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家 #滷味王子 在 和平路上 #愛國超市 前面的小攤
事實上,最早先這一家滷味王子是六合路上的店面
當初老闆和老闆娘還在的時候就常常來光顧了....
後來沒有營業一段時間,還在想跑去哪裡時
就出現在愛國超市前,只是...剩下老闆娘而已...
簡單的滷味,辣辣的湯頭(小辣還蠻辣的XD)
加一點王子麵,這一餐吃得很飽足
也許,不算是美味至極的餐點,但對於我們來說
天氣冷時,出來外面買個熱呼呼的餐點也頗不錯的啊!
滷味王子: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256-2號
#沙拉麵 #高雄美食 #和平路美食 #高雄晚餐推薦
愛國超市老闆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法版口罩之亂 |
週五傍晚,我全副武裝、戰戰兢兢的冒著生命危險出門,就為了去我家附近的市場買未來一週的新鮮蔬果魚肉。
迎面走來一位畫著很濃眼妝的金髮女郎,穿著緊身高腰裙、亮皮帶、豹紋外套又腳踩厚底高跟鞋,一副要去夜店嗨一晚的裝扮,但...........臉上戴著醫療口罩。這種超現實的畫面讓我完全忘記在禁令發出的此時,這位女士的裝扮是要出門運動遛狗?就醫?上班?探望老人家還是?
對,巴黎路上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了,從二個月前亞洲人戴口罩被歧視辱罵,到現在不管是歐洲人或非洲大媽都戴起了口罩,但是有六千五百萬人口的法國,有這麼多口罩嗎?
當然不,法國在這二週武漢肺炎感染數據直線上升後,各界才發現武漢肺炎傳播力之強大,連以往看病不戴口罩的醫生都憤怒的向政府表示:「叫我們不戴口罩看診,就像消防隊員救火沒穿安全裝備一樣!」從前二週週就陸續出現醫院口罩失竊,到上週醫護人員總算感到事態嚴重,第一波向政府表達抗議!
醫院的醫療人員都沒口罩怎麼辦?院內感染?沒辦法的情況下,Grenoble的醫學中心發出影片教導醫護人員如何自製布口罩,此時有口罩總比沒有好。
接下來發出抗議的是本週禁足後,開始執法開罰單的十萬警務人員,他們的抱怨是:「我們就不會被傳染嗎?」然後憤怒的聲音從會接觸人群的各行各業陸續發出,超市收銀員、郵局、航空業者⋯⋯等。
於是昨天媒體瘋傳月初法國議會質詢時,一位議員就提問執政團隊:「說!我們2003年因為SARS之後通過的法案,政府要有口罩存貨,到了2009年一共有15億個口罩。現在面對中國來的病毒,你們把前任政府留下的遺產用去哪裡了?!」簡單的說,他要表達的是「我們本來是口罩富國,怎麼突然變窮國?」還有,這位議員真的有說中國來的病毒,耿爽應該很快就會表達不爽了。
面對質詢衛生部長早有準備,原來法國後來在2011年遇到H1N1大流行時,在大家接種疫苗之後,議會又覺得沒有必要有那麼多口罩,反正全球口罩生產量供過於求,有需要再跟中國買就好了。於是決定讓這些庫存口罩慢慢消耗,不再維持庫存量了。所以現在法國有多少口罩?手指頭伸出來數一下,很簡單,中國前天捐贈的一百萬個口罩,加上軍方釋出的五百萬個口罩,一共六百萬個口罩。
這個數字不要說法國,台灣都不夠!所以這些口罩全部保留給一線的醫療人員,法國政府現在請法國境內四個口罩工廠三班制的生產,每週產量六百萬個,不夠的口罩會向國際間採購!衛生部長說完真是振奮人心,下面一片掌聲。
真的是這樣嗎?前天中國支援的口罩到貨,昨天和今天還是有醫生、護士、助產人員等醫療人員沒有口罩可用,大家都氣炸了!但是和醫療無關的法航,卻能輕鬆找到口罩給員工使用,政府到底在做什麼?!(咦?有沒有和太平洋上某個島國的國民很像?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然後法國的愛國商人出現了!做牛仔褲的改做布口罩,百分之百有機環保牛仔布料又Made in France,提供給一線的醫療人員,老闆說:「口罩比牛仔褲好做多了!」織品公司也馬上動員,機器快速生產雙層、三層的布料,做出布口罩,有比沒有好!歐盟在分崩離析的此時也趕緊呼籲各國,口罩、防護衣物等醫療用品大家要共享資源!
這二天電視政論節目邀請的專家,有位堅持戴口罩上電視,有一位今天還說:「我們不是台灣人,怎麼可能做到成功抗疫!」惹得主任人有些不爽的問:「你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法國人不守規矩?」
在法國口罩之亂的今天,我想起前法國落跑去選巴黎市長的衛生部長曾多次信誓旦旦的說:「法國已經準備好了,大家不用恐慌買口罩。政府有足夠的庫存,必要時會發給大家!」說真的,想到她,我就超級不爽,上週日已經用選票把她下架,就算現在出來放個馬後砲說早就通報政府又怎樣?鏡頭前說話的都是妳喔!
愛國超市老闆 在 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比小說更挑戰的事實》
這兩天沒有演講活動,我的鼻子喉嚨趁機抗議一下,昏沉地窩在沙發上,抱著一本書看累了睡睡醒了看,《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讓我忍不住搜尋資訊一定要爬起來跟大家分享。
這本書是一個單親女傭的求生之路,單親是因為未婚懷孕,做清潔女工是因為只有高中畢業的她,這是門檻最低又能最快養活自己和女兒的工作。沒有支持系統,父母早就離異有其他家庭還遠在天邊,孩子的爸避之唯恐不及,只願意每周接手小孩幾小時。當初她可以選擇把孩子拿掉,推她入這個大坑的自己也算一份怪不得誰。
我故意用這麼理性冷靜的口吻寫下上一段的最後一句。對啊,明明是一個珍惜生命愛孩子的母親,為什麼感覺卻被這個世界懲罰呢?寫到這裡,我想邀請你試著想想,她會面臨甚麼樣的議題?
我向來關注貧窮議題,或許是因為很小的時候家境並不寬裕,我的媽媽曾經抱著發燒的我在街上大哭,她沒有錢帶我去看醫生或買藥,後來是附近藥局老闆先幫忙給藥緩解。我的爺爺奶奶剛從大陸過來身無分文,爸爸是長子賺錢養家,其實一領薪水就是月光光,後來是一個很戲劇性的轉折,我媽中了愛國獎券,才有第一筆「閒錢」開始創業、開始有積蓄,人生才有機會不一樣。
然而我能同理的實在太少了。首先,他們必須耗上數個小時等待、填寫一堆文件才能證明自己一無所有,領取美國的社會福利;當你接受救濟住進收容所的身分一成立,你就必須時時刻刻接受政府單位的「抽查」甚至「驗尿」,他們就像大家長一樣,認為貧窮的人與懶散、骯髒、毒品甚至犯罪的詞連在一起。
這樣一想,當街友真的很自由自在,或許這能解釋為什麼許多人仍可保有尊嚴,也不願接受那樣的「幫助」。
更令人生氣的是,當作者拿著食物券去超市買東西時,會有人告訴她「不必謝了,因為那是我繳的稅」;也有人盯著她買什麼東西,只要是被認為「額外」的,就是社會福利的濫用者、吸著納稅人的錢好吃懶作。
我也想起我的女兒曾經問我:「媽媽,為什麼那個街友拿錢去買菸,而不是食物?」
我那時是以更多的問題「回答」我的孩子,她在我回應的問題裡重新思索、體會,我知道這對她並不容易,對每一個生活無虞的人來說,同理不是意願的問題,是能力的極限。
唯一能讓我們有機會跨越這道障礙的,是讀一本真實人生的奮鬥史。我們老是以為自己順利的人生是因為做「對」了許多選擇,但很多人做了勇敢正確的選擇,仍然面臨萬劫不復、無法想像明天、計畫未來的人生。
正如這位單親母親,她願意生養一個孩子,難道這個選擇是整個社會讓「它」變成錯的嗎?這本書有太多可以討論的面向,留給每一位願意閱讀的人。同場推薦的還有:《我在底層的生活》《做工的人》。
我也蒐集一些相關資訊,這些資訊都能讓我們讀完書之後,重新看台北的街頭,重新體會屬於台北人的白天黑夜。歡迎分享!
→《2019貧窮人的台北》展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88054398703462/
→「重修舊好」食堂:
https://www.facebook.com/fixfix.jo.good/
#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