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陸續接到不少的私訊
詢問我們之前在疫情期間是如何度過的
大家恐慌的心情 完全在文字中表露無遺
JOY也不是醫療專業
不能從醫療的角度和大家解說
那就分享我們過去一年多來是如何生活
或許 能讓目前處於未知恐懼中的人 得到一點安慰吧
食
吃的方面
我們幾乎三餐自己煮
如果有時因為外出上班或採購 中途買速食
會在接過食物袋後 簡單的用酒精濕紙巾擦拭外包裝後才食用
但這樣的動作只維持了一週 接下來都是直接食用
聽很多人說 他們採購完食材 回家也都要泡消毒水才會使用
我們並沒有這麼做
衣
只要有出門 全身衣物一定做換洗
一回家 就是直衝浴室
沒有換衣服前 不能碰家中任何家具
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後
我們隔出了客廳是乾淨區
沒有洗澡前 不得入客廳
其他地方 還是會去走動(如會先把採購完的食物冰到冰箱後 才去洗澡)
住
家裡基本上沒有做特別的改變
但當時 我們家有幫忙顧餐廳的表妹天天要去餐廳
馬克先生天天要去牙醫診所和一週一次做民生採購
所以 兩人 都是一回家直奔浴室洗澡
因為兩人除了吃飯時間有可能碰頭 其他時間不會碰面
我們就乾脆提議吃飯也分開 減少交叉接觸感染的可能
家裡如果一有人出現任何呼吸道症狀
就都不再接觸 好在後來都是虛驚一場
行
美國都是車進車出
出門馬上上車 下車後直奔上班處
下班上車後 先消毒手再開車
車上必備酒精濕紙巾 和乾洗手
但用了一兩週後 發現太強效的消毒紙巾 都會讓手破皮
所以後來我們都改用 含有蘆薈護手成分的乾洗手或酒精噴霧消毒後
再用擦嬰兒屁股的溼紙巾擦手
育
孩子都還未及學齡 聽朋友們說
就是一連串的線上課程
對我們而言 只是要多設計一些靜態的活動
好在 美國鄉村都很空曠
所以我們還是能做到每天到社區的草坪上呼吸新鮮空氣
對小小孩而言 除了不能到遊樂場玩
多了爸媽陪伴 或許對他們是很好的禮物
樂
一年多來 完全沒有與朋友聚會
其中有碰到節日時
大家都是網路訂購商品送到朋友家
或是自己買了東西 拿去放朋友家的門前
前陣子 疫苗施打普及後
我們終於去見了之前的鄰居朋友
上一次見面 JOY還大著肚子 這次見面 弟弟都一歲了
我們還是會帶妍兒去戶外公園玩
但只要一看到有其他人 就離開
都會找清晨沒有人的時候去玩
對了
原本信用卡支付在美國就很成熟
JOY身上已經沒有現金五年有餘
出門都只帶信用卡
這一波 JOY開始使用APPLE PAY的行動支付
連接觸都省了
上車後 只需要消毒手和手機即可
美國的超市 也都會做分流控管
每天會早開一小時
讓醫護警消、65歲以上老人還有孕婦 可以先進場採購
我們家剛好馬克先生是牙醫 JOY爸是老人 JOY當時是孕婦
所以不論是誰需要去做採購 都一定會提早去排隊入場
最剛開始的時候 賣場都會規畫好一條單向的動線
所以基本上可以不接觸人
賣場出入口也都會有消毒的設備
大家入場前都必須要先做手部的消毒
現在想想 經過了一年多
我們好像也很習慣與恐慌相處
雖然COVID是目前很大的敵人
但生活中本身也有很多的未知數
所以 基本 能做到的防疫都認真做好
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 顧好免疫系統
(對 前陣子好多人說要代購褪黑激素 都說是緊張的睡不著覺)
守好自己 就是對整個醫療體系最大的幫忙
雖然之前時不時會遇到不戴口罩的人
我們就只能躲得遠遠的
但大部分的人 都還是很遵守社交距離
雖然很希望 台灣的家人朋友們
可以趕緊度過這次的劫難
但也不免想提醒 這可能沒有那麼快
當初美國說關兩週 沒想到就關了兩個月
兩個月過後 又有長達半年的陸續解封恢復期
既然疫情已經爆發 那就要先做好今年有半年會被偷走的準備
與其恐慌
不如趕緊為防疫新生活建立新的秩序
吃好睡好 養足精神 才能開打這場持久戰呀!
畢竟世界各國 現在都還在重啟生活的階段
沒有誰比誰快
COVID說可怕很可怕
未解封前 還是待在家為上策
解封後
足夠的小心 生活還是可以持續的
這一年來
JOY在解封前生了孩子 只是產後的檢查都變成電話問診
解封後幾乎天天帶妍兒去賣場採購
(但我們都會一大早去 排第一個入場 要去第二家時 如果已經有很多人排隊 我們就直接回家 隔天再去第二家店排第一個採購)
餐廳還是照常營運 只是減時數和加了隔板
馬克先生還是照常看牙 只是病人換成在車上候診
然後馬克先生要戴兩層口罩+護目鏡
中間 我們還回了一趟台灣 換簽證
所以也搭了飛機 住了旅館
生活還是會持續 只是都有了不同的形式
生命雖脆弱 但人心卻很強大
這陣子 先安心待在家
接下來的路 自然也會走出來的
懼曠症症狀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能量流動,可以使自己的身心靈維持在最佳狀態,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有意識地呼吸。
試一試
一、以舒適的姿勢或站或坐,在手舉過頭時吸氣,放下手臂時吐氣,慢慢重複此動作二十次。
二、在工作時,堅持每小時要起來走動、跑步、旋轉或到戶外騎腳踏車五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專注在慢慢深呼吸,同時也注意周遭美麗的事物,並一起吸收這些美景。
摘錄自《#創傷照管》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之前我在贈書直播的時候分享過,深呼吸是一個跟身體連結的方式之一,很值得養成習慣。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472008306433911
倒過來說,當我們身心難以放鬆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正在憋氣而不自知。呼吸的品質,跟身心目前的狀態有關。而影響呼吸,也能影響身心。
再進一步說,沒有呼吸,也就沒了生命。生命的進展,便在一呼一吸間,能觀呼吸,就回到了生命的當下—這不只是一種隱喻,也是一種實務。
呼吸又跟能量的流動有關,透過運動、調整呼吸,我們淤積的能量便有機會鬆動。有人一深呼吸,反而會心悸緊張,這也不用過於勉強,能注意到自己正在自然呼吸即可。
我個人得益於深呼吸許多,我尤其喜歡用鼻子吸氣,再慢慢用嘴巴吐氣,這是我長年的習慣。但少數時候,我也會只用鼻子吸吐,這似乎是無意識的過程,我就任它自然。
有時候,我會搭配動作,特別是在比較空曠的場地。吸氣時,雙手張開成擁抱狀;吐氣時,雙手慢慢合掌。這時會特別注意雙腳腳踏實地,成站姿,想像腳底有樹根牢牢抓住地面。
祝願您,能好好呼吸,能隨時靜心!
... ... ... ... ... ... ... ... ... ... ... ... ... ... ...
讓能量流動
【文/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
我從上個禮拜開始就沒好好呼吸過了。
──正在處理危機的社區診所執行長
…
我們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取得身心靈平衡,確保內在能量像風一樣流動,而非身陷在壓力過大的狀態。
傳統中醫相信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能量停滯鬱塞。這裡的能量指的是生命力、活力等讓你能活得像自己、展現內在本質的力量來源。它讓你在早晨時願意起床開啟新的一天、讓你感受到他人走進房間、在想到過世的人或動物時湧現感覺。中醫特別強調,健康的關鍵在於促進能量流動,而非停滯在某個感覺或問題上。這種做法對於那些照顧受創傷者的人來說尤其寶貴,能夠幫助他們察覺痛苦輻射出來的影響力,並學著放任其漣漪效應自行消散,而非一味吸收、累積這些痛苦。
彼得.列文鼓勵我們向野生動物學習,從中了解為什麼人類如此容易受到創傷,但動物卻很少有這樣的問題。從數十年的研究中,他發現人類和動物面對威脅都有三種基本回應方式:逃跑、戰鬥或靜止不動(凍結),這些回應方式都由原始的爬蟲腦主宰。我們感受到威脅時,會發揮巨大的能量,並在戰鬥或逃跑時釋放這些能量。如同在野生動物身上所見,牠們可以再回復到遭受威脅前的生活狀態。然而,若無法戰鬥或逃跑,我們的生物本能會收縮(凍結),盡最後一份力來試圖自保。野生動物則是透過靜止不動度過威脅,並於恢復活動時,釋出累積的能量,然後繼續餵養、照顧其後代、過正常生活。
但是,列文發現,人類卻不容易透過這種方式釋放能量。只要我們進入收縮、凍結的回應方式,就會積攢巨大能量,對神經系統造成沉重負荷。如果我們的爬蟲腦可以按照自然方式運作,就能在度過危機後加以釋放能量;然而,我們高度演化的新皮質(理性腦)通常會干擾這段過程。其所感受的恐懼與欲望,會強大到抑制恢復訊號釋放的能量。身為人類,卻困在讓動物維持健康和成長的神經系統循環。對我們來說,未釋放的殘餘能量會成為根深柢固的創傷源頭,許多創傷接觸反應症狀,都包含為了制服這些堆積能量而衍生的生物反應。
列文在《喚醒老虎》一書中總結:「新皮質沒有強大到能取代我們面對威脅與危險時的直覺防禦機制,也就是戰鬥、逃跑或凍結等反應。在這方面來說,人類還是有相當大的程度受到動物本能約束。然而,由於動物不具備高度演化後形成的新皮質,身體藉由釋放能量自然回復正常的功能不受影響;但對人類來說,我們在面對威脅時,卻會啟動永無止境的直覺反應循環,直至形成創傷。」
列文用他的研究做為「身體經驗創傷療法」的基礎。奉行者相信:「創傷反應的核心為生理反應,我們也必須從生理下手才能開始康復。」列文的方法應用多種技巧,釋放因創傷而凝結的能量,若能成功,就可以使神經系統恢復原有的彈性、達到能自我調節的狀態。
學習如何與內在能量互動,是支持身體內在復元力的第一步。我們可以溫柔地探索讓身體內部能量保持流動的方式。當能量流通受阻時,便能找到解開阻礙的方法,進而創造長期維持健康的基礎。
…
我彷彿能感覺到身體中累積的一切毒素。如果不去衝浪、騎單車或跑步,我就沒辦法繼續好好生活。
──馬克.泰納西(Mark Thanassi),加州聖塔克拉拉急診主治醫師
…
在猶太傳統中,有人過世時,大家會「坐七」守喪。對於大多數猶太人來說,他們需要在這段時間與痛失至親者密切接觸和對話,以提供支持。在某些東正教社群中,坐七的其中一項規定,就是只有在喪親者主動搭話時,訪客才能與他們對話。其中一個原因是見證他人的痛苦本身也有巨大的力量。我們做什麼、說什麼或是以什麼方式觸碰對方並不重要,而是要讓這些承受痛苦的人了解自己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本質上彼此緊密連結,就算什麼也沒做,見證他人創傷者也可以分享喪親者經歷的痛苦。
如果我們要保持身體、情緒與心靈健康,就不能把分享痛苦當成吸收痛苦,因為痛苦的能量必須持續流動。如果放任自己見證的掙扎和苦難在身體扎根、積累,就會使其過於蓬勃發展,遮蔽內在的一切光明。將這種累積的痛苦連根拔起,比預防痛苦在內心扎根要困難得多。
傑克.康菲爾德說:「別人託付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回應?答案很簡單,當我們以不健康的方式接受他人的痛苦,我們會擔心、感到不安、不自由。既然一切都改變了,我們需要找到放下的能力,讓自己的心得寬慰。」
對不少人來說,要實踐這種概念,可能得先大幅度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放下痛苦聽起來很被動、很艱難,因為想到要減少對事情的掌握程度,就讓人充滿恐懼。畢竟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都是「採取行動等於實踐、等於成長、等於生存」。於是靜止可能等同放棄、軟弱,甚至是死亡。雖然最終這些聯想可能會遭到質疑,但也不必一夕之間丟棄一切既有想法。
不一定要靜觀問題,才能使能量流動,但可以透過有意識且自律的方式,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洗滌、排毒,並放下重擔。有些人能透過跑步這種快速的動作來讓能量流動;其他人則可能會更傾向透過靜止方式達到覺察、連結、行動,最終促進生命平衡。這些人可能會練習專注呼吸、靜心、散步、園藝、念經、頌唱禱文等。
釋一行曾對一位詢問應該把腳步放多慢的門徒說:「你從來沒看過僧侶跑步吧?我們總是慢慢走,如果你動得太快,就無法聚焦在當下。」
讓能量流動,可以使自己的身心靈維持在最佳狀態,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有意識地呼吸。很多人可能會很訝異,專注呼吸居然是讓我們維持平衡的關鍵。但幾乎所有古老傳統都認為,有意識、刻意的呼吸非常重要:北美原住民舉辦日舞與汗屋儀式(編按:Sweatbox,以蒸氣浴導致大量出汗,象徵排出體內不潔淨之物以達到淨化目的)長達好幾世紀;北美塔拉烏馬拉人把跑步視為健康的核心;印度自有史以來就有瑜伽的傳統,也開始舉辦大笑集會。
世界各地的冥想傳統發展出各種做法,透過呼吸為主要指引,使心思覺察力更敏銳,並培養慧眼。呼吸是最平常,且維持生命所須的動作。而這也提醒我們,萬事萬物,連同生命都服膺於「無常」的普世法則,讓我們了解自己必須與各式各樣的抉擇和諧共存,且對生命有更深入的覺察。
…
一般對於暴行的回應,就是將其從意識中驅逐。有些暴行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力過於可怕,以至於無法明言⋯⋯然而暴行卻拒絕被掩蓋。和企圖否認暴行欲望同樣強大的,就是掩蓋無用的信念。普羅大眾都知道,除非我們公開談論暴行,否則其影響力將陰魂不散。
──茱迪.赫曼,《從創傷到復原》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副教授
…
卡崔娜風災過後,許多城市的居民深陷痛苦當中,眼神空洞不已。我在紐奧良主持創傷照管工作坊,並有幸能與風災紓困人道支援基金(People's Hurricane Relief Fund)合作,並看到兩位容光煥發、與眾不同的女性:金伯莉.理查茲(Kimberley Richards)與卡妮卡.泰勒墨菲(Kanika Taylor-Murphy)。她們都是社區組織者、倡議人士與教育家,風災侵襲、河堤垮掉時也都不在紐奧良,且度過了身為緊急救難人員帶來的創傷,其中一位更是僅存一幢位於密西西比州皮卡尤恩的磚房。兩人都在源源不絕的創傷接觸後續影響中,繼續堅強生活,更為生存與重建人道協會(People's Institute for Survival and Beyond)等機構服務,並與親朋好友一同努力重建紐奧良。
我幸運地能有機會問她們如何有效照顧自己,金伯莉說:「風災過後,我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完全沒有照顧自己,之後我開始生病,精神方面開始出問題。自那時起,我每天早上都會花一、兩個小時散步。現在有其他七位女士也加入了我的行列。我們會在社區中行走,而我會在這時候好好呼吸。這很困難,因為我會想,要是我有時間散步,就應該去幫助別人。這念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但我依然堅持下來,繼續散步。」卡妮卡則說,練氣功以及和金伯莉與其他朋友一起散步,讓她得以克服創傷。
比莉.羅森的整個職涯都在第一線對抗創傷,且在全華盛頓州各地投入創傷心理減壓活動。她會在一天中找幾個時間點,提醒自己要記得深呼吸。在工作時,每當電話響起,她就會先深深吸氣、吐氣一次,才接起電話。
其他讓能量流動的方式有運動、寫作、唱歌、念經、頌唱禱文、跳舞、武術、散步與大笑,只要你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同時運用正念即可。有位在基督徒和睦行動中負責協助北伊拉克空襲受害者的同事說:「我喜歡能夠放空的活動,像是靜心、深呼吸、接觸大自然,還有思考自己能如何不緊緊抓住東西不放。」
……
試一試
一、以舒適的姿勢或站或坐,在手舉過頭時吸氣,放下手臂時吐氣,慢慢重複此動作二十次。
二、在工作時,堅持每小時要起來走動、跑步、旋轉或到戶外騎腳踏車五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專注在慢慢深呼吸,同時也注意周遭美麗的事物,並一起吸收這些美景。
三、與一位可以固定聯絡的同事或朋友建立互助諮商的關係。你們必須同意為彼此提供諮商幫助,就算只有五分鐘也好。讓朋友先開始講話,並平靜地注意聆聽;接著再換你講。你可以將所有心聲都說出口,排出心中一切想法;而朋友也要專注聆聽你說話五分鐘,你們可以經常反覆這麼做。
.
以上文字摘錄自
《#創傷照管》
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52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52-B
金石堂★選書 https://bit.ly/T0400052-K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懼曠症症狀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致我們心中的裂痕】近日,香港大學一項醫學研究發現,過去一年,有36%的香港人面對社會運動與疫情問題時出現中至高度的創傷後壓力症狀及抑鬱症狀。讓我們重溫創傷後壓力症為題的專題,打開內心畏懼的櫃子,找出自己過去與恐懼戰鬥後遺下的光明意義。勇於問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句:你還好嗎?需要幫助嗎?
系列專題:https://bit.ly/33HpsCK
#創傷後壓力症 #抑鬱症 #PTSD #社會運動 #反送中 #我就是我
---
延伸閱讀:
被六月槍聲撼動內心 示威者患創傷後壓力症
https://bit.ly/2XzLG68
PTSD四大癥狀 你遇上了沒有
https://bit.ly/3fza5Pm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