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星期三 絕對音樂】
「『長大,是一種從慌亂到習慣的過程。』
背後的意涵是:那些我們畏懼、不擅長的種種課題,
只要願意去做、去試,終究就會學得經驗,慢慢上手。」
SO~~遇到難題,別逃避,哪裡不足,就往哪裡去練功…。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就在南投廣播 FM99.7
把耳朵借給我,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 fm997.cityfm.tw
*************************
《為什麼我們漸漸對彼此不耐煩…》
「你為什麼對我這麼不耐煩?」
路上,一位女生對男生說著,看起來好像在吵架。男生雙手抱胸,表情嚴肅。希望他們這次的溝通順暢,別發生什麼遺憾才好。
還記得關係中的第一次不耐煩嗎?你的,還有對方的不耐煩,各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當時發生了什麼事?算是偶發事件,還是從此之後,不耐煩出現的頻率就逐漸增加?
有些人天生個性急,耐性容易用光。所以跟一個人熟悉之後,本性很快就跑出來,用不耐煩昭告他的個性。
男女朋友談戀愛,剛開始有新鮮感,所以負面情緒容易沖淡。等到不耐煩出現的時候,大概就是激情的效果慢慢消退,人際技巧要派上用場的時候。一個人有沒有能力維繫關係,常在不耐煩之後見真章。
很多時候,我們剛進入關係,能力不足,所以不耐煩一出現,我們就跟著犯了不少錯。
新手媽媽,可能會對嬰兒無故哭鬧,感到不耐煩。這時的不耐煩,與其說對孩子,不如說對自己,這是感覺到挫折,開始懷疑自己當媽媽的能力。
有些則是孩子長大之後,講都講不聽,感到不耐煩。進入學校之後,功課一直教不會,感到不耐煩。當家長一不耐煩,關係的分數就一直扣。
不耐煩會破壞關係,但是它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即使如此,我們可以視它為關係轉折的徵兆。透過這個徵兆,我們預先知道關係即將迎來的變化,他人的轉變,還有自己的轉變。
有人說,耐煩是種美德,不耐煩是要不得。我倒覺得,不耐煩本身沒那麼嚴重,它在考驗著我們,人難免都有這個時候,我們如何回應它才是重點。
如果有時間,越是發現自己不耐煩,越要聽對方把話說完。對方有機會把話說完,就不用一而再再而三,講得片片段段,我們又感覺心煩。我們聽懂了對方的想法,正面回應對方的請求,這是維繫關係的關鍵動作。當關係運作順暢,不耐煩就自然少了。
越是不耐煩,越要試著把話講清楚。具體、清晰,或許寫成文字記錄,能讓我們少講幾次,不必那樣心煩意亂。
情緒管理很重要,平常有健康的作息、飲食、運動,遇到不耐煩,還會提醒自己放慢速度,多深呼吸。把事做好,試著寬容自己與對方,不耐煩自然離開。
最後,我們要想,我們是不是跟自己的關係不好,會對我們自己不耐煩。給自己過高的標準,又只留了相對短的時間,所以多少正面情緒都不夠用。一個人對自己不耐煩,就容易對人不耐煩。
跟自己和好,很多時候,事緩則圓,慢工出細活,沒真的要那麼趕。趕著做事情,弄壞了心情,搞僵了關係,那也沒比較划算。
請別輕易撤回你的愛
男朋友越愛她,她就越揮霍,揮霍他對她的愛。不順她的意就說:「那就分手啊!」
親子關係看久了,對情愛關係就會有更深一層的領悟。以愛為籌碼,逼對方就範,這是教養技巧中的「撤回愛」。
「你下次再考差,你就不要回來!」、「你再犯錯,就不要叫我爸爸,我沒有你這種兒子!」、「你是垃圾桶撿來的!」......
「你是垃圾桶撿來的!」這句話,我聽過一位朋友,開玩笑性質地對孩子講過。沒想到,孩子的反應很大,讓她相當後悔。
有些話真的不能說,也不需要拿來開玩笑。弄假成真,只是因為好玩、想測試,得不償失。
是不是小時候在親子關係裡,常被威脅要撤回愛,長大在情愛關係裡,就容易這樣對待他人?
我不確定,我沒涉獵相關研究。不過,就算有關,我想也是意料中的事,畢竟,父母在我們面前幾千次的示範,很可能讓我們無意識地模仿。
別人沒有按照我們的意思來做,那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沒什麼大不了。連自己都控制不住的人,就想要一直控制別人。
我們不需要一定要對方聽話,才能感覺自在,不管對方是孩子,還是情人。我們沒那麼脆弱,讓別人有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我們一樣能好好地活,又能同時享受對方的心意。
有些感情,別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學習好好地對自己說話,然後,才能在感受到對方情意的時候,學習好好回應對方的情感,而不是害怕失去,而要測試、說反話。
親情、友情、愛情,能完美嗎?
曾經有一位朋友,告訴我,她走過人生風浪後的想法:「如果愛情能夠再重來,我不會再這麼要求完美了!」
關係不全然是坦途,裡面隱藏的坑坑洞洞,常把人絆跤。我們都有我們的期待,剛開始,我們都在關係裡面,跟自己互動。等到某些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淡了,發現我們的想像,與對方之間的失落,挫折感在所難免。
有人選擇說再見,或者沒辦法逃避的關係(例如:親子關係),那就選擇疏離、公事公辦......像完美的關係是自己可以不必涉入情緒一般。有人則選擇修補,選擇找到另一種和諧的方式,持續相處。
在關係裡面,不斷累積挫折,還要學會調整自己,等待對方調整,或者等待某些時機成熟,那確實是一種考驗。這時候,最怕就是執著在完美,馬上就要自己或對方調整到定位,好像不完美,這段關係就令人生厭。
關係裡面的遺憾、悔恨,最是磨人。
有一位媽媽告訴我:「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不會再對孩子那麼嚴格!」這位媽媽的醒悟,是因為對這位孩子來說,嚴格的效果不大。但是,媽媽如果沒有嘗試過,又怎麼會知道,嚴格,到頭來不僅沒有效果,又傷了關係,還讓兩個人都多了不少不快樂的回憶?更精確地來說,只是調整的速度慢了些,但雙方都藉此學到了些東西!
我依稀記得一位名人說過類似的話:「我不曾失敗過,我只是找到了一種不成功的方法!」
我喜歡這麼說,在關係裡面,雖不能預期,但絕不放棄。不是說我們一定得要讓關係處在最好的狀態,這也很不容易做到,有時候,不讓關係更糟,那也是需要努力的。
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放過自己?
那不到半小時的對話,竟然停留在她心裡幾十年。
因為她在生涯規劃上,不聽媽媽的話,媽媽用了侮辱性的字眼,讓她屈服。她屈服了,但命運機緣湊巧,從此她的人生,過得相當不順,也疑似得了憂鬱症。
或許,是她選擇在面對媽媽的時候,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快樂。在很深很深的地方,好像有一句心底話:「我要用我的痛苦,證明媽媽當初的錯!」
心底話聽清楚了,她的癡傻也明顯可見了。怎麼會為了向媽媽證明什麼,付出那麼大的代價,賠上自己的人生?以有意無意地忽略女兒的控訴,但又偷偷地心疼。
後來,她發現,自己把媽媽當成情緒垃圾桶。把所有有關無關的負面情緒,都丟向媽媽,要她承擔。
其實,她沒負起她該負的責任。自己的人生,她也努力過,但是不如預期,她乾脆一起怪媽媽,這樣最簡單。她一直不停地怪自己,為什麼自己當初那麼怯懦,不堅持自己的想法?
所以,她的自我折磨,除了要讓媽媽感到罪惡,她也是在提醒自己,別忘了自己已經學過一次教訓,別再重蹈覆轍,別再讓別人決定自己的人生。也或許,她之所以一直不放過自己,就是在責備自己笨。
她忠實地聽清楚了她的情緒想告訴她的話,雖然不知道哪句才是真正的答案,或者,每一句都是答案。不過,跟自己和好的工作,本來就是這樣,給個環境,等待發芽。
她的情緒慢慢在退潮,這讓她輕鬆多了。同樣一件事,負面的部分不再被放大,比較接近它原本的樣子。
原來,我們不放過對方,跟我們不放過自己,一直綁在一起。
(文章來源: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423&utm_source=Line&utm_medium=website_share&utm_campaign=website)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憂鬱症 測試 分數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冷冷知識 - 包你不再一哭二鬧三上悠亞
連日氣溫探新低北部又綿綿細雨,你知道天氣也會影響心情嗎?
有一種病徵叫做氣候憂鬱症
即是因天氣變換影響心情的一種病況,當天氣有所改變時,影響人體心情與睡眠的退黑激素與血清素會受影響,這讓當天氣開始轉變時,會讓許多人做事情提不起勁,總是心裡悶悶的。
根據美國調查,甚至五人當中就有四人有此症狀。
而女性的好發比例又將近為男性的四倍之多。
如果想要改善這種情況,可以趁著太陽出來時出去曬曬太陽,或是在室內做些運動也行,讓身體的自然機能做調節,水哥並不建議依靠藥物或是營養補充品,而是透過攝取食物的原型來獲取足夠的營養素。
不只如此,連日的低溫與下雨,也讓你告白的成功機會下降
根據研究測試指出,女性在陽光明媚的日子中,接受異性告白的成功機率會較大,無論在接受與告白的過程中,決定都是一剎那的事情,這時當下的心情決定了70%的成功關鍵,有可能你前面給對方非常好的印象分數,但你卻偏偏選了他心情不好的時刻,那你可能又要再度從頭了。
或是,你可以跟水哥一樣成為一位好人。
從小到大我告白都會得到我是一位好人的結論,顧得證,我真是一位好人🤣🤣🤣
而冬天也是皮膚乾癢的巔峰期
在氣溫下降時,皮脂腺分泌功能降低,油脂的分泌量就會下降,而許多人在生活中又特別喜歡洗很燙的熱水,或是用電熱器,吹風機等用很靠近的方式來使用,導致原本為數不多的油脂被洗掉或蒸發掉。
會推薦大家在洗澡完畢後,使用一些高脂肪的保濕用品來鎖住水分,讓皮膚膚況減少乾燥。
我在搜尋網路資料時,更有資料指出,如果你已經【乾癢到皮膚脫屑搔癢得不得了的人,不建議天天洗澡,而是改用乳液或嬰兒油清潔】
啊...冬天不洗澡又有一個太棒的理由了😆😆
記得冬天早日上床睡覺,減少消耗,早點洗洗睡
祝福大家冬眠愉快。
圖為水哥與一哭二鬧三上悠亞的愛心合影❤️❤️❤️
訂閱水哥YT頻道 : https://pse.is/K4Q5Z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加入社團訂閱粉專與YT頻道花不到你十秒鐘,
卻是讓我堅持下去的動力。
IG : Awater0911
憂鬱症 測試 分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不只有益於生理健康,也有助於提升思考和記憶能力,甚至能夠減少失智症風險。即使是相當少量的運動,例如一週散步幾次,都能改變大腦功能,以期發揮更好的認知能力。
運動能夠減輕壓力對人體造成的負面生理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規律運動的人比較少生病。
光是每30分鐘左右起身動一動,不要長時間坐著,都能降低早死的風險。總之,講到運動,幾乎任何事都算數,只要開始動就對了。
取自《正向轉變》
***********************
最近剛好跟一位朋友談到散步,因為他以為我常要坐在電腦前面,寫文章或回留言,所以很少運動。我跟他說,我很少激烈運動,但是那種緩和的運動,像是散步,那是我的最愛—我在獨處的時候,常會走來走去。
尤其想不到要寫什麼,或者一下子卡住的時候,我就會起來走一走,有時候順手會做點事情。所以我是常常坐在電腦前,但不算久坐,我中間起來走動的頻率不低。
各位不管是辦公或者寫作,大概都會有類似的經驗:就是起來走動之後,腦筋會轉得比較快,靈感會比較容易來,或者想不通的事,可能在活動的時候想通。
對家裡有使用3C過度的孩子來說,一下子要根除也許不易,但偶爾起來走動那是容易得多。
起來走動不需要多大的空間,我散步的時候,有時會閉上眼睛,調整呼吸,讓意識回到身體裡。所以走路的速度可以極慢,本來短短幾步的路程,可能走上一兩分鐘或更久。
我也喜歡快走,出門在外,也常會在安全無虞的時候,稍微閉一下眼睛,感受身體在快走時的變化。有時候心緒不寧,我會在腦中簡單喊「左、右、左、右、左、右」,左腳落地就喊左,右腳落地就喊右,紛飛的念頭就能慢慢清空。
我通常會充分感受腳掌落地的感覺,踏在不同高低材質的地板,感覺都不同。我跟不同朋友同行的時候,我發現我相對少踢到東西或跌倒,有時候腳的小指撞到東西真的很痛。
我在走路的時候,如果能量夠,我會再感受我的身體姿勢。我們常常因為打電腦或用手機,導致姿勢不正確,像是駝背或山羊肩。感受身體姿勢,就能慢慢調整它,姿勢對一個人的身心也會有影響。
我一向不是陽光男孩的形象,甚至有時看起來很累或病懨懨的樣子。可是我很愛運動,都是很緩和的,像公園裡的老人家的運動,所以不太有運動傷害。
我們常講身、心、靈,但「身」的部分,我們真的不太去注意。這兩天提到睡眠與運動,我都相當重視,那能長養我們內在的能量,讓我們更有力去突破困境。
祝福您,要活就要動,讓運動幫助我們生活!
***********************
好好散個步
【文/ 凱瑟琳・珊德森】
我們都已經知道,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有益。運動幫助我們維持健康的體重、強化肌肉和骨骼,並且能夠降低心跳速率和血壓。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夠減輕壓力對人體造成的負面生理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規律運動的人比較少生病。
但是,運動不只有益於生理健康,也有助於提升思考和記憶能力,甚至能夠減少失智症風險。即使是相當少量的運動,例如一週散步幾次,都能改變大腦功能,以期發揮更好的認知能力。
運動對心智敏銳度的好處,也表現在顯現失智症早期徵兆的人身上。有一項研究以被診斷出輕微認知障礙的年長者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一組人一週散步三次,每次一小時;另一組人每週參加營養與健康教學講座。在研究開始之前,這些參與者都沒有從事規律運動的習慣。六個月後,散步組的參與者血壓較低,而且令人好奇的是,認知測試的分數變得較好。
規律從事體能活動也有益精神健康。你曾有在心情不好時去運動,運動完心情變好的經驗嗎?運動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好,部分是因為我們在運動時,會把我們面臨的任何難題都先拋諸腦後。它讓我們因應生活的壓力事件,卻不會變得暴躁或不安。
運動也能帶來人體的生理變化,讓我們感覺更好。我們從事體能活動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這種能夠減輕痛感的化學物質,因此讓我們的感覺變好。
運動甚至有助於治療憂鬱症,至少某些例子顯示,效果和心理治療或抗憂鬱藥物一樣好。在一項研究裡,研究人員想檢驗運動能否幫助憂鬱者感覺較好。為了測試這項假設,他們找了156個重度憂鬱症成人患者(憂鬱程度已經會干擾日常生活),把他們分成三組:
• 第一組從事有氧運動(每週三堂課,每堂課45分鐘,共四個月)。他們沒有服用任何抗憂鬱症藥物。
• 第二組服用憂鬱症的緩解藥物(也長達四個月),但是不從事任何有氧運動。
• 第三組從事有氧運動,也接受藥物治療(一樣為期四個月)。
研究人員在這段期間檢查三組人員的憂鬱症程度是否有變化。他們發現,從事有氧運動的人,即使沒有憂鬱症緩解藥物的輔助,在長達四個月的期間,心情也有改善。事實上,三組人員顯現相同的改善速度。這項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顯示中度費力的運動,在治療憂鬱症上,可能和藥物一樣有效。
雖然運動的好處顯而易見,要挪出時間運動,卻可能是一件難事。不過,改變你對運動的思維,可以幫助你開始規律運動,並且持之以恆。具體來說,不要著眼於運動改善心血管能力、維持健康體重、預防憂鬱等的長期益處;相反地,把焦點放在短期而立即的運動樂趣上。或許把上瑜伽課當成你在忙碌一天之後清空大腦、放鬆一下的時段。或許把和朋友一起散個步,當成聊聊彼此近況的好機會。在運動之後,或許你會睡得更好,第二天更覺得神清氣爽。以這種立即滿足為關注的焦點,運動更容易保持動力,因為你不必等那麼久才得到回報。
此外,不要為了在一天裡多擠出幾個小時、甚或多幾分鐘給運動課程而倍感壓力。從在行為上做點小變化開始,例如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把車停在離商店門口遠一點的地方。最近甚至有項研究發現,光是每30分鐘左右起身動一動,不要長時間坐著,都能降低早死的風險。總之,講到運動,幾乎任何事都算數,只要開始動就對了。
.
以上文字取自
正向轉變:365日快樂實踐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07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