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樂|親職的公共支持和性別平等落實,還要再努力!】
母親節快樂❤❤❤!希望大家都有回家好好休息、好好陪陪家人,也跟辛苦的媽媽們說聲母親節快樂!一起度過溫馨的節日:)(慶祝母親節同時也要記得非必要不要去人潮擁擠的區域、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除了祝福每一個母親可以快樂,在這邊也想跟大家聊聊,在性別觀念和社會、公共化支持仍有許多努力空間的現在,「成為媽媽」還是一件很艱難的決定,而現況上養育工作多半落在母親身上,更加深了母親的辛苦。
上個月,美國CIA最新報告,預測2021年台灣的生育率在世界國家排行最後,每名女性僅有1.07個孩子。這個消息在各種媒體上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為了面對少子化危機,行政院長蘇貞昌4日舉行跨部會會議,會中初步決議擬定相關政策,如產檢免費次數提高至14次、產檢項目增加、留職停薪津貼條件放寬以及產檢假由原定5天增加至7天,增加兩天擬由政府來補助雇主。
#成為母親的決定十分艱難
「成為家長」在台灣越來越成為勇敢的決定,因為青年普遍低薪,在高房價的現在,房價所得比不斷攀升,多數年輕人根本無法負擔建立家庭的成本、更遑論生養孩子,再來因為難以尋覓理想的對象,因此結婚率也低、或是普遍晚婚。
而成為媽媽更是艱難的決定,2019年兒福聯盟的《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就針對20-44歲的女性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問卷9706份),其中顯示,近半數女性認為「沒有一定」要生孩子,這個狀況在20到29歲未生育的女性中最顯著,六成以上的女性認為一生中不生孩子也沒關係。然而總體而言,有生育意願的女性仍有59.6%,但其中這些女性有34.4%認為生養小孩得不到工作職場的支持,42.3%則表示政策上的支持不足夠。
#成為母親之後經濟與生活失衡
根據2019年兒福聯盟的同份調查,在已經成為媽媽的女性當中,會發現75.4%的職業婦女媽媽們經常感到工作和育兒不平衡,而且越常感到失衡的媽媽,越不想再生;另外在全職媽媽困擾的事情中,前兩名為為經濟不獨立很有壓力(72.1%),以及過於疲累而健康不佳(72.1%)
此外,2019年媒體報導人資公司調查發現,台灣女性中途離開職場三大原因,都與兼任母職有關,逾八成30歲至49歲婚育年齡女性,想重返職場。二度就業路更艱難,六成七女性擔心家庭支援系統不足,例如先生不支持或沒人帶小孩。
還要再努力:#合理房價所得比、#青年薪資提升、#公共支持育兒措施 與 #性別平等落實
最後《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發現合理房價(41.7%)、收入增加(36.7%)、企業友善育兒的措施(32.1%),最有機會提高女性生育的意願。
上述提到的問題,都顯示出社會經濟結構的失衡,讓青年陷入低薪高房價的困境,再加上政策目前多半強調生育補助、育兒津貼等一次性的獎金,如公立托嬰、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等布建仍然不足,以基隆為例,雖然近年公共托嬰與托育已有佈建,但名額仍然不足,尤其因為場地難以尋覓、公共經費不足等,讓許多家長很難得到公共化的育兒支持。
同時因為性別觀念仍未平等、性別間的薪資仍有差異,養育與親職責任最後多半落在母親身上,導致許多女性生育小孩得離開職場,雖然養育小孩仍帶給媽媽成就感,但在經濟獨立與自我實現的需求,在母親身上仍成為難以實現的目標。
在母親節這天,除了祝福母親快樂,也特別和大家聊聊社會經濟結構與政策上還未能解決親職與母親的困境,也希望有更多人一起來正視這個議題,監督中央與地方政府投入更多的心力來面對青年低薪、房價所得比,以及在教育、職場等場域落實性別平等的概念,並把政策資源集中投入在公共育兒的佈建,才能讓「成為母親」可以有更多公共和社會支持,而不再如此辛苦。
成為母親之後經濟與生活失衡 在 成為母親之後,才懂自己曾經很「自由」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成為母親之後 ,要面對有了小孩後家庭觀的轉變,家庭經濟的壓力,小孩成長所要面對種種。 你害怕恐懼的事無法逃避,漸漸地你會變得堅強勇敢面對,因為你有 ... ... <看更多>
成為母親之後經濟與生活失衡 在 版畫詩集《失語獸》(逗點/2016)、與詩人阿米合著《她是 ... 的推薦與評價
【唐山/正港經銷新書書訊】 書名:《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作者:林婉瑜林蔚昀林夢媧阿芒吳俞萱曹疏影游書珣潘家欣蔡宛璇顆粒出版社:黑 ... ... <看更多>
成為母親之後經濟與生活失衡 在 [好雷] 母、女的性別困境:《美國女孩》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全文有雷,建議觀影後再讀。
~*-*~*-*~*-*~*-*~*-*~*-*~*-*~*-*~*-*~*-*~*-*~*-*~
母、女的性別困境:《美國女孩》
每個母親,都曾經是個對未來懷抱著希望的女兒;而每個女兒,則都會
把母親視為人生的教材──往往是負面的那種。
《美國女孩》敘述國二少女梁芳儀,因為母親王莉莉罹癌,不得不從美
國回到台灣,然因難以適應環境,加上家中被死亡陰影籠罩,一心想回到美
國的她,和母親衝突不斷;爸爸梁宗輝與妹妹梁芳安夾在中間盡力化解衝突,
卻無從著力。
在這個小小的家庭裡共有四人,亦分別各有私下相處的對手戲。宗輝與
莉莉無疑是家中的守護者:父親留在台灣工作,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圓美國
夢。然而回來之後,夫妻之間原有的親密已然疏離,莉莉責備宗輝對生活的
漫不經心,不願用他枕過的枕頭,責怪他無法了解自己為家庭著想的心意;
宗輝則逃避莉莉的病與對未來的不安,拒絕為身後之事溝通,責怪莉莉總是
提起這些事。
我們可以從互動與台詞中得知:堅持美國夢的是莉莉,為了這份堅持,
她獨自帶著兩個女兒到美國排除萬難;即使回到台灣,她同樣打算著要換大
一點的房子,好讓芳儀和芳安有自己的房間;要化療之前,考慮的是否要等
女兒們適應環境;即使與旁人喝下午茶,她還會把宗輝在芳安的炒飯裡澆番
茄醬當笑話來講,喃喃地說:「他們要是沒有我該怎麼辦?」
跟台灣大部分的母親一樣,莉莉是大事小事一把抓、把人生奉獻給家庭
的媽媽,即使癌症的陰影籠罩,她也選擇嚥下恐懼,繼續照顧年紀尚輕的孩
子,負責大部分的家事,希望家中維持常態;但當病痛的不適和生活的困難
一再讓恐懼甦醒時,用言語吐露內心脆弱的訊息,在家人抗拒時以負面情緒
勒索,就成為她表達「尋求安全感」的方式,希望家人安慰、包容她的軟弱。
然而,無論是同情感受或同理處境,都必須分擔一部分的自己,每個人都有
自己的困境,加上疾病是身心長期的調整與抗戰,如果當事人未有決心、覺
悟,即使是親密的伴侶、親友,也難以負荷不時把「死」當口頭禪的情緒壓
力。
宗輝主要負責的則是經濟,過去與妻女分隔兩地,從不時出差與屋子的
狀況可知,他過去的生活都被工作填滿,一家團聚之後,他才開始學習如何
照顧、甚至熟悉、親近家人。當莉莉生病,對生活的感知也因病而恐懼失衡,
他同樣會抗議,表達「我無法負擔你當下的情緒」;當芳儀問「為什麼不在
美國治療」,他會半開玩笑地回答「你真的當我是ATM啊?」我們可以從
他的「選擇」裡知道他內心的排序:放下痛苦選擇適應、放下陪病選擇出差、
放下出差選擇家人、放下無措選擇堅強。
「難道我在你眼裡就這麼自私?」
宗輝與莉莉的爭吵看似劇烈,卻能看到莉莉的發洩當中,實仍帶有對丈
夫「願意承擔」的信任,同時也有長期累積的不滿。親職教育向來由母親當
「神隊長」,父親願當「隊友」就該心懷感激;在莉莉接受化療的同時,仍
做著「神隊長」的工作,同時希望宗輝能立刻成為「神隊友」,將問題一舉
解決:包括提供使家人生活無虞的金錢,又能陪伴她與孩子度過生病與適應
的難關。
兩面兼顧是必要的,然而與妻女遠隔數年的宗輝,卻顯得格格不入:工
作因SARS遇到困境,不時需要出差;即使在家,也常跟不上莉莉的步調,
弄不清楚女兒的愛好與需要──但他還是盡量去做,包括那幾個試圖和緩氣
氛、在「可預期」的範圍內誇張情緒與認知的「笑點」。直到確認芳安沒事,
他說著「我去接她」卻在樓梯轉角坐下哭泣的一幕,都能看到他的承擔與適
應的壓力。
但他並非不了解妻子的感受。相較於年幼乖巧的芳安,屢屢與母親衝突、
開始進入青春期,有了自我意識的芳儀,自然與宗輝有較多的互動,也能從
中透露宗輝的認知與想法。
「在你媽生病之前,她比你更愛美國。」
「那你怎麼知道我們就想當美國人?」
或許是久別後才相聚,宗輝較能意識到芳儀已長大,除了依她的意買梳
妝台與腳踏車給她,也試圖安撫她對母親總是漫溢恐懼的不滿,學著親近孩
子、理解孩子,也引導孩子。照理說,現在能共同生活的父親,就像「未生
病前的母親」,可以依靠與信任,但很明顯,數次跟父親談過的芳儀,並沒
有放棄想回美國的希望,更沒有放下對母親的怨懟。所以當宗輝看到芳儀衝
撞母親的時候,他對芳儀的體罰,不只是站在維護莉莉的立場,更多的是對
教養、對親職、對現實的無力與憤怒──畢竟他在妻女回來後才開始學習,
同樣累積了過多的挫折與壓力(這也是芳儀兩次被體罰的共通點:理由再怎
麼正當,施罰者實則證明了自己的無力教育)。
這個家中的另一個潤滑劑是芳安。宗輝因現實壓力不得不迴避,芳儀因
怨懟而多次頂嘴,身為家中最小的孩子,除了「不讓大人擔心」,芳安幾乎
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芳儀有時還要照顧妹妹),往往為了生存需要更貼心、
更敏銳。當莉莉跟芳安解釋「紙錢」是為了讓外公外婆在另一頭經濟無虞,
芳安天真的回答讓母親的身心脆弱一度得到了安頓:在美國改變的信仰,回
到台灣後又恢復了燒紙錢的傳統,換房子的願望難以實現,妹妹的反問點出
了現實的困境,同時也從貼心與著想當中,預示了家人之間的依賴,讓莉莉
看見自己需要家人,也希望被家人需要──她真正想要的,不只是問題一舉
解決,更是願意理解與傾聽。
芳安是這個家裡的小天使,但小天使同時也會因為討厭番茄醬而挖花生
醬來吃,會屢屢忘了帶鑰匙。由於家內母親與姐姐是主要衝突者,芳安必須
扮演「有大人心思的孩子」,一如《玩偶遊戲》的主角倉田紗南,卻也很容
易被忽視而遭到危險,例如被姐姐關在外面,單獨和養鳥的鄰居在一起。如
果不是因為肺炎,在適應與負面情緒中緊繃的家人,很可能會忘記她同樣是
需要被照顧與關愛的孩子。
「你就是希望他們離婚,然後你就可以回美國了。」
「你知道媽媽愛你,對吧?」
芳安還是孩子,芳儀則已經成長到有了自我意識;相較於芳儀困在生活
裡痛恨自己別無選擇,只看得見無從伸展自我的挫折,芳安卻像冷靜的旁觀
者,看見姐姐的自私,母親的軟弱,和她們對彼此的愛。彷彿手足就是這樣,
當家人彼此任性賭氣、無法溝通的時候,另一個家人就會試著當傳聲筒、翻
譯機和潤滑劑──無論你贊同哪方,或者兩方都不贊同,更或者是如同翹翹
板的選擇:芳儀的不滿未必不是芳安的不滿,但當姐姐已經在伸張的時候,
芳安就能選擇體貼──芳儀亦然。有時候手足之間,就是這樣各自扮演適合
自己的角色,卻未必不羨慕對方的選擇。
「你到底在氣你媽什麼?」
「我只是覺得,她可以做得更好!」
「但……這如果已經是她的最好了呢?」
兒女對母親的仰望與依賴,即使長大學習獨立,也難以斷絕,而且會以
社會上對母職的嚴苛標準,希望母親「完美」。然而莉莉在成為母親之前,
也曾是女兒、曾是做夢的少女。美國夢是由她起始的希望,流利的英語和獨
自帶著女兒適應美國的生活是她付出的努力──直到她不得不回來,不得不
接受夢碎。莉莉希望女兒「可以更好」,包含了以自己做為標準:我好的地
方你要更好,我不好的地方你更要好。但無論去美國還是回台灣,都非芳儀
能夠決定。去美國時的芳儀或許正如回來的芳安,努力適應環境,成為母親
心中更好的自己(每天背二十個單字、教妹妹英文、成為資優生);但在美
國好不容易塑造的自我與建立的人際關係,卻因為母親生病而歸零,她在台
灣必須剪掉長髮、穿上齊一的制服,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一落千丈的成績,
和被貼上「美國女孩」甚至是「壞學生」的標籤。這些挫折、失落、自我懷
疑,在美國經歷過一次,而想來那時母親是最可靠、給予她最多信心的陪伴
者;在台灣再經歷一次之時,生病的母親卻成了壓力的最大來源,無法做得
「更好」。她不明白母親為何做不到,無法像往常那樣依靠母親,怨懟更使
她說不出需要母親,轉而用譏刺與頂撞來發洩。
「你一天到晚就說你要死。」
「我不想成為的人是我的母親,她的恐懼使我恐懼,她的軟弱使我軟弱。」
「你又沒有想好好的活著!」
或許即使生產、成長、乃至獨立,我們都有一條臍帶和生養我們的母親
相連,能感染母親的恐懼與軟弱,這不僅因是愛,更因她始終是孩子堅強的
來源;「老是說你要死」和「沒有想活著」甚至「怎麼不去死算了」的潛台
詞,都是「我那麼需要你」所以「求你不要死」。
爆發衝突而對母親潑灑傷害、被父親抓起來痛打的芳儀,終而逃出家門,
坐上公車,尋找之前上網查詢到的馬場時,決意去找她美國夢的寄託,找到
那匹神似「Splash」的白馬,彷彿只要乘上牠奔馳,就能回到那個「跟現實
相反」的美國,就能施展「時間像是暫停了一下下,什麼都不重要了」的魔
法。但馬兒左右擺頭的抗拒,讓芳儀在哀求中不得不明白:夢終究虛幻,時
間始終前進,現實裡要承擔的一切沒有什麼是不重要的,她無處可逃;即使
拚命抗拒現實的韁繩,卻也困在馬廄(學校、台灣與美國不同的環境使之成
為「異鄉人」)無法恣意奔馳;她抗拒媽媽,不肯舉步,她此刻無助的眼淚,
就是媽媽無助的眼淚。
莉莉對孩子的愛用恐懼與不確定包裝,再用她的「死」傳達;芳儀對母
親的愛用不甘與頂撞包裝,再用她的「恨」傳達。然而當芳儀與芳安為宗輝
染髮的笑聲,母女三人在双葉吃冰淇淋、呼吸「加州」空氣的笑容,其實都
昭顯了她們內心真正希望的願景,只是不知道怎麼走才能確認找到對方──
莉莉的惶懼不安,在看見芳儀被侮辱、被打,毫不猶豫去護著她,和得知芳
安生病,張開羽翼為她打算的本能反應裡遺忘,憶起無論如何,她最想做、
最該做的是守護她的女兒;而芳儀要回的,或許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美國,而
是有媽媽陪伴、發生什麼事都會守護自己、站在自己這邊的生活──電影很
巧妙的讓莉莉在「芳儀不在」的家長會裡呈現出來:她們的愛只是因為錯過
而看似「不在場」,其實從未缺席。
所以電影的最後,芳儀要求母親為她掏耳朵──這是一個親密、信任,
可以表達依賴與依戀,但又同時不用「看著對方說話」的姿勢。她們談起過
去討論過「想變成什麼動物」,芳儀自然是想變成馬,莉莉卻說不記得了,
是芳儀說「你說你下輩子想當男生。」這使我想起在電影開頭,宗輝在送芳
儀去學校時,芳儀問父親「你不是說你想要的是男生?」彷彿在這一刻,窺
見了母女之間某個細微的連結與矛盾:母親莉莉的不如意來自對現實生活的
無力感,先是性別限制了她(「下輩子想當男生」幾乎是女生因性別受限、
甚至受傷的潛在願望),她把願望寄託在女兒身上,希望她「更好」,卻因
為乳癌而不得不中止夢想,對抗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和現實再次摧折她的怨
恨糾纏著她;女兒的怨恨則含有母親不滿意自己的人生,強迫女兒完成自己
的美國夢與彌補遺憾,卻又因為力不從心而中斷,造成她無法適應的困境──
不再需要如花木蘭「代父從軍」,代母圓夢的梁芳儀,無法成為母親心中
「更好」的女兒,而期許她的媽媽卻成為現在她不想成為的樣子,造成這種
結果的正是母親,她焉能不恨?
但別人都認為可以做得「更好」,實則已經是她們「最好」的莉莉與芳
儀,都必須面對自己、也理解對方的怨,才能真正同理彼此。所以,不再需
要宗輝或芳安傳達,莉莉終能說出「媽媽真的好愛你,你知道嗎?」,而芳
儀終於可以像孩子一樣直言「你不要死好不好?」
無論是莉莉或芳儀,她們曾將自己的夢寄託美國,但其實一如生病的芳
安解除隔離後說「我想回家」,她們想回的,是過去可以彼此依賴、一起歡
笑、好好活下去的家,即使不可期的現實會使夢想消殞,即使疾病與死亡會
帶走所愛的人,但相處相愛相爭相恨的當下會留下理解與力量,即使不在場
也永遠不會缺席。
--
一隻鳥飛過去了,天空還在。就是這樣。
我懷疑,但,就是這樣了。
有時候,眼睛只肯告訴我這麼多。
陳斐雯 貓蚤札(其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92.1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0339358.A.D2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