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傷口和平相處 #憂鬱症 #恐慌症
昨天一大早就醒來,睽違三個星期第一次出門,就是為了去身心科拿藥,想說早點到人比較少,結果診所分流管制,一星期只剩三天醫生在院看診,我撲空了(當場傻住),總之,只看LINE公告,沒看官網公告的我,下星期要再跑一趟。(殘念)
不知道為什麼減少門診天數叫做分流管制,感覺比較像是集中看醫吧....(反正我不懂,誰能解釋給我聽,哭哭)
這幾天總有念頭想說,要不要趁這段時間,減少出門,連憂鬱症都斷藥,但又一直勸自己要堅持下去,已經斷了恐慌症的藥,憂鬱與穩定情緒的藥在斷了,應該疫情過去回到正常生活,我也撐不了多久又要回身心科報到。
這波疫情讓我二度失業,情況比疫情開始時更慘烈,因為連國內旅遊文章都沒有人在看了,但也開心,至少這代表大家都很乖在家裡面守著。
其實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是在疫情開始前的半年,情緒爆發重新看醫生的,而且經過半年多時間,已經與新朋友恐慌症算是和平相處,我也很快的在短時間放手了很多事情。
對週邊的人說的話,盡量不要去在意,因為角色互換,別人不一定能做得比我好,畢竟我是從15年資深憂鬱症磨練出來的。
試想,如果當初那省略八千字引爆點踩在疫情線上,我都不敢想我們夫妻要多努力才能撐過去。
我覺得這波疫情大家都乖乖防疫在家,年輕孩子的家長都要守在孩子旁邊陪伴線上課程,原本生活、精神、金錢壓力都在,在壓上小孩的學業,家長們的情緒與壓力都會很緊繃,我們家算是很幸運的,龔少是很正能量的人,不論是工作或是任何事情,他總是引導我走正確的方向。
而我,我...也算正面吧!
我只是習慣把事情先從黑想到白,從壞想到好,最後總結是樂觀,就是比別人多想了一些。
面對那些語言、情緒,我已經有體悟出自己的金句了。
「總得讓大人活下去,小孩才能活得下去啊!」,是不是?!
但畢竟我比較拙於言語,不擅長與人相處,所以我不清楚大家懂不懂我這句說的真正的意思。
如果整天影響我心情,不讓我好好的工作賺錢、開心生活,誰人幫我養孩子?
所以我們家現在共同的目標是「要讓媽媽開心,全家才會開心」
(聽得懂或是認同請+1)
雖然我自認為心情方面、心理建設一切皆是很好,但是身體的反應是騙不了人的,自從宣布台北三級後,我幾乎天天晚上時段會心跳加速、身體發軟,可是可以撐過去的,所以我還是沒有把恐慌症的藥吃回來。(挺~請掌聲鼓勵鼓勵)
我記得我之前有跟大家分享過,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多少是跟我好勝的個性有關,一個人的個性、想法是從小受到家庭、自身、朋友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紮在心裡深處的,可以改變,但很難真正去改變最深處的那塊。
所以我從沒有想過我會完全好,準備是要跟這兩個傷口和平相處一輩子,吃藥只是輔助我,穩定我的情緒,幫我補足一些腦內缺少的東西,雖然我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
除了這些症狀,上次抓住那隻 #什麼鬼只有一隻手掌還敢跟我單挑後,就再也沒過的鬼壓床也回˙來找我了,不過 #久練成精 ,我現在脫夢的速度已經快很多。
我那天大概四點多醒,牽著龔少的手想再度入睡,一入眠馬上進入深山老林裡面,看看四周發現不對勁,想到剛剛自己還牽著老公的手睡覺,應該是還沒有放,馬上用盡力抓緊雙手,現實生活中果然有握到龔少的手,#龔少就是我的鎮定劑,我就回來了...........之後大概三度入眠進夢魘,我馬上就跳出來,超累,乾脆不睡了,反正這一折騰天都亮了。
除此之外,最嚴重的一次是連續幾天,有一隻像是大黃蜂的大型昆蟲飛進來我的陽台,我在陽台種花一聽到振翅聲音就開始害怕,幾次都是龔少敢走的,有一次龔少不在家,那隻昆蟲就一直沒有離開,躲在角落,我躲進屋子裡面,從門縫伸出掃把去趕他,嚇得我哇哇叫,邊叫邊揮動手中掃把,要把他趕到紗窗上,趕緊關上玻璃窗,讓他夾在那一層,等龔少回來趕走他,等我任務完成,我恐慌症也發作了,直接躺回床上。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怕會飛的昆蟲,我在日本郊外看到蛇不怕,還可以跟近錄影,現在家裡面大型昆蟲飛進來,整個嚇得擋在床上!?(當時真的心裡整個悶,想不通這道理啊!)
五月初看到我的朋友,都說我瘦太多。
我自己也知道,現在臉色真的是有點病態,而且我頭髮掉好多,少到我抓起馬尾只有一點點的髮量,索性去剪短髮,照片上看到是第一次減,後來又有去剪更短,剪短後髮量看起來多了,臉就看起來更凹了吧~
但我停了恐慌症的藥,解決便祕問題,又用中醫調理身體,其實身體狀況已經慢慢好,而且食慾大增,其實已經胖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氣色就真的不好。(中醫說我腎虛、氣血不足)
守在家線上上課的這一個月,因為住在疫情熱區,所以我停看中醫跟牙醫,牙醫到是無所謂,就是延長了牙套的時間而已,反正我又不靠臉吃飯,牙套戴著就戴著吧!
中醫差別就滿大的,本來已經漸漸好轉,中醫是每星期要看一次,照著每週情況不同調整藥量,生理期也要變更藥材,看中醫又等超久,為降低風險,所以我就乾脆不去看了,結果一停藥一個月身體狀況就又回去了,所以這陣子都是龔少在煮飯。
可是,自三級防疫不出門,全家都在家,我三餐都有吃,龔少又是大廚煮菜的那種,不是我這種清淡健康飲食的,我也要奶茶天天要煮給小孩喝,所以我的體脂肪、體重、內臟脂肪,全部都飆上來了,正所謂防疫不出門,肥胖也上門,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我真的、胖、了、些。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大象中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醫師等待一種患者 一種深信自己未來到晚年 會愈來愈好的患者 這種患者 會定期保養 週期出現在診所 醫師 賺的是患者基於晚年會更好的提前反應收益 如同股價 反之 視診所屬性 高比率九成以上的患者 並不深信自己 值得有個 更好未來晚年的患者 也不清楚 中醫傷科的定保 與他的美好老年 ...
憂鬱症中醫診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現今當紅的「正念」是緩解情緒、紓解壓力的好方法。《正念減壓的訓練》一書指出,透過正念訓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有關的杏仁核會變薄,主掌思考的大腦左前額葉會更活躍,讓情緒更穩定。
正念(Mindfulness)指的是活在當下、放下執著,接納自己的一種態度和做法。「正念是刻意的、不帶批判地關注當下所產生的覺知,」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說,他將東方禪修去宗教化,融合西方心理學,創立正念減壓療法。冥想、靜坐都是練習正念的方式。
現代人吃飯常配3C產品,不知道吃了什麼,也容易吃太多,而正念飲食指的是專注在「吃」,用五感吃飯,從咀嚼中享受吃的過程及食物帶來的感受,往往不需吃太多就能滿足,也對減重有幫助。
臨床心理師蔡佳璇根據臨床經驗指出,不少人處於易焦慮恐慌的狀態,亞健康民眾能透過正念練習,降低發展成心理疾病的機會。知名影音平台Netflix也推出《冥想正念指南》,「民眾可先藉此認識冥想是什麼,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反覆練習才是重點,」蔡佳璇說。值得注意的是,有妄想、幻聽、幻視、思覺失調的患者,反而不適合自行嘗試,應和醫療團隊討論,由專家協助。
「珍愛自己,就有心理健康效果,」蔡曉雯說,健康的生活本身就能讓身心比較健康。
運動就能有效對抗憂鬱,可以培養運動習慣。美國杜克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運動1小時,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50%,也就是說每週至少花1小時進行快走、慢跑等有氧運動,就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
運動能減少壓力荷爾蒙,且幫助大腦分泌腦內啡,讓人覺得快樂,也有助提升血清素受體的濃度和功能。除了有氧運動外,也有研究發現,瑜伽是減輕壓力和焦慮的有效方法。
「運動時應專注當下,融合正念概念,全然投入所做的運動,」蔡曉雯建議,感官接受到的訊息,也會影響心情,所以更推薦戶外運動,不要帶著煩惱、盡量不要交談,對於心理紓壓效果更顯著。
現代人常有失眠困擾,睡眠也和情緒密切相關。蔡曉雯建議,可透過睡前儀式自我照顧、撫慰身心,幫助自己維持固定作息,像是睡前伸展、寫日記,或是用乳液按摩等,作為睡前準備,告訴大腦進入休息模式。
另外,培養適合自己、有助紓壓放鬆的興趣愛好也很重要,臨床心理師林希陶表示,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不一定要讓自己陷入情緒中,可以透過自己的興趣、愛好獲得放鬆。
各種表達性、經驗性的活動或興趣,也對於紓解情緒、壓力有幫助。像是寫日記、自由書寫,也能用畫的方式,重點在於抒發過程,建議使用蠟筆,透過混色、線條粗細、筆觸輕重來反映、表達自己。
「無論做什麼,只要專注當下,打開五感體驗,或是跟人互動、連結,都能讓情緒、壓力得到緩解,」蔡曉雯說。
但蔡佳璇提醒,情緒調節並不是逃避,「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問題,」情緒調節的目的,是在壓力大、難以承受的狀況時,先為自己充電,當準備好了,再面對問題時,就能想到更有彈性和效率的解決辦法。如果在生活中能擁有習慣且多元的情緒調節方式,對於面對大小壓力都有幫助。
與其試圖控制情緒,不如學習與情緒同在,「當你願意好好面對情緒,你才會發現原來情緒並不可怕,好好陪伴、聆聽它的聲音,它會是你的好朋友,」大安中醫診所諮商心理師林靜宜說,情緒往往會透過身體一連串反應,來讓你感受到它的存在,因此當情緒來臨時,也能透過身體練習,暫時緩解情緒。以下5個練習,帶你從情緒低潮中自我急救緩解:
● 練習1 呼吸練習
只要改變呼吸模式,就能讓壓力反應系統恢復平衡、紓解焦慮。呼吸也是少數能被控制的自律神經節律,而且呼吸練習隨時隨地都可做,是辦公室控制情緒的首選,林靜宜說。
#腹式呼吸有助身心放鬆:可先慢慢、深深地用鼻子吸氣,感受氣往下走,直到腹部鼓起,嘴巴慢慢吐氣,有助啟動副交感神經,放鬆下來。林靜宜提醒,練習時,若思緒很混亂,不要苛責自己,先謝謝自己覺知到情緒,練習把專注力拉回自身,可將雙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腹部起伏。若是情緒、壓力特別緊繃,拉長吐氣時間,能讓副交感神經更活絡。
許多身心療癒的專家都發現,只要讓呼吸落在1分鐘6次、5次或4次的步調,就能讓肌肉放鬆、心情平穩。蔡佳璇指出,當靜止狀態時心率超過90、100(下/分鐘)、較有壓力狀態時,可運用2~3分鐘呼吸訓練幫助自己收拾散亂的心,打造出穩定身心的放鬆空間。
● 練習2 自我覺察情緒
情緒管理之所以困難,是少了自我覺察的能力。自我覺察情緒的關鍵,就是在火苗還小時,就要先行撲滅,利用呼吸和身體感受覺察,拉開和情緒的距離,以第三者角度客觀如實觀察當下自己各種的不舒服。
正念練習技巧STOP,依序是:
S(Stop):按下停止鍵。
T(Take a break):覺察呼吸。
O(Observe body sensation):客觀如實,跳脫出來觀察不舒服的感覺。
P(Proceed):前進,該做什麼就去做,解決眼前的問題。
當情緒風暴來臨,不妨試試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陳德中的正念步驟:先回到呼吸,從感覺肩膀、雙腿和各部位的姿勢和感受開始做起,慢慢就能聽到內心聲音。
● 練習3 肌肉放鬆練習
透過肌肉緊收和舒張,讓身體感受放鬆狀態,從而紓緩情緒,林靜宜說。
以舒服的方式坐或躺著,逐一將身體各部位肌肉用力緊縮8秒,感受肌肉緊繃的感覺,再回歸放鬆狀態14秒,讓身體感受緊繃和舒張的差異,達到放鬆。
● 練習4 自我對話練習
當情緒來臨時,把情緒擬人化,練習跟情緒對話,有助釐清情緒源頭,也能釋放情緒。
林靜宜建議,嘗試用一種對待好朋友的方式進行關心,想像你們坐在一起、擁抱情緒,多問它一些問題,像是「這樣的情緒是這次才有?」、「過去曾經有過類似的情緒嗎?」等等。即使只是陪伴、發現情緒,都對了解情緒有幫助。
● 練習5 角色對話練習
適用於關係類型的情緒困擾。可準備2張椅子,一個代表有情緒的對象,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向對方說出想說的話,透過語言轉化情緒,釋放出來。情緒釋放完後,可再坐到對方的位置,嘗試用對方角度回應,過程中需盡量逼真模仿和扮演對方的角色。
其實每個人都有情緒波動,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意義,不需過度排斥,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調節。
.
本文摘自《#康健5月號/2021 第270期》
情緒就醫指南
作者: 康健雜誌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搭配之前版面上的情緒調節議題,這次介紹了康健雜誌的情緒就醫指南,再把廣度拉大。版面上的朋友,有時會提到一些情緒上的症狀,我希望能有更豐富的資訊,協助各位朋友維持心理健康。
摘文是目前實務上常被提到的方法,我自己除了常常注意呼吸、覺察情緒、放鬆肌肉,最近在自我對話練習上,有好幾次讓我相當欣喜的頓悟,也因此緩解了身體的緊張。相關練習,我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依然常有新發現,非常推薦給各位!
祝願您,能常常回到自己的身體,這是珍愛自己的根基!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
憂鬱症中醫診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傷口和平相處 #憂鬱症 #恐慌症
我今天要說的事情,承接前面兩則為什麼我精神狀況不好,因為壓力跟精神狀不好導致常被鬼壓床的原因。
說來也沒什麼,而且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大概只有不到兩成懂我,一成就是跟我有同樣症狀的人,另外不到一成就是身邊有跟我一樣朋友的人。
想說這些呢,並不是說我已經好了再分享經驗,只是想讓跟我一樣的朋友知道,你們不孤單。想讓大家更了解,其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難處,看我每天上山上下海又出國,但身體差、糟心事情一堆,時間洗不去一切,但時間會讓你找到方式與自己的傷口和平相處。
好了,正文開始。
前幾年我有一段時間,一直處在每個星期,大概都要痛哭兩、三次的狀態,主要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再來是工作上壓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個性問題,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完全訴說。
即時我現在願意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也沒有辦法很詳細的表達這幾年來的心情與感受。
從小我就淺眠,高中發現自己有點幽閉恐懼症的傾向,不喜歡去密閉空間,20歲回台中工作時發現自己不對勁,有憂鬱症狀,但當時想說只是剛入社會,又轉換地點,從台北回台中不適應。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確認得了憂鬱症,吃了一陣子的藥,因副作用太強,讓我無法好好上班,我靠自己的力量跟意志力,去跟憂鬱症和平相處,沒有再繼續治療,當時雖然個性與生活方式因為憂鬱症而改變了,但我情況改善很多,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以為我好了。
有些人認為我脾氣很好,或者是我EQ很高,其實我只是很壓抑自己情緒去處理事情,這只是當年憂鬱症創造出來的另一個我 ,比較沒有喜怒哀樂情緒的我, 我情緒反應變得比以前緩慢,對香味非常敏感 ,騎車容易受到驚嚇,尤其是天色暗了之後,我會被車流燈光干擾,所以我也不太騎車。
後來這幾年發生了些事情(這邊省略八千字),我開始無法控制壓抑自己的情緒,一直有預感,自己長年以來自以為控制的很穩定的憂鬱症,要復發了。
那段時間還伴隨著自己給自己的工作壓力,我只要打開電腦看到信件、報表,我就沒辦法呼吸,這一切都是自己作的,個性決定命運。
淺眠晚上都睡不好、呼吸會困難、好像被掐著脖子,如果放著不管隨之而來的是手腳發軟、暈眩。
一開始以為只是工作上太勞累,直到有一天,天快亮的時候,我突然醒來覺得整個人很不對勁、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心裡面就是很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跳的非常非常快、沒辦法呼吸,這個情況大概持續了二十多分鐘,那時候覺得自己的症狀非常的不對勁,而然之後並沒有再出現這種情況,我也就這麼放著。
直到2019年八月因為一個引爆點(這邊繼續省略八千字),讓我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種內疚又混合著委屈的心情一直滿出來,即使我已經不想哭了,可是眼淚眼淚還是一直狂流,我很清楚自己憂鬱症已經爆了,當天龔少馬上幫我找了一間不錯的診所,最後我終究還是回去看精神科。
醫生診斷後我是憂鬱症復發,還有恐慌症。
其實我已經跟憂鬱症和平相處了十幾年,對於恐慌症是很陌生的,但很慶幸的是我的症狀是比較輕微的,而且我一直在努力融入人群、調節自我的適應能力。
一如,雖然我有憂鬱症,但這我十幾年來,從來沒有自殺的念頭。
再度看身心科已經近兩年, 基本上我算是一個不認輸、意志力很強、抗壓性高的人,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問題, 藉由醫生與藥物的協助之下,我真的是好很多。我很快就找到與恐慌症相處的方式。
再一次就診時,我問醫生一個我自己好奇了十幾年的問題。
那就是從以前我得了憂鬱症之後,我對於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平靜,沒有感覺,沒有太大的心情起伏了,可是眼淚還是會一直掉,但心裡面其實是很平靜的,我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淚水,對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
龔少覺得我這樣子沒有釋放壓力的管道,也沒有興趣,也不常跟朋友出去,是一件還蠻可怕的事情。
我把這件事情跟醫師說了之後。他說因為這就是我憂鬱症根本就沒有好,我必須要回到從前的樣子,才能算是好了。所以他重新調整憂鬱症部分的藥給我吃。
醫生說我怎麼一開始都沒有聊到這些問題,初診書上面也有這項問題提問才對,我說因為這十幾年來我都沒有發作,我也覺得我自己把情緒控制得很好,所以我一直以為我好了,第一次看診在憂鬱症上面我當初並沒有太多描速,只是告知10年前在自己有憂鬱症,現在的情況就點像當初那樣情緒停不下來,醫生才會開了類似退黑激素的煩多閃,著重在恐慌症與睡眠的治療。
我覺得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滿和善容易相處的人,他是循序漸進,會敲門告知他要進來了。
相較之下,恐慌症是霸道的、甚至有點流氓,不分時間地點,想來就來。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為了恐慌症哭,當天本來就因為憂鬱症爆發心情不穩定,又被診斷還有恐慌症,心裡想怎麼他X的又是我。
第二次哭是因為精神狀態不好連續被鬼壓床一週,但屬於科學派,我很明白鬼壓床只是一種生理反應,身體沒醒,但是意識醒了,而且我從好幾年前就開頻繁的被鬼壓床,所以我對於鬼壓床並沒有感到害怕,只是覺得心情有點悶,總有(怎麼又來了)這種無奈的感覺。各種形式的鬼壓床都輪過一次,(一週!!!一週啊)
有一天再度被鬼壓床後,我覺得真他X的太委屈了,好吧~憂鬱症是我,恐慌症也是我,現在連鬼壓床都連續來找我,掙脫夢魘後緩過情緒來,就想著打電話給老公,我說:沒事,就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可是我第一句話就哽咽了,他馬上就說要趕回家陪我,我一直跟他說不用,因為他在上班,而且我不是害怕,我只是連續一星期被鬼壓床,真的覺得太委屈了才哭的,但他還是趕回來陪我了。
後來又一次,當天剛好是假日,我清楚知道我老公跟女兒就在客廳,但我就是無法掙脫出來,鬼壓床加上夢中夢還有現實的混合幻像,出來之後馬上又被拉進去,等我真正掙脫出來時,已經全身乏力,用最後一點點力氣喊了幾次老公,才讓在客廳的他聽到我說話,進房來看我。
我緩慢從棉被裡伸出一隻手,他似乎明白我怎麼了,抓住我的手,慢慢的把我抱在懷裡,我開始大哭,除了委屈我真的想不到其他形容詞。
好吧~如果真的要形容:X他馬的真的超不爽,超委屈的。
感覺就是有人很霸道的抓著你玩遊戲,但你一直不想玩,又不能不玩。
幸好。
#龔少就是我的鎮定劑
我的恐慌症症狀,比較常出現的是有原因或沒原因的會感到呼吸不順暢,好像有什麼東西梗在喉嚨,有時候會伴隨暈眩、四肢發軟,比較難去人潮太多的地方,如果一瞬間有一群人突然湧上來,我就會呼吸困難,慢慢的就會覺得四肢發軟、開始覺得頭暈很不舒服,暈眩。
有人會形容恐慌症的症狀就是突然被鬼上身。
要我說的話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想怎樣就想要,完全不管你的想法或是你愛不愛,而且這霸道總裁不帶現金、不給副卡、房產地,人家小說裡面都是億來億去的,你遇到他醫藥費還要自付(天殺的你知道精神科的看診費+醫藥費有多貴嗎?)
看精神科後,早晚有固定吃的藥,還有備用一些真的當下緩不過來時的紓解藥物,大概初期只吃了幾次,但醫生告訴我說,我必須要自己克服恐慌症,最好不要依賴紓解恐慌症的藥物,能不吃,就不要吃,自此之後那臨時解圍舒緩的藥物我幾乎都沒吃,都是靠自己的意志力挺過來的。
我一開始沒辦法去好事多、大型的傳統市場,後來漸漸克服,但我的狀況時好時壞,當我以為我會要跟恐慌症能好好相處時,他就又暴力討債,變著花招在耍你。
我的藥物也是一直在調整中,我又對藥物副作用很敏感,換了很多藥,經歷過經血量變少、換了一種藥後脾氣變超暴躁(龔少覺得那段時間我好像換了一個人),又換一種藥後嚴重影響到生理,懷疑是小腦長了東西,從診所轉診大醫院,我都做好了最壞打算是開腦手術心裡準備,停了藥物之後,指數就又回復正常。
去年的情況真的是時候時壞的,恐慌症又在睡夢中發作兩次,驚醒自己的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甚至遠遠看著一群人潮,我就已經開始不舒服,所以我盡量往人潮少的戶外去,但漸漸的似乎要步入了恐慌症患者,最後會嚴重到不喜歡出門的狀態。
醫生鼓勵我在休息2週後,再試著走進人群中,我也是這樣鼓勵自己,我不會一輩子都被恐慌症綁住。
這近兩年來龔少很體諒我,也很辛苦的帶我到處去看醫生,鼓勵我走出戶外。如果我有採訪工作,他也都會陪我一起去,我發作必須要避開人群的時候,還有龔少可以完成採訪工作。
我天天運動幫助自己更有效的治療憂鬱症與恐慌症,但由於我拒絕副作用發胖的治療藥物,其他藥物對我來說又明顯影響生理的情況,醫生說已經不知道要幫我換什麼藥了。
這個月我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把早上恐慌症的藥全部停掉,因為它的副作用長期下來已經完全影響到我的身體、睡眠、食慾,每日肚子悶痛,(睡眠已經很差了,還能在更差嗎?我跟你說真的可以。)
所以我跟醫生說:「我要停藥。」
似乎,又回到二十幾歲的韌性,林北要靠自己,我要停藥!
想當然醫生表示:................................
醫生已經感覺的到我是能不吃就少吃藥主義者,這次停藥他也沒有強烈反對,但醫生還是有正常開藥給我,跟我說真的不行就馬上把藥吃回來。
我跟龔少說:「我寧可天天恐慌症發作,也不要天天肚子痛。」
總之,我就真的很硬氣,不知道這次可以撐多久,但早上停藥後,肚子不痛了,胃口也好多了~人真的舒服很多,當然恐慌還是像霸道總裁愛上我一樣黏在身上,但是就這樣吧!
打怪打多了,總有一天會升級。
#不要問我為什麼天天躺在床上 #因為我身體不舒服
#不要問我為什麼白天睡覺晚上不睡覺
#因為我不是晚上不睡覺 #我是睡不好
#你睡三小時精神好的跟喝了兩打瑪莉夯 #我睡12小時比不過你半小時睡眠
#精神科中醫芳療符喝酒、#任何可以幫助睡眠的我全都試過一遍了
#不要問我為什麼或是我該怎麼做 #等你跟我一樣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
我是 #有病就要看醫生派,#我有看醫生 (←上一集請看這邊)
憂鬱症中醫診所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醫師等待一種患者
一種深信自己未來到晚年 會愈來愈好的患者
這種患者 會定期保養 週期出現在診所
醫師 賺的是患者基於晚年會更好的提前反應收益 如同股價
反之 視診所屬性 高比率九成以上的患者
並不深信自己 值得有個 更好未來晚年的患者
也不清楚 中醫傷科的定保 與他的美好老年 息息相關
總是 在所謂的意外才短暫出現在診所
並焦慮的旁敲幾次會好的 高cp模式
等風暴一過 並回到服用慢性處方籤的合法吸毒模式
只有定保的患者 才是醫者與患者 長期未來利益一致連結
只有長期中醫傷科定保的患者 最大可能在生理年齡上逆齡 向前平移
方向一致 隨時間推移 就會有複利產生
反之 患者焦慮的 在不同診所間跳樑 變換車道般回鍋
像個飆車族的短線殺進殺出
只能說明 患者並不看好自己的未來 不確定感挺高的
診所若充斥 高比率這類患者 長期必定耗損
定保患者 讓醫療開展 變得有趣
防止了 中醫傷科醫者的漂白
防止了 中醫傷科醫者的憂鬱症化
防止了 診所的短線操作
憂鬱症中醫診所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個檔案 功能有3項
1. 訓練各種因病 常會跌倒的老人 少跌幾次
2.訓練你家看護 少一點職災 富含技巧的訓練老人走路
3.訓練在看檔案的你 能提早個幾十年 變成跌倒絕緣體
老人跌倒的可怖 是 能走路的時候 不敢起來走路
能走路的但跌過的老人 被子女限制後 想正常練習都難
照現在 老人走路的方式 兼被專業復健醫療訓練的兩光步態
跌倒是必然 時間早晚而已
太極拳 的遇重即發 是簡單原則
看護哀爸叫母 不敢去牽拉翻移 老人
因為 不懂 遇重即發 顧病人顧到自己一身傷 戴軟甲護腰重裝備
家屬 不懂 遇重即發 顧病人邊吞憂鬱症藥 盼老人速回老家 挺常見
牽拉一個病人的看護 與 老人如何保命防跌
在太極拳眼裡 都是 同一件事
片子 拍出來了
但需要手把手傳 我手傳你手 直到反覆餵招內化 太極魂上身
短時間想學會不跌倒 有點小難
跌倒是 重要但不緊急的未來事件
等老人一跛一跛跌倒了 子孫再FB集氣祈福摺紙鶴
考驗的是 各房的金馬哭調仔演技
或 各弟子能否搶到病房的陪賓證額度
標準的 Elephant in the room
可注意 而 故意不注意
小腦萎縮 中風後遺症 僵直性脊椎炎 老人憂鬱症失智 小兒麻痹 髖關節病變...
離太極拳保護圈最遠 第一批 碰瓷高危險群 快學會檔案裡的一切
黃金治療期的時間價值 醫療認購權證
會顯示在 出院後的醫療帳單上
股票重跌 只是心痛 身體重跌 會讓老人 感到身心俱疲 求死不得
練阻抗 肌耐力 核心肌群
這些 醫療復健專業引導的錯誤
廣泛見於每天坐復康巴士 在醫院診所間各科閒逛 的老人
這是第2批 高風險群
因為沒有不開藥的醫師 慢性處方簽集各路大成者 在老人身上交互
藥物也有複利效應
不要錢的健保慢性處方簽藥物最貴 藥物的爆棚 就是跌倒日
跌倒送進醫院 再帶來更多的藥物
巴菲特 也想不通的 滾學球
在台灣跌倒老人身上 可以得到健保藥物實踐模型
這是廣泛而巨大的公衛群體模型
貼近 但絕對視而不見
標準的 Elephant in the room 模型
大象中醫 提早處理了 房間裡 眾人視而不見的那隻大象
憂鬱症中醫診所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女人兩個脫胎換骨的好時機!
女人一生兩個重要時期「產後、更年期」
都說產後坐月子很重要,還能趁機調整體質,
月子做的好才不會腰酸背痛、人快老!
女人年過40要注意!
因為更年期隨時會找上你,
更年期有哪些常見的症狀?
聽說它跟憂鬱症症狀很像很難分?
到底又該如何保養?
播出日期:11/2(六)晚間七點
★節目來賓★
基隆長庚外科教授 江坤俊醫師
東元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楊文瑞主任
中醫師 吳明珠中醫診所
準爸爸 Money錢毅
二寶媽 劉馨蔚
氣功導師 彥寬
健康主廚 陳之穎
白雁時尚氣功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7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