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恆述法師認識已有20年!聽到她負債3千多萬,真的非常訝異!這兩天找她也找不到人,從她臉書知道,她飛往美國去找一位以色列的鑽石商!
我認識的她是一個為人海派、講義氣、而且還溫柔善良的出家人,雖然很多人說她很瘋癲,還批評她是住豪宅、開名車,根本沒有出家人的六根清淨;但我知道的是,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學佛修佛,想普渡眾生,想用一種比較舒服、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入門的方法來學佛,儘管她的「出家模式」不被很多出家人接受、儘管他信仰跟家裡的人不一樣,還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一晃眼也30年!
菲哥跟小哥費玉清,這兩個被姐姐提攜的弟弟,一路上一直支持著姐姐,邁向他的修佛習佛、普渡眾生之路!據菲哥說,這些年他跟費玉清給姐姐的錢、幫姐姐還的債、至少2.5億!現在決心不再給錢....我相信法師ㄧ定有智慧能解決!
過去,恆述法師為人海派,約吃飯從來不讓朋友付錢;曾經在我弟找工作過渡期,她也曾幫忙,讓弟弟去當助理,她說三千多萬的債務,是因為太相信一個信徒,騙他有土地,要他拿錢出來增資,一心想擁有很大的道場的他,不疑有他,相信了信徒才被騙錢
法師,我想你的兩個弟弟是逼不得以才切割,應該無心也無力,不斷的補你錢坑,但我相信親情還是在的,只能祝福你,早日還完債!早日實現您的成佛夢!
不要再被騙了
#這種手足欠錢手足還
#在演藝圈真的很常見
成佛之道講義 在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開仁法師編《成佛之道.講義》第三版 ... 的推薦與評價
開仁法師編《成佛之道.講義》第三版)出爐了由於珍惜資源及施主善心,開仁法師特別希望送給有心閱讀及布教者當教材用。若您有認識的朋友有需要此書,歡迎向「高雄市 ... ... <看更多>
成佛之道講義 在 成佛之道講義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成佛之道講義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hvariables也提到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00178 中國搶智財安謀恐落一場空2022/02/12 05:30 ... ... <看更多>
成佛之道講義 在 [問題] 有人去上過里仁福智法人的廣論班嗎? - 精華區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導師的自序應該是這樣沒錯,摘錄導師的自序會更清楚。
想看哪本見仁見智看個人喜好了,厚觀法師也有開過課留有MP3也可以自修,
但非常的多,不過上課講義的整理資料非常豐富很適合再進一步閱讀或查詢。
上課講義和mp3的光碟也可以去講堂自行索取。
以上供參考
阿彌陀佛
成佛之道增註本自序 印順導師
https://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01.html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都是通過理
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所以宏傳中的佛法
,可說是多彩多姿的。但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項觀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
。那二項是: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宏傳,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
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所以方便多門,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
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適應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
,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二、由於眾多的教說,有內在的關聯性,常從一端而說到其
他。如衣服一樣,提起衣領(當然這是最適當的),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
衣服的全體。但在一般人,對一一法門的應機特性,一一法門的淺深次第,一一法門的相
互關聯,每被忽略而儱侗的覺得都是差不多的。這種雜多而又差不多的觀感,會引起相反
的同一傾向。有以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這樣,不需要廣修遍學,一經一
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發展起來。其實是不能完滿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棄大海,卻自
以為大海都在這裡。有的,不能完滿的總持佛法,對自己多少理會的法門,讚揚到極點,
覺得這是最殊勝的,最究竟的。有了這,就有了一切;或以為有了這,就不需要別的。總
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都會犯上偏取部份而
棄全體的過失。這種家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但宏傳佛法的大德們
,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不致於落入雜亂
與偏向的窠臼。對於這,天臺與賢首宗,是有功績的!因為臺賢大師門,統攝了全部佛法
,而組成淺深的進修歷程,顯出彼此間的差別,又顯出彼此間的關聯。這難怪過去學教的
法師,不是天臺四教,就是賢首五教了!但臺賢的重心在圓教,直入圓教,才是臺賢大師
們的真正意趣,所以仍不免偏取。這如太虛大師說:「賢臺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
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
已時始一援之,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虛大師深感於中國佛教末流的
空疏貧乏,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統攝一切佛法,開顯
由人而成佛的正道。這與西藏宗喀巴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以「共下士道」,「
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所以對:「福德資糧,
則人天具攝;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律及經論,皆所依止;僅取一分,不成菩提」的全
體佛教,虛大師給以非常的讚仰。這樣的圓滿佛教,應該是值得積極宏揚的佛教。
如來說法,總是先說『端正法』──布施,持戒,離欲升天(定)。然後對有出世可
能的,授以出世法門。由於佛法的重心在出世(出世是勝過世間一般的意思),所以集經
者,對於佛的「端正法」,總是略而不詳。古典阿毘曇,還以五戒為首,而後起的阿毘曇
,也就不見了。這種以二乘法為本的傾向,宗喀巴大師也不能免,所以他說的共下士法,
把「念死」作為入道的要門。其實,不念死,未嘗不能熏修人天善業。這樣的下士道,雖
順於厭離的二乘,但不一定順於悲濟的大乘道。對於這,虛大師深入佛乘,獨具隻眼,揭
示了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 ──教導人類,由人生而直趣佛道。所以著重熏修十善正行,
不廢世間資生事業,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而不以厭離(如念死)為初學的法門。人乘
正行而趣向佛道,也就是攝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功德而趣入佛道。但由於某些眾生的根
性偏狹怯弱,佛(及古德們)這才對於大乘,旁立二乘究竟的方便道。在大乘法中,也旁
開由天乘行而入佛乘,由二乘行而入佛乘的方便道。所以從虛大師抉擇開示的全體佛教來
說,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這不但綜貫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三階,而且
還綜貫了正常道與方便道的一切。圓滿顯示了佛道次第的全貌,導歸於究竟無上的佛地。
從前在香港時,就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綜合在法藏中的管
窺一斑,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乘。這一直到民國四十三
年,在臺灣善導寺的共修會中,才由淺而深,編幾句偈頌,一面編,一面講。但為了事緣
,特別是大乘部份,非常的簡略。四十六年秋,把過去編的偈頌,修正補寫,為女眾佛學
院講說。四十七年冬,再加修正刪補,開始為自己所編的偈頌,寫下簡單的解說。去年底
,在善光寺度舊曆年,這才全部脫稿。算起來,已經過六個年頭了!這部二十萬字的成佛
之道,正在排印流通,所以略說本書的意趣──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以為序。中華
民國四十九年十月序
《成佛之道講義》編輯緣起 厚觀法師
佛法深廣,因適應不同的根性而開展出多樣的法門,但對初學者來說,要統攝
貫通完整的佛法,又能明瞭淺深的修行次第,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印順導
師有感於此,因而依據太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
》,綜合經論之要旨,撰寫成《成佛之道》這本鉅作。
《成佛之道》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廣攝一切佛法而指出菩薩
道之修學綱要,詳述眾生根性不同,發心、修行、證果也有所差異。下品人發增
上生心,修布施、持戒、禪定等三福行而得人天福樂;中品人發出離心,修四諦
、緣起等解脫法而證得聲聞四果、辟支佛果;上品人發菩提心,配合大悲心、
性空慧,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萬行,並度化眾生而證
得無上佛果。
《成佛之道》雖然參考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架
構,但《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於聲聞與菩薩的修行階位皆略而不提;而《成佛之
道》則在這方面作了詳盡的解說,加上《成佛之道》的文字敘述也較淺白些,適合
現代人閱讀,透過此書,不僅能清楚明瞭修學的次第,又能扼要掌握完整的佛法,
因而許多佛學院或佛學班都編入必讀教科書而廣為教授、研討這門課程。
筆者於福嚴佛學院任教期間,為了教學的方便,編輯了講義作為補充教材,除
了扼要摘錄《成佛之道》之要義之外,並補充了許多經論的出處,例如第二章〈聞
法趣入〉中提到「善知識是滿梵行或半梵行」的論題,有人說導師誤解了經文的
原義,認為經中所說的「善知識」應該是指釋尊,只有釋尊才有資格稱為「滿梵
行」。其實,如果檢閱相關佛典,會發現各經律所說不盡相同,若以「誰是善知
識」來說,就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看法:(一)釋尊本身就是善知識,(二)釋尊因
善知識而脫離生死,(三)釋尊因善知識而脫離生死,而釋尊也度眾生脫離生死,
所以釋尊本身也是善知識。又第五章〈大乘不共法〉中提到「二乘人也會發菩提心
而入大乘道」,有關「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的問題,經論間也有許多異說。類似
這些問題,筆者列出經律論相關出處,方便大家釐清問題或進一步深入探究。
另外,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有些地方談的比較簡要,有時不容易瞭解其深
義,舉例來說,第五章〈大乘不共法〉中談到「菩提心一發起,永為成佛的因緣,
是不會失去的;如《法華經》繫珠喻所說。但這不能說是本有的,因為是依發心而
熏習成的──法界等流的聞熏習。」為何繫珠喻不能解說為本有佛性,印順導師在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83~p.1184有非常詳細而精彩的解說。諸如此
類,筆者也補充了不少導師其他相關的著作,希望能提供讀者若干助益。
講義中均附有《成佛之道》(增注本)之頁數,方便大家對照原文。編輯講義
時,雖盡量顧慮到《成佛之道》之整體架構,但因補充的經論或導師其他著作之內
容較長,較難兼顧前後的關連,讀者若能再配合昭慧法師及性廣法師編輯且經印順
導師修訂的《成佛之道偈頌科判表》來研讀,相信效果會更好!
2005年9月印順文教基金會成立「推廣教育中心」,且於2006年3月架設網站
並舉辦《成佛之道》網路讀書會小組長訓練班,參加的多是學佛多年、對佛法已有
基礎的學員,該班也是以此《成佛之道講義》作為補充教材,同時搭配福嚴佛學院
授課的MP3為輔,經過一年多的熱烈討論,成效非常良好。日前,推廣教育中心主
任呂勝強老師表示,此講義對於讀者深入體解印順導師《成佛之道》之要義頗有助
益,因而建議希望將本書納入「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叢書」,並編為首冊(其
餘依次序,將再發行《印順導師著作導讀篇》、《印順導師著作正聞篇》及《印順
導師著作聞思篇》等)。筆者有感於求法者之殷切,也就隨喜印刷流通,然而疏
漏、錯誤之處在所難免,還望讀者不吝指正!
2007年2月25日,於慧日講堂
講義下載處:
https://www.yinshun-edu.org/dynamicPage.asp?id=15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101.1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