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關係不平衡,長期處於討好者的位置,讓自己情緒勞動過度,真的不是一件好事。但也不想要變成情緒勒索者。當對方讓我們感覺不舒服,或讓對方察覺自己的情緒需求,要如何請求對方有條件地做出改變?人每天面臨期待失落,因期待落空,感到哀傷生氣無奈。未滿足的期待,在生命中默默影響自己,但自己不覺知,未了的情結也會扭曲與影響對事情的看法,感受與渴望。
不論是各種負面的情緒反應,背後的意義都藏了需要支持、了解、和肯定。表達脆弱通常可以增加親密感,或讓對方有幫助和安慰自己的機會。相對於哭泣,生氣則是「推開別人」的情緒,你可能透過憤怒讓別人按照你的話去做,但卻因而破壞了關係。練習不把情緒的決定權丟給別人,設定自我的情緒界線,遇到關係不平衡時,例如朋友,伴侶或家人之間,積極用裡外一致的態度,關心自己,關心環境也考慮對方,更要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
在各種階段的人際關係中,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自己從小沒有很多同性友人,到目前都還是異性友人居多。面對一段與異性的友誼關係,對我來說大部分是困難的。更常面對因為性別被劃線,而每天都在質疑自己的價值。青春期,常在友誼中常常扮演討好者的角色,深怕對方因為一個錯誤就把自己否定,也許原生家族的環境,多半影響了我自卑的程度;在各種與人的關係裡,總是參雜著害怕失去的情緒。
早期的友誼關係中因積了很多未被實現的期待,導致一陣子的情緒失控,把很多人都推得很遠,也害自己陷入了極端的抑鬱的情形。��現在,在一段關係中,我都盡量表達出自己情緒,關於想念,愛,被需要,對比以前的自己更容易說出口。不能抱有錯誤的期待,期待他人改變,或用自己的標準來審視他人。更要練習不把這些原則當成約束,而是一種提醒。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