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則留言,
可抽黃庭鈺文集《時光走向女孩》(有鹿,2018年8月):
(1)Tag你的朋友
(2)說說在每個脆弱無助的時刻你怎麼度過
※
水族街(節錄) ◎黃庭鈺
第一次在凌晨,被警車載著經過這裡,我彷彿看見一條街在暗巷裡抽著寂寞的菸。
本來應該自己坐計程車回來的,但那夜被推出家裡的大門時,倉皇地連包包都沒帶,就這樣走到樓下立在半開的鐵門間呆望著前方,企盼又畏懼巷口出現的任何一束光。
同一個屋子裡的人太要面子,這個家被包裝得密不透風,像是一只從水族街提回來的水缸,被氣泡布、珍珠棉和紙箱保護得完完整整的。如果警車轉進來的瞬間,更迭閃動的紅藍燈會喚醒沉睡的巷弄,那這個家是不是將要曝光成實實在在觀賞用的水族缸了?忽然有點後悔撥通那組號碼。
三個警員終究來到我面前,我已激動地忘了有沒有閃入驚天動地的光。潛在一缽被豢養已久缺乏氧氣見光死的水族缸裡,我即將要溺斃了,這是不得不,最後的選擇。
那些高大的拳頭向我襲來,絕對的沙包,無以復加的力道。落地的我爬著去找矮櫃上的電話。然而,瞬即,線路就被一把扯壞,話筒在意料之外朝我的腦門砸去。勢必是想及這個行之有年的祕密將從這只話筒放送出去,盛怒的人儼然化成一隻被驚動的鯊,必要啃噬誤闖的不速之客。於是我像被左右甩拋的某種魚類,被拽著的長髮如一把海草,是不是生長得太過茂盛,所以面臨被拔除的命運。
就這樣,我被棄置在家門口,聽見門上鎖的聲音。
連健保卡都沒有,警員墊了錢陪我在診間坐著,等待一張驗傷單。警局的筆錄有點久,表格上問孩子是否為目睹兒,我回答曾經是。還在睡夢中的孩子啊,如果可以,那樣隔著一堵牆的波濤,但願它永遠是潛在水底的暗流。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洪晧倫 朗讀
#賴位政 手寫
#1月28日後公佈抽獎結果
*黃庭鈺(節自書介)
冬至降生於台南,成長於台中。多夢之人。現任教於新竹女中。
有時,她喜歡那個長不大的自己,安靜地看望一份承諾,相信永恆,帶點小淘氣,願意為了夢想、為了喜愛的人而帶有童話般單純的奮不顧身;而有時,她懊惱那個長不大的自己,失去憑藉便天翻地覆,為了尋求歸屬卻羞於向世界伸手而惶惶不可終日,對於莽撞執著總是感覺虧欠。
*出版社專頁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天寬〈我們將在上一次見面時腐化彼此〉
我們將在上一次見面時腐化彼此
我們都將在上一次見面時腐化彼此
那是個下雨時刻。你說還有三件事情要完成
但你仍在雨中,被模糊地困住
我確信,防腐劑和意志一般
它們透過鏡子彼此握手再去握自己的手
穿越玻璃,走到最遠處,被蔑視
被冷凍。你記憶中的關鍵時刻,
它們不看彼此,而你顧此失彼。
被乾燥困住,你說:一支傘就可以留住你的名字
一個下雨天,就可以腐化一切。
鏡子是不被看穿的玻璃
我看不穿你,看不穿你和你的腐化
我只看見自己。你是腐化本身,
你是無法阻止的水滴
在想像中滲透,永遠地,我站在水窪中
看湖面波紋消散停止,失去意志
想像我們的下一次見面:
一事未成,但你說你告訴我這些不重要
被完成的是時間,是腐化
而玻璃成為鏡子的替身,永遠地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這首詩題目/首句的時間副詞「將」,違反我們對時間線性存在的認知,然而透過它,以及第二句的範圍副詞「都」,突顯出我們在上次見面開始「腐化彼此」的命定感,以及詩中與時間有關的陳述。
由於詩中的線索,讓人讀來不易判斷「你」是一位對象,抑或「你」是鏡中之「我」,讀者可就這兩種身分定位,或自行思索看看,何者更合於脈絡,更具意味。
還有,詩中寫道「鏡子是不被看穿的玻璃……我只看見自己」,那麼最末「玻璃成為鏡子的替身,永遠地」,我們看穿/看不穿的又是什麼呢?
無論解答如何,我們將在上一次讀這首詩時,打開詩中的房間,腐化彼此。
#子尋 誦讀
#賴位政 手書
#李蕪 評析
*本篇收錄於王天寬詩集《開房間》(有鹿文化,2018年12月)。
*專頁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王天寬新書分享會的資訊
講題:我回到房間
時間:12月16日(日)15:00-16:30
地點:讀字書店(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04巷6號)
主講:王天寬(本書作者)
主持:廖育正/廖人(文字工作者)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121557191430686/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天寬〈我們其中一個沒有錯〉
我看著水杯
水要走掉
我還能做甚麼
匆忙喝下它
在鏡子外
我看著喝水的我
用肉裝它
而它要走掉
連同我的血
我的肉
我的骨頭被沖散
我還能做甚麼
問鏡子
拿著空杯子
他說過生活吧
我們可以
一起去洗杯子
然後呢
「裝另一杯水嗎」
「之後再說吧」
「還喝水嗎」
「或許吧,但不是現在」
我還看著水杯
想著水要走掉
它已經走掉
我的肉我的血
我散開的骨
都在鏡子裡變乾
「你只是太寂寞而已」
「只是憂傷」
「只是」
我說了那麼多話
喝水
照鏡子
我還能做甚麼
水留不住
水杯可以洗乾淨
已是最好的事
看著水在杯子流動
手指於是變形
好像走掉的水又回來
溫柔改變一切
你離開後
我的憂傷也隨後離開
寂寞的時候
我就想
「只是口渴而已」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水杯,是「我」也是人生,曾因「你」的到來而充盈,如同水之於生命的必需,是故「你」的離去也一如脫水般致命。
於是,「我」迂迴地解構、自剖。而「我們其中一個沒有錯」,究竟是無法直視丟失了「你」的自己,還是不願指控「你」頭也不回地逕自離去?
最終的結論,「只是口渴而已」。當然,當然。這不過是已然乾癟的靈魂,此生一再重複的喃喃自語。
#借來的光 誦讀,Instagram借來的光:the_borrowed_light
#陳日瑒 手書,Instagram寫字帖:theway2017
#林瀰 評析
*本篇收錄於王天寬詩集《開房間》(有鹿文化,2018年12月)。
*專頁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王天寬簡介(引自鏡文學):
成大中文系,臺大戲劇所畢。曾得臺北文學獎、臺中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臺大文學獎以及鳳凰樹文學獎。寫詩、劇本、小說,也寫評論。喜歡冷硬派偵探和機器人小說。喜歡冷硬的哲學書,喜歡不共鳴。
*「鏡文學」作者親讀版: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920cul002/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在 Route Culture有鹿文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有鹿文化影音頻道】○態度○知識○愉悅○品味美好生活是我們的天賦人權有鹿文化成立於2009年2月2日,水瓶座。從事「出版」、「文創」、「網銷」的創意、製造與平台, ... ... <看更多>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在 國小月考「閩南語演講」 家長見教材崩潰:兒子邊哭邊唸 的推薦與評價
有生之年會不會見識到說國語被罰錢的年代? 台灣建國以後,以綠營報復外省人的意志加上反中的力道,這很有可能喔。 要 ... ... <看更多>
感謝有鹿文化及讀寫者 在 有鹿文化.閱讀有路 的推薦與評價
有鹿文化 .閱讀有路, 台北市大安區。 11685 個讚· 182 人正在談論這個。與有鹿一同品嘗好書,有滋有味地,在書海中找到一方簡單而美好的天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