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常有失落,有些失落毫無選擇空間,可能令人驚惶失措,也可能令人痛不欲生。
在失去至親時,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如何在這個幽深的陷落中自我疼惜?以下是個人整理的3點建議,提供給需要的朋友參考:
1. 允許自己悲傷,不再企圖逃避、壓抑或縮短它
2. 告訴朋友你真正的需要,有時需要的是傾聽,而不是解決方案
3. 沒有一定的時間表,也沒有對或錯的悲傷方式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1849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
👉https://reurl.cc/R1om0Z
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照顧者聯盟
👉https://bit.ly/3dxSDMS
愛長照整合式行銷-讓大家更認識你的銀髮、長照好物與服務
👉https://bit.ly/2T1FmoR
愛你但我無能爲力 在 Diamond(鑽石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安
#正能量
人生需要歸零
要將過去清零
讓自己重新開始
真的不用時刻替別人著想
不是每個人都能把你的善良放在心上
很多時候 你不說 我也不說
就這樣
說著說著就變了
想著想著就算了
你若光明
這世界就不會黑暗
你若心懷希望
這世界就不會徹底絕望
你如不屈服
這世界又能把你怎樣
現在的我 不埋怨誰
不嘲笑誰 也不羨慕誰
陽光下燦爛 風雨中奔跑
做自己的夢 走自己的路
一切安好 永不期待
永不強求 心無掛念
沒有恐懼 用心甘情願的態度
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沒有誰能擊垮你
除非你自甘墮落
不拼一把
你怎麼知道自己是人物還是廢物!比你差的人沒放棄
比你好的人仍在努力
你有什麼資格說你無能爲力
沒有什麼忘不了的
總會在以後的時間忘了你
先忘了你的樣子
再忘了你的聲音
忘了你說過的話
現在不行 以後也可以
最近體重上升了
絕對沒有偷吃
只是把你偷偷放在了心裡
雨聲潺潺 像住在溪邊
寧願天天下雨
以爲你是因爲下雨不來
你流過多少淚
就有多少笑容在等待你
久病才知誰愛你
深醉便知你愛誰
人生如畫
生活本身是一副畫
但在涉世未深時
我們都是閱讀觀畫的讀者
而經過了風雨 辯別了事物
我們又變成書中的主角
在各自演譯著精彩
風光的時候
仰慕你的人有很多
落魄的時候
挖苦你的人也不會少!
所謂生活
就是一邊拿刀反反覆覆的捅你 一邊還責備你
怎麼這麼久還沒練成刀槍不入!
最好的教養 知人不必言盡
言盡則無友 責人不必苛盡
苛盡則衆遠 敬人不必卑盡
卑盡則少骨 出生的時候
上帝問我是要記性好
還是要長得漂亮
我已經忘了當時怎麼回答的了
我從未變過
只是學會了僞裝
跌跌撞撞地
走過了人生最喪最灰暗的時刻
那些最難熬的時光
你越出色 恨你的人越多
你越好 討厭你的人越多
因爲你的好
襯托出別人不夠好
所以當你越來越優秀
遭受的非議就越多
我們的生命
都是來自於偶然
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
愛你所愛的人
溫柔地對待一切
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
無論前途怎樣兇險
都要微笑著站定
因爲有愛 所以我們不恐懼
信任就是一把刀
你把它給了別人
他就有了兩個選擇
捅你或者愛你保護你
你以爲的希望
其實只是讓你陷得更深的絕望
你要帶著絕望找到真正的希望
#人生需要歸零
#要將過去清零
#讓自己重新開始
愛你但我無能爲力 在 兒童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孩子的心理壓力,
如何轉換成身體症狀嗎?
我曾經服務過一位身體化症的青少年,他遇到壓力時,無法走路,需要別人攙扶,爸爸媽媽很擔心,好不容易養大的孩子,怎麼會發生這種狀況,著急的跑到各大醫院檢查,MRI,斷層掃描,及其他精密的儀器檢查,都做過了,花了不少錢,卻換來無解,醫生們看著無助的父母說,報告書上都沒有什麼問題,排除是身體引發的疾病。
父母們非常的失望,因為身體不能走,應該是身體疾病吧?但這些大醫院醫生們都無法替他們找到身體的病因,讓他們一下失去了方向,因而轉往判斷是心理方面所引起的疾病。
與這孩子進行心理諮商晤談,才發現原來在考試壓力上相當大,但他說得出壓力,但不知道心理的壓力,竟轉化成他身體上的無力。
但或許你會問,考試壓力有大到沒辦法走路嗎?那為什麼我就不會?每個人原生家庭背景所培養的個人人格特質本來就有所不同,打個比方,就好比過去你身體健康底子好,但當你遇到一場大病,底子好,疾病的壓力就不會把你擊垮,但如果你的身體底子不好,一場大病也可能帶走你的生命。
換句話說,過往原生家庭培養你的性格,或特質,有好的心理健康因子,會讓你遇到重大壓力,也可以扛過去,但這孩子的原生家庭沒有給他太多的愛與陪伴,也覺得與母親距離很遙遠,而當大考壓力來,孩子心理壓力無法承受時,就轉化到身體的無力,讓他無法行走。
當然你可以問那他怎麼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呢?
其實人的心理機制是很奧妙的,當你無法接受的事情,很容易潛藏在潛意識中,會閃過你的意識的腦袋,因為人是無法接受自己是脆弱的,或是不好的自己,爲了避免這樣的焦慮,會選擇一個心理比較可以接受的方式來理解自己,譬如說我是身體不舒服,無法走路,而不是我知道自己沒辦法考贏同學,得承認自己失敗,這樣承認自己的無能,是較難接受的。
寫到這裡,你或許也可以想想,有些孩子,特別國小生,一早起來會說,我肚子痛沒辦法去上學,媽媽可以幫我請假嗎?
當然我們第一個想法一定是帶他去小兒科醫生看,但如果你發現這是很頻繁的,譬如一週好幾次且有固定頻率,你可以有一個判斷是或許孩子在逃避些什麼壓力,比較好的方式是可以先從導師著手,了解學校是否有什麼壓力事件,通常跟人際衝突或課業壓力有關。
再來可以探問孩子是否有遇到什麼壓力,讓他不想上學,家裡誰他願意聊,都可以是搜集資料了解孩子壓力的方法,了解壓力的來源,可以想辦法陪他如何度過,一般心理素質好的孩子,可以因此而成長,不需要透過身體化症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壓力。
但如果像我前面所說,孩子過往的心理健康因素較少時,則需要進一步的個別診斷與諮商,才可以慢慢一步一步協助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讓他能捨棄用身體化症的方式來因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