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分享一波!
俐媽今年教的北一女高三畢業學生李學姊,今年以優異成績錄取台大、政大,也同時錄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俐媽向學姊邀稿,分享她申請北京、清華⋯大學的經驗,讓學弟妹將來申請時受惠,她不但馬上答應,隔天就送來稿子!神效率!
非常感謝李學姊🙏🏻🙏🏻
教導到你們,願意大方做經驗傳承,是我的福氣❤️❤️
—————————————————————
🔎申請大陸學校
📍我的申請狀況
社會組學生,申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指考,所以直到學測成績公布才匆匆忙忙的上工,導致三、四月都塞滿事情,同時還要顧好段考跟平時成績。整段路走來絕對不算輕鬆,甚至努力也並不等同回報,但從中真的可以學到很多,也給自己一個好好認識大陸學校的機會。
*由於各校規定不一,以下經驗分享我會以大部分學校的相同點為主,個別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問我~
📍申請時程
每間學校的申請日程不盡相同,以下以我有申請的學校為主。
二月底~四月初:準備各校初審資料
四月中~五月中:各校公布通過初審名單
五月初~五月底:各校複審
六月初~:放榜
📍參考網站
▪️中國留學社:https://www.chinaeducenter.com
網站裡的「中國留學綜合討論」討論區會有很多同屆考生、學長姐交流,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上面發問,通常學長姐都很樂意解答。其他諸如歷屆面試題目、各校初審通過分數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夏潮聯合會:http://www.xiachao.org.tw
上面會有港澳台聯招的報名資訊!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https://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具有公信力的學科評估,各類學科的評估結果從A~C都有,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申請學校的優勢學科及劣勢學科,作為申請時的參考。
————————————
🔸初審
需要準備的資料:個人陳述(自傳)、活動及得獎經歷、申請材料掃描件
其他可能要求繳交的資料:推薦信、幹部經歷、自我介紹影片
*實際要求以各校招生簡章為主
📍個人陳述:
每間學校都有字數限制(大多數都是1500內,上財是3000內),跟台灣的自傳最大的差別是不太需要排版,也不需要插入圖片。個人陳述是我最早開始動工也是最花心思的部分,前前後後反覆修改很多次才定稿。我會非常建議學弟妹找學長姐或老師幫忙看、給你建議,自己寫的時候總會有盲點,多聽別人的建議比較能夠看清楚全貌,如果是有大陸申請經驗的學長姐也可以過來人的經驗給你更準確的建議。
📍活動及得獎經歷:
我申請的其中三間學校有數量限制,精挑細選你覺得最有利於申請的經歷上傳!因為每個人的經歷、申請的專業都不一樣,這裡就不贅述哪些值得放上去、哪些不值得,如果自己沒辦法選出來的話也可以跟師長或學長姐一起討論。
📍申請材料掃描件:
這個環節主要需要注意的是系統可能會有單個檔案上傳大小限制或總上傳檔案容量限制。另外也要注意系統接受的檔案格式,通常都是pdf、png、jpg、jpeg。雖然這個環節看似輕鬆但是實際整理起來會覺得超累,所以建議寒假就可以開始掃各種證件(身分證、台胞證、學生證)跟獎狀、證書、成績單等等,開始申請之後就不用花那麼多時間處理這方面的雜務,獎狀證書掃描檔也可以用在個人申請。
📍初審建議:
▪️密切關注各校招生網。每間學校公佈招生簡章的日期都不一樣,可以把目標學校的招生網加入書籤,定期查看(我在三月的時候幾乎每天都看一次)
▪️找到信賴的師長或學長姐幫忙。如果認識在大陸、甚至是在目標學校讀書的學長姐最好,除了可以詢問申請的經驗,也可以請學長姐站在校方的角度給予個人陳述的建議。如果沒有認識的學長姐也沒關係,可以詢問對你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師長是否方便幫你看自傳,或許老師能看見你從來沒發現、且值得寫進自傳的亮點。
▪️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刻才上傳。例如人大的系統就是提交報名資料之後才會生成報名表,請你印下來給校長簽名,但事前完全不會知道有這個步驟。所以建議學弟妹在每間學校的deadline前三天就提交報名,以防出現任何未知的狀況或是系統問題。
▪️有任何問題直接問招生辦公室。我在申請浙大時需要提交學測成績公證資料,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是可以去大考中心申請,不一定要去公證人事務所;後來寫信問浙大招生辦,招辦老師卻說只接受事務所的公證成績。申請大陸學校的資訊很雜,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不少,當你不確定資訊是否正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詢問招生辦公室。
▪️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申請大陸學校的日程通常會跟學測個人申請重疊(明年個人申請時程延後,可能會比較少撞期),如果兩邊都有申請的話時間管理就顯得很重要。確定學校要求繳交的資料後可以訂下進度(什麼時候以前完成什麼項目、最晚幾月幾號提交申請⋯⋯),我的方法是寫在週計劃本裡提醒自己。
🔸複審
分為面試跟筆試,由於大部分學校僅要求面試,所以以下針對面試部分分享我的經驗。
*上財沒有複審,直接以書面審查決定錄取名單。
📍面試:
跟台灣很不一樣的是,我在大陸學校的面試幾乎沒有被問到專業題,比較常見的反而是機智問答,現場抽題現場回答。這部分沒有特別的訣竅,畢竟反應力跟知識是日積月累的,要在短期內培養不太容易。建議可以多練習講話,平常在學校跟也要申請大學(不論大陸或台灣)的同學一起練習、進步,學習如何應對沒辦法發揮的問題、將擅長領域的問題回答得淋漓盡致,回答時尤其注意自己的表達邏輯。
其次,在面試前至少瀏覽過一遍申請學校的歷史、特色、校訓、校友等等,我被不止一間學校問到這類型的問題(跟其他學校有什麼不一樣、認識哪位商界校友等等)。申請動機除了要準備為什麼選擇去大陸念書、也要留意一下自己申請的專業。申請大陸學校時通常可以填不只一個志願的專業,但是通常填到後面都會出現最後幾個專業跟自己的第一志願專業領域落差很大的情況,建議也準備好一套說詞跟教授解釋為什麼這樣排志願序。
最後,自我介紹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夠準備的部分,每間學校不論是團面還是個面都會要求中文或英文的自我介紹,不一定要背稿,但至少腦中要有架構,才能在面試時有條理地講出來。
📍複審建議:
▪️相信自己。不要被其他學校的錄取狀況影響,面試算是很主觀的測驗,每間學校想要的學生都不一樣,而且大陸學校的面試通常很友善(與我在台灣的申請狀況相比)盡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及想錄取的渴望,相信教授一定會看到的!
▪️熟讀書審資料。很多學校都會從個人陳述或是活動經歷裡問問題,可以特別著墨於你學到什麼、跟你填的專業有什麼連結等。
▪️密切關注報名網站、電子郵件。像北大就是在報名網站裡告知初審通過狀況、面試相關事宜、錄取與否等等,如果不常查看很可能錯過訊息;其他學校則多會寄信通知學生申請進度。你沒辦法預料學校會怎麼通知最新消息,所以每天花點時間檢查信箱、登入報名系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想申請大陸學校 該從哪裡著手
📍學測前
全力衝刺學測!大陸學校的初審通過與否很大一部分是由學測成績決定,就算通過標準(頂標/前標/均標),還是有可能要跟其他考生比較級分高低。
📍寒假
估分出來覺得機會很大的話,可以開始準備整理、掃描資料及擬出自傳草稿。這時候也可以瀏覽各校網頁,訂出目標學校和保底學校。
📍開學後
關注各校網頁,隨時掌握申請進度,初審和複審的建議如上。
最後,有些部份的準備我沒有寫那麼細是因為跟準備個人申請差別不大,而個人申請的準備攻略已經有很多資料,所以我沒有再特別提一次。港澳台聯招的部份我沒有特別研究,不過論申請難度聯招絕不比學測申請容易,想查找相關資訊的話可以多上中國留學社網站爬文。如果以上還有不清楚的部份或是想針對個別學校問問題的話都可以私訊問我,祝學弟妹逐夢順利!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此篇值得收藏
#成功屬於及早佈局即知即行的人
#台大明明風雲錄
成功大學校友成績單 在 謝智謀-小謀老師 Chihmou Hsie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文章是去年林作賢老師給我的信息,是美好的見證,他就是林薇的父親!也是體大校友!
————————————-
每年的母親節,我總會想起母親@郭富美老師,她在1984年往生前已經全盲(視神經萎縮),因此國中中輟生的我常常在她身邊陪伴及準備餐食,也聽她說說她的教育理念。
母親希望我未來不論做什麼工作(雖然當時的我是中輟生,仍然沒有放棄我),都要成為一位成功的父親,好好地讓自己的孩子發展潛能,做孩子想做的事,因為成功的教育家不是當長官或教授就是成功,只有在回家看見自己的孩子時,從孩子真正的能力展現中,才會真正感受到何謂成功的教育。
我原本想當醫師的夢想在母親被殺害,以及無奈進入育幼院及選擇讀師專時,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但也因為創辦了一間美語學校,以及指導了將近二十年的科展及發明展後,有了很大的心境轉折及教育的成就感。
自105學年度從中山醫學大學分享後,開始每年超過百場的生命教育演講分享,也在大學指導智慧財產權等課程,總是能夠跟著學生們一起成長,我除了充滿感恩,也交出一張又一張很成功的成績單,也在女兒成年後開始有了透過小說及微電影,來向社會大眾分享我身為成功教育家故事的機緣,感謝主一路的帶領。
創辦 #臺灣教育論壇,是三十年前在花蓮時的想法,是結合一群人對社會各種議題的關懷,其中最關注的當然是教育的 #點點滴滴。對教育的堅持熱情與超過三十年的執行力,其動機就是來自每一次母親拉著我的手,跟我說的每一個有溫度的故事。
https://youtu.be/G0oGFpCMg5s
https://youtu.be/zUJ3aQdv8OA
5.12母親節
(想念母親的所思所想)
成功大學校友成績單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傑出校友專訪
[校友中心] 傑出校友專訪之旅起跑 首站劉恆學長大方傳授創業秘訣
呼應當今熱烈推動的創業教育,第17屆傑出校友、上海佳點機電公司董事長劉恆12月1日專訪當天,鼓勵臺北大學學弟妹,除了要保持樂觀、不怕失敗,更重要是在校期間跨領域多方學習,將來就有無限的機會。
鼓勵更多在校同學向優秀的學長姐學習,校友中心每年在「傑出校友」頒獎典禮後安排傑出校友專訪之旅,今年首站拜訪企管系友劉恆,由校友中心鄭惠萍主任領軍深入訪談學長,記錄寶貴經驗與建言,同時代表李承嘉校長致贈紀念品。
61年企管系畢業,不過早在大三時候,劉學長就已經開始創業。原來身為家中最矮小的孩子,偶然看到一位立委在電視上分享自己踩竹竿運動而長高的經歷,讓他心生羨慕之外更猛然看到商機!運用PVC薄膜包覆竹片,加上充滿吸引力的包裝和產品名稱,透過媒體報導,果然快速獲得市場青睞,「三個月賣了一萬五千套,我還因此買了一台摩托車。」
只是沒有想到,因為快速成功引來仿冒品反擊,劉學長初試啼聲,很快就因為無利可圖而收攤。雖然如此,回顧這段經歷,他還是充滿感謝,「學校教的思考方向和邏輯,真的潛移默化對我很有幫助,這段經歷也給我很大的鼓勵。」
保持樂觀,凡事親力親為,劉學長畢業後持續創立不同公司,先後跨足成衣、零件製造到壓鑄、機電等不同產業,臺灣以外,還進軍美洲、歐洲等不同區域,並在中國大陸設立工廠,寫下很好的成績單,在同行中備受尊敬。對此,他歸納成功秘訣:「重點是規規矩矩做事」,堅持相信只要踏實、重視品質、才能屹立不搖。
學的是企業管理,毫無工科背景,卻進入傳統製造產業,劉學長笑稱可能和自己天生過度樂觀有關,但他更相信,即使是冷門的產業,只要蹲點夠久,就能找到機會;就算是最底層的工廠,只要追求效率和自動化、積極做好管理,就一定具備競爭力。事實也證明,現在學長的工廠淨利超過百分之十,在紐澳等地區的市占率更超過六成。
從自身經驗出發,劉學長期許在校學弟妹,身處多元時代,跨領域、廣域學習絕對必要。至於專業學科上,精進英文有助與世界連結,熟悉會計、統計、數據管理、軟體應用等,則能訓練邏輯思考。
除此之外,他還勉勵學弟妹要勇於面對挑戰,「如果你在充滿風浪的大海中闖蕩過了,再回到游泳池中,絕對會變得更強!」跨出舒適圈,執行大膽壯志的選擇,前途就有無限的可能。
校友中心預告,更多精彩的劉恆學長專訪內容,將刊登於107年1月《北大校訊》,而精華影音內容除了收錄校史館典藏,也將會擇期在各館樓電視上播放,期盼在校生都能向傑出學長姐看齊,進而創造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