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味的士林夜市注定沒落
李明宗/中華民戶外遊憩學會監事(台北市)
士林夜市沒落,已經是無法否認的事實。但同樣是夜市,何以寧夏夜市、饒河街夜市、廣州街夜市,乃至交通不方便的南機場夜市仍然生機蓬勃,生意興旺呢?一言以蔽之,士林夜市為了迎合觀光客,已經完全喪失「夜市」的本真性,因而本地人根本就不愛去,而國外觀光客(特別是陸客)若由於政治或疫情影響而人數大減,商家或攤販如何能夠維持?
情況何以走到這樣的地步?首先市場改建案將飲食攤商安排到地下層,就是錯誤第一步,因為夜市就是夜市,要有傳統市集的特色,人與人強烈互動、攤商吆喝叫賣、小吃品類繁多、地方特色豐富,人們進入這個場域能夠獲致豐盈而飽滿的體驗,這就是「熱鬧」!一個只能自然生成無法規畫設計的場所氛圍。
但在空氣品質不佳的地下層飲食攤,顧客能有這樣的感受嗎?更甚者,正因為是在地下層,其所耗費電力、水費、租金等成本更高,因而即使沒有痛宰觀光客的劣行,其飲食價格也不便宜。至於地面層部分,多年來也沒形成什麼特色啊!
平面道路部分,大東路往劍潭方向絕大部分是衣服或球鞋店家,或者一些古怪炫奇的物件,多半是承租店面,店租不可能便宜,將本求利,其品質與價格能讓顧客感覺CP值高嗎?如果要買衣服台北市有太多其他的選擇了。更何況這些商品又與士林當地的傳統何干?
大東路北側與大南路還有個怪現象:原本騎樓是亞熱帶地區獨特的建築格局,逛街人在騎樓行走不但可遮陽避雨,還能順便瀏覽商家櫥窗貨品;然而這些年來,不但諸多商家騎樓被擺設攤位現煮現賣,且為擴大營業空間,居然將騎樓通道封死,會不會太過分?因而不論颳風下雨,遊客只能走在大街上,原本店面商家生意不受影響嗎?
說到小吃,有口碑的傳統攤販越來越少,倒是外來連鎖飲食商大肆蔓延,賣的東西只想爭奇鬥艷、出奇制勝,純粹為了吸引觀光客。正因為不是在地傳統攤販,往往欠缺用心把東西做好的敬業心態,太多一看就是雇用或打工的年輕人,若非心不在焉在滑手機,就是將大腸包小腸烤焦或半生不熟。更離譜的是,連慈諴宮廟埕東側門也被蚵仔麵線攤商擋掉一半出入口,又未提供座位,食客就坐在宮廟台階上吃,景象與遊民無異。
我是老士林人,這些年來,每次回到極端變貌後的士林夜市都感到痛心,彷彿走到一個荒唐怪誕的異鄉。我甚至覺得就觀光論觀光,士林夜市只是有名罷了,但不是好的觀光景點。如果跟團旅遊被安排到此一遊,就只好走走逛逛,沒得比較;但這些觀光客如果有時間也到其他夜市看看,我好奇他們還會感覺士林夜市有吸引力嗎?
士林夜市該如何起死回生?別無他法,請讓夜市回復成夜市原本該有的樣子,讓地方性的精神能夠生根茁壯,這樣才會有當地特色與風情,本地人願意來,自然也就能吸引觀光客。切勿本末倒置,只想賺觀光財,整個環境也變形成為「異托邦」,觀光客或本地人都不想來,夜市只好吹熄燈號了。
慈諴宮建築特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和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拆除前後;上圖攝於2020年6月17日,下圖攝於2020年10月20日。(張哲生 攝)
2019年11月30日,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開工,配合原地改建,舊南門市場大樓先拆裝潢再拆建築,原訂今(2020)年上半年整棟建築會拆除完畢,因疫情導致工程進度延宕數月,終於在9月底完成拆除工程。新工處表示,新南門大樓預計將在2023年1月完工。
南門市場在日治時期的臺北是南門城外千歲町的露天市場,歷經數次改建,成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售貨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及特色熟食聞名。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考量到南門市場大樓舊有結構不符耐震需求等因素,而決定改建。
新工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於2019年5月31日決標,由根基營造公司得標,設計單位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總工程費約為新臺幣26億8千5百萬元,工程預計於2023年1月初完工,新大樓將會是一處明亮穿透的市場空間。
新的南門大樓占地3,937平方公尺,是一棟地下5層、地上12層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大約有4萬6,800平方公尺,南門市場位於地下2層到地上2層,地上3層以上的樓層由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進駐,而地下1層會有捷運萬大線之共構出入口。
新工處工務科長郭俊昇表示,新南門市場以逆打工法,即地上與地下層同步施工,這樣的作法比傳統掘完地基才由下往上蓋的工期來得短,如此一來,能讓攤商盡早搬回,而且所產生的噪音、粉塵等公害也比較少。
《南門市場的沿革》
南門市場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07年,同期臺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同是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與新起街市場(亦稱西門市場,所在地即今西門紅樓),以及位於慈諴宮對面,1915年落成營運的士林市場。
南門市場最早稱做南門外集市(即聚集於南門外的攤販),是台北南區重要的物產集散地,販賣各類生鮮蔬果及山產,直至日治時期,才開始施以市場管理;1906年,原本在南門外的市集攤販被集中在今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一帶的磚造平房裡營業,因位處千歲町,而名為「千歲市場」。
當時日人選定東門跟南門作為新興發展的區域,又以南門為優先,許多當時重要官員的住家均座落於此;繼原本漢人建的晉江街外,另外闢建了南昌路。同是日本人興建的西門市場,因為專賣國外舶來品或日本商品,且禁止漢人進入,因此千歲市場便成為集合臺灣本地物資,提供千歲町一帶大官生活所需的市場,並成為少數供漢人與日人共處的公共場所。1940年代,因室內空間不敷使用,便在室外增設了魚、肉、蔬菜等攤位,堪稱是那時候臺北市最具規模、貨色最齊全的市場,
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的外省籍官員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並將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開始販賣來自大陸其他省份的物資,由於該地的居住者大多來自江浙一帶,因此當時南門市場常被稱為江浙人的市場。
1979年6月,為配合臺北市各區籌建行政大樓計畫,位於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本市場所在的平房全數拆除,重建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層的古亭區行政中心(1990年,因古亭區與城中區合併為中正區,改名為中正區行政中心);新大樓興建期間,原南門市場攤商暫遷至南海路營業。歷時兩年,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的市場所在樓層終於竣工,於是在1981年6月20日,全體攤商遷入新大樓內營業,而整棟大樓直到1982年12月才全部完工。
1981年6月啟用的南門市場共有三層樓,地下一樓販賣生鮮食材、一樓經營南北雜貨與熟食菜餚、二樓則販售服飾精品等。市場內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各式醬料與特色熟食聞名,為民眾採購生鮮食材與各式菜餚的集散地。
2008年,為了強調節源的重要,大樓架設了太陽能板以提供部分電力,且於建物外表建置了植栽牆,落實政府的節能減碳與綠化環境之政策,不僅美化環境也能濾淨空氣,對於地處交通樞紐的南門市場,達到降低空氣污染之成效,並能大幅度降低建築物因陽光直射而上升的溫度,因此讓南門市場蛻變成為符合世界潮流的環保綠建築。
沒想到在2012年的鑑定報告中發現,這棟使用了30餘年的臺北市中正區行政中心大樓(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為南門市場)竟有超過四分之三部分的氯離子含量超標,被判定為「海砂屋」,面臨遭到拆除改建的命運,後於2016年被規劃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進行拆除。
於是,臺北市政府決定在臺北市杭州南路與愛國東路口的華光社區特二區設立臨時中繼市場,並於2018年8月9日動土開工,待2019年8月完工後,便讓南門市場的攤商遷入營業。
南門臨時中繼市場的樓地板面積為6518平方公尺,營業項目延續南門市場的特色,包含生鮮、南北雜貨、熟食點心、服飾與美食廣場等,並設置汽車停車位66格、裝卸停車位8格及機車停車位84格。
已有38年的南門市場,為了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以及配合捷運萬大線興建,從2019年10月7日起停業10天以進行搬遷,並於同年10月17日起於南門中繼市場(臺北市杭州南路二段55號)恢復營運。
南門市場大樓於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預定3年後(2023年1月)再讓攤商搬回原地重建的新南門市場營業。
慈諴宮建築特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10月20日,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和南海路口,南門市場拆除後的景象。(張哲生 攝)
2019年11月30日,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開工,配合原地改建,舊南門市場大樓先拆裝潢再拆建築,原訂今(2020)年上半年整棟建築會拆除完畢,因疫情導致工程進度延宕數月,終於在9月底完成拆除工程。新工處表示,新南門大樓預計將在2023年1月完工。
南門市場在日治時期的臺北是南門城外千歲町的露天市場,歷經數次改建,成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售貨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及特色熟食聞名。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考量到南門市場大樓舊有結構不符耐震需求等因素,而決定改建。
新工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於2019年5月31日決標,由根基營造公司得標,設計單位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總工程費約為新臺幣26億8千5百萬元,工程預計於2023年1月初完工,新大樓將會是一處明亮穿透的市場空間。
新的南門大樓占地3,937平方公尺,是一棟地下5層、地上12層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大約有4萬6,800平方公尺,南門市場位於地下2層到地上2層,地上3層以上的樓層由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進駐,而地下1層會有捷運萬大線之共構出入口。
新工處工務科長郭俊昇表示,新南門市場以逆打工法,即地上與地下層同步施工,這樣的作法比傳統掘完地基才由下往上蓋的工期來得短,如此一來,能讓攤商盡早搬回,而且所產生的噪音、粉塵等公害也比較少。
《南門市場的沿革》
南門市場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07年,同期臺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同是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與新起街市場(亦稱西門市場,所在地即今西門紅樓),以及位於慈諴宮對面,1915年落成營運的士林市場。
南門市場最早稱做南門外集市(即聚集於南門外的攤販),是台北南區重要的物產集散地,販賣各類生鮮蔬果及山產,直至日治時期,才開始施以市場管理;1906年,原本在南門外的市集攤販被集中在今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一帶的磚造平房裡營業,因位處千歲町,而名為「千歲市場」。
當時日人選定東門跟南門作為新興發展的區域,又以南門為優先,許多當時重要官員的住家均座落於此;繼原本漢人建的晉江街外,另外闢建了南昌路。同是日本人興建的西門市場,因為專賣國外舶來品或日本商品,且禁止漢人進入,因此千歲市場便成為集合臺灣本地物資,提供千歲町一帶大官生活所需的市場,並成為少數供漢人與日人共處的公共場所。1940年代,因室內空間不敷使用,便在室外增設了魚、肉、蔬菜等攤位,堪稱是那時候臺北市最具規模、貨色最齊全的市場,
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的外省籍官員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並將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開始販賣來自大陸其他省份的物資,由於該地的居住者大多來自江浙一帶,因此當時南門市場常被稱為江浙人的市場。
1979年6月,為配合臺北市各區籌建行政大樓計畫,位於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本市場所在的平房全數拆除,重建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層的古亭區行政中心(1990年,因古亭區與城中區合併為中正區,改名為中正區行政中心);新大樓興建期間,原南門市場攤商暫遷至南海路營業。歷時兩年,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的市場所在樓層終於竣工,於是在1981年6月20日,全體攤商遷入新大樓內營業,而整棟大樓直到1982年12月才全部完工。
1981年6月啟用的南門市場共有三層樓,地下一樓販賣生鮮食材、一樓經營南北雜貨與熟食菜餚、二樓則販售服飾精品等。市場內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各式醬料與特色熟食聞名,為民眾採購生鮮食材與各式菜餚的集散地。
2008年,為了強調節源的重要,大樓架設了太陽能板以提供部分電力,且於建物外表建置了植栽牆,落實政府的節能減碳與綠化環境之政策,不僅美化環境也能濾淨空氣,對於地處交通樞紐的南門市場,達到降低空氣污染之成效,並能大幅度降低建築物因陽光直射而上升的溫度,因此讓南門市場蛻變成為符合世界潮流的環保綠建築。
沒想到在2012年的鑑定報告中發現,這棟使用了30餘年的臺北市中正區行政中心大樓(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為南門市場)竟有超過四分之三部分的氯離子含量超標,被判定為「海砂屋」,面臨遭到拆除改建的命運,後於2016年被規劃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進行拆除。
於是,臺北市政府決定在臺北市杭州南路與愛國東路口的華光社區特二區設立臨時中繼市場,並於2018年8月9日動土開工,待2019年8月完工後,便讓南門市場的攤商遷入營業。
南門臨時中繼市場的樓地板面積為6518平方公尺,營業項目延續南門市場的特色,包含生鮮、南北雜貨、熟食點心、服飾與美食廣場等,並設置汽車停車位66格、裝卸停車位8格及機車停車位84格。
已有38年的南門市場,為了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以及配合捷運萬大線興建,從2019年10月7日起停業10天以進行搬遷,並於同年10月17日起於南門中繼市場(臺北市杭州南路二段55號)恢復營運。
南門市場大樓於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預定3年後(2023年1月)再讓攤商搬回原地重建的新南門市場營業。
慈諴宮建築特色 在 慈諴宮特色 :: 全台寺廟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建築特色 —士林慈諴宮,又名士林媽祖廟,古稱芝蘭街天后宮:24,主祀天上聖母,位於 ... ...,2020年7月9日—另外,其宮內前殿為五開間的建築樣式結構,符合主神帝后級的 ... ... <看更多>
慈諴宮建築特色 在 張哲生- 認識士林慈諴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慈諴宮建築 很美,還有極具特色的「竹葉體」詩,非常值得細細研究。 6 年 檢舉. 賴詠翔,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