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相信愛情了??等等,聽完你還相信那些電影電視劇裏的「愛情」嗎?🤔🤔🤔】
#立刻收聽端開麥:https://bit.ly/3sQ88Go
一句「看完我又相信愛情了」,但說真的,這幾年那些愛情電影和電視劇,你真的感受到了愛情的甜美嗎?為何這些明明是要傳達浪漫關係的影視作品,最後看完不但讓人感受不到一絲浪漫,反而有點擔心起當中女生的處境……
為何2021年了,我們的愛情電影卻還是一百年前的那個標準:男性要如何對女性好,女性要如何分辨和接受愛意並擔負起責任。有時恍惚給出一個假的選擇:女性終於也可以在工作還是愛情之間二選一。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被這種定義說服呢?這些作者提出的定義,不也是源自他們曾經被傳統和生活影響和定型的觀念嗎?為何大家都安於在這種人為制訂的規則裡面去討論「愛情」,用現實中社會對男女關係的定義去審視每一段關係?
歡迎收聽本期端開麥,我們邀請研究宗教、性別、政治的學者郭婷與大家一起討論那些讓人坐立不安的影視愛情橋段,太多電影和劇集喋喋不休地在定義愛情和浪漫的標準,到底是哪裏出了錯?https://bit.ly/3sQ88Go
#歡迎收聽《端開麥》,你可以在以下平台訂閱我們:
📢Soundon:https://bit.ly/3cQc0jI
📢KKBOX:https://bit.ly/3gL2Hmm
📢Spotify:https://spoti.fi/2TMlWV6
📢Apple :https://apple.co/3vDYCpD
📢Google :https://bit.ly/3rcI2wt
📢Pocketcast:https://bit.ly/3icaewz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Podcast #播客 #端開麥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IMSHERRYIZ,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nstagram: @imsherryiz - https://www.instagram.com/imsherryiz/ ⋆⋆⋆⋆⋆⋆⋆⋆⋆⋆⋆⋆⋆⋆⋆⋆⋆⋆⋆⋆⋆⋆⋆⋆⋆⋆⋆⋆⋆⋆⋆⋆⋆⋆⋆⋆⋆⋆⋆⋆⋆⋆⋆ Hello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性別定型」? 這個既定觀念 其實就常常出現在...
性別定型社會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30我對孩子成長的一些想法
撇去媽媽需要喘息這件事情不談,我覺得對未來(或者說現在已經看得出趨勢)的教育來說,"社會經驗"會變得比更加珍貴了。
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能,都有可能透過線上教學和父母的陪伴,達到和學校教育一樣的成果,如果父母有足夠的智慧(和時間心力上的資源),一起學習並投入某事,對親子關係也是好事吧。
但就是團體生活---跟不同背景、不同想法和性格的人相處---的經驗,不是父母用心就可以取代,但那個部分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經驗過"家裡的做法",在外面時可能會時常感到驚訝,覺得"我們家不是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
***
就像我小時候第一次去朋友家,看著對方的書櫃問說"這是你全部的書嗎?"因為大概只有三四本跟學校課本而已。
當時的我是家裡的書堆滿書櫃,爸媽也對買書出手大方的孩子,先不說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傲慢,那個年紀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得天獨厚,就單純地,是"我不知道有別的生活方式""我們家裡沒事就會看書,我不知道不是所有家庭都是這樣的。"
所以像那樣跟不同的朋友來往,發現原來大家對待書的看法不同,每個家庭周末選擇的娛樂也不同,對我來說就是"開了眼界"。
這種跟不同的人的接觸,不斷地開展自己的視野,同時也更了解自己的這種過程,就是社會經驗很重要的地方。
即使是成人的我的現在,很多想法和對自己的認識都難免定型,也因為已經有幾十年的社會經驗(就從出門上幼稚園開始算起吧,學校就是一種社會啊),知道自己與其說社交外向,不如說更偏向社恐跟內向型的人,在跟別人見面互動時,有時也會有"發現自己未知的一面"的那種收穫。
對於正在,或者說一直在摸索自己是誰、未來要怎麼走(雖然是無意識的)的孩子來說,這種經驗就是更加重要了。
***
但這種經驗有一種越來越不是理所當然的感覺,在疫情的影響下,家長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裡,以前的孩子理所當然在這個時候都被同儕包圍,接觸不同的孩子並互相認識、也認識自己,現在接觸的人卻可能大幅減少,即使是線上教學發達,那種可以自由退出(下線或關麥關鏡頭)的關係,也跟實際上在同一個物理空間的同儕關係不同。
我不是要說為了社會經驗,爸媽無論再擔心疫情都應該把小孩送出門,我想認識我久一點的人就知道,我不是那種走極端的人,只是想說說我因為疫情這件事情,對我們所處的理所當然的生活,造成得天翻地覆的改變並且帶起了新的潮流,因此對教育、孩子的成長會有什麼改變,的一些想法。
(說真的我也是不想要被誤解,覺得我在批評其他作法或想法,所以一直很少分享自己對教育、教養這類的個人觀點,我相信父母都是在摸索跟思考怎麼對孩子好的,但這個領域因為父母都很焦慮,所以對於別人的不同看法,只是聽到或看見,都可能會產生「是不是在批評指責我做錯了?」的緊張感...)
我只是因為以前專攻的是資訊社會學和文化社會學(不知為何給人我應該是主攻家庭和性別社會學的印象就是了😂)所以很敏感地會注意到,現在這種疫情帶動了新的潮流。
而這讓我覺得,對孩子來說,跟不同的人實際面對面的互動並彼此交流,感受對方的呼吸、身體共同存在一個空間時的那種質量,和"在家不同",也和父母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的人,那種像是開拓視野一樣的相處經驗,未來會更珍貴了。
***
我前陣子很想開google meet也是因為這樣,連我這樣社恐又內省型的性格,都有點覺得,好想跟別人聊聊天,不是嚴肅的議題可能就是日常的瑣事和想法⋯⋯
對於還像海綿一樣在吸收每天的"新的經驗"的孩子,很在意怎麼讓他們擁有足夠豐富的社會互動。
就算不談成長、自我認識、開拓視野這麼嚴肅的事情,我也從送翔妹去上學時,翔看著小朋友在裡面玩的羨慕的眼神,感覺到即使再怎麼內向,七十幾天身邊只有爸媽(多數時間還只有我),還是會想要有別的人陪伴的。
我前幾天在接小孩回家時,遇到久沒見的鄰居太太,也一樣牽兩孩子,四個小孩立刻就在大廳玩了起來(之前孩子們不太熟因為遇到的時間不多),然後我們也是聊個不停,她只是說一句"妳最近怎樣?我覺得疫情真的讓人超緊張的!"我們就話匣子打開關不起來,就在聊媽媽這陣子遇到小孩過敏咳嗽心裡都好抖的事情
沒有任何建設性或許,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只是頻頻點頭、拼命贊同對方說的話"媽媽真的太緊張了!疫情真的太折磨了!"但是就是在那樣的交換意見和分享贊否的過程,有種悶在心裡的感覺突然地宣洩而出,覺得"啊原來我不孤單啊~"那種心情....
很希望翔能夠回去上學,然後對著朋友說"一直在家真的好無聊!只有妹妹陪我玩...然後妹妹又不懂事"然後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同感(或沒有)的說"我也是!弟弟更煩!""我覺得還好耶...在家很輕鬆",總之就這樣,對同儕說出自己的心情,自由自在見面交談的日子趕快來...
在那之前,只能往好處想,親子關係的深化也不是壞事,繼續加深我們的羈絆。(還不夠深嗎🤣)
(我這陣子給人很少發表長篇的印象吧,被小孩綁著固然是原因,一部分也是我對於不同想法可能會引戰這件事情越來越猶豫了,有些私事,怕親近的人看見,會不滿意我的想法或意見,有些公事,說真的我又不是很喜歡跟別人爭論...所以感覺找不到那個適合自己該發表什麼的平衡點...)
#但還是可以分享😆
抱歉直接在網頁上寫就懶得用引號⋯⋯每次我都以為我只會寫短短的所以不用太認真編輯(我錯)結果現在看起來標點不對就不太好閱讀😅
性別定型社會影響 在 Mʀ.Mᴀʀᴋᴇʀ. 麥克筆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跨越年代的先驅
#過去最紅的女裝大佬 #朱利安埃爾廷奇的故事
-
朱利安·埃爾廷奇(Julian Eltinge, 1881年 – 1941年)出生於馬薩諸塞州牛頓的一家採礦家庭,他是被譽為歷史上最傑出的反串演員之一。
從小,朱利安便展露出與眾不同,打扮成女性的興趣,作為礦工的兒子,在跟隨家人向西旅行時,則經常在路過的沙龍廳向眾人面前展露出驚人的表演天份。不過,當父親得知朱利安的特別興趣時,因無法忍受兒子的獨特而開始毆打他,以致於愛死心切的母親只好將朱利安送往波士頓,以確保他的安全。
當時,世界正處於平權意識依然模糊的年代,即使當時的社會觀感已經有所進步,然而人們對待這些有著特殊喜好的人們並非給予尊重,而是極度排斥他們的「不正常」。
-
儘管如此,但朱利安仍然決心進入演藝界,在寄宿學校就讀的那段期間,他依然堅持練習舞蹈,一邊則兼職乾貨推銷員過著忙碌的生活,多數文獻顯示,朱利安後來則和波士頓少年團的學生們,於特里蒙特劇院表演滑稽劇,並取得了不錯的迴響。
最大的轉折,則是朱利安在該劇飾演的天真無邪少女,意外吸引了其他製片人的注意,從此揭開了他在舞台和電影職業生涯的起點。
1904 年,知名的製片人皆作曲家愛德華·E·賴斯(Edward Everett Rice)邀請了朱利安加入音樂喜劇 《威克姆的威克斯先生》的演出,儘管該劇未取得成功反響,不過朱利安的人氣則因而迅速崛起。
-
在平權意識模糊的年代,當時的社會氛圍經常扼殺這些女裝演員的生涯。
不過,朱利安與當時大多數女裝演員不同,他從不採取滑稽的風格描繪女性,而是在以聰明、微妙和詼諧的諷刺反串,在表演刻畫著被父系社會所定型的女性形象。
由於朱利安以假亂真的表演技巧,在許多觀眾當即並未認出男兒身的情況下,不僅打破了當時對於刻板演員的定義,而這種打破舊規的魔力正是朱利安的精髓。
另外為了避免大眾對於他性別認同的批評,朱利安在幕外則以男子形象出席各種聚會,甚至還刻意散佈他其他男人打架的故事,以塑造他男子氣概的形象。
-
然而這些惡評並不影響朱利安的演藝事業,他的才華很快受到女性客群為主的熱烈歡迎,甚至還受邀在愛德華七世面前演出。
最終,朱利安成為了一顆超級巨星,在舞台事業成功後,則進入了好萊塢出演自己的首部故事片《#迷人的伯爵夫人》(The Countess Charming)。
他還推出了自己的時尚雜誌《朱利安·埃爾廷奇雜誌》(Julian Eltinge’s Magazine)和《美人提示》(Beauty Hints) 來藉機宣傳自己使用的化妝品,緊身胸衣和鞋子。如何著裝看起來苗條的美容秘訣,如何遮蓋難看鬍子等儀態解密,受到大批粉絲的歡迎。
在巔峰時期,甚至在紐約的第42街還特地建造了一棟以他名字命名的劇院,甚至還成為當時好萊塢片酬最高的幾個男演員之一。
=
直到惡名昭彰大蕭條的來襲,人們不再對模仿女性行為或雜耍劇感興趣。
朱利安個人也因為投資失敗,在大蕭條損失慘重,甚至還患上了抑鬱症,儘管他繼續在夜總會演出,但實際上收效甚微,他也漸漸失去人氣,成為外人口中的過氣演員。
最終在1941年,他在一家夜總會的表演時病倒了,十天后在他因腦溢血,而位於曼哈頓的公寓裡去世,享年 59 歲。
雖然至今注20世紀初的表演風潮早已不存,然而朱利安最大的成就,便是將原眾人鄙視的女性模仿,透過投入演技的真誠提升到受眾人尊敬的程度。
他的才華帶入了主流,並為日後追隨他的扮裝表演者鋪平了先驅道路。
而朱利安,獲得20世紀最偉大女性模仿者的名號也實至名歸。
#因此到了今天我們才有更多可愛男孩子能欣賞
#老實說朱利安的裝扮真的超猛的
#留言收其他朱利安的性感照片和本次的參考資料
性別定型社會影響 在 IMSHERRYIZ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Instagram: @imsherryiz - https://www.instagram.com/imsherryiz/
⋆⋆⋆⋆⋆⋆⋆⋆⋆⋆⋆⋆⋆⋆⋆⋆⋆⋆⋆⋆⋆⋆⋆⋆⋆⋆⋆⋆⋆⋆⋆⋆⋆⋆⋆⋆⋆⋆⋆⋆⋆⋆⋆
Hello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性別定型」?
這個既定觀念 其實就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
今天的#ChatRoom 就來討論一下 #性別定型
大家一邊看或看完有什麼想法和感受都可以在留言分享
我也很好奇大家的想法!
⧫ I N F O ⧫
• Camera || Canon M6/Sony A7rii
• Editing Software || Premiere Pro CC/Final Cut Pro X
• Blog || https://www.imsherryiz.com
• Skin Type || 混合性偏乾肌 Combination to dry skin
➟ For business inquiries // pikaruheaven@gmail.com
⧫ M U S I C ⧫
Music by CFEQ - Flower Child - https://thmatc.co/?l=9C8FA23B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xoxo,
Sherry 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JbnfyYyBD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iLmVlEidP3FTcbQ89OUo1El2LCg)
性別定型社會影響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男人應該要滿足哪些期望,才會被視為一個稱職的男人?疫情下,一家之主會否因為逆境而自尊受挫?沒有買樓但想結婚的男性,要花了多少力氣去賺錢,才讓另一半能夠安心嫁?陰柔的男同志又要如何偽裝,去融入充滿定型的世界呢?
2014年美國的女性用品牌子Always發布了一個名為「Like A Girl」(像女孩一樣)的廣告,片中的男女受訪者被問到「一個女孩是如何跑步的?」,不約而同地作出「扭擰」的姿勢,過了青春期的人們,原來認為「像女孩一樣」是貶義的句子。廣告探討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和定型,有力地帶出「女孩其實與男孩一樣強壯」的信息。廣告播出後,社交媒體的讀者紛紛瘋傳,而根據英國的廣告分析網頁指出,廣告讓七成的女性觀眾、六成的男性觀眾對於「像女孩一樣」這短句改觀,大家漸漸意識到性別定型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自信和社會地位的影響。
不只女性,其實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面對性別定型的枷鎖,無形中影響了自己的人生抉擇。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男生 #買樓 #女生 #結婚 #同志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KxVOYbLQX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OPsUv2ZHGQIJmYX1IMr-kZU-0kQ)
性別定型社會影響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男人應該要滿足哪些期望,才會被視為一個稱職的男人?疫情下,一家之主會否因為逆境而自尊受挫?沒有買樓但想結婚的男性,要花了多少力氣去賺錢,才讓另一半能夠安心嫁?陰柔的男同志又要如何偽裝,去融入充滿定型的世界呢?
2014年美國的女性用品牌子Always發布了一個名為「Like A Girl」(像女孩一樣)的廣告,片中的男女受訪者被問到「一個女孩是如何跑步的?」,不約而同地作出「扭擰」的姿勢,過了青春期的人們,原來認為「像女孩一樣」是貶義的句子。廣告探討社會對於女性的偏見和定型,有力地帶出「女孩其實與男孩一樣強壯」的信息。廣告播出後,社交媒體的讀者紛紛瘋傳,而根據英國的廣告分析網頁指出,廣告讓七成的女性觀眾、六成的男性觀眾對於「像女孩一樣」這短句改觀,大家漸漸意識到性別定型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自信和社會地位的影響。
不只女性,其實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面對性別定型的枷鎖,無形中影響了自己的人生抉擇。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 https://youtu.be/RpvKaDArWrc )
【平貴PK戰 】$980北極冰水vs $15法國礦泉水 品水師試唔試得出?(果籽) ( https://youtu.be/u7mmj7LOnZY )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 https://youtu.be/-DjDZdrM1o4 )
#果籽 #StayHome #LikeAGirl #養家 #像女孩一樣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eYw6v7BuP4/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WS44_S4s2nnRe90q1Oyiv1RMc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