?因為Wall Street Journal唔容許啲記者收錢去演講(應該好多報紙都唔畀),但佢本人講明,我好受歡迎喎,好多人搵我,損失咁好多機會。所以咪唔撈。就係咁簡單。
———————————————————
Ivan Patreon 狼耳街華人,一星期至少三篇港美市場評點,一個月一舊水唔使,開張一個月已500人訂!仲有兩篇免費試睇:https://bit.ly/31QmYj7
——————————————————————————
[收費短片第九擊]美股科技股是否泡沫爆破?價值投資之選
課程資訊:https://homebloggerhk.com/course_detail/?code=CC009
內容:
*美股急跌點算好
*科技股係咪泡沫爆煲?
*有乜價值投資之選?
本星期內特惠售價: $80
課程編號:CC009
觀看期限:首次播放後一星期及限每影片4次
客服whatsapp: 63832145
另外想買返第八擊(美國總統大選股票部署)都仲可以:https://bityl.co/3NPn
性上癮 香港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相聚一台]正式會員,如欲收看沒有YouTube廣告的清淨版,可在v2.togetherradio.net觀賞。
======================================================
[Esther養心FUN享]及[Esther種子FUN享],逢星期一至五,早上6:45時播放,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和你分享我的心靈喜悅、生活小貼士。
======================================================
[相聚一台]:v2.togetherradio.net
電郵/ cs@togetherradio.net
Facebook/ 相聚一台
[相聚一台]客戶服務部/活動報名/查詢,請WhatsApp Apple@+852 69983791
======================================================
相聚一刻EP028 – WOMEN POWER 3 – (張德芬) 愛到極致是放手
https://v2.togetherradio.net/2018/02/ep028-women-power-3-%e5%bc%b5%e5%be%b7%e8%8a%ac-%e6%84%9b%e5%88%b0%e6%a5%b5%e8%87%b4%e6%98%af%e6%94%be%e6%89%8b/
性上癮 香港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性治療師何慕詩指,性上癮主要是心理問題,患者享受那種性愛所帶來的心理及生理上的興奮感覺,但成因各異。有可能是成長環境導致性觀念扭曲,在一段關係中,只重視性,不重視愛;又例如不懂得尊重女性,都可能是患性上癮的原因。家庭醫生及性治療師方陽補充,男、女患者的成因未必相同,男士有可能是滿足「大男人」心態;而女士則可能受到失戀、失婚等心理因素打擊,希望透過性愛尋求心靈慰藉。
除了心理因素,生理問題亦是導致性上癮的成因之一。方陽指,大腦前額葉是負責主宰自控能力,若前額葉曾因腫瘤或其他原因受損,或會削弱自制能力,但不一定會嚴重至「上癮」程度。此外,有部份男士的雄激素較多,其性慾也會因此增加。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性上癮 #性治療師 #性慾 #雄激素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性上癮 香港 在 beautyexchang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內地出道13年的曾美慧孜,於《三夫》戲中飾演患有性上癮的弱智女子,全程零對白兼全裸演出,挑戰性冠絕一眾入圍角色。今晚身穿Prada黑色晚裝出戰金像獎,勇奪最佳女主角!
性上癮 香港 在 時聞香港- 青少年性沉溺最細12歲社工主動接觸性上癮青少年 的推薦與評價
曾輔導對象年齡介乎12歲至24歲,但集中在16歲至18歲及21歲至24歲組別,主要為男生,男女比例9比1。12歲個案男生犯性騷擾行為,摸人和偷看裙底;求助女生多 ... ... <看更多>
性上癮 香港 在 《性上癮》前篇香港預告(HD) 的推薦與評價
《性上癮》由自我診斷為女性癮者的主角祖兒(莎樂姬絲寶飾)出發,親述一個女人從出生到50歲,一場瘋狂卻又詩情畫意的性慾旅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