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上週日的固定心理學和自我成長討論時間,和掌薇心理師和精神科Ernie醫師藉由生命故事分享來探討同性競爭、關係霸凌、自我成長和被討厭的勇氣。
下週日我們台灣時間晚上八點半同一時間見喔!
推薦讀物:
1. 被討厭的勇氣
2. 脆弱的力量
3. 勇氣的力量
❤️
以下分享來自Ernie醫師當天收聽的筆記。
「敢做. 敢夢. 敢不同 旅博士媽咪生命故事分享 旅博士媽咪 x 掌薇心理師」
📍今天主要是旅博士媽咪的生命故事分享 也歡迎聽眾回應
👩👧旅博士媽咪 | 生命故事
👩🏻💼掌薇心理師 | 回應
👩👧出身澎湖,相對保守的小地方,從小聽阿嬤媽媽說「要是男生就好了」 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夠好? 總會想要更努力更好。
👩👧小學轉學三次,因為媽媽覺得導師不夠好。不准交非公務員小孩的朋友,也因為地方小,大家都認識,所以活在「數學老師的女兒」的陰影下,加上數學真的不好,所以一直很羞愧「都是妳數學不好害爸爸沒面子」。(但好像也沒很爛但是沒達到要求,加上妹妹們都是神童)
👩👧一直轉學換新環境+功課一直不錯+勇於表達+勇於參加各種比賽,總總綜合,被同學視為威脅;看很多書,想法比同儕獨特,因而被同學排擠/傳謠言,心中曾充滿怨恨。
👩👧失落時轉移注意力,想「我可以做什麼」。小時候反覆閱讀兒童讀物「成功名人傳」被激勵。試著用勇氣去看自己過去的黑暗,去整理/分享。
👩🏻💼每次轉學,要重新融入環境,是成長過程中很辛苦的事。一直被轉學,沒有掌控權。跟大家比較好就分開,對依附關係影響。
👩🏻💼「某某的小孩、「某某的太太」、「老闆娘而不是女老闆」「某某媽媽」等女生的名字常不見,女性的主體性容易被忽略。
👩🏻💼短期焦點治療,不一直探討問題的原因,而是拉回「我可以做些什麼讓我的問題改變?」、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得到勇氣往前走「我曾經成功的時候,是怎麼做到的?」
👩👧高二時社會組,社會學科是喜歡學的東西,把焦點放在「怎麼讓自己過更好」。曾經的好朋友突然疏遠我,老師/同學突然排擠我,十年後她私訊我跟我道歉,並且坦承當時發生什麼事,原來是她當初為了要轉班而編了的理由騙老師說我欺負她。
👩🏻💼不用感謝過去為我們帶來傷害的人,而且去感謝過去的自己。感謝自己的勇敢。
👩🏻💼怎麼看過去,也會影響我們的現在。當我們現在過得越好的時候,我們才有勇氣去重新看待過去(Reframe),從中找到正向的意義。
👩👧國高中的挑戰讓我很專注於自我成長,大學在台南師院,大一挑戰全英語家教,十多年前的台南,在最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賺四萬塊。大學用家教賺的錢當背包客開始環遊世界,慢慢拼揍出自己喜愛的生活。
👩👧感謝自己有這些經歷,沒有被打敗,長出很大的力量。「他們討厭我,不會影響我很棒;我只是短暫的失敗,不代表我是個失敗的人」
👩👧「在人生競技場跟怪獸搏鬥,在死之前都有機會站起來。有些人從來沒有勇氣下場,他們感受不到你的勇氣/掙扎,為什麼需要他們的認同?」
思考三部曲:
Step1: 為什麼他要這樣對我
Step2: 分析對方,他有沒有勇氣面對?如果沒有,有什麼立場指指點點?
Step3: 長出被討厭的勇氣,不被別人定義/評價
👩👧當對方夠強大,會很想要跟對方學習,而不會去質疑對方是假的。把焦點放在身上。
👩🏻💼人有普同感,喜歡跟自己相像的人。#做自己就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想要被大家接受所以壓抑自己?但如何壓抑自己都會有人不滿意。旅博士媽咪做許多事突破社會框架,是否會被非議?
👩🏻💼酸葡萄心理:沒有勇氣去承認自己不足和自己是需要改變。於是質疑對方都是假,自己做不到就會貶低對方來讓自己的心理距離和對方拉近。也就是把對方從競技場的選手拉到和自己當觀眾一樣的位置。
📍聽眾回應
- 有類似的經歷,因此有共鳴。分享邱吉爾的話「當你前往清楚目的地時,路邊的野狗會跟你吠,如果要對野狗丟石頭,你就沒有時間到達目的地」
#只要有心隨時都可以召喚自己的競技場
#你是你人生競技場的主角
#專注在打敗自己的怪獸而不是觀眾席的觀眾
成功的定義邱吉爾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英總統國慶講稿重點
評價蔡的國慶講稿,重點不是文筆好不好,而是此文不只是政治文告,更像是國家戰略提要。
全篇文字從過去近一年的防疫作戰成功開始,並將其歸功於前線的防疫英雄、製造業、科技業、超商員工、藥局藥師…,以及全民的各項配合,總結於全民上下一心,守護家園,成為「堅韌之島」這種台灣共同體的意識。整段文字隻字不提政府的角色,迥異於馬科長酷愛的政績報告風格。反有點邱吉爾那種「這麼多的人都要感謝那麼少的一群人」的味道。
這是她的「心理戰略」開場,團結與認同台灣這個「想像的共同體」是其核心。接著一一鋪陳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定位、方向、與作法,總結於朝野政黨近日無異議通過的促進台美關係兩項決議案,在政治上為「對內競爭,民主日常,對外一致,朝野合作」立下新的標準,繪出民主自由社會的特色與邊界。
蔡英文很技巧的跳過不會有結論的「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等敏感話題及兩岸宣示,直接定義中共方面的軍事施壓為「軍事擴張和挑釁」,之後再用習近平的聯合國講話來打老習的臉,「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這句話其實就是白話拐彎版的「聽其言,觀其行」。
然後她一一鋪陳解鎖各方兩岸關係緊張所產生的恐懼點:失去大陸市場?沒關係,「經濟向右轉,口袋向左開」,一邊加強台美經濟關係,加入全球供應鍊重組,另方面已收出逃台商資金一兆元。外交孤立與老美棄子?不要怕,加入「價值同盟」與區域安全體系,以民主自由對抗威權獨裁。兩岸開戰?「不畏戰,不求戰」,還用了九百多字說明她與軍隊關係很好。最後把肩上扁擔裡兩岸和平的責任,均分一半給對岸,那根橄欖枝,其實是天平上的那條橫樑。
這篇文告中,政、經、軍、心四大戰略要素都交待到了。嚇阻戰略三個C,能力(Capability)、可信度(Credibility)、溝通(Communication),有軟有硬,全部到齊。過去經驗、現在定位、未來方向,一次講明。這絕非一二文字工作者所能完成,而是領導者自己的意志與思維展現。
小英這篇文告雖然不「辣」,但內容其實很「重」。你可以不斷質疑她的戰略構想沒有可行性,不斷否定她的主張,但你無法否認,近年總統文告少有能如此完整說明國家戰略架構的手筆。
在那邊嫌東嫌西的人,也不自己想想,近年台灣何時有領導者提出過這種互相搭配的戰略架構??連作文都作輸人家,企畫案都寫不完整,除了把「九二共識」當作阿彌陀佛在唸,你們還能做出什麼成果?!算了吧?!
連對岸環球時報胡錫進,也只能說嘴小英似乎「放軟」,少了些以往的「囂張」,顯示軍事壓力有效,用這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獲取些許內心的自我安慰。
文字工作者永遠只是個裝潢業者,這屋子的骨架結構,還是得靠領導團隊自己架起來。把這篇政治文告視為國家戰略提要,也許更能看出背後的味道。
Ettoday網頁好讀版:
國慶演說》將蔡英文演說視為國家戰略提要 更能看出背後味道
成功的定義邱吉爾 在 歪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道人生:大禍臨頭下的拖延折衷 - 李怡
關於港版國安法,僅就人大已通過的決定來看,其中:一、中國國安機構進駐香港執行任務;二、任何法律只要人大通過就可以在香港施行;三、任何境外勢力介入香港事務都予以反制。這三點已經徹底摧毀了《中英聯合聲明》關於一國兩制的所有規定,以後香港就是一國一制啦。因此,網民的算術題是:1997+50=2020。
以《中英聯合聲明》為前提條件而制訂的美國《香港政策法》,也由於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所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的特殊待遇自然也要終結。特朗普、蓬佩奧和其他官員、議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英國因中國當初對一國兩制的承諾而作出的關於BNO的對待,也因港版國安法而會改變,五眼聯盟(美英澳紐加)打算對追求自由的香港人予以難民保護,其他國家也會改變與香港的特殊關係,而轉為與中國大陸同等對待,比如台灣。中國改變了對香港的政策方針,國際社會因應作改變,是應有之義。
若美國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會出現甚麼情況呢?旅美經濟學者楊衛隆提出幾點:
✽人民幣和港元交易的美元結算系統在美國。美國可以隨時停止人民幣和港元結算美元,令中港兩地無法兌換美元。聯繫匯率能否實行取決於聯儲局而非香港金管局。
✽美國除了制裁中共港共官員還會制裁所有非BNO香港居民,包括限制簽證和投資。制裁範圍遠遠超過一般人想像。
✽美國可以將全部中資和港資上市企業除牌,驅逐所有中國投資者。
美國是否靠嚇?從美國政府暗盤70億放售壽山村六幢三層高豪宅,就知道美國真的要跟香港切斷關係,因為那裏是美國政府和商界要人的大本營。這樣一來,無疑使香港經濟與港人地位都陷困境。美國和其他國家當然也付出代價,但它們付得起。
暫不打算移民的香港人,面對大禍臨頭就出現了兩種思維。一種是請求中國「法中留情」:在對中國制訂這個法表示「理解」、表示「合理」的前提下,盼立法依香港實行的普通法,即包括不具追溯力、調查權受香港法律規管、罪行定義必須合理確切、在香港公開審訊、搜查處所及監聽電話須獲得司法授權,以及相關被告應被假定無罪等。希望以對國安法表示「理解」這種讓步,來換取中國照顧到香港實行的普通法。
另一種思維是請求美國「法中留情」:希望美國在考慮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時,能夠保持香港獨立關稅地位,「俾機會港人撐住」;或不要全面取消香港特殊地位,起碼能讓香港保有一些經濟優勢,以免更依賴中國。
這兩種思維或出自對香港的關愛與苦心,但於理,我們確實沒有理由要求美國和其他國家在中國已經毀滅了一國兩制的情況下,還要對香港維持一國兩制下的特殊地位。而對極權的退讓和俯首,接受違背一國兩制的任何擺佈,並不能使強權發慈悲,反而是鼓勵它進一步侵凌。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繼續拖延、折衷和自我安慰式的權宜之計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取而代之的,我們將開始生活於其後果之中。」你以為妥協、折衷就能使強權止步,但實際上只會鼓勵強權更貪婪和更肆無忌憚。權宜之計不會恒常,不斷妥協已到尾聲。於是,去年開始了攬炒的抗爭。抗爭如同大衞對抗巨人,成功的機會只有喚起國際的制裁。於今國際制裁來了,但面對制裁如果我們退縮,不願付代價,又走回妥協退讓之路,那麼等待我們的後果,就是生活在強權凌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