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本身,乘載台灣歷史脈絡,某種程度解釋著台灣跟中國複雜的關係
每次帶團的時候講到憲法旅客們都很混亂,我也能了解他們的混亂,因為台灣跟中國關係並不是一言兩語能解釋的
We have our own constitution, but we made that in China?
中華民國憲法是在民國36年,在南京,由國民大會制定的,國共內戰失利後,國民黨撤退來台灣時,這部憲法也被帶了過來,經過了動員戡亂時期、野百合學運,
到現在每次重大的釋憲,象徵著在台灣價值的里程碑,更象徵著這片土地的人們渴望著更進步的社會:
748釋字,再一次保障了人民婚姻自由,或是791釋字,強調了生活上的法律更應符合比例原則
講台北是一座抗議的城市,Roy堅定的比出他當老師教課時的手勢跟我說:
有那麼多行政機關、自由廣場 、凱道,這個城市,允許人民在街頭表示訴求,每次的抗議,代表著一群人想要為相信著的價值發聲
這些價值有時彼此相互衝突著、碰撞著,可是就也是在這樣的社會對話當中,我們更確信了我們是自由的孩子,我們更確信了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不會只有一種聲音
這部憲法,保護著我們抗爭的權力
#憲法本文第14條: 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我們在 7/15 晚上抽出兩本 台灣法曆
抽書辦法:
7/15 前分享這篇貼文,並且在貼文上告訴我
“你在高中的公民課本學到有關憲法的知識”
標記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和 聲動台北
(也可以標記你高中的公民老師
就有機會把書本抽回去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