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映鮮X題陞農場~親子田野樂‧秋收體驗&稻草人DIY、當個小農夫揮汗下田去
家中兩個都市長大的小朋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朗朗上口的憫農詩,卻完全不知道每天吃的白米是從哪裡來! 這周六很高興參加大同公司旗下品牌「映鮮in fresh」所舉辦的「親子田野樂悠悠」,到有機稻米契作的產地「題陞自然農場」,趁著這個秋收的季節體驗這時節的農家活動,從體驗稻米收割打穀、手做稻草人與品嘗有機蔬果,體驗農夫收割的辛苦才有米飯可吃,並了解在台灣生長的有機稻米生長的環境,對有機蔬食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親子田野樂│秋收體驗‧稻草人DIY
地點 : 題陞農場(苗栗縣南庄鄉員林村下員林84號)
◆◆欣賞全文:http://viviyu.pixnet.net/blog/post/46876150 ◆◆
(歡迎轉貼分享)
憫農詩全文 在 Viviyu旅遊美食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活動]映鮮X題陞農場~親子田野樂‧秋收體驗&稻草人DIY、當個小農夫揮汗下田去
家中兩個都市長大的小朋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朗朗上口的憫農詩,卻完全不知道每天吃的白米是從哪裡來! 這周六很高興參加大同公司旗下品牌「映鮮in fresh」所舉辦的「親子田野樂悠悠」,到有機稻米契作的產地「題陞自然農場」,趁著這個秋收的季節體驗這時節的農家活動,從體驗稻米收割打穀、手做稻草人與品嘗有機蔬果,體驗農夫收割的辛苦才有米飯可吃,並了解在台灣生長的有機稻米生長的環境,對有機蔬食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親子田野樂│秋收體驗‧稻草人DIY
地點 : 題陞農場(苗栗縣南庄鄉員林村下員林84號)
◆◆欣賞全文:http://viviyu.pixnet.net/blog/post/46876150 ◆◆
(歡迎轉貼分享)
************************************************
把VIVIYU小世界粉絲團設定勾選『搶先看』
這樣才不會錯過全台各地最新資訊動態唷!
電腦版?從「已說讚」設定為「搶先看」
手機版?從「追蹤中」設定為「搶先看」
************************************************
憫農詩全文 在 繪本,生活練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繪本|夢想中的陀螺
即使是在戰亂的年代,孩子的生活總還是離不開遊戲。
「我從來沒有想過,得到夢想中的陀螺是這麼的容易。」一位叫武雄的台灣男孩,終於從同樣名叫武雄的日本男孩手裡,將夢想中的陀螺接手過來,這是台灣武雄心心念念的漂亮陀螺,但他口中的「這麼容易」,卻承載著一段艱辛的血淚歷史,不論是戰勝的一方,台灣,或是戰敗之國,日本。
「陀螺」是一個隱喻,它是農村社會流傳已久,取材與製作容易的童玩,然而它也是一項競爭的遊戲,旋轉時間越久,越晚停下來的是勝利者。
陳玉金老師與呂游銘老師在著手創作這個作品前,經歷長時間的二戰歷史考究,玉金老師提到,最後讓她確立故事切入點的是《牯嶺街》詩集中的〈陀螺的記憶〉。在詩裡,戰爭結束、在台的日本人民即將返日,一位日本男孩將自己的陀螺贈予詩中的主人翁,那一句沒說完的叮嚀,留給了詩中年紀尚幼的男孩淡淡的悵然與憂傷。那是民族的心酸。
這是一個以戰爭年代為時間軸的故事,圖中的人物身上都別著一個綉有自己名字和地址的布塊,在那段戰亂期間,身上的布塊是為了確保當一個人無法平安回家時,那是唯一親人找尋領認的依據。不說話的畫面,卻抖落生活不安定的緊張、出了門就無法平安歸來的懼怕。
玉金老師和呂游銘老師的作品,總是在文字與畫面中傳達著屬於一個年代的記憶,《那年冬天》、《一起去看海》是如此,《夢想中的陀螺》亦是。從一個溫和易近的故事與平凡人物說起,但故事背後與圖像豐富的意涵卻充滿了值得討論的歷史故事、年代記憶,以及人的情感,而且是你我皆能感受的情感。
------------------------------------------
《陀螺的記憶》-來自《牯嶺街》詩集
「我有一個牛角造的陀螺送給你吧
請不要……..」
那向我哀求的日本學童
那含淚的眼睛。
我不用武力報復
好像我也有了一種憐憫
一種惻隱之心
在心底躍動著
當原子爆炸的餘音遠播著
那遷送回國的前夕
我雖年幼,卻也恍惚地
悟到了什麼
從此,我們將擁抱自己的祖國
結束了異族的鐵蹄
自島上的原野橫掃而過
我們在驚惶的記憶中
即使是孩子們的玩具
一個送給我的陀螺
也有民族的心酸
也有歷史的血和淚
而每當陀螺離開了縄索
不斷地旋轉著
由強轉弱
由快轉慢
都會激起我童心般的好奇
耳畔彷彿又響起那逐漸消失的聲音
「我有一個牛角造的陀螺送給你吧
請不要……..」
***
找資料時遍尋不著這首詩的全文,謝謝玉金老師提供《陀螺的記憶》。
憫農詩全文 在 Re: [問題] 誰知盤中“餐”? - 看板Cross_Lif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romaziya (挑戰五子棋)》之銘言:
: ※ 引述《soulcrash ()》之銘言:
: : 李紳的憫農詩大家應該都很熟
: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 問題來了
: : 似乎在大陸;這首詩的第三句卻是
: : 誰知盤中餐
: : 到底是那個對啊?原文到底是怎麼寫的?
: : 又是為什麼會改成這樣呢?
: 看來大陸真的很慘
: 華夏民族老祖宗的東西 被文革革的亂七八糟........
: 應該是 誰知盤中"飧"
: 一個"夕"再加一個"食"
: 可能大陸人連這個字都不會讀吧!!
: 實在不想再看到老祖宗的東西 被亂改一通了
飧是晚餐﹐與之相對應的是饔指早餐﹐餐、飧、饔三字在簡體字中並沒有進行任何簡化。
詩經魏風中有"坎坎伐檀兮"一詩﹐詩的三個節最後一句就分別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伐檀是大陸中學語文課文之一﹐我
印象中似乎還是要求背誦的﹐一般人應該會讀這個飧字。
餐與飧字都是自古即有﹐在小篆中都有這兩個字形﹐不過在小篆中﹐飧的夕是在上面﹐
象形月亮之形﹐意指晚上的飯。而餐字的上半部分﹐左邊是象形骨頭﹐漢朝的說文
解字說"??骨之殘也﹐從半□"﹐在秦朝碑刻上已經單獨有這個字﹐而右邊則是象形手。
前面有人斷為吃了又吃﹐實在是謬誤太遠。奇怪的是﹐在說文解字中沒有飧這個字﹐
而隻有餐這個字﹐或許是漢朝時對飲食禮節的要求已經不高﹐沒必要嚴格區分飧、饔
等字的原義吧。
至於憫農詩﹐即使在全唐詩中也有多個版本﹐全唐詩卷636聶夷中的詩裡﹐有
"鋤田當日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同時附注﹐此詩也有說是
李紳所作。關於作者到底是誰﹐千年來一直有爭論。不過宋朝的計有功的"唐詩紀事"
中﹐這首詩是列於李紳名下﹐並且紀事說當時李紳還小﹐寫出來這首詩之後別人說他
將來必定成為卿相﹐後來果然如此等等。在唐詩紀事中﹐用的就是"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因此﹐如果說兩岸引用的來源不同﹐考慮到
書籍在千年流傳中所出現的不少略微差異的不同版本﹐這樣的不同來源引用是有可能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9.245.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