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事多鳥寶小檔案】
名稱:紅蟳米糕
暱稱:米糕、魯魯米、米爺爺
種族:文鳥(紅)
性別:男
年齡:7歲
屬性:小透明/隱身/模糊
米糕剛到我們家時,我弟一直想幫他取個可愛的名字,像是草莓麻糬等等,但雞腿獨排眾議,堅持要取作紅蟳米糕,於是米糕等名字就確定啦~~平常家人都叫他「米糕」,所以常常讓人家以為他就叫作米糕,導致記不清楚他的本名。
曾經有個名叫烏骨雞的妹妹(黑文,已經成為小天使),第一次一起做健康檢查的時候,就看見醫生露出一抹微笑🤣🤣🤣
剛帶回家的時候發現嗉囊裡有球蟲,所以有段時間常跑醫院,幸好狀況不太嚴重,他本鳥也很配合吃藥,康復得很快。
他的右腿曾經卡在籠子導致骨折,後來又因為戰鬥民族本性使然,跟白文麻糬王(已經成為小天使)打架而扭傷;痊癒後右腿有些無力,但基本抓握沒有問題,平時的文鳥跳跳舞也表現得很好❤️❤️❤️
母胎solo,不受文鳥美眉青睞,不論怎麼努力依舊沒用,被稱為魯魯米。之前聽鳥友說紅文好像在文鳥圈不太受歡迎,也不知道是不是米糕長得不符合文鳥美眉的審美_(:зゝ∠)_
雖然威嚇是戰鬥民族文鳥的美德,但米糕很溫和,基本上不太恫嚇人家,只是他很愛爭寵,常常用各種方法爭奪鳥奴的目光,並試圖窩在鳥奴掌心,冬天非常適合當暖暖包(?)
有了秋刀魚(銀文)以後感覺米糕的鬥志被激發了,放風期間常常看到他在教育小P孩,兩個孩子吵來吵去其實滿有趣的~
擁有文鳥愛洗澡的天性,無論氣溫多低他都堅持要洗,寒流來也一樣大無畏地嚕啦啦⋯⋯每次都要緊急抓出來擦乾、吹乾,超怕一個不小心就讓他感冒🤦🏻♀️🤦🏻♀️🤦🏻♀️現在一到冬天就得注意不能一次給他太大碗水,不然過不久就會收穫落湯鳥一隻。
他乾乾的時候聞起來有股淡淡的甜味,有點中藥包的感覺,但是洗完澡的味道卻很重,不過跟肉肉(和尚)比起來應該不算太濃。
米糕超級喜歡盪鞦韆,窩在鞦韆上也開心,但因為太愛長時間窩在鞦韆上,造成腳掌角質增生,如果不處理怕會發展成禽掌炎,所以有陣子不敢再放鞦韆給他,希望他能去其他幾根棲木上移動;好在沒多久增生的部分就脫落了,這才又把鞦韆還給他,但還是得持續注意不能讓他一直待在上面。
他很愛吃小米穗,看到小米穗圈圈整個開心。換籠前圈圈常被隔壁的吃貨糖豆兄弟(太平洋)偷襲,所以儘管米糕食量不大,圈圈還是很快就吃光光了。現在米糕已經搬到秋刀魚樓下,總算可以自己獨占圈圈,能不跟小P鳥當鄰居米糕應該會覺得很開心吧www
曾經不太愛吃蔬果,後來變成菜蟲,每次放蔬菜進籠子裡他都很高興地跑去吃。吃東西的技術不佳,以前被燕麥卡過上喙,還飛來向鳥奴求助,從此不愛吃燕麥,常常把燕麥丟出籠子。
他世界無敵不上相,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羽色比較難捕捉,總之每次按下快門都能捕捉到他的醜照,不是模糊不清,就是拍到他打哈欠、抓屁屁、搔鼻孔等畫面,讓鳥奴十分困擾。難得拍到一張清晰的照片就歡天喜地,迫不及待地分享;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比較少在粉專看到米糕照片的原因,畢竟還是得給他留點面子😆😆😆
他沒什麼存在感,常常讓大家忽略他的存在,放風的時候看到他會產生「你怎麼在外面?」之感。有時候滑手機滑到一半轉頭看到他都會恍惚一下,才想起他已經在旁邊待很久了。
往年出門的時候很愛啾,每次看醫生都啾一路,往往讓騎車的鳥奴各種尷尬⋯⋯但這一兩年他已經不適合出門了,大概是心肺功能有點退化,導致他只要受到刺激(更換環境、受到驚嚇等等)就會開始喘氣,需要鳥奴抱著安撫等他冷靜。
在麻糬王壽終以後,家裡有段時間只有米糕一隻文鳥,那時候他其實不太有精神,放風也只喜歡在鳥奴身上,而不自己去玩,讓人一度擔心他的身心狀況。還好秋刀魚出現之後米糕又恢復了活力,儘管兩個孩子打打鬧鬧有時候需要鳥奴調解,但還是鳥寶還是這樣活潑有精神最好啦🥰🥰🥰
期待米糕繼續當個精神矍鑠的爺爺,教教秋刀魚什麼是文鳥的美德(✪ω✪)
#文鳥 #javasparrow #鳥事多米糕 #鳥事多鳥寶小檔案202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我的頭好痛、好暈...噁~」 從掛急診🏥的電腦斷層掃描、心電圖、X光、抽血檢驗、止痛針、止暈針... 到神經內科診斷的頸因性頭痛😖... 再到中醫的📍針灸、🔥熱敷、⚡電療、貼膏藥... 醫師認為的原因都是😵我過度疲勞、肌肉太緊繃、壓迫頸椎神經,但看似對症下藥的處方💊,...
感冒畏寒原因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熱難免讓人心浮氣躁,就連胃口也變得不太好,環境溫度的高低起伏,與人體的感受及運作息息相關。營養師蘇奕安曾指出,進食能提供身體熱量,同時也會產生熱能,以協助人體調節體溫,醫學上稱之為「攝食產熱效應」。這也就解釋了天冷的時候,特別容易讓人想吃熱食來暖心暖胃;而天熱的時候,則是想來點冰涼消暑的沙拉或冷飲,甚至很多時候根本沒什麼食慾!
就西醫而言,食慾不振是腸胃道症狀的一種表現,有可能受腸胃疾病所引發。但出現干擾食慾的情況還包含內分泌疾病、心理疾病(如焦慮)、慢性疼痛、發燒(感染症)、口腔衛生、味覺改變、藥物影響與濫用、腎臟疾病等因素,而導致食慾下降
據中醫廖子嫻醫師也指出,就中醫對於食慾不振的觀點,主要是與脾胃有關,該臟器是消化食物和運化營養、水濕的重要場域。夏日合併潮濕和暑熱,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而體內濕氣無法排出,就會增加脾臟負擔。又因脾、胃會相互影響,若脾受濕阻,胃也會連帶受牽連,導致食慾下降現象。且常伴隨消化不良、腹瀉、便祕、頭腦昏重、身體疲倦、四肢痠重無力等症狀。關於食慾低下又可細分四類型,包括感受寒邪型、感受暑濕型、飲食所傷型以及脾胃虛弱型。其中「飲食所傷型」是現代人常見的情況,多半因飲食無定時定量,而引發食慾不振、噁心欲嘔、口氣、便秘、便臭等症狀
此次彙整「五個炎夏沒胃口的原因」,平時應妥善照看體況,以提振穩定食慾,均衡補充所需養分與能量,才能頭好壯壯過夏天!
❶運動量缺乏
當日常運動量不足,身體沒有燃燒熱量就無法促使大腦激素發出訊號刺激食慾,就不會想進食補充熱量,而導致食慾低落
❷飲水不足夠
平時若水分補充不夠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容易造成身體缺水,亦會影響代謝速度,造成腸胃蠕動、唾液等消化液分泌失衡,便會間接影響食慾
❸嗜甜食過度
因攝取甜食可立即提升血糖,而讓人出現已經吃飽的假象,而不再進食,這也就是吃甜食後常讓人胃口盡失的主因。除了平時就應少吃甜食,餐前更是最好別碰
❹環境溫度高
當人體感測到環境高溫,會通過神經傳導將訊息送至大腦,待體溫調節中樞收到訊號後,再對攝食跨區進行影響,而導致食慾降低。此外,高溫也會使人體的核心體溫上升,水分過度流失,血液變得濃稠,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❺健康閃黃燈
如長時間食慾不振、胃口不佳,且身體合併疲累、貧血、乾咳等各種症狀,當狀況持續且未見改善時,則表示情況並不單純,可能是內臟器官出現發炎、老化、病變等所發出的警訊。例如食慾不振合併喉嚨痛、乾咳可能與胃食道逆流有關;食慾不振合併疲累,且皮膚和眼睛發黃等症狀,有可能是肝臟發出的訊號;食慾不振合併熱潮紅、失眠、尿道炎、經期異常、且臨40-50歲的女性,有可能是更年期的影響;食慾不振合併嗜睡、畏寒,有可能甲狀腺功能低下;食慾不振合併呼吸困難有可能與心臟有關。以上僅供參考,遇身體明顯不適時,應由專業醫生診斷及詳細診查,以找出原因並妥善治療
#食慾不振停看聽
夏日易引起食慾不佳的常見情況如受到中暑、腸胃炎、熱感冒、低血壓(氣溫高易引發血壓下降,多半與脫水有關。表皮血管擴張、血液大量流向表皮組織幫助降溫,而使血壓容易偏低)而影響。若患上新冠肺炎,也可能出現食慾不振之情況,疫情期間,務必格外留意體況
#五道夏日開胃菜
https://reurl.cc/En6Dpn
#凱鈞話重點
#五個炎夏沒胃口的原因
感冒畏寒原因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怎麼這麼容易中暑?原來是肩頸張力問題!】
有句俗話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台灣的氣候來說,基本上過了端午,就是夏天的開始了。
沒想到才剛過端午節,門診就有幾位患者因為中暑的問題來求診。
一般來說,中暑問題主要與「氣溫劇烈變化、身體無法適應調節」有關係。
▎中暑又分「陽暑」與「陰暑」?
一般來說,廣義的中暑可以分為「陽暑」跟「陰暑」。
像是在乾熱的環境中,出汗速度過快、容易脫水、導致體溫調節能力下降,於是產生中暑現象。
在濕熱的環境中,因為環境溼度大,導致出汗困難,體溫也不易藉由排汗來降溫,也會產生中暑現象。
上面兩種所提到的,都偏向「調節溫度能力下降」所導致的「陽暑」。
而如果是在「室外熱、室內冷」的劇烈環境氣溫變化之下,則容易形成另外一種症狀,俗稱「冷氣病」的「陰暑」。
古代中醫經典-景岳全書中記載:「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貪涼,不避寒氣,則或於深堂大廈,或於風地樹陰,或以乍熱乍寒之時,不謹衣被,以致寒邪襲於肌表,而病為發熱頭痛,無汗惡寒,身形拘急,肢體痠痛等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陰暑,即傷寒也。」
從文字可以知道,陰暑是因為在冷熱溫差大的環境中出入,身體一下子對外在溫度適應調節不來而產生的類似感冒症狀。
雖然「陰暑」在廣義定義上也是中暑的一種,但是實際上,它的症狀會比較接近感冒。
▎容易中暑原來與肩頸張力有關?
同樣面臨天氣炎熱、氣溫變化,有些人即便已經補充大量的水分,也注意不要讓自己處在溫差過大、過度曝曬的環境,卻還是容易發生中暑的現象,而且兩三天就發生一次,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中暑當下除了補充水分、避免巨大溫差之外,刮痧,是一個很好的緩解方法。
刮痧最常被用來緩解中暑之後所產生的「頭痛、肩頸僵硬、頭暈脹」,這些典型肩頸循環不良現象。
能夠改善症狀,是因為在肩頸刮痧,能夠增加體表血流循環、改變筋膜張力、放鬆肌肉。
而之所以會有這些症狀的出現,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在於「在高溫環境下,頭部供血需求增加」所導致。就像劇烈運動當下頭部會覺得熱烘烘的,也是類似的生理現象。
這時候頭部需要更多的血液與氧氣供應,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頭部供血能力都十分良好,平常就有「長期肩頸僵硬痠痛」問題的人,頭頸以上的循環表現可能比較差。
因為筋膜肌肉的張力過大,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當頭部供血需求增加的時候,便會容易出現頭暈、頭脹痛、肩頸疼痛加重等等症狀。
也因此,這些平時就有肩頸僵硬痛問題的人,有更高的機率在中暑之後發生嚴重的頭肩頸不適症狀。
反之,平常頭肩頸循環良好的人,即便發生中暑,中暑後的不適症狀通常也較輕微。
而治療上除了刮痧之外,筋膜圓針治療也是很好的方式。
筋膜圓針的長處,就是在於肌肉筋膜組織的鬆解效果。
從頸椎到上肩背部,廣範圍的鬆解淺中深層筋膜肌肉組織,可以做到比刮痧更深層的放鬆與循環改善。
更重要的是,能夠根本上解決長期肩頸張力異常的問題,如此便能夠減少反覆中暑之後頭頸肩不適的問題。
#中暑如果合併有筋膜張力問題
#建議可以先下針後用藥
#中暑問題有時並不只是內科問題
#夏天就是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
-
#一樣是疫情前庫存照
#清庫存啦沒圖片用了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感冒畏寒原因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我的頭好痛、好暈...噁~」
從掛急診🏥的電腦斷層掃描、心電圖、X光、抽血檢驗、止痛針、止暈針...
到神經內科診斷的頸因性頭痛😖...
再到中醫的📍針灸、🔥熱敷、⚡電療、貼膏藥...
醫師認為的原因都是😵我過度疲勞、肌肉太緊繃、壓迫頸椎神經,但看似對症下藥的處方💊,搞了一兩個禮拜,我依然除了躺著沒事之外,其他什麼姿勢都是又頭痛、又頭暈,沒半點好轉的跡象😭,直到我去找了神醫......
🤢卡爾:「醫生我真的很不舒服...」
👨⚕神醫:「(把脈)你這是風寒啊!所以畏寒冒冷汗,這邊痛嘛、這邊脹嘛、這邊又暈又想吐嘛!」
話說完隨即來個三點放血🩸,說也奇怪,前一秒還暈到人生跑馬燈像🎠旋轉木馬般出現,這一秒卻突然緩解,接著再來個從天靈蓋到腳底板的全身針灸,我彷彿看見了一道救贖的光芒☄~
🤔那我前兩個禮拜是在哈囉......
🎙「EP31-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宮廷劇中了風寒的娘娘臥床不起不是裝病,都是真的!」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3NjE6X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qmOAn3
✅KKBOX Podcast:https://reurl.cc/Gdoy5v
✅SoundOn:https://sndn.link/00ff77/KYzzcR
✅Spotify:https://reurl.cc/Q7jA5q
✅Listen Notes:https://reurl.cc/zbMRp0
🖥YouTube頻道影音版:https://youtu.be/9r_urWfKwoE
#風寒不是感冒
#但我寧可我只是感冒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感冒畏寒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寒流又襲港,當西伯利亞人還在花園裏種花,你是否已凍過亞視份人工?中醫師鄭智仁指,畏寒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外感,例如患上感冒傷寒等病症;二是內傷,如陽虛體質。以上兩類人士,在天氣轉冷、流感肆虐的日子,更要注意飲食,例如避免寒涼食物,並根據體質進食適合自己的抗寒食物。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