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總是會來...送上Delta變種病毒懶人包。
https://linshibi.pros.is/3pbhvr
阿中記者會上說,「新北幼兒園的病毒基因定序,目前要明天才會有完整結果。整體方向指向是Delta或其他的病毒株,還沒做完全,尚須做一定的比對。」
「現在比對很多突變的地方,結果幾乎可以確定不是Alpha,那國內境外移入最多就是Delta,所以朝向Delta,但也不排除是其他的變異株的可能性。」
唉,如果是Delta,那Delta大概已經進社區一陣子了...我還真希望阿中搞錯了...
但這也不是世界末日,我說過多次總有一天Delta會進來,我們總要對他做好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這篇就來整理一下目前對Delta的認識吧。
五月被WHO宣告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之後,短短兩三個月,Delta病毒幾乎席捲全球,成為了最新的主流病毒株。
1.Delta變種病毒株比英國Alph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多5成,R0值估計高達5~9。也就是沒有疫苗和NPI的狀況下,一個人可以傳給5~9個人。
2.由於其傳染力大增,可能疫苗覆蓋率+自然感染者需要到九成才能抑止大量流行。甚至更高。
3.不管有沒有打疫苗,得到感染後鼻咽的病毒量似乎差不多高,都有機會傳染給他人,這發現讓美國CDC重新發出口罩令。後續有研究打疫苗者其病毒量還是下降的比較快,傳給他人的機率也會較低。但已經沒有之前Alpha可看到顯著下降。
4.有研究顯示Delta主要症狀是頭痛,再來是喉嚨痛、流鼻水和發燒,症狀相當類似「重感冒」,相比之下之前比較典型的咳嗽和嗅覺味覺改變則變得比較少見。
5.Delta在沒打疫苗的成人造成重症,住院的機率是Alpha的2倍左右。兒童和青少年的話,根據美國資料感染後重症住院機率沒有增加。但因為其傳染力增加,染疫的分母增加,所以美國兒童青少年總住院人數是增加的。12~17歲沒打疫苗者,住院機率是有打疫苗者10倍。
6.新冠疫苗對Delta的防護力的確較差一些。根據英國公衛部資料,完整施打兩劑疫苗,能對Delta提供81%的防護力,但如果只有接種一劑疫苗,則防護力降為33%。不過世界各地陸續看到在疫苗在施打兩劑後隨時間過去對Delta的保護力在下降,因此正在研究是否需要在6~8個月後注射加強針booster。
7.對於防止Delta的重症和死亡,各種疫苗都還很有效,且是打一劑就已經有一定的效果。這也是個人認為台灣追求第一劑覆蓋率還是有其意義的理由。但在Delta的時代,打疫苗的意義比較重要的還是防止注射者本人不容易重症。之前期待的會比較不容易傳給他人,在Delta上看來已經不是這樣的故事了。
8.在美國和英國,主要造成此波疫情的還是沒施打疫苗的人,特別是重症和死亡者。根據英國研究,打疫苗後還發生的突破性感染較多無症狀,症狀較輕,也較少後遺症和住院。
先寫到這,稍晚查更多資料再來更新。
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點先說
1. 接種COVID19疫苗不影響哺乳,不需要因為接種疫苗停止或暫停哺乳。
2. 接種疫苗數天後母親血中與母乳中可以檢驗出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有喝到的母乳的嬰兒就有保護力。
3. 嬰兒(大寶或其他成人亦同)攝取母乳後,抗體約可存在體內數小時到數天,被消化吸收後抗體就失去作用。持續喝到母乳,不論奶量多寡,都會持續獲得抗體,停止喝母乳後就沒有抗體了。
4. 各種廠牌的新冠疫苗均為非活性疫苗,不太可能透過母乳給寶寶。目前認為哺乳婦女只要沒有禁忌症,可接種各種廠牌新冠疫苗。
老話一句: 打得到的疫苗就是最好的疫苗! 哺乳母親打疫苗不僅保護自己,還能透過母乳提供哺乳中的嬰幼兒抗體,是一舉兩得的健康措施。
文長,有興趣再往下看
首先參考:
<泌乳新知分享: 哺乳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後,母乳中出現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 https://www.facebook.com/drmaoibclc/posts/7993644403994195
結論: 這個研究發現疫苗接種後六週內,母乳中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SARS-CoV-2 specific IgA 與 IgG均明顯增加。IgA 較早開始出現,在疫苗接種後兩週明顯增加,IgG 則在四週後(第二劑接種後一週)大幅增加。
這篇新的文章是波蘭的研究,結論類似,哺乳母親打過輝瑞(Pfizer-BNT)疫苗後母乳中抗體會增加,在第二劑之後7天左右增加最為明顯。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04501/
Nature最新一期有關哺乳與新冠疫苗的相關討論(重點同上,建議打疫苗+繼續哺乳,有提到一些尚未發表的研究,結論跟前兩篇均類似)
COVID vaccines and breastfeeding: what the data sa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680-x?fbclid=IwAR2yQm9PdHDPPxhvOHwggz4nVHdBQwA2ddjsCs0EK6BnZ2lziaK5X4pZp88
最近實在太多私訊或留言來詢問新冠疫苗相關的問題了,我一併整理在這篇文章中,讓家長可以一次參考完畢。雖然新冠疫苗很新,但全世界有許多人,甚至全台灣目前已經有近20% 人口,一起接種了各種廠牌的新冠疫苗,等於是超大型的臨床試驗。疫苗副作用在所難免,但整體看來仍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若希望恢復一般日常生活,只要沒有禁忌症的民眾盡量接種疫苗,提高疫苗覆蓋率,是最能讓大家恢復生活的方式了。所以請大家輪到可以接種疫苗就去接種吧,有疑惑的部分都歡迎理性的討論,希望讓家長們都能知情後同意,認同自己與家人接種疫苗的選擇。
以下為最近家長提問與答覆:
Q1.1: 大寶或先生喝母乳,可以得到抗體嗎?
Q1.2: 請問奶量多少寶寶才可以擁有足夠抗體呢?感覺奶量越來越少,怕之後可以打時奶已經不多了
Q1.3: 請問除了正在授乳的嬰兒之外,若提供奶水給家中其他幼童是否也能同樣得到抗體?
Q1.4: 請問打完疫苗一個月後停止親餵,抗體會在寶寶的體內存在多久呢?
Q1.5 如果我想靠母乳給孩子們抗體,是不是就要一直持續哺餵母乳? 停餵後孩子身上就再也不會有抗體保護了嗎?
A1: 不論誰喝到母乳都可以得到抗體,但沒喝到母乳就沒有了~
不論奶量多寡,母乳裡都有抗體,所以持續哺乳可以提供寶寶抗體,就算部分哺乳也一樣,就是「有吃有保庇」的概念。
但若期待喝母乳有打疫苗的長期免疫效果就不實際了,除非大寶和老公「持續」喝到母乳才會有抗體,不然母乳中的抗體等消化吸收後就沒有了,頂多數小時到數天。
Q2: 國外有研究施打 mRNA 的疫苗確實可以透過母奶讓寶寶獲得抗體,但 AZ 屬腺病毒載體的疫苗,目前好像還沒有相關研究?
A2: 目前的確還沒有看到AZ疫苗在哺乳媽媽身上的直接研究,希望之後會看到,我也在持續查詢文獻中。
不過在各個族群都有打過AZ疫苗後,血中抗體增加的研究。基本上只要媽媽身體裡有的抗體,母乳中就會出現,這個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了。
所以不論接種哪一種疫苗,只要能讓媽媽體內產生抗體,母乳中就會有抗體提供給寶寶。
Q3: 請問媽媽注射完AZ疫苗,體溫輕微發燒,是否就無法持續哺餵母乳?
A3: 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請媽媽利用多喝水、多休息來緩解,有必要時服用止痛藥也可以,以上緩解症狀的方式都不影響哺乳。
常見的止痛藥如普拿疼、伊普芬等,並不影響哺乳。請媽媽依照原本方式擠奶或餵奶,刻意改變有時候反而手忙腳亂,更不利於休息。
疫苗的副作用通常是24小時之內開始,48小時內消退。若媽媽的發燒超過48小時未緩解,還是建議媽媽就醫檢查為宜。
Q4: 為了疫苗硬撐著餵到15個月了,看來結論就是要有保護就得持續餵,不知道這個疫情什麼時候被控制住,才能夠退奶啊?
A4: 媽媽你好: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哺乳會慢慢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也總有一天會離乳,為這段日子劃下句點。
母乳提供寶寶抗體當然很重要,但這也是媽媽自己的生命歷程,希望媽媽不論選擇哺乳/擠乳/離乳,都是自己開心自在的想法與決定。
如果是因為疫情感覺逼著自己選擇繼續哺乳或擠乳,不妨跟泌乳顧問聊聊,找出不同的可能性,將哺乳融入生活;或是試著調整目前方式,將哺乳擠乳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負擔,讓自己也享受這段哺乳擠乳時光~
希望媽媽將來回頭想起這段日子的時候,除了記得自己給了寶寶很珍貴的抗體,也享有一段有點辛苦卻感到甜蜜的回憶喔^_^
Q5: 家人問我媽媽吃什麼都會進而影響到乳汁的改變跟品質,還反問我媽媽吸毒餵奶不會影響給小孩嗎?疫苗是病毒是從哪裡轉為抗體?他們說要打疫苗就要離乳,打這麼危險的疫苗為什麼還要繼續餵奶?
A5: 有關新冠疫苗的原理、安全性與各種分析,已經有非常多很棒又很新的整理,我把自己看過,覺得很推薦的都列在這裡,歡迎大家參考。
喜歡影片版的: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不用我介紹,大家都看過了)
https://youtu.be/1rs9dY1b7jk
喜歡文字版和podcast的: 林氏璧醫師給長輩的AZ疫苗懶人包(更不用我介紹了,TMI: 林氏璧醫師是我同學喔! )
https://linshibi.com/?p=39590
純文字版: 臺大醫院的新冠疫苗QA 整理, 資料很新也很完整,適合專業人員參考 https://gdoc.pub/doc/e/2PACX-1vRonbj6D3bX0UU1mTTjQO8u5iynhDUg-8d0Rf8qnKcNCS5o3sirFqF6fSh6Jc5YKYyNFNi9jRhpw3VD
簡報版: 大林慈濟醫院PPT版本(將內容整理為圖表,縮短閱讀時間)
http://dl99.tzuchi-healthcare.org.tw/tchw/pdf/COVID-19%E7%96%AB%E8%8B%97%E6%87%B6%E4%BA%BA%E5%8C%85%E8%B3%87%E8%A8%8A%E5%A4%A7%E5%85%A8.pdf
回到媽媽的提問,家人想要的是你對疫苗的說明? 還是想要將手伸進你的生活,影響你如何哺乳/何時離乳/是否接種疫苗的決定?
家長要不要被影響? 要怎麼面對身邊的不同意見? 請記得: 這些不同意見絕對不只與哺乳有關,還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育兒方式或選擇都會出現~~
要說之以理? 拋諸腦後? 陽奉陰違? 以拖待變? 溫柔堅持? 相信每個人每個時間的應對方式可能都不一樣
所以媽媽的問題對我來說並非疫苗相關,而是如何決定自己哺乳生活的常見困境,歡迎參考之前的文章
<我的哺乳我決定> https://www.facebook.com/drmaoibclc/photos/7107282232630421
終於寫到一個段落了,希望讓家長們對接種新冠疫苗更有信心,也對持續哺乳的決定更有自信,持續享受哺乳育兒生活! 歡迎大家討論分享喔!
最後請加入社團「享受哺乳開心育兒」,大家互相支持分享,讓自己的哺乳生活更開心愉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84694999643443/
圖片來源: 吉卜力 來自紅花坂
#COVID19疫苗與哺乳
#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喬依哺育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享受哺乳開心育兒
成人疫苗接種懶人包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只剩五小時!
疫苗「意願登記」,今天下午5時截止!
✅50歲以上民眾
✅18歲以上第9類民眾
請儘速前往 http://1922.gov.tw 登記!
也請子女記得幫爸媽登記喔!
準備好健保卡,選擇 #意願登記 ,填好資料,很快就完成。
預計在7月13至15日,符合資格的民眾,會陸續收到1922發送的通知預約簡訊。
收到簡訊,進行後續「預約接種」後,預計最快在7月16日開始接種,未來三週均是AZ疫苗。
保護力沒有差別!打下去才有保護力。
提醒:
若想早點接種提升保護力,可上預約系統更改疫苗種類。
將AZ、莫德納,兩種都勾選。
.
★「意願登記」懶人包: https://reurl.cc/DgY04d
🔸第9類對象➡️
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
▲高風險疾病者定義 https://reurl.cc/R02Qx6
▲罕見疾病定義 https://reurl.cc/Nr2E36
▲重大傷病者請依健保卡註記或重大傷病卡為主
🔸第10類對象➡️
50-64歲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