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
憤世嫉俗的人英文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憤世嫉俗的人英文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冠疫情 網頁相關內容整理
2020年初新冠肺炎大爆發時,我們開始參與臨床治療及對抗疫情的工作。2020年1月21日,我把指導河南通許縣人民醫院(現為通許第一醫院)抗疫的討論撰寫為「從非典到新冠肺炎」短文,那時我還沒有治療新冠肺炎的病例,而是依據我治癒大量禽流感、豬流感、及每年流感導致嚴重肺炎及其它病變病例的經驗,來討論新冠肺炎的進程及治療方向。一周後,我們即對外發表了中醫治好兩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應該是全中國大陸最早以中醫方式治癒中重症的新冠病例。2020年1月底時,幾乎沒有人敢相信中醫可以快速治癒如此嚴峻的疾病,除了受到中國醫療主管當局的大幅關注外,也引起很多人的質疑。隨著病毒核酸檢測的出爐,以及更多的治癒病例,我們以中醫成功對抗新冠肺炎的事蹟,為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報導,各個微信群大幅解說,幾千萬人傳閱。我的學生湯英醫師,也因為抗疫功勞卓越,得到國家頒發個人抗疫英雄獎的極高榮譽。
隨後,我們開始幫助美國及其它地區的新冠確診及高度疑似病患,累積了大量的臨床病例,也受邀參與大型網上會議及訪談,並指導許多地區的中西醫。然而,台灣原本一直維持極低的感染人數,使得台灣大眾不太關心新冠疫情,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s://bit.ly/05100135-B )本來有更多的篇幅來討論新冠肺炎,台灣出版社編輯們擔心台灣讀者沒有興趣,因而大幅刪減了相關的內容,甚至建議把討論新冠的章節擺在書的最後面,只當作一個特殊的病例來討論。
幾週前,新冠疫情在台灣快速爆發,把台灣人民從世界脫軌拉回到了現實,新冠疫情成為台灣社會大眾最關心的議題。許多位讀者私下來函,希望我能多討論新冠疫情。其實,從大陸疫情爆發開始,我網頁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內容,這裡依照時間順序整理列出來,有興趣的讀者們,可以把五十一篇的內容從頭看到尾,會了解我們為什麼從擔心轉為信心,更能體會我們一路走來的心情起伏及對各種亂象的憤世嫉俗。
*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http://andylee.pro/wp/?p=7169)
* FM96.1:新冠肺炎惶惶 如何提前預防?傳統中醫告訴你:以不變應萬變(http://andylee.pro/wp/?p=7131)
* FM96.1: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狀病毒”,抗生素能治麼?激素有用麼?(http://andylee.pro/wp/?p=7292)
* 通許人民醫院治好兩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受到政府高度關注(http://andylee.pro/wp/?p=7210)
* 再談通許人民醫院治療新冠肺炎(http://andylee.pro/wp/?p=7214)
* FM96.1:傳統經方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已出院(http://andylee.pro/wp/?p=7823)
* 抗疫女英雄 感染科湯英主任(http://andylee.pro/wp/?p=7253)
* 河南確診病例中醫藥協同診療率達91.3%(http://andylee.pro/wp/?p=7276)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清肺排毒湯治療總有效率可達90%以上(http://andylee.pro/wp/?p=7285)
* 花絮:通許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拍攝的抖音(http://andylee.pro/wp/?p=7320)
* 微信講座:新冠肺炎的中醫經方治療(http://andylee.pro/wp/?p=7353)
* 西醫大網群「三甲傳真」轉貼感染科湯英主任文章 數百萬人傳閱(http://andylee.pro/wp/?p=7357)
* 通許第三位新冠肺炎病人痊癒出院(http://andylee.pro/wp/?p=7388)
* 通許四位新冠肺炎確診病人 全部中醫快速治癒(http://andylee.pro/wp/?p=7409)
* 通許新冠肺炎治療完整報導(含四病例說明)(http://andylee.pro/wp/?p=7465)
* 中醫最大的問題是騙子太多(http://andylee.pro/wp/?p=7508)
* FM96.1:新冠肺炎 相對韓國、日本 為何義大利死亡人數這麼高?(http://andylee.pro/wp/?p=7825)
* 開封清零 通許縣人民醫院再度立功(http://andylee.pro/wp/?p=7587)
* 央視CCTV4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報導通許縣人民醫院中醫治癒及預防新冠肺炎(http://andylee.pro/wp/?p=7646)
* 新冠肺炎的中醫救治及釋疑(http://andylee.pro/wp/?p=7660)
* 短片:淺談預防疫病中藥方(http://andylee.pro/wp/?p=7724)
* TCM Treatments of COVID-19(http://andylee.pro/wp/?p=7729)
* 灣區中文電台 「灣區好聲音」節目採訪(http://andylee.pro/wp/?p=7764)
* 「連花清瘟」抗新冠病毒?(http://andylee.pro/wp/?p=7775)
* La Medicina Tradicional China es Capaz de Curar los Casos Severos de COVID-19(http://andylee.pro/wp/?p=7794)
* 短片:連花清瘟抑制新冠病毒?(http://andylee.pro/wp/?p=7810)
* 寰宇新聞網:加州試劑嚴重短缺 燒到40度才能驗(http://andylee.pro/wp/?p=7814)
* 幾段短片的英文字幕(http://andylee.pro/wp/?p=7827)
* 如何自製N95等級口罩(http://andylee.pro/wp/?p=7830)
* 診所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現況(http://andylee.pro/wp/?p=7845)
* 疫情下的三個小故事(http://andylee.pro/wp/?p=7904)
* 短片:”Good Morning, Silicon Valley” 中英文採訪(http://andylee.pro/wp/?p=7927)
* 從藥方看中醫師的思路(http://andylee.pro/wp/?p=7930)
* FM96.1:疫情緊急中藥湯方可考慮(http://andylee.pro/wp/?p=8205)
* 可怕的偏見(http://andylee.pro/wp/?p=7754)
* 中工會網路座談:經方中醫在COVID-19醫療上的效果(http://andylee.pro/wp/?p=8031)
* 雙盲測試?(http://andylee.pro/wp/?p=8059)
* 疫情下的焦慮(http://andylee.pro/wp/?p=8138)
* 網上講座:從經方治療新冠談臨床診療規範化(http://andylee.pro/wp/?p=8414)
* 川普的新冠治療(http://andylee.pro/wp/?p=8846)
* 疫苗 – 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21件中醫知識(17)(http://andylee.pro/wp/?p=7069)
* 一家四口都感染新冠病毒(http://andylee.pro/wp/?p=9287)
* 12月13日 第十屆國際經方班 「生命至上 中醫抗疫」(http://andylee.pro/wp/?p=9316)
* 第四屆加拿大國際傳統醫學大會(http://andylee.pro/wp/?p=9337)
* 網上論壇:中醫防治病毒變異下的新冠疫情(http://andylee.pro/wp/?p=9530)
* 中時新聞網 – 治癒新冠旅美名中醫:「清冠一號」效果有限 若誤用反加重病情(http://andylee.pro/wp/?p=10114)
* 天佑台灣 – 讓證據説話(http://andylee.pro/wp/?p=10070)
* 新冠肺炎「快樂缺氧」(http://andylee.pro/wp/?p=10122)
* 對抗醫學的困境(http://andylee.pro/wp/?p=10149)
* 寰宇新聞網:矽谷一家四口染疫 新冠肺炎中藥有解(http://andylee.pro/wp/?p=10185)
* 台灣確診及疑似新冠病患 請就近找中醫師治療(http://andylee.pro/wp/?p=10192)
P.S. 這些網頁上的內容都有轉貼在臉書上,只是我沒有時間把臉書連結一一列出。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http://andylee.pro/wp/?p=10196)
憤世嫉俗的人英文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點精闢心法消除職場倦怠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減少出門,勤洗手,常酒精清潔,防疫加油! 台灣加油!
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 (FB私密社團加入需填email,若被拒絕請再寫一次即可)
★ 優惠活動:
本集使用 [佳樂CAROL-920s] 外銷品動圈式超心型麥克風 (先樂音響贊助)。有興趣可參考-不專業三款mic實測與 團購優惠85折 youtu.be/rUovXlLWftQ (RODE podmic / CAROL 920s / 鐵三角 ATR 2100x-USB )
★ 本集重點摘錄:
你知道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正式將「職業倦怠」列為一種疾病,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把對工作上長期的情緒及人際上的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綜合症稱為職業倦怠。
美國研究認為,職業倦怠包括三個面向,分別是:
1.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2.去人性化(指對他人消極、冷淡、過分隔離、憤世嫉俗等態度和情緒;)
3.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
簡單說來就是:「心好累、不高興、我不行。」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你中了幾項呢?
NO.10 借酒澆愁
NO.9 容易生氣不耐煩
NO.8 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NO.7 上班昏昏欲睡
NO.6 工作效率變差
NO.5 常常發呆放空
NO.4 睡眠品質變差
NO.3 早上起不來狂遲到
NO.2 健康出問題
NO.1 裝病請假翹班
超過五項並且影響到工作生活,建議到家醫科或身心科 看看喔!
如果你是管理職或HR,更要注意了,
因為職業倦怠感是很容易在辦公室發酵蔓延,進而讓團隊產生雪崩式的士氣崩解。
所以 如何避免團隊出現職場倦怠,如何帶領團隊同仁 渡過職業倦怠感難關,
如果我們管理職能早一點、包括去改善一些工作環境、工作流程,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鼓勵,
來避免人才最終採用「離職」作為解決的方式, 帶來團隊損失。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大建議:
1.自我覺察
2.硬實力
3.軟實力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03.(00:17:00) 馬斯洛需求法則
★ 本集分點章節:
(00:00:14) 本集導覽
(00:01:03) 職業倦怠的三個定義
(00:02:07)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00:03:00)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00:07:09) 從心理學層面看職業倦怠為何發生? 外部與內部因素
(00:09:40)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的三大建議
★ 本集補充資料
早上醒來只想裝病請假!網友熱議「職業倦怠十大症狀」by網路溫度計 https://reurl.cc/9rZ5Ga
=====================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 Free Sound Effects https://lihi1.cc/QIOep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ixerBox|Himalaya|CastBox ....等28平台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 如果您喜歡,請贊助鼓勵我們繼續製作節目💰 https://lihi1.cc/s1mES (50秒影片教學, lihi1.cc/N8vYt )
@活動: 一日之星|報名當來賓|Podcaster聯盟接案推廣計畫 https://lihi1.cc/C3EEF
@如果你也想開始做自己的podcast ,歡迎使用 Firstory 的邀請碼W-B23W9K可得小額啟動基金
★ 本集快問快答:
如果你已有你個人的優勢識別答案,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砥礪喔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或 FB社團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讀書會群組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 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影片,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憤世嫉俗的人英文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啦好啦我知道你還沉迷在亨利卡維爾比女主角還大的胸部之上,但其實NETFLIX的獵魔士是有原著的啊!而且你最近也看到原著作者大聲稱讚亨利演得好,影集拍得好,就知道他一定拿到了一大筆錢龍心大悅啊!
因為原作者其實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經濟學家啊!
永遠不爽的經濟學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喔他也是巫師系列遊戲的原著作家!
人生其實就是這樣,有的時候你會中,有的時候你不會中。安傑·薩普科夫斯基其實原來是個經濟學家,在波蘭的政府直轄的機關中工作,是個非常不錯的穩定公職。但忽然之間,波蘭改革開放,他很快就要失業了!對一個經濟學家來說,失業就等於沒有經濟可以分析了呀!
於是他把腦筋動到其他的營生上。
他決定要成為全職的小說家,但當時的波蘭沒有全職的小說作家這回事-當然更沒有人看好他。
就算沒人看好又怎麼樣!經濟學家的分析能力可以打敗一切!
於是他參加了雜誌的小說獎,身為經濟學家的他,經過精密推演,發現在當時波蘭的奇科幻小說界還是以科幻和政治諷刺小說為主,其實根本沒有經典的奇幻小說類別,要如何脫穎而出呢?
寫奇幻。
要如何在三十頁的規範內寫到得名得獎還有獎金可以拿呢?
最好是重新描述經典童話,讓大家能夠有熟悉的立足點來做比較,卻又能夠有翻案的驚喜。
要如何寫出讓人經驗的經典童話翻案文呢?
把經濟學的需求與供給代入:如果這是一個經常有各種妖魔鬼怪出沒的世界,那麼人們一定會需要專業的除魔士或是獵魔人。總不可能老是把工作交給毫無經驗的鞋匠之子吧?(或者住在與世無爭的樂園裡面只愛吃喝的小矮子吧!)
不知道人力銀行怎麼想這種超自然人資?
於是經濟學的那隻隱形之手,就推出了專業的超自然對抗從業人員,獵魔士這個職業就此誕生。
然後有一年,有一家波蘭的小小公司叫做CD Projekt跑來找當時已經非常有名的暢銷奇幻作家安傑·薩普科夫斯基,詢問可否拿小說裡面的主角和世界設定來做遊戲。安傑·薩普科夫斯基當時覺得其實不一定可以,所以就拿了一小筆授權金,著作系列隨便他們用。
然後,改編自小說【獵魔士】的巫師系列遊戲三部曲,全球賣出兩千五百萬套,銷售額突破兩億五千萬美金。
但是,安傑·薩普科夫斯基還是很不爽,不是因為小說作者是自己但大家不知道而不爽,而是因為他媽的他不是簽版稅約啊!所以不管遊戲賣再多套,他老兄一點都沒辦法多賺啊!
而且更怒的是,小說明明是遊戲的原著,1986年就出了,但是許多遊戲玩家因為是在遊戲之後才接觸到原著,所以就產生了【魔戒抄天堂】效應,安傑·薩普科夫斯基被大家誤認成改編遊戲的小說作家,所以他還是不爽!
以上這幾段都是他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當面告訴我的不爽。拿到2016年世界奇幻大會終身成就獎的老爺子真的很不爽,而且他不但不爽,也很樂意告訴所有人他的不爽。不知道是不是經濟學家看世事多了,滄桑的話語中依舊是非常的憤世嫉俗。
歐巴馬還我書!
好啦,2011年的時候,歐巴馬拜訪波蘭,波蘭總理把【巫師】第二集跟老爺子的奇幻小說原著當成國寶一併送給歐巴馬。這下子老爺子出人頭地獲得了國寶級的待遇了,照說應該很愉快吧!
不!老爺子還是非常不爽!因為波蘭外交部事出突然,要送給歐巴馬小說的時候才想到啊靠不對,我手上的【獵魔士】都是波蘭文的版本啊!一定要送英文的怎麼辦呢?於是他們就把腦筋動到老爺子頭上來!他們十萬火急的派了穿西裝打領帶的外交人員坐著專車殺到老爺子那邊,死求活求的要到了一套【獵魔士】英文版,才趕上送給歐巴馬的盛典。
那麼老爺子哪裡不爽呢?直到數年之後我跟他喝著啤酒聊天的時候,波蘭外交部還沒有還給老爺子一套英文版的【獵魔士】!所以這等於老爺子被占了便宜!就算只是一套小說也是不行!不爽就是不爽!經濟學家不能接受沒有等價交換這種事情!
但是,老爺子接下來一定是會比較高興了!因為NETFLIX宣布拍完了改編自【獵魔士】原著的影集!而且還聘請老爺子當創意顧問,老爺子在新聞稿中表示非常高興能夠跟NETFLIX合作,並且忠於原著的將小說改變成影像!但是老爺子啊,我很清楚其實你高興地還是終於有機會獲得合理的顧問費,而不是一次授權就把權利賣光光啦!補充一件事情,後來獵魔士上映之前老爺子忽然又大讚遊戲跟影集都拍得超好的:顯然你就知道念了那麼多年,遊戲製作公司終於受不了碎碎念,跟他重簽了一個顯然有版稅的合約啊哈哈哈哈~~~~難怪他最近都只會說好話~~~~
祝你能夠大發利市,安傑·薩普科夫斯基老爺子!乾杯!
蓋亞文化
http://www.gaeabooks.com.tw/events/2014_10_Blood_of_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