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
作者: 葉時孟醫師 ( Shih-Meng Yeh, MD )
林小姐的憂慮,健檢有異常
一日,林小姐至診所求診,外觀是一位體型瘦小的女性,臉帶憂慮,為的是近期的檢驗報告
「葉醫師,最近我做的一次健檢發現尿裏面有潛血和血尿,但是我都沒有症狀,聽人家說無痛性的血尿可能是惡性腫瘤,我是不是很嚴重 ? 」
「另外,我的血中肌酸酐是 0.4 mg/dl,比後面的正常值 0.5 ~ 1.4 mg/dl 還低,是不是腎功能異常 ? 」
「我自已查了一下相關網站的計算,根據我輸入的肌酸酐和年齡等資料,我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第一期了,是不是 ? 」
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實際感受到她的焦慮 ; 但這些問題她並不是第一個問的,現在的資訊來源很多,但是忽略掉一些細節可能會讓自已陷入恐慌當中。
肌酸酐是什麼 ? 腎絲球過濾率又是什麼 ?
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第一、二期慢性腎臟病判定有盲點
有血尿即是腎損傷證據 ?
https://shihmengyeh.blogspot.com/2018/02/blog-post.html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常常好食Good F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注意到,因為腎臟是沉默器官,罹病初期幾乎不痛也不癢,因此有96%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慢性腎臟病,幾乎都是等到發現後就已經要洗腎了。腎臟病又稱尿毒病,而台灣是尿毒之島,尿毒症的發生率跟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名,而且已經第一名二十年了,這次就由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來告訴我們到底該...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要尋求中醫治療,還是得找合格中醫師,切莫自行抓藥。>>
http://www.nownews.com/n/2016/08/10/2199872
把醫師的話當耳邊風,差點送命!一名70歲的男性,不但有痛風症狀,3年前更因為輕微血尿被檢查出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一期,醫師建議他每半年就要回診檢查腎功能,但他自認身體狀況沒有大問題,平常都自行到中藥房拿藥服用,沒有回醫院定期追蹤,直到人倒下被送醫,緊急安排洗腎及輸血才救回一命。
男子因為呼吸會喘、嘔吐被送急診時,抽血發現腎功能竟然只剩下5%,血色素也只有正常人的3分之1,經緊急洗腎及輸血,才救回性命,目前乖乖定期回診洗腎,狀況穩定。
童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曾天佑表示,包括老化、糖尿病、高血壓、泌尿疾病、心臟血管疾病、高蛋白飲食、肥胖等,都是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或是造成腎臟功能惡化的危險因子。
根據統計,台灣每100人中就有近12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因為慢性腎臟病不會有明顯的症狀,有將近80至90%的病人未被診斷出來,不少都是在健康檢查或是因其他原因就診時,才發現腎功能異常,等到腎功能剩下10%,患者才會有食欲不振、嘔吐、皮膚癢等尿毒症狀。
曾天佑指出,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為糖尿病、高血壓、具腎臟病家族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長期濫用止痛消炎藥、服用標示不清的草藥或偏方、惡性腫瘤、抽菸、代謝症候群等,這些人都應定期接受篩檢,避免腎功能進一步的惡化與併發症發生,減少須長期洗腎的風險。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常常好食Good Foo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病人大多不會注意到,因為腎臟是沉默器官,罹病初期幾乎不痛也不癢,因此有96%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慢性腎臟病,幾乎都是等到發現後就已經要洗腎了。腎臟病又稱尿毒病,而台灣是尿毒之島,尿毒症的發生率跟盛行率都是世界第一名,而且已經第一名二十年了,這次就由腎臟科醫師江守山,來告訴我們到底該怎麼樣保護腎臟健康!
#腎臟病飲食 #腎臟病前兆 #腎臟病逆轉
➤「逆轉腎臟病這樣做」(文章):https://pse.is/3dfdsd
➤喜歡這則影片請「分享」//
➤看更多健康飲食新聞及食譜:http://bit.ly/2w9ww8T
➤訂購控醣餐盒:健康制作所 http://bit.ly/30gyS82
➤常常好食臉書:https://bit.ly/2SMCcR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xIbM2gYvnE/hqdefault.jpg)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與「洗腎」的距離 比你想像中的近!
越來越多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甚至需要洗腎,
根據統計,光是去年慢性腎臟病的健保花費,就高達五百多億元,而且增加了9萬多的洗腎人口,
醫師表示,控制飲食跟減少使用成藥,是防止腎臟病的關鍵,
而對洗腎家屬來說更是辛苦,
因為洗腎通常一周三次,一次療程就是半天,光是陪伴就得花上不少心力。
播出日期:2019/10/19(六)晚間 7:00
★節目來賓★
基隆長庚外科教授 江坤俊醫師
基隆長庚腎臟內科主治醫師 陳俊宇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 譚敦慈
營養師 黃瓊慧
藝人 何嘉文
料理人 雷議宗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 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 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 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 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gymLswPHM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dvJJjHtu_UcAyo4uv51LPc7HANQ)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資深藝人脫線(陳炳楠)本就有腎功能問題,去年(2018年)聽信偏方,將中藥當水喝,引發腎衰竭昏迷,更併發嚴重肺炎、心衰竭等致命症狀,所幸經治療已平安出院。據統計,台灣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人,也因此落入?洗腎之島」的惡名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國民對慢性腎臟病的疾病認知率只有8%,埋下隱憂。本次就邀請到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替我們解析究竟台灣慢性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那麼高的原因在哪?
慢性腎衰竭5大元兇
台灣有超過9成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洪永祥醫師說明,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也就是有些疾病會經年累月地破壞腎臟,經過20~30年的破壞慢慢就會走向末期腎病變,達到尿毒症就得洗腎。至於有哪些疾病會引發慢性腎衰竭?他歸納出5大原因如下:
糖尿病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20、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是第一名的元兇。
高血壓腎病變
當血壓升高,微血管就會漸漸硬化,洪永祥醫師解釋,腎臟的小單位稱作腎絲球,血壓愈高,硬化的速度就會愈快。高血壓患者經過20、30年後,約有2成患者會必須洗腎。
慢性腎絲球炎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小便有泡泡,出現血尿、蛋白尿等族群。洪永祥醫師表示,這類患者常有家族性遺傳,有時候會整個家族來洗腎。
間質性腎病變
例如:腎結石、尿酸、痛風等,也占了一大族群。
遺傳性腎病變
洪永祥醫師舉例,像是多囊腎,又稱作水泡病,患者的腎臟會在20歲左右就長出一顆顆的水泡,因此到40、50歲就必須洗腎。
預防腎病:從避免代謝症候群開始
洪永祥醫師強調,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原因,是糖尿病跟高血壓,而再往回推,就可以發現我們應該從「代謝症候群」開始預防。慢性腎衰竭的原因多半都跟飲食、運動、身體代謝等息息相關。
「代謝症候群是一個十字路口,」洪永祥表示,當我們的內臟脂肪開始堆積(肚子變大)、血糖稍高但又還沒到糖尿病、血壓稍高也還沒有到高血壓的程度,此時若我們置之不理,不做任何改變,就很可能走上糖尿病、高血壓那條路;如果開始改變飲食、增加運動,又可以走回健康的那條路。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
洪永祥醫師指出,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有兩個:老化,也就是代謝下降;另外就是飲食過量,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他說明,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及關鍵期。年輕人的代謝功能旺盛,但過了40歲之後,身體代謝就開始老化。因此就要開始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
然而,代謝症候群究竟是指身體代謝什麼的速度開始老化?洪永祥醫師認為,引發代謝症候群的起始點叫做「胰島素阻抗」,也就是澱粉類的代謝開始變差,而過多的澱粉熱量就會轉化為油脂,導致血糖升高、油脂變多,就會開始產生粥狀動脈硬化;血液變濃稠,血壓就會升高;脂肪一多就開始堆積在內臟,就出現鮪魚肚。
「你在40歲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讓你的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洪永祥醫師說明,做法不是吃藥、吃健康食品,而是靠生活習慣。
導致代謝下降的原因
熬夜
飲食過多油鹽糖
PM2.5
喝到不好的水
過多食品添加物
活化代謝的方法
運動
喝乾淨、足夠的水
多吃新鮮蔬果
提及多吃蔬果,洪永祥醫師表示,一天至少要攝取5份蔬果(3蔬2果);但他更建議,壓力過大的成年人,或本身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患者,男性一天要攝取9份,女性則要攝取到7份的蔬果。
此外,也要盡量早起,避免熬夜,因為熬夜很傷害代謝。洪永祥醫師舉例,許多糖尿病患者若前天熬夜,今天測量血糖時,通常都會突然飆高。他強調,健康之道無他,就是從平日的生活習慣改變,「恢復一個健康、幫助你代謝的生活習慣。」
傷腎的3大行為
不對的飲食
喜歡吃油鹽糖、精緻澱粉等,都十分傷腎。
用藥習慣不對
洪永祥醫師指出,台灣人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非常愛吃藥,而且是吃止痛藥。他進一步解釋,許多人吃止痛藥又不遵照醫師指示的劑量,自己額外增加劑量。甚至有些患者會吃「黑藥丸、草藥丸」,但這當中的止痛劑含量可能是4倍劑量,還含有一些類固醇,都會對腎臟造成負擔。
洪永祥醫師強調,吃藥一定要經過醫師指示,同時?該吃的藥要吃」,包括血糖藥、血壓藥在內,都是保護腎臟的藥品,一定要按時服用。
水分補充不足
洪醫師表示,台灣人不愛喝水讓他非常擔心。夏天一到,許多腎臟疾病患者就會出現,包括泌尿道感染、腎結石、中暑、橫紋肌溶解等。他說,喝水是一種習慣,每天要喝體重的3%~4%,若你是一個60公斤的人,就要喝1800~2400cc的白開水,而非飲料。
若不喝水,尿液就會結晶,產生腎結石,包括草酸鈣、尿酸鈣結石等等;同時尿液濃縮也會導致細菌感染,引發泌尿道感染;此外,不喝水就沒辦法排熱,夏天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熱中暑;若是運動當中又不補充水分,更容易造成急性中暑、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5月號《40歲養好腎》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78
【相關影片】
護腎,排毒不如避毒!一招降90%風險︱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37S9kQZYJFM
百大名醫愛下廚,抗癌好菜這樣料理|劉博仁醫師
https://youtu.be/zZCasRtoTzU
腎臟科醫師早餐必吃6好食 同場加映:小心6大早餐地雷︱江守山醫師
https://youtu.be/tZMSeSMQNHY
【相關文章】
40歲,養好腎,讓腎活到100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34
10人就有1人腎臟有毛病!台灣人3大傷腎行為,你中鏢幾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611
一覺醒來突然中風並不是意外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7040
#洪永祥 #腎衰竭 #養腎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1-mKpmLKL4/hqdefault.jpg)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腎功能正常,但有血尿、蛋白尿問題 的相關結果
在上廁所時尿尿出現泡泡而且不會消掉,聽說這樣就表示腎臟有問題? 當小便有泡泡時,最好觀察點是早上第一泡尿的變化,當晚上喝水變少, ... ... <看更多>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認識慢性腎臟病 的相關結果
慢性腎臟 疾病分期:. 第一期:腎功能正常併有尿液或影像學檢查的異常;腎絲球過濾率 (GFR)≧90mL/min/1.73㎡。 第二期:輕度腎功能損傷併有尿液或影像 ... ... <看更多>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在 第一、二期慢性腎臟病 - 聖保祿醫院 的相關結果
第一 、二期慢性腎臟病. 此階段病人腎功能為正常人. 的60~90%,且合併蛋白尿症. 狀。 常見症狀. 此階段不會有明顯的症狀,. 但排尿型態可能會出現夜尿、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