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感謝編導徐麗雯與音樂設計蔣韜
很開心能參與[無垢鳥]的演唱👶🏻
有機緣能以完整編曲做現場的演出
——— 實在是太讓人珍惜了🙏🏻✨
——— 愛導演大大,愛蔣韜先生⁄(⁄ ⁄ ⁄ω⁄ ⁄ ⁄)⁄
⚡️MV已於平台發佈了⚡️
⚡️快去看看/轉貼分享⚡️
.
《光的孩子The Child of Light》
片尾曲 無垢鳥 White Drongo
🟡中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sur9pugrjVM
🟠英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GyAPQEhBp7U
🔴公廣金鐘入圍茶會現場演唱版:https://youtu.be/jIXvyaA-cXo
.
無垢鳥 (改編自客語童謠〈阿啾箭〉)
White Drongo ( Adapted from a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
作詞改編:徐麗雯 Sub Author : Herb Hsu
作曲改編:蔣韜 Sub Composer : Jiang Tao
演唱:邱舒 Performer : Shu Chiu
文/徐麗雯 By Herb Hsu
〈無垢鳥〉的歌詞係由《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以及客語童謠〈阿啾箭〉所發想而成。
阿啾箭為大卷尾的客語稱法,是地域性很強的鳥類,昔常見於農村牛背上;維摩的梵語是清淨、無垢的意思,結合以上二者,故曲名題為〈無垢鳥〉。
〈阿啾箭〉這首童謠使用在電影《光的孩子》的劇情關鍵處,藉由不同角色的無伴奏哼唱,前後串連出生命、情感的一脈相承。〈阿啾箭〉的童謠歌詞迴環反覆、直白簡要,指出無父無母的處境、追尋的失落,剛好扣合電影的角色際遇,也與《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的核心精神相呼應。
〈無垢鳥〉歌詞以聚沫、泡、燄、幻、夢、影、浮雲、電等喻,示明無常的諦理;而〈阿啾箭〉童謠則提供了一個生活感的基底;兩者一虛一實,精神層面和現實景況交匯共振,成為了普世無盡的扣問。
〈無垢鳥〉是電影《光的孩子》的片尾曲。原初的構想是希望片尾曲能有不斷往前、往前,最後隨風消散的感覺,意圖在影片結束時,以對自然的感知、經文的無常空相,延擴至更超然的識界,並帶給人飛昇、療癒的力量。
光的孩子 The Child of Light
境外即思
麗雯。徐徐(徐麗雯的官方粉絲專頁)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Women Make Waves Taiwan
#客家電影院
🎬 #公廣金鐘入圍茶會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的網紅邱舒 ShuCh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24 於公廣金鐘入圍茶會演唱 🔸 中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sur9pugrjVM 🔹英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GyAPQEhBp7U 無垢鳥 (改編自客語童謠〈阿啾箭〉) White Drongo ( Adapted from ...
感知力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感知力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說說這本書之前,想先分享我作的一個夢。
前幾天我夢到自己在一間狹窄、陰暗的房子裡走動,那裡到處都堆滿了東西,連要搬一張椅子到他處,路上都會跟各種囤積物磕磕絆絆。
那個地方甚至不能稱作是房子,更像是被各種匪夷所思的堆砌圈起來的違建。格局被雜物堆得零碎,我在夢中張望,通往大門公共空間竟然被我們佔了一大部分,逼得其他住戶出門得繞道而行;但自家後陽台卻也成了鄰居私自進出的曬衣場,我看著有人收了衣服從後門揚長而去,追過去衝著他背影大喊:「喂!這裡是我家耶!」
醒來後第一時間,我完全不能理解這個夢境的意義,直到調度殘存的畫面,讓身體再度浸染在那個情緒裡,非常反常的是,清醒時任何人都不會覺得住在這裡是舒適的代名詞,但夢中的我卻沒有絲毫厭惡,而是湧起一股「安全感」。
我竟然在那個夢裡有安全感。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來那個夢境示現的,是我的內心之家──那個殘殘破破、擁擠陰暗的房子,就是我平常內在縮著生存的地方。
聽起來非常匪夷所思嗎?作夢的那一天,剛好是我正在閱讀《順應人性》的其中一天。
***
《順應人性》的作者,恰好就把一個人的內在比喻成一棟「四層樓豪宅」:第一層是身體,第二層是情緒,第三層是大腦理性,第四層是靈性。而這些樓層的建構是有順序的,不然就會如同作者說的:「與身體失去連結是最常見的情況,我們因此卡在三樓,擁有重複且強迫性的思考模式。」
身體、情緒、理性和靈性,每一層樓都很重要,也需要建構好相互的連結。很多讀者朋友和我一樣,花了很多時間學習重新連結身體,也努力在情緒的波動之中求生,包括現代人普遍出現的焦慮。針對焦慮的情緒,作者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焦慮像是一種低度的長期恐懼,這說法部分是對的,然而你害怕恐懼的對象,可能只是你自己。」
***
我想到我夢中出現的房子,那些在走道上堆滿的雜物,或許就是我平常焦慮地緊緊抓住,以為自己擁有了就安全了的東西。也許是關係、是金錢、是名聲、是物質、知識、情感、甚至靈修,把我不安的內在填得滿滿的,以為自己擁有很多就很安全。住在這種地方,別人搶走一塊布就想跟對方搏命,因為窮得以為這就是全世界;而我和他人的關係也常像夢中一樣,界線坑坑巴巴,這邊我佔得理直氣壯,要別人配合退讓;另一邊被別人踩線,我卻也氣得跳腳無可奈何。
簡單兩個字:掙扎。內心之家如此掙扎困頓,還以為這是我們爭取來的安全感。
***
理智清楚的人在醒來後都會納悶,住在這種地方真的開心嗎?然而這也是很多人內心之家的樣貌──我們日日困在裡面,只想著多堆一點東西,多搶一點空間獲得安全感,實際上如果我們能退出這樣的狹隘,願意從這樣的房子裡掙脫出來,和身體、情緒、理性和靈性重新穩固連結,我們是可以住進「四層樓豪宅」舒適生活的。
在那樣的整合狀態下,我們內在會出現一種「超感知」,引導我們避開危險,作出正確的選擇,釋放內在的傷痛與記憶,過著有覺知而輕鬆幸福的生活。
***
最後節錄一句,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
「生命的本質就該像跳舞一樣,你不會瞄準房間內某個特定的點,然後認為那就是你這段舞蹈應該到達的地方。因為跳舞的重點就是『跳舞』本身。」
沒有「最後要去哪裡」,而是過程本身就是玩耍,是開心的,而能活出這樣的版本,就是這本書的英文書名《Fully Human》──你是一個完整、舒適、住在內心四層樓豪宅的人,而不是縮在狹窄的房子裡,困頓而掙扎的心靈。
這本書,推薦給內心想要搬進豪宅的你。
***
這次的合作有點特別,除了贈書以外,也和遠流推出了〈限時閨蜜書單〉的折扣。
9/28之前透過特殊連結(置於留言處),就能任選柚子甜精選書單上的作品,單本77折,三本69折,其中也包含了這本《順應人性》哦!
也因此這次贈書活動只開放留言兩天,兩天後沒抽到的就可以趕快手刀去下單了XD
***贈書時間***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寄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你覺得自己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房子?」,例如:
「我覺得自己內心住的房子昏昏暗暗的,常常找不到東西和燈光,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讓他變得更寬敞明亮。」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9/20(一)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請出版社寄送這本《順應人性》給他哦!
感知力英文 在 邱舒 ShuCh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9.24 於公廣金鐘入圍茶會演唱
🔸 中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sur9pugrjVM
🔹英文字幕高畫質版:https://youtu.be/GyAPQEhBp7U
無垢鳥 (改編自客語童謠〈阿啾箭〉)
White Drongo ( Adapted from a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
作詞改編:徐麗雯 Sub Author : Herb Hsu
作曲改編:蔣韜 Sub Composer : Jiang Tao
演唱:邱舒 Performer : Shu Chiu
文/徐麗雯 By Herb Hsu
〈無垢鳥〉的歌詞係由《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以及客語童謠〈阿啾箭〉所發想而成。
The lyrics are inspired by “The Vimalakirti Sutra” and the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阿啾箭為大卷尾的客語稱法,是地域性很強的鳥類,昔常見於農村牛背上;維摩的梵語是清淨、無垢的意思,結合以上二者,故曲名題為〈無垢鳥〉。
A black drongo is a highly territorial bird often seen resting on the back of a cow in the countryside. “Vima” in Sanskrit language means clean and pure, which is why the song is named “White Drongo”.
〈阿啾箭〉這首童謠使用在電影《光的孩子》的劇情關鍵處,藉由不同角色的無伴奏哼唱,前後串連出生命、情感的一脈相承。〈阿啾箭〉的童謠歌詞迴環反覆、直白簡要,指出無父無母的處境、追尋的失落,剛好扣合電影的角色際遇,也與《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的核心精神相呼應。
The Hakka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is used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lm “The Child of Light”. Hummed by different characters without the accompaniment, it expresses how our lives and feelings are interrelated. With the rotatory and straight forward lyrics, we know how it feels when you’ve lost your parents and try to find something but in vain, which is what the protagonist of the film has been through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e of “The Vimalakirti Sutra”.
〈無垢鳥〉歌詞以聚沫、泡、燄、幻、夢、影、浮雲、電等喻,示明無常的諦理;而〈阿啾箭〉童謠則提供了一個生活感的基底;兩者一虛一實,精神層面和現實景況交匯共振,成為了普世無盡的扣問。
A cluster of foam, a bubble, a flame, an illusion, a dream, a shadow, a cloud and lightning in the lyrics show us how transitory life is while the nursery rhyme “Black Drongo” itself describes an ordinary daily routine. The former is unreal while the later is real. When the spirituality meets the reality, endless questions arise ubiquitously.
〈無垢鳥〉是電影《光的孩子》的片尾曲。原初的構想是希望片尾曲能有不斷往前、往前,最後隨風消散的感覺,意圖在影片結束時,以對自然的感知、經文的無常空相,延擴至更超然的識界,並帶給人飛昇、療癒的力量。
“White Drongo” is the ending song of the film “The Child of Light”. The initial conception about ending song is to deliver the feelings of going forward and fading away eventually. We expect that the ending shows the sense to nature and the impermanence of sutra expending to the unlimited ambit, and also provides people the power of inspiration and mind-curing.
影片封面相片 / 楊鈺崑 攝影
感知力英文 在 LIVIGRACE. C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資創業:「情感人」如何創業?我看治療師的經歷。女生必看! | LIVIGRACE.CO
.
.
正在創業的你有否試過,
當你事業發展很好, 達到目標時依然不開心?
.
我也經歷過這狀況
初時連自己和另一半也不能理解這份心情
這令我十分困擾, 最後我要找治療師幫忙解開心結
.
原來由成長以來, 一些被忽略的情緒會影響一生的...
.
你創業賺錢最終目的是什麼呢? 最適合你的經營模式是怎樣呢?
.
.
我在這影片中分享
✅ 親身經歷的情緒治療得著
✅ 正視被忽略的情緒的重要性
✅ 情感人和理性人不同的處事方式
✅ 如何運用合適的創業思維
.
希望這影片幫到你,或分享給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
.
收看更多免費教學影片?Share,Subscribe + Like 吧!
更多有關創業的影片可拉到下面
⚠️【中文字幕請到右下方開啓】⚠️
================================
?【IG發帖懶人包】https://bit.ly/ig-easy
?【IG創業速成™】課程2.0 - 不只是增粉 https://bit.ly/course-ig2
?免費下載:INSTAGRAM創業-新手必讀手冊 https://livigrace.online/free/
?Instagram 找我: IG創業話題 @livigrace.co 生活個人成長 @livigrace.online
?想發問?加入面書群組,互相支持 http://bit.ly/thebosssquadhk
?了解更多 https://livigrace.online/
================================
?重點影片
// 我的創業故事 (朝9晚6小資女必看)
https://youtu.be/s1YYlpeN7iQ
//如何IG天然增粉2倍- (真人粉絲,賺真錢!)
https://youtu.be/84MszvXeY5s
//1天內製作30天高質IG帖文(天天發帖文,不再擔心沒靈感了!)
https://youtu.be/MUkMH39MAjA
// Instagram Tips 增加客流量+暴光 實用5招
https://youtu.be/lKuTTeI43Sw
// Niche 如何設定 "明確"目標客群
https://youtu.be/gIuV_WV5zog
// IG愈多followers =愈多生意?(想用 IG 賺錢的人注意)
https://youtu.be/pT6x2cxr6Es
// IG followers又升又跌點算好?如個破解?
https://youtu.be/CQg3MOFzupQ
================================
?Affiliate (自用覺得好才推薦給大家)
// Canva - 最愛的造圖工具(Youtube thumbnail, IG帖文限動都可)
用此連結有額外積分喔➡ https://livigrace.online/tools/
// Tubebuddy - 經營YouTube好幫手
https://livigrace.online/tools/
//拍攝工具:BOYA麥克風(性價比高,非常適合新手)
https://livigrace.online/tools/
//【 SPARKSINE 精選閱讀APP】- 發帖文沒靈感?別再"參考"別人的IG了!
高質有價值的IG帖文好幫手
https://livigrace.online/tools/
➡ 以節扣碼「LIVIGRACE」年費訂閱即減HKD30
---
免責聲明:以上某些工具已參與聯盟營銷計劃。
當閣下購買時LIVIGRACE.CO將會因此賺取佣金。
================================
#instagram賺錢 #instagramtips2020 #創業 #90後創業 #80後創業 #副業 #朝9晚6 #網路創業#businesscoaching #onlinebusiness #銷售 #onlinecourse #businessowner
https://youtu.be/LD4X9X3xrW0
感知力英文 在 艾莉的小太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她唱著她的絕望,卻想從絕望中鼓勵我們
中島美嘉在2000年代曾是紅極一時的日本歌姬
空靈又反骨的性格,過人天賦和獨特唱腔,舉手投足間盡是媚態
這樣影歌雙棲的她曾是枝頭鳳凰,前程似錦
卻在2010年被診斷出耳咽管開放症
耳朵像坐飛機一樣臌脹耳鳴,只能靠聲帶震動感知發聲
那年中島美嘉才27歲,卻失去身為歌手最寶貴的嗓音和聽力
此後她所演唱的歌都被批鬥得體毋完膚,走音、破音都是常有的事
她的歌聲壞了,但她說:「除了唱歌,我沒有更想做的事」
於是她用更強大的熱情來彌補
2013年,她收到「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這首歌
2015年,她的巡迴演唱會,她聲嘶力竭地把這首歌呈現
https://youtu.be/QL3T2Nzcqcs
在舞台上跪下摸著音響以感知節奏,用力地跺腳打拍子
踉踉蹌蹌的模樣和不夠輕亮的歌聲,這不是最好聽的版本
卻是綻放到極致的表演
而這首歌,還會在往後的歲月裡,撫慰每一個絕望的人
| ABOUT ME
嗨,我是艾莉 Aeri ♡
一個熱愛西洋音樂的中醫學生,
2013年開始在部落格翻譯英文歌,
喜歡用中文字的美 表達英文歌的深度和意境,
最近Youtube之旅才剛開始,一起來跟我聽音樂冒險吧 :)
| 尋找更多的 艾莉 ❀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eriParadise/
instagram ( aeri.z ):https://www.instagram.com/aeri.z/
翻譯部落格:http://aerirabbit.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