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表示,猝睡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發病高峰在11至15歲、20至30歲兩個族群,易被診斷為鈣質缺乏、癲癇...
#猝睡症 #遺傳性疾病 #YNE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80的網紅艾爾伯特你在哪Finding Alber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方坦承自己病情與就醫歷程,以及用各種媒體理性的討論身心疾病,是對於除去污名化標籤很有用的方式。本集與台北榮總精神科住院醫師曹文沿合作,讓我們一起除去對精神疾病污名化的誤解與標籤吧! 00:56 憂鬱與憂鬱症差別在哪? 02:52 Albert用影像紀錄下自己發病時的狀態 06:38 為什麼現代人...
憂鬱症住院治療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活動】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 https://bit.ly/3czOwMT
人為何瘋狂?什麼才是正常?
誰都無法真正窺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只能給它一個被理解的機會!
跨越「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深淵,才能看見理解與療癒的可能。
珍妮佛嚴重思覺失調與幻聽,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卻出現帕金森症候群;
派崔克腦部受創後出現人格解離,
他相信自己已經死了,還患有替身症候群;
湯瑪斯憂鬱症住院治療,
病情穩定出院隔天,送孩子上學後自殺身亡;
克里斯因行為脫序遭父母責罰後,
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異狀,經診斷為功能性神經障礙。
我們每天都會在報章雜誌或網路上看到關於精神健康的文章,大眾越來越關心這個議題。過去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現在可能都會有個醫學診斷,周遭每個人幾乎都在吃藥或接受治療。有人抱怨這種現象是過度診斷,生活變得醫療化,將一切歸咎於現代科技惹的禍。但諷刺的是,多數人談起自己的心理或精神狀況時,往往只是怪罪家庭、人際關係或整個社會,很少想到是生理使然、生物化學過程、基因或腦袋出問題。
個人及社會對精神疾患的不理解與偏見,加上科學與醫療的極限,導致很多時候面對精神病患,我們連最基本的問題都難以解釋:為什麼他會有這種感覺?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這麼做?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本書藉由動人心弦的案例,在醫病溝通與醫療紀錄的穿針引線下,探討精神疾患的問題,從神經傳導物質、荷爾蒙到基因,從服藥、穿顱磁刺激技術到電痙攣療法,目的是希望透過精神醫學、科學、心理學,在所謂正常與異常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梁。
📙看更多 #商周出版《我們與瘋狂的距離》https://bit.ly/3czOwMT
===========================================================現在只要在2020/06/29(一)下午15:00前,按讚「城邦讀書花園」,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 「我想看《我們與瘋狂的距離》一個神經精神病學家面對精神疾患的反省與診療筆記。」
🎁就有1位朋友可獲得《我們與瘋狂的距離》1本哦!
※得獎名單將於2020/06/29(一)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贈書活動貼文上,以「留言」方式公布。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城邦讀書花園粉絲團擁有變更活動內容的權利。
憂鬱症住院治療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出版報報】
🔸 珍妮佛嚴重思覺失調與幻聽,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卻出現帕金森症候群
🔸 湯瑪斯憂鬱症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出院隔天,送孩子上學後自殺身亡
🔸 克里斯因行為脫序遭父母責罰後,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異狀,經診斷為功能性神經障礙
我們每天都會在報章雜誌或網路上看到關於精神健康的文章,大眾越來越關心這個議題。過去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現在可能都會有個醫學診斷,周遭每個人幾乎都在吃藥或接受治療。然而,多數人談起自己的心理或精神狀況時,往往只是怪罪家庭、人際關係或整個社會,很少想到是生理使然、生物化學過程、基因或腦袋出問題。
個人及社會對精神疾患的不理解與偏見,加上科學與醫療的極限,導致很多時候面對精神病患,我們連最基本的問題都難以解釋:為什麼他會有這種感覺?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這麼做?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誰都無法真正窺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只能給它一個被理解的機會!
跨越「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深淵
才能看見理解與療癒的可能
《我們與瘋狂的距離》https://bit.ly/3czOwMT
最好的計畫,就是永遠有個Plan B ▸ https://bit.ly/2THZ0Dm
🔥 全館$99起,城邦全書系3本75折
🔥 消費滿$599折$50/$999折$100再送西雅圖極品咖啡(可累折)
🔥 VIP下單就送紅利30點/新會員送$30購書金
憂鬱症住院治療 在 艾爾伯特你在哪Finding Alber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方坦承自己病情與就醫歷程,以及用各種媒體理性的討論身心疾病,是對於除去污名化標籤很有用的方式。本集與台北榮總精神科住院醫師曹文沿合作,讓我們一起除去對精神疾病污名化的誤解與標籤吧!
00:56 憂鬱與憂鬱症差別在哪?
02:52 Albert用影像紀錄下自己發病時的狀態
06:38 為什麼現代人生病機率較高?
07:50 跟患者相處時不要談論憂鬱症?
08:18 躁鬱症與憂鬱症的區別?
10:02 努力工作就能擊敗憂鬱症?
10:59 有憂鬱症的人會常哭嗎?
11:32 憂鬱症只能靠藥物治療嗎?
13:18 我們該如何尋求協助?
14:23 該怎麼與身心疾病患者相處?
15:45 好書推薦"擁抱黑狗"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安心專線: 0800-770-995(0800-請請你-救救我)
張老師專線:1980
生命線專線:1995
反霸凌專線:0800-200-885
更多的生活在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ind_alb/
Hold不住的他 Podcast
Appple:https://reurl.cc/2gX5vO
Spotify:https://reurl.cc/OqdxLr
Google:https://reurl.cc/4mE282
KKBOX:https://reurl.cc/yg2x48
Firstory:https://reurl.cc/Oqdxnr
憂鬱症住院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我的限制級人生: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介紹
訪問作者:林欣蓓
內容簡介:
後來我明白,
人生很多事,不用靠腳也能做到!
蔡依林PLAY世界巡迴演唱會嘉賓
網路廣告《無懼的力量》7天破百萬人次觀看
參加《我是演說家》晉級總決賽
華視新聞、蘋果日報、三立新聞、ETtoday等媒體專訪
人生很多障礙是閃不掉的,我們需要的是不得已的勇氣
輪椅、尿管、身心障礙手冊、無障礙設施……這些都只是幫助我生活的東西。
我不需要「演」一個正常人,我就是一個正常人,
每一天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每一天也可以去幫助別人。
說真的,你不也是這樣生活嗎?
四歲時某天午覺醒來,欣蓓雙腿突然失去了知覺,不知原因、毫無預警,從此得在輪椅上度日……
被治療綁架的童年、被霸凌的求學過程、不平等的職場待遇、不友善的生活環境……加上受褥瘡折磨三年、歷經七次手術失敗,她一度恨透了自己的身體,曾想從醫院頂樓往下跳,卻發現圍牆很高,連跳樓的能力都沒有。
她突然醒悟:如果都有勇氣自殺了,怎麼會沒有勇氣面對下一次的手術呢?
在第八次手術後,經歷神蹟似的康復,她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用新的眼光看待事情:
身體裡的39根鋼釘,讓她笑稱自己是「金剛芭比」;
出入必備的電動輪椅,則是她最帥氣的法拉利!
關於「正常」,金剛芭比說
一個人的外表缺陷不能代表他不是正常人。
就像一個近視的人,只是需要一副鏡片加上鏡框;一個憂鬱症的人,需要定期服藥和周遭親友的關心;一個下半身癱瘓的人,需要一臺輪椅與無障礙空間,就能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
關於「失去」,金剛芭比說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不同的失去,只是我失去的是雙腳,以前只會怨恨不公平,現在我學會與生命和解,日子很鳥,也可以過得很好。
關於「夢想」,金剛芭比說
輪椅族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敢表達自己的勇氣。
關於「愛」,金剛芭比說
謝謝對方真實的愛過我,也謝謝坦承不夠愛我。每一段的失去,都是為了等待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軟弱很多,勇敢也很多!日子就是大吼大叫後,繼續往前衝!
作者簡介:林欣蓓
個性外向開朗,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熱愛閱讀、寫作、騎單車、唱歌和旅行。在四歲一覺醒來後,世界不再一樣……
因為身體住著39根鋼釘,笑稱自己為金剛芭比,電動輪椅則是她的法拉利。經歷10次手術,在1000多個住院的日子裡,開始在部落格寫住院日記,因此受到關注,並受邀拍攝《無懼的力量》網路廣告,一個月內造訪10個國家取景,體驗滑雪、潛水、飛行傘等極限運動。
想跟大家一樣平凡地過生活,所以帶著障礙走出家門,卻觀察到校園與職場環境的無障礙空間有許多缺失,造成身障朋友無法平等參與。2005年開始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走入偏鄉、身心障礙單位、校園、企業演講,至今超過200場,與6萬名以上的聽眾相遇,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對生命有盼望與勇氣。
現為磊山保經業務副理,也是生命探索激勵講師。
作者粉絲頁: 金剛芭比-林欣蓓
出版社粉絲頁: 格子外面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憂鬱症住院治療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支持蒼藍鴿持續製作優質內容:
加入會員享福利▶ https://ppt.cc/fYfvyx
購買蒼藍鴿新書▶ https://goo.gl/mXXp5K
最重要的▶按讚影片並分享出去!
#醫學迷因 #醫師迷因 #醫生迷因 #住院醫師厭世專線
Meme review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別再被騙了!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藥」?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淺談憂鬱症
► https://youtu.be/-g3WZnFaBoY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訂閱頻道 https://goo.gl/Xtp7YW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健康/保健/蒼藍鴿聊醫學/工作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