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Law School》看台韓違憲審查怎麼運作〕
《Law School》是一部以韓國最高學府法學院作為背景的法律劇,講述教授在模擬法庭課堂上離奇死亡,導致現場學生與教授都成為嫌疑犯,必須站上真實的「法庭」讓真相大白的故事。
劇中縝密地透過諸多案件的穿針引線,還原了法學院學生們的競爭、挑戰、矛盾與苦惱等故事,激盪出諸多關於法律與正義的思考。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什麼是憲法裁判所?
劇中一名檢察官成功被法學院學生以違反偵查不公開起訴。不料在庭審中,其主張該法律有違憲之虞,當庭申請釋憲,並成功將案件送到憲法裁判所進行違憲審查,掀起一波反轉。
憲法裁判所是什麼呢?
憲法裁判所是韓國負責維護憲法的獨立司法機構,由9名裁判官所組成,其中3人為總統直接任命、3人由國會選出、另外3人則經大法院院長指名。
其主要權限包括:違憲法律審判、彈劾審判、政黨解散審判、權限爭議審判及憲法訴願。
▌審理程序
在審理案件時,由全體裁判官組成「裁判部」,須有7名以上裁判官出席,並過半數同意方能決議。但對於主要權限之決定、或是變更先前的適用意見的審理時,更要6人以上同意才能作出決定。
法律違憲審查必須先由法院依職權或當事人聲請而提請,憲法裁判所才會受理。值得注意的是,各級法院必須透過大法院才能提請違憲審查,換言之,作為最高法院的大法院,是決定違憲審查案能否進入憲法裁判所的關鍵。
不過若所提請的案子遭大法院拒絕,當事人可在30日內向憲法裁判所提出「憲法訴願」,經3名裁判官事前審查通過後,即可進行憲法訴願。
而憲法裁判所在決定受理後,必須於180日內做出終局決定。
▌積極發揮的憲法裁判所
韓國獨立之初其實就引入了憲法裁判制度,但在民主化之前,並未有實質成效。
直到民主化後,開始發揮積極的人權保障功能,加上憲法訴願的數量龐大,自1988年迄今,憲法裁判所已受理41313件申請,做出1849項違憲決定。
不過其中法律違憲審查僅967案,當中做出廣義違憲宣告的總計399項,其餘多為憲法訴願相關。
近五年平均每年審理2481.8案,當中24.6案為法律違憲審查。
首爾大學的吳英傑教授觀察相關判例後表示,憲法裁判所在人權保障上態度相當積極,面對政治性較高的事項則會謹慎判斷政治風向,至於涉及北韓與國家安全的態度則相對保守。
▌台灣釋憲法制的運作
現行台灣有關釋憲權行使的程序等相關規定,皆規範在《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簡稱《大審法》)中。
相對於韓國的憲法裁判所,台灣負責維護憲法的機關為司法院大法官,由15位大法官組成,其中1人為院長、1人為副院長,任期8年,不得連任,並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之。
韓國擁有憲法訴願的制度,且聲請受理具時效性。台灣並未有相關規定,也因此受理案件相對減少許多。
不過從表中數據可看出,近五年來,大法官新收和已結案件皆呈攀升趨勢,每年平均結案數達486件,平均一天審理1.33個案件,數量仍頗為可觀。
然而,儘管大法官快馬加鞭,多年來積累的案件仍難以一時消化,統計至今年4月為止,仍有684件未結案件等待審理。
▌台灣釋憲的困境
目前違憲審查由大法官組成會議作成解釋,審查標的為法律或命令,雖然大法官透過解釋的方式,將修憲條文、判例、和其他具實質法律效力的參考依據納入審查標的。
但究其根本,當法院判決有違憲疑慮時,其僅能審查該判決所適用的法律本身有無違憲,而不能針對判決本身做違憲審查。如此,將影響釋憲法制的完善運作。
舉例而言,大法官認為刑法第185條之4,有關「肇事逃逸」之規定,有違法律明確性原則(參照釋字777)。
然而,中正大學的吳信華教授認為,包含本案在內的諸多案例,應屬法官「認事用法」的問題,而非「法律違憲」。但因大法官無從審查判決本身,只好朝著法律本身違憲的方向解釋。
吳教授認為,這樣不適切的做法,將形成釋憲運作上惡性循環的互動關係。
▌明年上路的憲法訴訟法
2022年1月4日起,釋憲法制將以《憲法訴訟法》作為主要依據,有別於過往由不公開的大法官會議作成解釋。
改制後,違憲審查將由憲法法庭作成判決,也就是將違憲審查裁判化和法庭化,且參與審查的大法官皆須具名公開立場,並增設法庭之友,民間團體經聲請憲法法庭裁定許可,可針對特定案件提出專業意見或資料,以供憲法法庭參考。
雖然在大審法中,大法官透過釋字擴大審查標的,仍無法有效解決上述困境。
因此,《憲法訴訟法》的另一重大變革在於將法院裁判納入釋憲標的,人民認其受不利之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的法規範,或該裁判有違憲之虞者,得聲請釋憲,如憲法法庭認聲請有理由,得於判決主文宣告裁判違憲並廢棄發回。
▌結語
作為民主轉型進程極為相似的兩國,台韓之間的違憲審查機制也成為有趣的對照:
威權時期,兩邊做出的違憲解釋合計僅有5次,在民主轉型之後,宣告違憲的次數和比例才開始提升,功能得到完整發揮。
雖然囿於制度不同,兩國在違憲審查上的質和量上都頗有差異,但皆扮演著穩固民主價值、落實人權保障的重要角色。
不過,由於轉型快速,兩國間也有不少待改進之處,韓國的憲法訴願是否要納入法律條文以外的標的未有定見,台灣憲法訴訟法上路後的效果也有待觀察。
「憲法訴訟法 標的」的推薦目錄: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尤美女立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試題] 111-2 黃昭元憲法訴訟法期末考- 看板NTU-Exam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司法院- #憲法訴訟法補完計劃 過去讓眾考生崩潰 ...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湯德宗大法官演講「審查標的之擴張:重要關聯性理論」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憲法訴訟法施行細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憲法訴訟法施行細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憲法訴訟法施行細則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Re: [討論] 嘻嘻S21 Ultra出現綠線 的評價
- 關於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Re: [討論] 嘻嘻S21 Ultra出現綠線PTT推薦- MobileComm 的評價
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裁判憲法審查/吳信華 教授
憲法訴訟法相較於過往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而言,最大之變革應屬於裁判憲法審查的制度,亦即大法官審查的標的不在限於終局裁判所適用的法規,就該裁判本身也得做為審查的對象。吳信華教授在本文中解構裁判憲法審查的制度,分析審查中的各個合法要件,並點出修正後未完備之處以及疑慮,以供思考。
📚最新圖書、雜誌介紹➔http://qr.angle.tw/mle
持續關注元照粉絲團,最新優惠、文獻不漏接
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尤美女立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法官提名詢答連載 之一
在今天對大法官提名人蔡宗珍部長的詢答中,我詢問蔡部長幾個問題:
一、《憲法》、《憲法增修條文》、《地方制度法》以及已經內國法化的 #CEDAW 均有提及 #婦女保障名額制度。而蔡部長曾在 1997 年、2006 年論文中,也有提出看法。在其中蔡部長主張憲法只規定保障「法律上平等」,為了促進事實上平等,設計以性別為差別待遇基準的法律,反而在手段上違憲,並可能構成所謂的「逆向歧視」。甚至《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二項規定,與維繫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意義與功能大為懸殊,牴觸《憲法》第七條平等保障的性別保障規定違憲。但是,台灣在規範面及實然面的 #性別主流化 走了這麼多年,蔡部長是否還維持先前對婦女保障名額的見解?以及,如果按照先前的法律見解,是否所有美國法學理所謂「#積極矯正歧視措施 」(affirmative action,國內多翻譯成「#優惠性差別待遇」,本處翻譯參考陳昭如教授之建議)都有違憲之虞?
二、另外,更廣泛來說,婦女保障名額以至於其他種積極矯正歧視措施,蔡部長認為判斷合憲性的可操作標準是什麼?
三、《#憲法訴訟法》於 2022 年 1 月 4 日開始生效,重塑了我國釋憲程序。其中新引入了 #裁判憲法審查,引發了下面兩個難題:一方面,許多人民甚至法律人擔憂憲法法庭會成為「超級第四審」,凌駕最高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另一方面,現在大法官書記處一個月就已經收到了一千兩百件的聲請,開放裁判憲法審查後收到的聲請只會更多。如此一來,大法官如何正確操作選案的標準,辨識出《憲法訴訟法》第 61 條第一項所謂「具 #憲法重要性,或為 #貫徹聲請人基本權利所必要者」 ,讓憲法法庭能順暢運作,不會被案量壓垮、也不會侵犯普通法院的權限,審查真正重要的案件,就會是非常重要的課題。請蔡部長說明《憲法訴訟法》上路後,自己認為理想且可操作的 #選案標準。
四、《憲法訴訟法》相較於先前的《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更加強調全面司法化、法庭化、透明化。達成憲法訴訟透明化有很多種方式,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落實公開 #言詞辯論程序,讓社會可以更注意系爭案件,並看見各方代表針對特定爭點的攻防,進而更掌握系爭案件的憲法議題,也對於憲法法庭做出的解釋有更準確的理解。但台灣迄今為止目前有開言詞辯論的釋憲案件,含這幾天的年改案,也共 12 件而已。反過來看美國,一年約做出 80 起案件 ,原則上都進行言詞辯論。台灣之前不常開言詞辯論,或許是因為做成釋憲的表決門檻比較高、並且要求在言詞辯論終結後二個月內作成判決。但在這次修法,不但降低表決門檻至半數,也延長作成判決的期限,言詞辯論終結後三個月內再做出即可,必要時得延長兩個月。請問蔡部長:在憲法法庭中,原則上行言詞辯論是否可行?還需要那些配套措施,提高開言詞辯論的比率?
蔡部長關於性別保障名額以及積極歧視矯正措施的主張是:她個人支持性別主流化,至於在學理上,從來沒有在本質上反對婦女保障名額的制度,並且主張有各種不同保障名額的方式,特別是在經濟生活上要有性別保障名額制度。
蔡部長主張她一路贊成 CEDAW 的價值,也高度支持 CEDAW 指標,因為該指標也是能引領國際的價值,自然也包括推動以保障名額推進積極保障名額。但是在 2011 年 CEDAW 內國法化之前,要怎麼跟國內憲法學理結合,或是處理積極歧視矯正措施與逆向歧視會是學理上要處理的問題。當然,十餘年前的文章,主張有其法理脈絡不能忽略,也不會認為主張不能修正。
至於積極歧視矯正措施合憲性的界線,蔡部長認為必須放在整體社會發展具體脈絡來思考,很難有抽象指標,特別是社會跟就業面向,必須要配合具體社會成長情形,來細密推敲,以決定國家介入程度。
《憲法訴訟法》上路後,蔡部長認為不管在形式面或組織面要有縝密的組織準備。組織上,在首席大法官的引領之下,司法院必須開始籌措相關的準備工作。實體上,憲法重要性的指標,大法官這麼多號解釋其實已經藉由多次法規範審查的制度,已經建立了一些基準,這些基準應該在 2022 年的應該被更縝密地發掘出來作為指標。選案標準上,可以配合大法官先前發展的指標,以及制度起源地德國的法理。其中相對清楚、德國數十年發展出的指標是,#能夠進入憲法法院的案件,不該只是法律適用下的爭議,#必須要牽扯到基本權的保護範圍與界限(i.e. 赫克公式及舒曼公式),或許可以參考。以台灣為例,在釋字 617、623、656 等案件,大法官當時雖然無法就個案來救濟,但已經在最大可能範圍內思考,憲法重要性的指標。蔡部長認為 #基本人權保護領域 就是關鍵指標,特別是就憲法文本列舉以外的 #基本權續造。當然,現在案量已經很多,日後憲法訴訟新制實行後,相關任務就會更形艱鉅。
至於言詞辯論,蔡部長認為應該要常態舉行。如何運作,應該要戒慎恐懼好好準備。例如,要有更精緻的 #準備程序,包含真正的 #爭點整理、討論標的的聚焦,才能讓言詞辯論有效運作。
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司法院- #憲法訴訟法補完計劃 過去讓眾考生崩潰 ... 的推薦與評價
使用。 此外,現在大法官憲法審查的標的只限於抽象的法律、 命令等規範,不包含法院作成 ... ... <看更多>
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湯德宗大法官演講「審查標的之擴張:重要關聯性理論」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摘要│ 重要關聯性理論《釋字445》 人民聲請 憲法 解釋之制度, ... 以刑事判決為例,並不限於判決中據以論罪科刑之實體法及 訴訟法 之規定, ... ... <看更多>
憲法訴訟法 標的 在 [試題] 111-2 黃昭元憲法訴訟法期末考- 看板NTU-Exam 的推薦與評價
課程名稱︰憲法訴訟法
課程性質︰選修
課程教師︰黃昭元
開課學院:法律學院
開課系所︰法律學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23/06/05
考試時限(分鐘):110分(後延長20分)
試題 :
憲法訴訟法期末考考題
任課教師:黃昭元教授
考試時間:2023年6月5日星期一第10、A節
考試地點:萬才館301室
注意事項:
1考題分3大題,共2頁。
2可參考任何書面資料,但不得相互借閱。考場中不得使用電腦或其他數位通訊裝置。
3請盡量依題號順序作答,並務必清楚標明題號。
4注意控制時間,寫多不如寫完。建議參考各題所佔分數,分配作答時間。
第一題(30分)
憲法法庭原已受理之108年憲三字第57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下稱北高行)第六庭聲請案
(聲請日:2019年12月4日,聲請標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7條小客車駕駛因特定
前科應終身吊照規定),並排定2023年4月24日舉行言詞辯論。因原聲請人(第六庭)法
官調動(2020至2022年間該庭3位法官中有2位先後共有3次調動),承受本件聲請案之北
高行第五庭(與原第六庭成員相比僅有1人相同)於2023年4月14日提出憲法訴訟撤回書,
以該合議庭已無「客觀上形成確信法律為違憲之具體理由」,撤回本件聲請案。憲法法庭
於2023年4月17日決議准予撤回,並取消本聲請案之言詞辯論。
請依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相關規定,分析並討論:
(1)憲法法庭為何准許其撤回?是否有符合憲訴法的其他處理方式?如認有其他
的處理方式,妳認為憲法法庭准許撤回,是否為最適當的處理方式?
(2)如果本件係由人民聲請,後聲請人以「業已另任其他工作,不擬繼續擔任計
程車駕駛」為由,具狀撤回聲請,妳認為憲法法庭是否仍會或仍應准許撤回?
第二題(30分)
依2022年1月4日施行之憲訴法第53條規定(即2023年5月修正前之現行法),於以下情形
,請問憲法法庭得採取的違憲宣告方式有哪幾種?妳會採取哪一種(只寫一種,不要騎牆
)宣告方式?理由?
假設憲法法庭認為人民聲請案原因案件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刑法第275條第2項
中「幫助他人使之自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幫助自殺罪違憲,主要的違憲理由
:自殺不成立犯罪,主犯既不成罪,從犯(幫助犯)也不應成罪。
第三題(40分)
A因涉犯販賣毒品罪嫌,於警詢時曾主動供出其毒品來源之前手B,在未經警查獲
該前手前,檢察官即對其提起公訴,經臺北地方法院判處A販賣第二級毒品罪刑。A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認上訴無理由,判決駁回A之上訴。A再上訴,最高法院認上訴不合法,判決
駁回上訴,並於2021年7月4日送達A而告確定。
A之判決確定後,B遭警查獲,並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法院判處販賣毒品罪刑,於2022年7
月4日確定。A乃以B之有罪確定判決為新事證,主張A所受有罪確定判決,依毒品條例第17
條第1項規定應減輕或免除其刑,以此為由,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向臺灣
高等法院聲請再審,經該院裁定駁回其聲請;A抗告後,仍為最高法院裁定以抗告無理由
駁回,並於2023年2月9日送達A而確定。翌日(即2023年2月10日),憲法法庭公布112年
憲判字第2號判決,主文宣示:
一、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定:「有罪之判決確定後,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六、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
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免刑……之判決者。」所
稱「應受……免刑」之依據,除「免除其刑」之法律規定外,亦應包括「減輕或
免除其刑」之法律規定在內,始與憲法第7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無違。
二、聲請人自本判決送達之日起30日內,就本判決所涉之個別原因案件,得依本
判決意旨,依法定程序向再審之該管法院聲請再審。
A擬就其有罪確定判決尋求救濟,包括向憲法法庭聲請判決或聲請再審,諮詢律師意見。
假設妳是該律師之助理,律師要求妳就以下各點分析本件是否還有救?如何救?請扼要說
明妳的意見(註) :
(1)本件還有救,找憲法法庭:能否適用憲訴法第41條?是否聲請補充112年憲
判字第2號判決?除上述兩種可能外,還能提起哪種類型的聲請?依據?聲請標的?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相當於訴之聲明)為何?均請扼要說明理由。
(2)本件還有救,直接找刑事法院(高院或最高法院):How?理由?
(3)如果以上都是否定,那本件沒救啦!(但律師還是要收費的)
==============================================================================
(註)
多嘴的命題者:(1)請務必扼要,不然會寫不完;但也不能扼要到直接跳出結論,不然
我就會以「未具體指摘」為由,直接不受理答案。(2)請也考量憲訴法第53條的修正和
(還未)施行、以及刑事再審的期限等因素,這些可能有影響,也可能沒有影響(學生:
老師,多嘴就算了,不要講廢話!)。提醒完畢。又考量部分同學還沒修過刑事訴訟法,
上述(2)部分寫錯不扣分,寫了算加分,不寫沒關係。自己決定是否行使不表意自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5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Exam/M.1686014202.A.05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