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常常「不好意思」?|
這幾天在錄課程,抽到一張很共時的牌。牌義的解讀是:「容易為了維持表面和平,捨棄對等的交流。」
最近剛好挖掘到這個課題,我意識到自己很常躲在「隨和」的盔甲後面,閃避自我主張,會表面上說沒關係,我還OK,甚至還會自我哄騙是在為別人好。
比方說今年初發現租屋處的冰箱已經老舊了,不定時會發出一聲啪的噪音。不到造成困擾的地步,大概就像手指上的脫皮,不痛也不礙事,但總在看見時提醒著你要去剪它。
其實這件事的SOP很簡單,連我這個租屋初心者都會:跟房東反應,請房東找人來修或買新的,完畢。
結果連這麼毫無支線的申訴流程,我都拖拖拉拉大半個月,確定冰箱不會自己好(冰箱是有內建自癒裝置嗎?),才很不好意思的私訊房東說,還要解釋這聲音會讓我睡不好,結果房東阿莎力地說,好,我幫你換台新的。
然後這一換又換了大半年沒消息。
***
我這小劇場旺盛的人,發現沒消息就開始各種編織揣測。是忘記嗎?還是其實不想幫我換?是覺得冰箱太貴嗎?是想說我一個月房租才沒收你多少錢,換這個不划算嗎?是因為最近疫情,房東家裡生意受影響嗎?要不要等疫情過後再開口,不然房東經濟壓力也很大(是不是頭殼壞了,才會幫在台北有房產可以收租的房東擔心經濟壓力)。
或是換法子哄自己說,算了啦,我又不是很需要冰箱的人,而且我住的樓層很高,也不常在家,到時候還要在現場等送貨,還要想辦法把舊的搬下樓,麻煩死了,先等等吧沒關係。
這樣自以為貼心(又逃避)的拖了幾個月,冰箱在台北盆地的夏日,更加頻繁地哀嚎想退休,直到某天我終於清醒自己的荒謬,打開手機,再度敲幾個月沒消息的房東說,那個,要不你網路上幫我找一台,我直接下單,再從房租裡扣好了?
房東秒回說好啊,找了一台全新的給我,搬運費也加錢給司機沒關係,反正都從房租裡扣就好。
跟房東聊完,確認時間和搬運費,下訂,前前後後半天就聯絡完畢,在電腦前舒了一口氣之後,我忍不住反問自己,這幾個月到底在糾結什麼。
看起來好像很貼心、很為別人著想、甚至好像還很為自己著想,實際上是因為內心深處,「覺得提出要求會被討厭」。
***
因為從小到大的教育讓我覺得,「敢要求」的人是麻煩鬼,會讓別人覺得你貪心又難相處,在背後說你閒話──而我非常不想在身上被貼這種標籤,所以一方面好像很貼心在幫對方著想,一方面說服自己妥協,但說穿了,這只不過是一種內在交易。
我在用自己的不舒適,來交換別人覺得「我很棒」的印象。
***
但事實上,真的有必要嗎?先別說這種交易常常只是腦補,以這次冰箱的為例,房東是真的願意幫我換的,只是太忙忘記,或是太懶,但只要提出一個他方便、我也簡單的方法,事情馬上解決。
又或者就算房東不願意,但家電老舊是事實,我就算拚一張「好房客」的標籤,房租也是半毛沒打折,理智上我完全理解,但實際上遇到該開口的時候,又被「不敢要求」的恐懼困住,連打字都要斟酌半天。
這是不是就像塔羅牌說的:為了維持表面和平,捨棄對等的交流呢?
***
同樣的內在交易,我們日常面對家人或伴侶的時候,也常常如此。
因為不想吵架,所以乾脆不說了。
因為講真正的理由會沒面子,所以裝作不在乎。
因為表達需求就等於攤開自己的脆弱,所以牙一咬說沒關係。
我們在放棄「說」的那一刻,好像很寬容、很大度、甚至很悲壯,覺得說了沒用,但真正深層的原因是,我們害怕對方看我們的眼光。
不想吵架,是不想被當成不理性的人。
不想講真正的理由,是不想被當成小心眼的人。
不想表達需求,是不想被對方看見連自己都鄙視的脆弱面。
我們多多少少都有這個傾向,只是有些人被親近的人看見會在意,有人被剛認識的人看見會在意,有些人被所有的人看見都在意。
如果能夠意識到,我們並不是真的這麼「好人」,而是覺察到,「好人」後面,隱藏的是「怕被討厭」,那才有機會改變。
***
我必須得說,正因為這個原因,我越來越慶幸自己開了脈輪一年療癒計畫。
因為我幫自己抽牌的機會並不多,但為了每週都要錄一支影片,我必須每週為自己解一個書上指定的課題。而這些課題很多我都沒想過,而順著脈絡,一週一關的突破,我還真的慢慢瓦解了根深蒂固的東西。
就像在同學的課堂作業上,我也看到很多人寫說:平常根本不會去面對這些課題,但每週跟著進度走,牌是自己抽的,牌義也就這樣明白地攤在眼前,逃無可逃,於是一邊練習解牌,一邊讓這樣的覺察帶回日常生活,開始改變原本的行為模式,效果因此比一次性的諮詢更加綿延悠長。
包括我自己都是。偶爾幫自己解一次,是過一個大關卡。每週幫自己解一次,是長期的調養。
我很期待明年此時的自己。
***
脈輪一年療癒計畫>>>https://yssweet.com/tarot_healer-2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閒聊日常: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Photo by Susanna Marsiglia on Unsplash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性 平 申訴流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中生申訴制度成功通過附帶決議
#實踐校園民主
#給學生能勇於申訴的環境
從推動十八歲公民權入憲、共同舉辦兒少議會、根除黑心校規、到學生申訴制度的修法, #青少年主體性 及 #學生權益的保障 一直是我努力的目標。
針對《高級中等教育法》第54條規範的 #高中生申訴機制,接續上次委員會審查的努力(https://bit.ly/2PoqeA7),這兩周以來,我多次和教育部溝通我提出修正動議的必要性及緣由。
今天在黨團協商時,我更進一步提出2個附帶決議,希望使申訴機制更加完善,以符合大法官釋字784號解釋所保障的學生完整救濟權益。
1️⃣ 校園內學生權益相關的申訴管道很多種,每種針對的內容不同,但申訴機制卻不見得友善,學生權益常因此受損。
為解決問題,我請教育部完成下列事項:
⭕️協助學生充分了解各類申訴管道
對於學生權益各類申訴、陳情、申請調查或檢舉的管道,以及這些管道所對應的受理範圍與內容,教育部應透過製作懶人包、手冊、教案等方式,除了在校內及網路上公告外,也要搭配規劃專題課程、演講等活動,在一年內使全國高中生充分了解,以維護學生的申訴權利。
⭕️改善現行書面申訴機制
教育部應簡化現行學生申訴書的格式與申填方式(如GOOGLE表單、電子表單下拉式選項等),並提供書寫範例,使申訴流程更為友善。
⭕️增設校外協助機制
為使申訴機制更加友善學生,教育部須規劃設置相關協助機制。此機制須設於「校外」(不得指派由「學校」協助學生申訴),以避免造成學生使用上之擔憂。
2️⃣ 目前學校內的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申評會),公平性及專業性常遭到質疑,甚至屢屢傳出 #黑箱 傳聞。
為了改善問題,我請教育部針對學校申評會以及主管機關的學生再申訴評議委員會(再評會)完成下列事項:
⭕️申評會及再評會須包含具「兒童及少年權利」或「學生權利」的專家學者
申評會及再評會應納入法律、教育、兒童及少年權利、心理或輔導專家學者,教育部應建置相關人才庫,作為學校及主管機關遴聘依據。
人才庫中的各類專家學者均須具備「兒童及少年權利」或「學生權利」背景或專長,且要注意各類人員人數之平衡。
註:我也透過修正動議,要求教育部納入具「兒童及少年權利」或「學生權利」的專家學者,如此才能促使申評會及再評會真正 #從學生角度思考,教育部也因此重新調整所提出的委員會組成規定。
⭕️中央統一明訂申訴事件的調查方式
教育部須在《高級中等教育法》子法中明訂懲處或申訴事件的調查方式。
包含得組成調查小組及相關組成規範、調查時程、應注意事項(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禁止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證據、保密規定、利益迴避、……)等。相關內容建議參考《性別平等教育法》,以減少調查結果不公正的問題。
註:為了促使教育部真的在子法中明訂「調查方式」,我也透過修正動議,在母法《高級中等教育法》中明確寫出這項。
⭕️再評會委員人數下限應高於申評會
教育部應參考《性別平等教育法》,主管機關再評會的委員人數下限應高於學校申評會,以納入足夠代表性及專業的外部專家學者。
感林宜瑾宜瑾 委員共同提案黃國書國書 委員的連署、在場多位委員的支持,以及教育潘文忠文忠 的認同,以上修正動議的方向及附帶決議都順利通過!
我會繼續監督後續《高級中等教育法》修法,確保高中生申訴救濟的權益,打造學生能勇於申訴的環境,實踐校園民主。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性 平 申訴流程 在 英國爽爽家族的生活筆記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爽爽是馬麻;
小公主是把拔;
小艾寶和小沙士是我們結婚兩年與五年後的結晶❤️
我們是在澳洲打工度假時在Hostel認識的好朋友/室友,
雖然小公主說他對爽爽是一見鍾情~
但其實我可不怎麼相信🤣
我倆絕對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我們只是兩個碰巧很有話聊的宅宅工程師,
天南地北什麼都可以聊⋯⋯
從火影忍者聊到最新科技、時事八卦、電影電玩~
總之一直維持好朋友的關係~
他總是像小狗狗一樣在爽爽身邊繞來繞去
(共同朋友一定知道這點)
直到認識八九個月後,
當時爽爽在雪山工作~~~
小公主告白~
爽爽可能剛好頭腦不清醒,
(被他的真心誠意給打動?😤)
也就這樣默默地交往了~~~
從澳洲旅程結束後,
他追來了台灣並且待了一兩個月~
爽爽帶他到台灣各地旅遊,
他再把我領去了英國並帶去美國迪士尼玩了兩週,
隔年....
面臨著遠距離分手/結婚的危機~
迷迷糊糊地就結婚了🤔
#而且還台灣一場英國一場以示公平
為了來到英國🇬🇧
面臨的挑戰一次也沒少過,
配偶簽證的不順利(簽證處計算錯誤)
漫長等待申訴流程與放棄
重新申請與請律師~
花了非常非常多經費才達成~~~
來到英國後面對的內心挑戰,
放棄了工程師的工作,
放棄了台灣的親朋好友,
放棄了生活的便利與舒適圈,
放棄了原本擁有的生活方式~~
雖是自己選擇但偶爾也會憂鬱⋯⋯⋯
不過,小公主是一個很好的男人,
不然⋯⋯⋯⋯⋯⋯⋯⋯⋯⋯⋯⋯⋯
也不會就這樣放棄一切從臺灣飛來英國當跪婦了~
他不太像是正常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男人,
有著中國大媽勤儉持家的性格~
但對爽爽卻總是付出所有~~~
軟嫩軟嫩的個性(所以稱為小公主)
為人正直孝順~~認真工作~~
(缺點當然也有,只是無傷大雅)
每次只有被爽爽教訓的份,
我倆至今五年來倒真的沒有吵過架~~~
認識我們的親朋好友都叫我別欺負他😂
#所以可見真的是爽爽個性較差
有了寶寶之後,
更是確定自己沒有娶錯對象(在台灣他冠我姓咩)
他請假幫我坐月子~
一起照顧孩兒,
一起分享生活點滴~~~~
我們不是富貴人家,
只是兩個宅宅😂
而這個粉絲專頁初設立的目的...
只是為了不要攻擊我現實生活朋友的版面,
而有了小寶貝們之後~
就成了爽爽的日常生活分享了~~~
異地生活,
是寂寞的~~~~
簡單介紹我們的故事,
希望大家可以更認識我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