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21701-Q21720)
Q21701:
你好,龔老師,我是你的學生,我想通過比較同行PE來預測#1448福壽園的合理P/E範圍。
#922 安賢園,#1448福壽園,#6966中國萬桐園最近5年P/E範圍分別為2-47, 25-31, 9-22。
#6966中國萬桐園成交量少,2020年度平均成交量93萬,有76日更是0成交量,收入捨棄2019年有一個客戶貢獻2400萬的收入的因素(因為2020年已經不再有這個收入),
其收入維持穩定不變,i.e. 無增長,但其5年內P/E範圍可達9-22, 是否代表市場對這股票過於樂觀,高估其價值,
成交量少另我擔心這股票是否可以賣出或者其P/E是否可參考。
對比#922 安賢園,其收入每年都有上升,但P/E每年下降,甚至只有3倍P/E, 遠遠低於#6966中國萬桐園和#1448福壽園,請問是否代表市場對這股票過於悲觀,相較之下為何有這麼低P/E.
以上,個人簡單分析似乎都得不出可靠的P/E 範圍,請老師指教本人分析是否有誤, 對於#1448福壽園的合理P/E範圍,是否只能參考其自己的歷史P/E範圍,行業內P/E 無法參考?感謝賜教。
龔成老師︰
我地係計算行業PE在參考時,數據除了要係集中在同業,更重要係一些質素相近,甚至盈利規模等等,都接近的企業。
中國萬桐園(6966)和安賢園(0922)規模好細,品牌優勢、市佔都明顯不及龍頭企業福壽園(1448),作比較價值不高。
因此,你可以集中翻用集團歷史市盈率去做參考。2014-21年中間4年市盈率,大約為27.5 - 30倍。
但由於近年中國政府,對行業有不少新指引,主要方向都係控制價值,避免殯儀業相關產品和服務,出現定價過高情況。相信未來,殯儀業盈利會回到較合理水平。
因此,個市盈率都要打折,你預大約15 - 20倍(當然,這數有主觀成份)。
至於每股盈利,我地可以用較近的5年平均數,再加這5年的年均增長率(約16%)去做參考,大約係HKD$0.374。
你預合理價格,大約係HKD5.6 - 7.5。
雖然增長力弱左,但由於佢本身係行業龍頭,有一定質素。而且行業市佔好分散,令佢有很大潛在發展空間,故依然係一隻相當有潛力的股票。
現價在合理區頂,無貨可小注。
------------------------------------------------
Q21702:
多謝你,你好有heart. 股票班最後一堂基礎班,聽你分享聽到眼濕濕,不過我同意,沒有捷徑,只有努力。
一兩年前,我未上你基礎班前開始睇你的本書和Facebook(未睇其他幾本),睇你解答學生或任何人的問題,解答得清楚唔馬虎,開始買月供股,每個月供一萬蚊,再一份full time 一份part time teaching教三日書,一星期做六日,過程是辛苦但有回報。
上年我終於儲夠錢去加拿大讀書,有幸在下個月走之前能完成你的基礎課程。感謝。
我下一個目標是五年後在加拿大買樓,我會帶埋啲note 去認真再溫習。多謝。安好!
龔成老師:
太好了,你都完成了「儲夠錢去加拿大讀書」的目標,之後就要完成加拿大買樓目標。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佢想做的事,可惜一般人會面對現實而放棄,但我唔會,我都希望你能堅持。
希望你過左加拿大,都會保持研究股票,應用課程所學,加油!期待你好快同我讀完成買樓目標!
------------------------------------------------
Q21703:
老師您好,早前買入了1833 平安好醫生 $94.25 @500股,怎知買入後一直跌不停,每天都先升後回,連跌十多天,是否需要訂立止蝕位?
每天看著其他股(例如阿里健康京東健康都是升的),很想賣掉,但一賣掉又立即蝕錢,現在我是否應該不理會股價,待他慢慢回升?
我本來看好平安好醫生的前景,但每天看到股價不斷下跌,有點氣餒及害怕自己判斷錯誤
龔成老師:
有時同一行業,由於企業的發展不同,股價表現都會不同,而我地最重要是集中該企業的分析。
平安好醫生(1833)長遠有發展力。只要你持貨不過多,可持有。
佢係中國領先的一站式醫療健康系統平台,透過「移動醫療+AI」,為每個家庭提供一位家庭醫生,為每個人提供一份電子健康檔案、一個健康管理計畫。
平安好醫生係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的先行者,以平均月活躍客戶,以及在線諮詢量計,是中國最大規模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
企業的業務有潛力,本身有優勢,大環境的配合,都成了這企業的機遇,前景正面,不過財務數據未算好理想。
雖然長遠的企業價值向上,但股價在中短期,可以十分波動,因為市場以「前景」作估值,故此變化必然很大。好難得出平貴的準確數,只能估估下,作參考。
因此,低風險者未必適合投資,若投資者考慮這股,亦不能大注投資,買入後就耐心長線持有,等待這企業改變整個行業的情況,現價算合理區頂,但好波動。
------------------------------------------------
Q21704:
阿sir,再問下你,你認為做地產經紀算唔算係創富嘅一樣野?同埋想問如果真係做得起,又算唔算係一個專家嘅項目?
睇左大半本千萬富翁,我應該試下先?
講返少少我背景,我30歲,得毅進證書,本來一心諗住讀完去考政府工,但睇完本千萬富翁就覺得係咪應該試下做銷售?
我現金同股票大約有2m,股票約1.1m,近來亦發現左一個直銷嘅機會(岩岩開始左半個月),雖然初期回報唔高,不過相信做幾年都有一定可觀回報(因為可以靠下線去幫賺佣金,令自己有一個銷售團隊)
其實有嘅儲備夠我捱到起碼幾年嘅時間,只不過我好怕做左地產會冇收入(唔知成交易唔易,同埋搵客可能好耐先有一位肯成交)
雖然我支出唔算大(大約每月8000-10000),不過都係有少少擔心入不敷支
龔成老師:
正如《80後千萬富翁》所講,地產類晨創富的其中一個方法,而當中不少職業,如地產經紀,都是可以突破的職業,你可以考慮下。
至於是否發展成專家,可以的,但要求你的條件更高,不是不可,但起碼要成為一個專業的地產經紀先。
你要有心理準備,的確有可能有一段時收入不高,但如果你的決心大,我會鼓勵一試。當然,你可以先儲多少少錢,等你較安心,之後先入行。
你30歲是黃金年齡,但就睇你決心有多大!
------------------------------------------------
Q21705:
本人31歲,因患有情緒病導致未能長時間工作,只能半職,每月6000蚊,我想請教……
1)31歲先學理財及投資會否太遲?
2)可以有咩理財嘅方法?
3)如果每個月只能拎出1000-1500蚊,可以點樣投資?
感謝龔成老師
龔成老師:
1)有心唔怕遲,你現時仍是好年青的時期,是累積財富的黃金期,絕對可以開始。
2)我不清楚的情緒病的因素,但我怕投資市場上落大,你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如果投資股票,就要好好想清楚是否適合自己,如果自己較怕風險,就不要強行投資股票。
3)你可以投資一些較低風險的產品,例如銀行的月供計劃,買一些低風險類別(當然回報未必高)。
如果你能承受風險,就考慮每月供$1000盈富(2800)。
同時,你要留到一定的現金。
理財要一步步,不要急,從基本的儲蓄著手。
------------------------------------------------
Q21706:
老師你好,請問1686新意網你有咩看法?
另外再想請教2138醫思健康,有潛力嗎?
龔成老師:
新意網集團(1686)主要提供數據中心、設施管理、網上應用及增值服務,系統之安裝及保養服務。
行業長遠發展正面,佢已經做到全港最大,加上行業的需求不斷增長,對佢長遠都有正面影響。佢過往生意與盈利保持增長,財務數據正面。
這股有投資價值,不過現價就唔算平,大約在合理區頂至略貴。如投資,小注分注都可。如本身有貨,可長線。
香港醫思醫療集團(2138)主要以DR REBORN品牌提供醫學美容服務。企業都有質素的。
(1)醫療服務:包括整形外科手術、微整形療程及由集團醫生操作的能量儀器療程及一般診症服務,以及牙科(ONE DENTAL及ONE DENTAL PLUS品牌)、中醫及眼科服務。
(2)準醫療服務:包括由已接受培訓的治療師操作的能量儀器療程,該等治療師已完成集團醫生主導的內部
強制性培訓。
(3)傳統美容服務:包括面部護理、按摩以及其他無創療程。
(4)護膚及美容產品:主要為集團的自家品牌寶特曼娜及瑞研雅。
業務發展不差,長遠有增長力,不過業務中短期會有少少波動。現價合理區頂至略貴。
------------------------------------------------
Q21707:
老師請問我這九隻股票能夠長期月供?
2、823、3、6、1038、6823、66、11、2800
剛剛供了兩個月,從朋友口中得知老師的Facebook,所以想請教一下,每隻每月供10,000,目標10年一千萬作收利息退休用
希望老師能指點指點,小弟只期望效果係保本及收利息,方法可行嗎?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若你目標係保本及收利息,定期存款會較合適。
因為,就算再優質和保守的股票,都會有價格波動,只是個波動會較少,唔會完全無,唔會去到保本的地步。
若你可以承受少少價格波動風險,你可以用收息股,去作為月供目標。
你現時月供股票,都係有質素。你每月可以儲$90,000,基本上,就算沒有增長,10年後都能累積到1000萬。
你組合當中領展(0823)、盈富(2800)、煤氣(0003)、港鐵(0066)息率唔算高,但有基本增長力,所以波動性會有少少比純收息股為高。
若你不想承受這程度風險,你可以將這4隻平穏增長股,轉為其他收息股。
以下是一些較優質收息股,佢地主要係收息,波動性唔會好高。但因為始終係股票,價格波動點都會有,你可以從中選擇。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高息基金(3110)都可以。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
Q21708:
你好老師 我係最近follow你既讀者 想請教下你有關投資既問題。
本人呢十年一直係外國 所以現時只係通過某cfd平台買賣港股同美股。
本人收入同財產如下
28歲 工作收入: 20000港幣/月左右
副業: 3400 港幣/月左右
有一層唔需要供既樓正在出租: 租金收入 扣曬所以開支大約有4500港幣/月左右 (樓可以賣 而家大約值190-200萬hkd)
每月必要開支: 供自住樓連水電上網 大約21000/月左右
老婆現時收入 17000/月左右
但老婆仲有三個月左右就生,所以之後會無咩收入 或者轉做全職家庭主婦
現金流而家有35萬左右
最近幾個月先開始有做小小投資, 所以唔係好多錢入左股票, 而且比較雜
大約如下
美股
Tesla - 3000usd @ 601
Berkshire hathaway 1000usd @ 286
Baidu - 640usd @ 270
Apple - 500 usd @ 134.5
Microsoft - 500 usd @258.7
港股
9988 - 1150usd @ 213.99
700 - 985usd @ 635.5
00388 - 一手 @ 460 (屋企人代買)
0968 - 一手 @ 14.5 (屋企人代買)
目標:
1. 如你所見 如果老婆唔做野既話 基本上會頂得好辛苦 因此想睇下有咩投資組合可以減輕小小之後既經濟壓力
2. 希望投資平穩有儲錢功能既股票 主要係抗通漲又可以跑贏小小就好(我個平台買唔到2800, 唔知咩原因⋯)
3. 有睇開 比亞迪 但係一直都好高唔夠膽買 最近好似回落左d 想請問一下你認為大約幾錢左右入手會比較合理?
4. 有睇過d高息股 例如中電, 領展, 中銀 同 中移動. 當中得中移動個股價有所回落。 呢幾間值唔值得月供長渣?
5. 700, 9988 係想當潛力股咁買 但買完都係一直咁跌 而家呢個價位應該再入手嗎?
6. 間樓係可以賣 因為而家計落回報率唔夠3% 好似好雞肋咁 如果真係賣左有190-200萬現金 你會建議點樣去投資好?
7. 其實美股同港股既玩法會唔會有好大差別? 我而家投資左一陣就覺得美股上落差比港股大同密, 但除此之外 我唔太清楚有咩分別
可能一次過問得太多問題, 唔好意思。 唔該曬老師。
龔成老師︰
1) 以你28歲,我一般建議先做好增值部份。之後,到累積到有一定財富,才慢慢換成提供現金流的收息資產。
但由於你預計將來一段長時間,家庭開支壓力會唔細,希望透過投資去加大每月現金流,作為幫補。
因此我建議你新資金,集中投資一些「平穏增長股」 。佢地增長力唔係最高,但都會有平穏增長,而且會有一定派息,可以幫補你生活上支出。
但你唔好預好多,大約3-4%股息率左右。但相信這個方法,較可以平衡你增值需要,和家庭支出壓力。
2) 上述平穏增長股,已可以做到你要效果,若你買不到盈富(2800),你可以買其他幾隻。只要平衡咁買,唔好太集中個別1,2隻,咁就可以了。
3) 比亞迪(1211)若要直接買,你預$120才算合理區頂,才可小注。若你係月供,現價開始係無問題。
但這隻是潛力股,派息好少,而且你預要持有一段較長時間,去讓等它自然增值。以你狀況,未必適宜持有太多。
4) 這幾隻都可以,但中電(0002)和中移動(0941)係純收息股,佢派息普遍會比平穏增長股多,但增長力好弱,係佢缺點。
而領展(0823)和中銀(2388),就係有上面講的平穏增長股。
這4隻你都可以投資,現價都合理,可以分注。你要自己從「現金流」和「增值」2者間,作出一個平衡。
5)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入價只是一個心理因素,如果企業核心因素未被影響,我地係唔洗理。
這2隻股票,依然係有質素。阿里(9988)算係合理區中上,而騰訊(0700)則是合理區頂,由於你有貨在手,建議有明顯回調,才再加注。
同埋,你預這2隻股票較波動。佢地增長潛力強,但派息係極少,甚至係無。以你現時情況,不建議持有太多。
6) 以香港物業回報來計,接近3%算係可接受的回報率(若你物業在海外,則作別論)。由於出售物業,都有一定成本。
物業本身是一種資產,同優質股一樣,都具有增值能力。而且佢能提供穏定現金流,對減輕你生活開支壓力,都有幫助。
記住,我地財富增值組合,除了講質素外,都講平衡性,唔可以偏晒係股票類。若你物業係有質素,其實持有係無問題。
若你最終覺得,都係沽出物業較好。這筆資金,你都可以用來投資「平穏增長股」。
當然,你唔一定要100%去投資落「平穏增長股」。
若你想增值能力高少少﹐你可以加入一些「潛力股」。相反,你希望創造多一點現金流,去減低生活開支壓力,則可以加一些「收息股」在組合內。
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福壽園(1448)、安碩恒生科技(3067)、港交所(0388)、阿里(9988)、騰訊(0700)、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GX中國電車基金(2845)
收息股︰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200萬資金可以先投入一半,用"分注"形式,慢慢買貨。餘下一半就等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才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另外,由於你就快有小朋友出世,預期有一定額外洗費。加上你太太短期內不能工作,你要先預留半年左右開支,作為應急之用,才開始投資計劃,會較為穏當。
7) 其實投資港股定美股,個重點都係睇企業質素。若有質素,我地再從佢平貴,組合平衡性、是否適合自己投資策略等,去定買入計劃﹐咁就可以了。
------------------------------------------------
Q21709:
你好 最近4.53買左隻1571 13000股 系做汽車內飾既本身覺得隻股手頭有大約5年訂單 而且還多左tesla 蔚來 同小鵬汽車既訂單
埋e加好多汽車,電動車既既第一季季報出左出貨量都仲系增加緊,買果陣市盈率得11倍左右。但得四離多利息,
本身預佢疫情過後,會隨住電動車既增長而增長。同資本開資慢慢減少派息都越來越多,未來一兩年內有豐厚既收益,
但e加大跌到3.96我開始懷疑我買貴左好多,請問我仲keep 唔keep得過?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企業分析時,要睇一些長期因素,中短期情況不要太過著重,要睇核心。同時在估值上,市盈率低過10倍不一定平,每間企業都有佢自己合理的市盈率,如果企業本身獨特性唔夠強,就未必值得高市盈率。
信邦控股 (1571)業務主要係為中國供應載客車輛的汽車內飾電鍍零件。
業務上,佢都算有投資價值。但睇翻佢過去1,2年表現,未見好突出,唔算好受惠於新能車發展。
初步睇佢都有投資價值,但只是中等。現價算合理區頂位,你投資此股,但若持貨太多,建議沽部份,去平衡風險較好。
------------------------------------------------
Q21710:
老師你好,本人42歲, 月入$25000現金約50萬, 持有以下股票︰
0012 - 1000 @27.90
6823 – 1000 @10
0003 – 1000 @11.5
0002 - 500 @70.5
0016 – 500 @99.95
1833 – 200 @80.7
2382 – 300 @193.4
9988 – 200 @244.5
3067 – 600 @17.7
1928 – 1200 @37
1810 – 2000 @23.7
388 - 200 @469.7
6993 - 2000 @11.92
另月供盈富$2500現大約有1850股及領展 $1500, 約360股
請問以上組合可以嗎? 不同股票會否持有太多,如想加貨應該加那一隻。我收入不多有機會做到財務自由嗎? 有何策略?
謝謝解答
龔成老師︰
其實每個人財務自由定義都不同,你睇翻你自己目標。
但相同地方是,大家都要透過財富增值,先去累積一筆資金。到有一定金額,就換成收息資產去創造現金流,去達成這個財務自由目標。
我們運用的方法,就是「先增值,後現金流」,其實你這刻年齡未大,應該著重財富的增值,到了一定的年齡及擁有一定財富後,才將持有的財富,配置到現金流類別,利用現金流去達到財務自由。當你的被動收入,大過基本支出時,就稱為財富自由。
你現時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都適合你。
但比重上,有少少偏重左係潛力股(1833, 2382, 9988, 3067, 1810, 0388),令組合風險偏高。
但由於佢地都有質素,而且唔好高左好多。你只要新資金,集中翻係平穏增長股,令潛力股比重慢慢回落至4成,就可以。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你月供部份無問題、照做就可以。但最好每月除了月供外,都有一定資金可以儲蓄。
而這些儲蓄,就連同50萬一齊等大跌市機會,才出手掃貨,並長線持有。
------------------------------------------------
Q21711:
龔 sir, 近來開始睇你的FB及書,了解更多理財知識,獲益良多,現請教怎樣步處退休安排。本人预期下年退休, 有物業自住及資產如下:
現金: 約300萬
股票:
煤氣 17,000 股
中銀香港 2,000 股
港鐵 1,000 股
海爾智家 1,400 股
請問怎樣安排可達至每月有現金流$12,000 - $15,000?
可否月供收息股加少許潛力股,如 3067?
感激萬分
龔成老師︰
如果你希望退休後,每月有1.5萬蚊現金流,以股息率6%計,你需要本金300萬。
因此,你現時資金,基本上數字已足夠達至退休目標。
由於你退休所需資金己經存在,其實你已可以為你退休組合,開始進行配置。
至於你現時持有的股票,基本上都有質素,而煤氣(0003)、港鐵(0066)、中銀(2388),雖然未算完全的收息股類股,但風險不高,都可留在退休組合。
另外,你可以將這$300萬,分成5部分。
第一部分投資收息股,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組合,你可考慮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恆生(0011)、工行(1398)、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等,大多有5%股息
另外,有些更有超過8%的高息股,但股價就略有風險,你可以小注考慮,例如佐丹奴國際(0709)、中石化(0386)、互太紡織(1382)等(記住,股價略波動,不能太過大注)。
(你可睇下《50穩健收息股》當中仲有好多)。
你平衡的投資這些股,除了可以得到穩健的收息收,同時可有效的分散風險。
至於現有持股和你提議的安碩恒生科技(3067),雖然有質素,但由於佢地作用主要係增值。而作為退休人士的你,增值已經不太重要,重點反而係創造穏定現金流。
所以,你可以開始慢慢將現有持股,換碼至收息股中,去增大你組合產出現金流的能力。
第二,投資債券,你可以選擇A評級的債券,年期較長都可以,但利息卻不高。你可以到銀行問問。
第三,投資年金,你可以睇睇,這是適合你們的產品,零風險,可以有穩定回報。
第四,你亦可投資銀行低風險類的產品,你可自行到銀行了解下,總之是「低風險,持續現金流」的。
第五,持有現金,除了可做定期外,現金亦可以為你的後盾,以備不時之需。同時,若投資市場大跌,你可以在這時買到更多的收息股,股息率會進一步上升。
你可以將$300萬資金,平衡地分配在上述的項目上,對你來說是最好平衡風險,同時有穩定的現金流。
------------------------------------------------
Q21712:
Hello. 睇完你的選股勝經及股票勝經後. 發現自己有幾隻股票 係因為人性因數而買入而非理性分析.
例如美團3690 係240 有一手. 後來經估值後 PE合理區間為 $132 - $240 左右. DCF 方法為 $167 - 213. 對於重新檢視後發現 因為買入在昂貴區,
我地應該點樣應對? 我明白買賣在於企業本身的質素. 但考慮整體組合, 我應該持有定出售,去張資金放入另外有經分析過又合理區下的股票?
龔成老師︰
我地投資一隻股票前,必需先做好分析和估值,之後出手,才算正確方法。
但由於你已買入,我地就應審視翻,這隻股票有無質素,去決定是否持有。因為已買入,所以重點已經係睇質素,買貴左,定平左,而一刻唔會係我地持有與否的理由。
若分析後,發現此股係有質素。我地就要了解,佢是否適合我地成個財富配置。
以美團(3690)為例,佢係潛力股類,但不確定性較高。若你係退休人士,就不適合持有,有質素都要沽。
若你係年青人,這股適合。但佢佔你組合比重好高,我地就要沽少少,去平衡個風險。
美團本身係有潛力的,過往一直虧損,到近一年,開始有正現金流,這是一個實質的利好因素,因為之前一直在燒銀紙,現時初步見到成效,不過,估值的方法好虛無,因為現時的市盈率仍過百倍。
如果有利好消息,佢可以上好多,但如果估值修正,股價可太跌。
只可以話,潛力是有的,現價唔算平,之前明顯貴,之後回翻好少少,大約合理區頂至略貴。
你持有此股係可以,但此股暫時不宜太大注。
------------------------------------------------
Q21713:
老師,我男朋友之前入左4手中國碳中和(1372),在5.5買入,你覺得這股票有前景嗎,長線持有可以嗎?謝謝你
另外,我都睇好新能源股,老師對於大唐新能源01798有咩看法?可以分注吸納長線持有嗎?
龔成老師︰
中國碳中和(1372)主要在香港從事土木工程項目、樓宇建造和保養;以及開發、生產及銷售汽車發動機。
企業規模唔算好大,股價、營業額和盈利都十分波動。過去有多年出現虧損,加上過去幾年,核數師都比出「無保留意見 (修定報告)」
雖然唔一定有問題,但我地對這類股票,就要保守少少。
整體而言,此股投資價值不高,你勉強可以好小注持有。但長線計,換至其他優質股較好。
大唐新能源(1798)主要在中國專注於風電項目的開發、管理及營運。
佢要從事風電等新能源的開發、投資、建設與管理,低碳技術的研發、應用與推廣,新能源相關設備的研製、銷售、檢測與維修等,與新能源業務相關的培訓、諮詢服務,以及房屋出租。
過往的業務發展不差,長遠都有投資價值,不過規模較細。現價合理區中上部,可分注,但唔建議投資太大注。
------------------------------------------------
Q21714:
Sir:這些年來不斷看老師的書和 Facebook post,使我的理財和投資知識增長不少。
今次想請老師你看看我的投資組合,給予我一些意見。
我現年27歲,全職+freelance月入為$3萬至$3.5萬,扣除開支每月可儲約$2萬元。
目標在5年後Full Pay買入市值$300萬以下的村屋單位自住,並於40歲前財務自由過半退休生活。
現時手持$20萬現金和總值約$40萬股票,組合如下:
2 中電 117 @$74.89
5 匯豐 835 @$43.83
66 港鐵 257 @$42.10
1810 小米 1000@$26.54
2800 盈富 363 @$27.19
9988 阿里 1036@$250.36
ARKK 27@USD$140.46
TSM 34@USD$125.93
PYPL 10@USD$253.40
中電、匯豐、港鐵和盈富月供$2000,阿里就$3000。
因為尚算年輕,所以股票組合側重於增長股。最近科技股回調不少,雖然有時會因而感到憂慮,但憂慮過後明白波動只是一時,應該把目光放遠。
比較擔心的是ARKK,高位買入太多了,現正盤算是否應全數賣出轉做現金,然後等待時機買入VOO,還是在低位時再加貨?
老師認為我的組合還有其他地方需要作出調整嗎?
另外,我正考慮購買儲蓄保險/年金,希望40歲後有固定收入/一筆錢用作日常開支,你認為儲蓄保險還是年金會比較適合我?
老師對我的40歲前財務自由計劃還有其他意見嗎?
Thanks!
龔成老師︰
不論是置業,還是你財務自由目標,都尚有一定時間,係而一刻我地應先做去增值部份,累積一筆財富,為這2個目標作準備。
你現時持股和月供選股,都係有質素。但中電(0002)和匯控(0005)主要係收息,增長力唔高,不宜持有太多。
而儲蓄保險和年金,這類產品,都不太適合用於財富增值。
以你現時27歲去計,可以投資「平穏增長股」和「潛力股」。你每月5成儲蓄,即是用$10000做月供。其餘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
選股上,除了盈富(2800)和港鐵(0066)這類平穏增長股,你都可以投資同是平穏增長股的VVO、金沙(1928)、恆基(0012)、平安(2318)、中銀(2388)、煤氣(0003)、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0823)。
潛力股可選安碩恒生科技(3067)、比亞迪(1211)、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中生製藥(1177)、福壽園(1448)、GX中國電車基金(2845)。但佢地波動性和風險會較高,你要自己平衡。
如果你現時無太多投資經驗,潛力股這類風險較高的股票,你就不要持有過多,最多維持2-3成好了,甚至先集中係平穏增長股類。
若你有一定投資經驗﹐潛力股比重可以相應調高,佔組合約3-5成,視乎你投資經驗多寡和了解這些股票程度而定。
餘下的另一半儲蓄和$20萬現金,我地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較大回調,就加大力度掃貨,然後作長線投資。
至於ARKK,係有質素。但你預佢股價較波動,係潛力股類,要控制整體注碼。但現貨唔洗沽,長線持有就可以。
我假設投資回報有10%(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資$20000 + 現有資產60萬(現金和持股),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240萬。
但我唔建議你用FULL PAY去買屋,因為現時係低息環境。若你有一定投資知識,應用借貨模式買入物業,以便留下較多資金去做增值。
假設你動用一半資金去置業,之後再用同一方法去增值至40歲,大約可累積到500萬。
再將佢換成6%收息資產,每月大約可以創造2.5萬現金流。
你可以用我以上預算作為參考,因應自己情況和目標,再作調整,去提高達成你目標的可能性。
------------------------------------------------
Q21715:
老師你好,本人持股2318,貨量唔多,長線看好,但睇返新聞先知有華夏事件,我在87蚊買的,適宜在81蚊多買一注嗎?
另外亦有939,有20000股,在2018年買入,一直跌,買入價7.8左右,宜繼續買入,定收住息先?
手上有中國人壽20000股,16.3買入,長線看好這公司嗎?
龔成老師︰
華夏幸福(600340)公司出現流動性緊張,平安(2318)為其第二大股東,在此公司投資額約為540億。
以平安資產規模計,算唔上一個大投資,而且集團最終損失,都不是以這個投資額作準。
因此,這個問題唔算係好嚴重。反而要留意,將來會不會陸續出現同類問題。如有,就反映平安係投資決策上,可能有不足之處,那就有需要扣分。
暫時睇平安質素依然存在,你可長線持有。但再加注,最好相隔10-15%,所以建議等人回多少少先。
建行(0939)有質素,但主要係收下息。若你目標係收息的話,不用理股價波動,照持有就可以。
中國人壽(2628)並不是無質素,不過增長力唔強。同埋企業的賺錢能力不及過往年代。
相信這股唔會再大跌,但要佢大升都不易,長線持有價值都算有,但暫時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若你持貨不多,係可以。相反你持貨佔組合較多,建議沽出部份,換至其他優質股﹐去平衡風險。
------------------------------------------------
Q21716:
老師,我又來請教你了,因為我多了月供的預算,以及媽媽聽我說願意把自己只懂得放在銀行的其中10萬儲蓄嘗試給我幫她投資,
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想問問你的意見~另外我也看了你的財務自由行,80後百萬富翁,五年買樓四部曲,50優質潛力股等書!
現在排緊預約你的股票勝經呢在100多名後哈哈。
我今年剛滿27歲,打算幾年後結婚置業,現在月供緊:
2800盈富1000
0027銀娛1000
3067 安碩恆生科技1000
另外有兩手3067和一手小米
1. 過多一段時間,我供完自己讀書後,每個月會再多出7000可投資,總共每月可投資金額1萬。因為老師你說要預留些資金,所以打算每月儲蓄4000,投資6000
(還是可以再多些?因為我今年才開始投資股票,起步較晚)。
請問以下6000的投資方案哪個較好?是方案一分散投資,或方案一集中etf投資,因為手續費的問題,或者老師你可以建議我怎樣調整我的投資方案嗎?
我還年輕,可承受風險較高,那麼舊經濟股和新經濟股可一半一半嗎?甚至新經濟股比例可再更高?因為想五年內可買細價樓投資。
方案一:
2800盈富2000
0027銀娛1000
3067 安碩恆生科技1000
1810小米1000/或港交所好?
1177中生1000
方案二:
2800 盈富2000
0027 銀娛 1000
3067 安碩恆生科技 3000
2. 另外,我媽媽(佢年齡唔算大,相信仍可財富增值),佢願意拿儲蓄其中10萬給我嘗試投資,不過她說虧了我就要賠給她成本,贏了就算我的哈哈。
她比較保守,我打算買收息股,現在幫她買了一手0548深高速@8.020,剩餘84000左右,打算會繼續買收息股如港燈、香港電訊、工行、置富等老師你說過的收息股。
那麼,我媽媽是否應該將其中一半投資平穩增長股如盈富、領展、港鐵等呢?還是收息股比較穩當,因為我不能虧了她本金哈哈。若賺了我還是會分她一半的。
謝謝老師你的無私分享,問題比較長,希望不要介意,繼續向你學習!
龔成老師︰
1) 你現時月供$6000,儲蓄$4000,根據大市平貴水平而言,已經係可以,唔建議再調高每月供款。
你現在還很年青,操之過急,反而會對你不利。只要用對方法,長線持有這些優質股,自然會有不錯回報。
其實方案1和2都適合你,選擇重點會係月供成本和你對這些股票的認識。
若你係特別睇好小米(1810)、港交所(0388)和中生(1177),你可用方案1。
小米(1810)、港交所(0388)都係好優質,你可以視乎個人喜好和認知程度,去做決定。
如果你想月供成本少D,或者你唔係咁熟這些潛力股,又或者想分散D個風險,方案2會較合適。
2) 至於你母親,雖然以佢年紀計,的確好似你所講,係有一定增值需要。
但由於佢個人比較保守,風險承受能力不高。我建議你照她意願,集中係收息股,會比較適合。
目標是5%、6%的股息率的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深高速(0548)、香港電訊(6823)、工行(1398)、恆生(0011)、置富(0778)、陽光(0435)。收息基金(3110),都可以。
但緊記,係你創建收息組合時,唔好太集中係個別企業和行業,以免有過度集中性風險。
------------------------------------------------
Q21717:
老師想請教下你,3883及2233、799邊隻較有質素?現價邊隻較抵買?
龔成老師︰
其實3隻股票,性質好唔同。我建議你除了價格值博率外,都要因應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去選股。
中國奧園(3883)主要於中國從事物業發展及物業投資業務,近年增長快速,這是受中國樓市保持向好的情況帶動,加上佢利用大量負債運作,當好景時,佢就會好好賺。
但佢的負債有點多,有危有機,好景時好好賺,但逆景時,就幾大件事。
所以,這類股不是無前景,現價合理,但此股風險較高,唔建議大注。
西部水泥(2233)主要在中國陝西省從事水泥生產,以「堯柏」及「堯柏水泥」商標銷售,主要用於建設高速公路、橋樑、鐵路及道路等基建項目以及住宅樓宇。
業務不過不失,雖然都有d質素,但不算好強,產品價格自主能力不高,賺錢能力不算強。
比較吸引的是現價唔貴,但長遠對佢增長就唔好有太大期望,可以視為收息股。這類股唔建議太大注投資。
IGG(0799)業務上都有質素的,但卻是有風險的類別。
雖然佢財務數據不差,但業務本質的不確定性大,軟件及遊戲都是變他較大的行業,這種不確定性可以令企業好勁或好弱,因此你要明白這點。
佢股價上落大是正常的,如果你投資要明白這點,就算長遠企業價值向上,都要明白股價波動。這股不是無質素,現價算合理。但由於有風險,因此唔建議大注。
------------------------------------------------
Q21718:
龔sir,可否分析一下現在經濟狀況,是否偏向滯帳。
現在由於(1)疫情,資源生產受影響,(2)另加上多國量寬政治,引致資源價格大升,不只是大升,是創歷史新高。
但另一方面,經濟重啟亦受各地疫情影響,經濟停滯不前。通脹升溫,而經濟沒跟上,引致滯脹危機風險,現在是否很高。
以往,很少出現滯脹,但印象中,有一次,是所有資產價格會下跌包括股票,物業,債券。。。那時是現金為王。
可否聽聽龔sir你的看法。
龔成老師︰
各國係疫情期間,加大印銀紙速度,令市場預期通漲會進一步升溫。引至滯脹機會,係存在。
但我地係制定投資策略時,應集中在企業層面去作考慮。而唔係估會否出現滯脹,或者出現後,成個大市會點走向。
我地做架事,其實應該係偏向被動,而唔係去預估將來。只要市場出現變化,令價格調者至有利位置,我地就可以有策略地出手。
當然,宏觀經濟唔係完全唔理,但只會佔較少比重。較要留意,這類宏觀因素變化,會唔會影響到企業長線發展,咁就可以。
------------------------------------------------
Q21719:
龔sir你好,睇完思維篇之後,有幾題問題想請教老師
(1) 書中提及過辭職,我想問當時你同上司講辭職原因係咩?
(2) 書中提及進攻型思維,前提係都要有基本防守,我股票組合大約$30萬,當中大部分都係水桶2,想問咁算唔算防守?
(3)本身月供緊1177,2800,788,066,下個月將788變成供1211(如果唔貴的話),算唔算增加進攻?可行嗎?
(4) 如果我強項及興趣在於股票/理財/投資/數學,應否全面集中提升這些技能既實力,還是都要發展其他技能?
(5)小弟幾鐘意數學,但數學能力其實可唔可以幫助理財/投資?
謝謝龔sir指導
龔成老師︰
1) 同佢講我想尋找其他發展,首先想休息下,之後再轉其他工作。(但其實,當時我已經寫緊書,已經建立了出面的副業,但無同上師講)。
2) 你現時26歲,係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而且你年輕,風險承受能力,理應較高。
水桶2,係要有,但大約佔組合一半好了。因為水桶2有增長力,但唔算最高,主要係幫你穏中求勝。
其餘部份,應投入水桶1股票,去做進攻。但我唔係要你盲力地加大比重,因為始終水桶1要求投資知識較多,風險也較大。
如果你經驗較淺,可以先小注,大約佔組合3成左右。此期間,你要努力學習,去提升自己投資知識水平。到你有一定知識和經驗,你可以投資到約5成比重。
3) 要睇你供款比例,水桶1(1177, 1211, 0788)和水桶2(2800, 0066),應大約各佔一半,當然你視乎投資能力,去再作調整。
4) 我建議你先集中係自己強項,但唔代表其他唔理。就好似我自己,投資商業/股票較強,所以會先集中這部份。
但同時間,我都會學習其他地方,令擴闊自己知識之餘,都看看其他地方,有無發展機會。
5) 坦白講,係有D幫助,但唔會好大。除非係會計方面,個幫助就會較直接。
------------------------------------------------
Q21720:
龔成老師,近期股市調整令股票資產-30% 心理上有壓力,本人持有 9988,3690,1810,175,6690,2400
請問以上是否有質素的股票?是否應該長期持有?現在應唔應該溝貨?感謝
龔成老師︰
你持有股票都係有質素,可以長線持有。你要明白,就算優質股都會有波動,唔好太受個買入價影響判斷,要從企業質素去諗,到底隻股票值唔值得長線持有。
但我發現,你持有的股票,都是近半年較熱門的類別,反映你在選股時,只跟著市場較多人投資、近期較多人談論的類別去選股,而這類股(近期熱門類),一般都已經炒起左,因此一般都貴。
如果你日後都以這方法投資,往後仍是好易買貴貨的情況出現。
但好彩的是,上述持股,不少都有質素的。
另外,我想你留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你組合中除了海爾智家(6690),全部都係潛力股。佢地雖然有增長潛力,同時風險都較高,不宜持有過多。
特別係心動公司(2400)、美團(3690)這類不確定性高的公司,投資時不可以佔組合太高比重。
就算你現時好年青,風險承受力較高,潛力股都最多都只可以佔約5成,餘下應投資平穏增長股。若你投資經驗較淺,潛力股比重,要再調至3成以下。到你學到一定投資知識,才慢慢調高。
未來時間,你就要加大翻平穏增長股部份,令組合更平衡。
對於你想再加注,我就唔建議。
因為本身你組合已經風險偏高,就算再平,暫時都唔建議加注在這些潛力股。到你組合開始大,個比例回復正常,你才考慮是否加注。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賺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賺錢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練先生,太樂觀了。六桶冷水會令人清醒?不,我都說過幾個類似的觀點,結果惹來什麼?泛民打手連登招呼呀。因人廢言,乃方塊字文化。見你可以棒打再有利益之時,那些賤貨一定會不留情面的拿著你的文章說「剩係識潑冷水」、「咁叻你做過咩?」來招呼你。有些說話都是自己私下說好了。香港人要死,就由得他們尋死好了。
#流亡就是無能
#不是我說的
#我quote練生quote㗎咋
#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
#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
//今天和大家談香港社會運動的海外翼。當本土翼遇到前所未有的壓阻力之後,不少香港人寄望海外翼有所作為。一些響叮噹的社運骨幹透過各種途徑離開香港到海外立足,這些人物帶着不少港人祝福飄洋過海到異域,矢志做外國政府和民間的游說和解說工作,也盡力在香港人社群裏發揮影響力,壯大各方對香港民主自治運動的支持。游說似乎真有用。近月歐美政府的一些作為,包括對若干「鎮壓有功」的中港黨政幹部制裁、為香港人提供「救生艇」、犧牲若干自身經濟利益同香港攬炒等等,反映了國際線上的汗馬功勞。不過,我認為香港人看了先別高興,倒應該也很快看到,儘管各國有所行動,但中港軸心政權並沒有絲毫退縮,反而加倍鎮壓、氣勢如虹。
如果這個全景象令人有點泄氣,那麽我還可以給大家澆幾桶涼水清醒清醒。
一、人權說帖不是符咒
首先要明白,國際游說有個限度,而這個限度,在一些最賣力、最同情香港人的國家裏,已經幾乎觸碰到了,往後難再有甚麽突破;也就是說,游說已經到了經濟學說的收益遞減區,事倍功半無可免。游說存在極限,因為事實上各國是為了你香港人在捱義氣──看到你的人權受壓,引發了他們的同情心,對中港軸心政權作出制裁,但制裁對他們而言是有經濟和其他各方面代價的;他們要對自己的國民負責,包括在經濟方面負責,不可能無限度付代價替你打人權仗。這不能怪人家。
說到底,你若要民主要自治要光復,主要還得靠你自己付出,人家不可能代你去搞這個那個革命,國際政治的餐牌上,沒有這一道免費午餐。辛亥國民革命成功推翻清帝國,關鍵恐怕不是英法日俄等國的道義制裁罷?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在旁支持,最後還是十三州殖民地的建國者拿了槍炮把英國人的十倍兵力打垮了。中共打敗國民黨,有蘇俄的强大支持,但關鍵還是他們的三大法寶特別是最後階段的那張王牌解放軍。三十年的香港民主運動從政權那裏爭取不到絲毫讓步,說明了一個事實:面對的原來是專制極權,香港人的付出因而遠遠不足;現在大家清楚了,光是磨損幾雙鞋底磨不出民主雙普選,哪怕是幾百萬人都經年纍月在那裏磨。
那麽,2019年的勇武又如何?不少手足流血了,還死了幾個人,於是有人罵政權麻木不仁──怎麽你特府黑警可以那麽無動於衷?換作是民主國家政府早倒台了!誠然。問題是大家面對的是專制極權;過去二十多年北人搞韜晦,所以大家錯覺了。所以,不光是「飯民」搞錯了,勇武和他們的支持者也許還是搞錯了;原來,香港人2019年的付出還是遠遠不足;光是流幾灘血死幾個人,別說換不來民主,連送中也阻止不了,12人的遭遇不是說明政權給大家「加倍奉還」了嗎?
好了,這邊廂的搞錯了就搞錯了,但如果舊運動的名人、新運動的骨幹,都跑到海外面對民主國家的政府搞游說,以為以人權民主價值寫在說帖上,人家就會超限量給你支持、中港政權就會讓步,那就依然會是「搞錯了」。幾十百個人磨嘴皮不會比幾百萬人磨鞋皮有效。說帖不是符咒,沒有神力。
但有人會說,游說可以很有效啊,你看當年基辛格不是成功游說中國聯美抗蘇?《左傳·定公四年》不是記載有超級楚國說客申包胥「哭秦廷」哭了七日七夜,結果秦國答應出兵攻吳救楚嗎?
游說在某些條件底下當然可以非常有效。中蘇當年已經撕破臉,中國便是在社會主義陣營裏也非常孤立,朋友只剩東歐兩個小國;文革搞到後期,中國經濟已非常惡劣,基辛格於是有機可乘。秦國答應出兵救楚,絕不是被申包胥磨眼皮感動了;秦楚本來就有姻親關係,而且如果吳滅了楚的話,秦的頭號敵人晉就能夠坐大,秦稱霸中原的目的就難似登天。這些都是赤裸裸的大國利益關係算計,游說的內涵不涉絲毫道義。況且,游說者都帶了手信。基辛格準備好要出賣台灣。楚國答應秦國,事成之後讓出六百里商於之地。國際線上的流亡人光用人權反共等道義理由游說,不是沒有作用,而是力量很有限。如果沒有新的形勢突變,西方國家的現有反應,幾乎可說已接近他們的道義極限。
二、流亡組織十居其九泡沫化
西方學術界於二次大戰之後興起了「播遷學」(diaspora studies;也有譯作「離散學」)及「流亡政治學」 ,其中不少結論相當悲觀。1972年,匈牙利猶太裔作家 Paul Tabori 寫出了第一本流亡學專著《The Anatomy of Exile: A Semantic and Historical Study》, 指出一個大致規律:絕大多數流亡或播遷者當中的反抗運動,一代人光景就消失。這一點我有親身體驗。十年前我每到加拿大省親,常會應當地港僑團體邀請座談香港民主運動和政經狀況,聽眾九成以上是上了年紀的香港移民,特別多是89年離開的那批次。主持者給我指出,較年輕港僑關注的是當地社會和生活;在那邊出生的不用說,便是在香港出生和上過學的年輕移民,也很快對香港的事務淡忘,支持香港民主的意識薄弱得幾乎可說沒有。這當然是人之常情。2014年之後有變化,座談的聽眾以年輕人居多,而且人數比之前幾年的暴增。不過,我不認為這個變化可以持續;一代人(25-30年左右)之後,如無意外,那時的新一代又會忘情。Tabori 的結論放在香港人身上是對的;香港人不是猶太人。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歷史教授 Idesbald Goddeeris 於2007年寫了一篇關於流亡研究的文獻綜論,劈頭第一句就說 “Exile is the experience in impotence.” 這幾乎把「流亡」和「無能」畫上了等號。他列擧二十世紀一系列流亡經驗,包括1917年的俄羅斯反革命流亡、1930年代的西班牙反法朗哥流亡、二次大戰期間的德法等國的反納粹流亡、大戰後東歐國家的反共流亡等,不是流亡者客死異鄉就是流亡組織無聲無色急速泡沫化,就算最後流亡者所針對的政權消亡了,也主要不是由於他們的在外吶喊和努力。文章指出,政治學文獻對流亡者的貢獻通常認定得比較大,但那是因為不少那些文獻是出自流亡者手筆,而所謂貢獻,通常是難以量度的。至於歷史學文獻,總的來說則是對流亡者的貢獻認定低得多。
Goddeeris 的文章還指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如果流亡運動產生代表性或正統性爭論的話,那這個運動就無可避免一事無成,因為正統性的爭論不僅佔據了他們的主要精力,還往往導致運動的最惡意分裂再分裂。要大台,終歸連小台也沒有。據我所知,八九六四那批中國流亡者的運動泡沫化了,爭大台是一重要原因。香港的2019批次的流亡者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可能好一些,因為2014年之後就批判、摒棄了大台主義; 但一個問題是,流亡運動在海外沒有强大的公民社會監督,會不會重新掉進大台、正統之爭而虛耗精力?大家不要忘記了,大一統觀念在中國文化裏出現得特別早,自宋朝以後,中國人就普遍掉進大一統裏意淫;歐陽修《正統論》說:「《傳》曰:『君子大居正。』又曰:『王者大一統。』」那個《傳》指《春秋公羊傳》,戰國時期的東西。正統思想活在我們的部份文化基因裏,根深柢固,所以運動裏的人,就算主觀上反對大台,也容易「以我為中心」,彼此為之打個半死。
三、流亡團體多是道德糞坑
馬克思是流亡界的常客,一生流亡三次,第一次兩年在巴黎,第二次三年在布魯塞爾,第三次在倫敦最長,達34年,直到他去見上帝。前兩次他都被當地政府請走;當時最先進的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英國對他仁至義盡最寬大,他卻最憎恨資本主義民主。他的流亡經驗豐富,因此對流亡團體的種種惡習十分熟悉。1848年巴黎二月革命失敗幾個月後,恩格斯寫信給他,痛駡流亡團體的內部失德,他十分以為然:”...(it) is an institution which inevitably turns a man into a fool, an ass and a base rascal unless he withdraws wholly therefrom, and unless he is content to be an independent writer who doesn’t give a tinker’s curse for the so-called revolutionary party. It is a real school of scandal and meanness in which the hindmost donkey becomes the foremost saviour of his country.” (...除非你徹底從那所謂的流亡革命黨抽身而去搞單幹,否則它一定會把你變成一個儍瓜,一頭笨驢,一個低等壞蛋。那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出產醜聞和習得尖酸刻薄的學校,最屁的驢子在那裏給認作最一品的救國者。)(《馬恩全集卷38》)
熟識中共黨史的人都知道,中共「長征」(內流亡)到了三不管的延安,高幹生活腐化不堪,給王實味、丁玲、艾青等文人黨員寫文章捅破,毛惱羞成怒,找個特務罪名把王秘密處決。不只共產黨如此,同盟會人士在日本的時候,醜聞耳語不少,孫大炮志大才疏獨裁專橫而且不是正人君子的一些說法已經傳開,只不過後來的人寫黨史都為尊者諱。
如果用理論分析,流亡革命黨因為多是地下組織,便是終極主張民主的,也不免在運作層面採用高壓一元化領導,但在革命階段,組織運作就是一切,權力於是極度集中,又因為沒有法治和社會監督,於是出現各種弊端;如果再加上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十分有限的資源的爭奪、個人作風的近距離衝突、執行「家法」時的種種不公,等等,狀況的確可以非常惡劣。這僅僅是就那些尚未喪失革命鬥志和初心的流亡團體而言。換作是一些喪失了鬥志、徒具虛名不事生產而以欺騙所在地政府和NGO津貼度日的那些團體,當然就更不堪。
四、勇武無法適應流亡日常
流亡者離鄉別井,舉目無親到一個異文化裏生活,若無法適應,會產生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2019離港的那批次當中,就有不少如下事例:流亡者到了目的國,人家慷慨接收,居留手續和基本生計都給苦心安排好,但因為流亡者飲食不習慣,於是沒多久就回流,寧願送頭。看官,這些人在槍林彈雨之下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卻頂唔順安全流亡生活裏冇奶茶魚蛋雲吞麵。當然,那也並不奇怪,因為大家都「真係好撚鍾意香港」。不過,做出那種取捨,心理因素方面是否欠缺了甚麽?西方心理學家已經做了不少研究,證實流亡者當中,或深或淺患上各種精神病的比率偏高,自殺傾向更明顯,而香港的流亡者對此束手無策。
2014年的佔運日子裏,我在佔領現場和一些年輕抗爭者交談。他們有一些告訴我,今後要進行嚴格的體能訓練,以備日後抗爭時「打得應、掟得遠、走得快」,令我大吃一驚。回想,原來勇武抗爭的體力本錢,幾年前就開始累積。不過,2019之後,我卻覺得,心理質素方面的弱點,可能更加致命,而克服這些弱點的本事,則更難練就,不是舉舉重、跑跑圈就可以。出身於港式大都會的抗爭者被迫要面對的,是兩種截然不同卻一樣沉悶的環境和孤獨的長時間,其一就是流亡,其二就是坐牢,所包含的心理挑戰,並不是有了勇武所需的體格就能具備。
十多年前,我的老友程翔先生出獄回港,久別重逢,我問他受刑期間最難挨的是甚麽,他說:「係冇人同我傾偈,幾乎發癲。」因此,培養堅强意志力和在大異環境裏的中長期心理適應能力,對抗爭者非常重要。歷史上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刻意鍛煉心理質素的最著名故事,就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為了光復己國而强迫自己睡不舒適、吃不甘美,即「卧薪嘗膽」的傳說。我不知道今天的抗爭青年當中,有多少人能夠對自己作出這種鍛煉要求;也許很多,或足以令我再次感到驚訝,但我估計其實很少很少,少到接近零。
五、學猶太人窩囊復國?
近聞海外各派抗爭者的中生代有一共同點,就是非常欣賞猶太人的堅忍承傳,播遷世界各地幾乎兩千年之後最終復國並實行民主。這種欣賞,擺在 Paul Tabori 說的「流亡意識一代即消亡」旁邊看,非常有理。不過,要兩千年才能實現一個理想,凡事慣即食的香港人,真是難以認同;莫說兩千年,就是兩百年,對那些嘴邊常掛一句「希望有生之年乜乜乜」的老一輩民主派而言,也是不可想象、遙不可及。因此,以猶為師,文化上不對號。
猶太人自公元初給羅馬征服乃至驅散之後,很快喪失鬥志,變得窩囊怕事,膽小如鼠;千百年來世界上排猶、猶太人遭殘殺、財產被掠奪的事例不可勝數,但它們只會逆來順受,受不了就走,好死不如賴活着。二十世紀猶太建國,也很大程度是英國開綠燈並撐腰。 這種性格容或不足以稱道,但頗值得留意的是他們有信仰的軟硬件,後者指遍佈世界各地每一猶太人聚居處的教堂(synagogue),那是他們發揮軟力量即信仰本身力量、達至文化承傳和民族凝聚的物質建設。支持這種物質建設的,就是猶太人的雄厚經濟實力。他們認為勤奮賺錢是本分,但同時認為所得財富不過是神託付給你今生管理的東西,死的時候應該盡量捐出。他們流亡,代代堅守信念,而且相信自食其力,不靠政府救濟或NGO施捨,和很多八九六四的中國流亡人不一樣。
還值得留意的,是他們對信仰的執着,香港人看簡直是到了病態的地步。猶太人的信仰規條以及由之而來的行為守則多如牛毛,例如單是安息日不可點燈着電發熱的規矩和例外規定就有好幾十條,電燈泡不可用但LED不發熱卻比較認為可以,安息日之前就已經開着的就可以,如此等等。規條多得連他們自己也吃不消,於是各教派和地方都會發明一些巧妙理由去盡量繞過、取得方便但名義上不違反這些規條。儒家會說那是沒有了仁的內涵的禮,徒具形式,但從他們寧願辛苦挖空心思將就也要保留那些規條,倒可看出他們的一種極度執着。大概就是這種執着讓他們窩囊地死守着復國信念近兩千年,最後神推鬼擁之下成功了。香港人很難效法猶太人復國(那是違反國安的);但有些人認為能夠從猶太民族身上得到啟發,例如不靠正規學校教育而能夠有效作語言文化承傳。我則認為香港人連這一點也難學到。別說流亡在外國,就是在香港,大部份家長也以子女習得英、法、德、日、普通話等外來語為尚。
學猶?算罷啦!
六、流亡者不懂流亡學
香港人一向輕視學術,凡事靠直覺扭計精乖高轉數,所以縱有大批人流亡移民搞海外抗爭翼,卻鮮少有人提出要學懂弄通流亡學。本地翼搞民主抗爭,一代人光景下來,才發覺搞錯了,因為未弄清抗爭對象政權的本性,遂以磨鞋底抗爭三十年一事無成。海外翼現在一窩蜂搞國際游說,我估計一樣錯誤,因為未弄清楚民主國家政客要對投票人負責、包括要保障他們的經濟利益,因此不可能以人權為武器與中國周旋到底。若又因此磨破嘴皮一代人一事無成,那麽海外翼也是無效的,知道的時候,如 Paul Tabori 所說,已經夠鐘消失。我估計在西方很多幾十年一事無成的流亡運動,包括西藏獨立、古巴復國等,都是糊里糊塗抗爭幾十年,最後又糊里糊塗地夠鐘消失。前車本來可鑑,但香港人很可能缺乏必要的文化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口氣給大家淋了六桶涼水,估計會清醒,然後迷惘,因為不知路在何方。指路不是我的角色,我也無此能力。沒有大台了,也沒有唯一的正確途徑,找路因此是每個人的獨立責任。讓我改寫一位法國哲人的一句話:當你感到完全迷惘,也許就是你觸到了智慧的邊沿。
練乙錚//
全文: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102/76ZXRNCDZNCQRGCFFIG3JRLV4I/?fbclid=IwAR1q3J3VgMPs-zx4YFmL24wFh6oUf7h8ydOfjeWX_vIhW2-x3R3ccXEjy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