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雖然剛剛過去,但我唔會忘記要好好答謝呢位「神隊友」咁多年來嘅付出🏆。
仲好記得當年我突然出現焦慮症,晚晚瞓覺前係咁喊,成日諗返工我有啲乜嘢未做好,一諗就喊到收唔到聲,仲有輕生嘅念頭,係佢喺懸崖邊救翻我一命,佢叫我即刻辭職,鐵飯碗都唔要,「我養你囉📣」。就係呢句話,我可以喺佢嘅支持下做咗全職媽媽3年幾。
唔好睇小「我養你囉📣」呢句話,要做到其實真係好難,見佢每日放工咁累,壓力又大,作為佢嘅老婆,要諗啲方法幫佢消除疲勞,回復體力先得。
田野滴雞精 有3️⃣款中藥滴雞精,照顧全家男女老幼需要,我就選擇咗「君益滴雞精」俾我老公。「君益滴雞精」成分有:田野放牧雞、西洋蔘、茯苓、白朮、甘草。
呢啲中藥材基底不熱不燥,補而不峻,所以燥熱體質都啱飲,而且可以健脾祛濕,仲可以增強免疫力。(https://www.good4u.com.hk/…/tien-yeh-chicken-essence-guanyi…)
💯老公飲完話好好味,我都試過飲少少,中藥味都幾重,但唔會覺得苦,好易入口,亦唔會有其他滴雞精牌子嘅𤓓味(定係炭烤味?我唔係好識形容🙏🏻)飲完老公都話精神咗,返工就冇咁易做錯嘢啦😎
➖➖➖➖➖➖➖➖➖➖➖➖➖➖➖➖➖➖
🐓田野滴雞精堅持使用台灣黑羽土雞,喺台灣雞種中活動力係最強,而且選用公雞,蛋白質最豐富,脂肪量少,用嚟製作滴雞精嘅品質,比起傳統嘅老母雞高好多。
🐓除此之外,田野滴雞精有經營40年嘅自家農場,喺台南土質富饒嘅嘉南平原自然放牧,唔會使用農藥,亦不含激素。(通過SGS對動物用藥測試)
🐓田野滴雞精用四隻雞滴出10包嘅濃度,所以建議正常體質嘅人士,好似我老公咁,一星期飲兩至三包就夠👍🏻
➖➖➖➖➖➖➖➖➖➖➖➖➖➖➖➖➖➖
🎉好消息!
嚟緊5/7-18/7 Time Square嘅CitySuper設有試飲推廣攤位,買兩盒送一包。(仲會送個好可愛嘅細袋仔😊)
🎉另外,由即日起至31/7,D2 Place 3/F 期間限定店亦會提供試飲㗎,快啲去試味,睇下我講嘅嘢係咪好中肯啦😝
田野滴雞精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good4uhongkong/
#田野滴雞精 #台灣製造 #君益滴雞精 #黑羽土雞 #試飲
#父親節 #神隊友 #我養你囉
#多謝你救翻我
#我個時意志再薄弱啲可能已經☠️
#情緒病可以係急性
#個時的確係有啲嘢trigger到我情緒
#我收到死亡恐嚇
#不過往事如煙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6l9mOzYix_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情緒病可以係急性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6l9mOzYix_c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一名有長期病患的六旬男子,在接種科興疫苗後兩天,因急性呼吸困難入院,其後死亡;鄰近的韓國和日本,最近亦有人在接種牛津-阿斯利康疫苗及BioNTech疫苗後死亡。新冠疫苗是新事物,部分人對這類死亡事件感到擔心,乃是人之常情,惟從科學角度,死者生前打了疫苗,不代表是疫苗致命,兩件事不存在必然因果關係,時間相隔愈久,相關可能性愈低。放眼世界,上述3款疫苗俱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接種,多國專家都確認疫苗安全可以使用,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六旬男子死因與疫苗無直接關係,渲染炒作事件反映的是成見,並不科學。當局應加強向公眾解說,以免「疫苗猶豫」情緒擴散,給疫苗接種工作拖後腿,衛生署和醫管局亦應加強溝通,避免通報滯後。
蘋果頭條
昨日《蘋果》率先踢爆,有市民接種科興疫苗後兩日死亡的事故,觸發公眾對這款整體有效率僅50.6%疫苗的信心危機。今日9時政府開始讓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BioNTech疫苗,記者發現,科興的接種名額「爆滿」時段,在9時後不斷減少,或反映不少市民選擇「轉軚」接種BioNTech疫苗,甚至決定放棄打針。《蘋果》向政府查詢有多少人取消預約、會否公佈數字及原因,公務員事務局至晚上11時許僅回覆指,今日在5間疫苗接種中心應約接種科興疫苗的整體接種率約 92%。換言之即約8%人沒有應約接種科興疫苗。
東方正論
港府抗疫無能,一味指望疫苗打救,惟驚爆第一宗懷疑接種疫苗死亡個案後,疫苗安全成疑、副作用堪憂的陰霾再次籠罩港人心頭,不僅「退針潮」乍現,已接種的市民同樣寢食難安,惟港府依然好整以暇,無意叫停接種計劃。專家委員會更是極速地一錘定音,昨晚力指死者患有嚴重冠心病,斷定死亡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長期病患者及長者是否適合列為優先接種群組,「一打即死」尚且難以追究,要是接種者在港府兩年受保期過後才出現嚴重副作用,更是追究無門,毫無保障。
星島社論
一名六十三歲男子在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死亡,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隨即展開會議,商討近三小時後,一致認為死因與疫苗接種沒有直接關係。根據初步解剖報告,死者有「三高」問題而又未有妥善控制,根據解剖報告,其有嚴重冠心病,三條血管皆嚴重閉塞,推斷死者因出現急性心肌梗塞、肺水腫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委員會表示,由於死因與疫苗接種沒有直接關係,故疫苗接種計畫會繼續推行,強調市民有責任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有嚴重長期病患則要先尋求醫生意見,才去接種疫苗。
經濟社評
長期病患男子打新冠疫苗後死亡的消息前晚傳出後,隨即有市民轉趨觀望。雖然專家初步一致確定既有的冠心病是猝逝肇因,惟公眾短期疑慮難免,當局要竭力以科學理據及數據,鞏固信心,且聚焦宣傳嚴重長期病患者該尋求家庭醫生意見,主動遏止謠言冒起及抹黑,以免反疫苗情緒滋生紮根。有「三高」兼吸煙習慣的63歲男子接種科興疫苗後兩天死亡,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經開會後昨晚公布,臨床和初步解剖的死因為嚴重冠心病引致的心肌梗塞和肺水腫,一致認為無關疫苗,可繼續接種計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l9mOzYix_c/hqdefault.jpg)
情緒病可以係急性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Z31DTnEz4b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政府打算周五起放寬防疫措施,解除晚市堂食禁令,戶外做運動可以不戴口罩。本港疫情有好轉迹象,單日新增病例回落至20宗以下水平,防疫措施略作放寬,可以減輕抗疫疲勞和民生壓力,惟目前源頭不明個案仍多,反映社區尚有隱形病人,有待全民檢測查找,公眾必須保持警惕,防疫不能鬆懈。港府因應第三波疫情,尋求內地協助提升檢測能力和隔離治療設施,可是病毒追蹤等方面仍待加強。疫下香港疫情防控經歷了「三收兩放」,今次再一次邁步放寬,能否跳出「重開經濟-疫情復熾」的迴圈,仍是未知之數;飲食業界提倡的控疫新舉措是否可行管用,亦無十足把握,當局今次放寬防疫措施,為民生經濟重開踏出一小步,但願這不會成為下一個迴圈的開始。第三波疫情上月爆發,本港防疫措施收緊至前所有未的程度,二人限聚令、晚市禁堂食、口罩令等,對於遏阻疫情蔓延,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嚴厲社交限制持續個多月,亦對經濟民生構成巨大壓力。
蘋果頭條
曾參與反送中集會的15歲職訓局青年書院女生陳彥霖,去年9月底離奇赤裸浮屍海面,警方及後指死因無可疑。死因裁判法庭就事件展開研訊。法庭傳召多名曾診治彥霖的精神科醫生出庭作供。其中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楊禹行於去年8月中在屯門醫院就彥霖的精神狀態作診斷,指她患有急性壓力反應,以及對立反抗症,惟沒有精神錯亂、思覺失調或幻聽幻覺。據女童院社工較早前供稱,去年8月19日彥霖破壞院舍設施,又將枕頭塞入馬桶,院方於是報警。警方接報到場後,彥霖的情緒變得激動,突然大叫及用粗口謾罵,且態度囂張及輕佻,最終被送往屯門醫院。
東方正論
本報昨日《正論》敦促政府抗疫與經濟並重,適時調節禁聚令,即日下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便宣布,周五起放寬晚市堂食至九時,而戲院、美容院及部分涉及較少身體接觸的戶外運動場所可以重開,市民在戶外運動或郊野公園毋須強制佩戴口罩,官員又一次展示「唔踢唔郁」的作風。第三波疫情稍回落,放寬禁聚令有其理據,但具體措施卻缺乏準則,難以明白其邏輯。例如放寬晚市堂食至晚上九時,而非更晚的十時,難道病毒在九時後會特別兇猛?
星島社論
疫情有回落迹象,雖然昨日新增十六宗新冠肺炎本地個案,較前日略為回升,但在確診宗數低位徘徊之下,政府昨日宣布為抗疫措施「鬆綁」,除非疫情出現突發性的逆轉,周五凌晨起會放寬四項社交距離措施,最令人關注的是準備延長晚市堂食至九時,亦打算重開電影院、美容院和部分室外運動場所,以及容許在郊野公園戶外範圍,以及公眾地方運動,毋須佩戴口罩。當局強調在新常態下,很難預期社會長期會沒有確診個案,未必能夠等待至社區沒有確診個案下才考慮放寬一些社交距離措施,須逐步有序重啟社交及經濟活動。確診個案逐步減少,昨日新增十九宗新冠肺炎個案,十六宗為本地個案,當中九宗為沒有源頭個案。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昨日回見傳媒時指表示,過去一周,每天新增的確診個案數字逐步回落,但疫情每一天都有反覆上落,尚未完全穩定和維持於一個低水平。
經濟社評
港府宣布將有限度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包括讓食肆晚市恢復堂食,一如我們之前強調,抗疫與經濟要兩手抓,取得平衡,避免一刀切。疫情逐步回落是大家努力合作抗疫的成果,值得珍惜;政府則要汲取爆疫教訓,堵塞防疫漏洞,方能應對入秋後流感夾擊下的疫情新挑戰。各項防疫措施昨天屆滿,港府宣布措施延長兩天,後天起將有限度解禁,包括重開戲院和美容院,食肆可恢復晚市堂食至9時,在戶外運動及到郊野公園可以不戴口罩。港府此時放寬部分防疫措施,一來疫情正在放緩,盡管昨日確診又重上雙位數,但其中源頭不明個案已連續8天回落至單位數;二來是要平衡經濟與抗疫的需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31DTnEz4b8/hqdefault.jpg)
情緒病可以係急性 在 【情緒急救系列:三個令情緒病患者願意求醫的方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日會教大家三個方法,如果身邊有朋友真係出現 情緒 健康問題,需要去看醫生的時候,你 可以 用咩方法去幫助他,引導佢尋求相關的治療。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