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的入門課 EP4 ❝ 邪惡新手料理:檸檬奶油紅椒鮮蝦細扁麵 ❞
⠀
從冥想、芳療到療癒系 YouTube,BIOS monthly 小單元【放鬆的入門課】連載進入第四篇,邀請任職於飲食媒體的編輯周項萱,分享廚房如何卸載疫情中的焦慮。現居香港的她,比我們更早進入 WFH 的新型態生活,漫漫長日中,或許你需要的就是這一個體現下廚的療癒、又能擁抱夏日的食譜。
⠀
text & image_ 周項萱
⠀
⠀
居家防疫期間,為什麼人人都成了廚藝大師?除了不宜外出吃飯,也不是每個人口袋都很深,禁得起餐餐叫外送,更何況訂單不免塞車,候餐兩小時,午餐等成下午茶,合理嗎?
⠀
⠀
更重要的是 —— 聽好了,如果你還沒嚐到甜頭不妨試試 —— 做菜是讓你遁逃一切的精神時光屋,當你沉浸在備料的瑣碎程序裡,所有關於疫情、人生、事業或感情的焦慮,都可以暫時被擱置在廚房外,而且終點還有一頓飯菜將會療癒你。有什麼比這投資報酬率更高的事嗎?上班?約會?嗯,都沒有吧。
⠀
⠀
去年,香港幾度經歷台灣現在面臨的困境,在減少外出的情況下,我最常造訪的公共場所是家附近的幾間超市,最常見到的陌生人是跑我家這區的快遞員,關起門來做菜,把治裝的費用通通挪移到鍋碗瓢盆、杯盤器皿的採購上。疫情時代,你無法穿新衣出門見人,社群裡的餐桌攝影大賽勢必需要新行頭來引讚奪目。
⠀
⠀
幾個月下來,家常菜做得慣手了,但是沒有變化的日子,你得自己製造高低起伏。因此偶爾想打牙祭的時候,我發現來點海鮮元素,會讓人感覺富有了起來,同樣是坐下來吃晚餐,餐桌上出現三杯透抽,就是會比肉絲炒豆干高級許多;而做西餐又更有上館子的錯覺,同樣是蛤蜊,做成白酒蛤蜊義大利麵,就是比用米酒蒸煮更具儀式感。
⠀
⠀
我無意貶低家常菜的地位,自己最常做、最愛吃的仍是家常菜,但無論你是獨居,或有室友、家人一同生活,眼前最要緊的,不是憂國憂民,而是照顧個人身心,疫情給我們的功課,便是體認到龐大局面都不在尋常人的操控中,少數能掌握的小事之一,是怎麼餵養自己和親愛的人 —— 因此在遲滯的日常中變換情境很重要,做一頓異國風的晚餐,來一點平常嫌麻煩、但其實處理起來不用什麼技術的海鮮,最後發現這些事情你都辦得到,會感覺好過一點。
⠀
⠀
⠀
❝ 檸檬奶油紅椒鮮蝦細扁麵 ❞
⠀
⠀
義大利麵特別適合獨居的人,一份成品有蛋白質、有澱粉,想要的話,也可以添入蔬菜或簡單弄點配菜,就是心靈滿足又營養豐盛的一餐。
⠀
⠀
這是一道清炒型的義大利麵,但因為加入奶油,所以嚐起來相當邪惡,完全不是養生健康之感,再加上檸檬汁的酸勁,非常適合悶熱的夏天。麵條種類很多,建議選用麵體表面有點粗糙的細扁麵(Linguine),能讓醬汁更好地扒附麵條,成果會比使用直麵來得優秀。主角蝦子特別以煙燻紅椒粉調味過,除了彷彿幫蝦肉畫腮紅,紅通通地擺在盤裡好看,味道也更有層次,紅椒粉(Paprika)是很實用的香料,添購一罐不會錯,幾乎各種肉類、海鮮都用得上。
⠀
⠀
製作這道料理,對於一般台灣人來說,最難取得的食材可能是起鍋前調味、妝點的巴西里(Parsley,又稱歐芹),通常要前往日系或歐系的超市才買得到,或是如果你手邊有其他香草,例如百里香(Thyme)、蒔蘿(Dill)、羅勒(Basil)、蝦夷蔥(Chive)等,也可以替換沒問題。另外還有一個辦法,若你不是香菜反對黨,我有時候會用芫荽取代巴西里,雖然兩者的氣味還是不盡相同,但仍有些共通點,代為上陣不致於離譜,而且巴西里的確也有個別名就叫「洋香菜」。
⠀
⠀
▍食材(一人份)
⠀
細扁麵 80 克
冷凍白蝦仁 5 隻
大蒜 4 瓣
檸檬汁 半顆量
奶油 20 克
煙燻紅椒粉 0.5 茶匙
巴西里 一小把
橄欖油 適量
⠀
⠀
▍作法
⠀
蝦仁放在密封袋裡泡水解凍,洗淨、擦乾。沿著蝦背的中線切一刀,但不要切到底,這個動作稱為「開背」,會讓蝦仁在煮熟後捲成漂亮的蝦球,如果嫌麻煩省略也可以。
⠀
⠀
以煙燻紅椒粉、黑胡椒粉和少許橄欖油來醃蝦仁。
⠀
⠀
煮義大利麵,起一大鍋水,水滾後加入一大匙鹽,再放入麵條,烹煮時間請控制比包裝上建議的縮短 2 分鐘。煮水的同時,將蒜頭切末備用。
⠀
⠀
取一平底鍋燒熱,不用下油,醃好的蝦仁入鍋,兩面煎上色即可取出。蝦子熟得很快,入鍋後 5 秒內就能翻面,兩面有煎出焦色就好,不要煎到全熟。
⠀
⠀
同一支平底鍋內,倒一大匙橄欖油,以文火細細煸香蒜末,若廚房裡有現磨的黑胡椒、辣椒片,可以磨一些進去炒香。距離麵條煮好的 2 分鐘前,舀 2 大杓煮麵水到平底鍋裡,形成油水乳化的醬汁,此時火力可以開大一點,讓醬汁保持在微滾的狀態。
⠀
⠀
煮好的細扁麵撈進平底鍋裡,迅速拌開讓麵條吸收汁水,接著把稍早煎好的蝦倒回鍋內,放入奶油、檸檬汁,與所有食材混合均勻,此時麵體應該看起來油亮滑順。試一下味道,如果不夠鹹,可以落一點鹽;如果麵仍硬口,則加點煮麵水再煨一會兒。
⠀
⠀
關火後,扔一大把切碎的巴西里,以餘溫攪拌。上桌時,附一角檸檬作為裝飾。
⠀
⠀
⠀
#放鬆的入門課|#食譜|#檸檬奶油紅椒鮮蝦細扁麵|#新手料理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豆瓣官方公布的2019年度榜單,TOP10是這樣的:
第一名《我們與惡的距離》9.5
第二名《俗女養成記》9.1。
本文提及的第三部台劇《想見你》,2020年2月才播畢,未被歸入2019年榜單。
截至目前,《想見你》的豆瓣分數是9.2。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 在 尤拿Ally髮型設計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武漢肺炎,本可以不發生的。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病例,攀升得比我預想中更快。1月21日凌晨0點,我看到的數據是291例。睡一覺醒來440例。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加。太快了。看看全中國地區的疫情圖,一片通紅。
疫情擴散,人心惶惶。一聲嘆息後,我更多的是憤怒。武漢肺炎背後的導火索,指向了一小部分人愛吃野味的惡習。這意味著什麼呢?這場疫情,本可以不發生。
1月20日,鐘南山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起因,和2003年的非典如出一轍。SARS病毒,禍起野味市場。
17年前,廣東河源發現了第二個SARS感染者,他是一個處理野味動物的廚師。截止2003年1月底,39%的感染者與野味有關。緊接著,中國就爆發了第一例1人傳染上百人的超級傳播事件。那個有名的「SARS」毒王,就是一個海鮮銷售員。
在這幾起事件里,我看到了同一個關鍵詞:野味,野味,還是野味。後來,記者調查當地野味市場時,發現果子狸等野生動物全都沾染SARS病毒。又過了13年,科學家發現SARS病毒來源於一種蝙蝠——菊頭蝠。果子狸被蝙蝠傳染,被野味愛好者購買,端上餐桌。這條食物鏈以人類為終點,卻是SARS病毒拉開序幕的起點。
SARS最終蔓延32國,造成8000多人感染,700多人死亡。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不是蝙蝠,不是果子狸。而是把病毒吃進嘴裡的食客。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員石正麗就譴責過:如果沒有那些食用果子狸的人,那麼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非典給了廣東一個太過慘痛的教訓。過後,廣東省立刻取締了野生動物交易。
那麼吃野味的人停下他們伸向地獄的筷子了嗎?看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源頭,就能知道答案。並沒有。今天中午,國家疾控中心已經確定:新型冠狀病毒來自野生動物。
其實我們早就知道,第一批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絕大多數與華南海鮮市場直接相關。不是海鮮市場的商戶,就是去海鮮市場採購的人。病源,就來自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名為海鮮市場的地方,內里大有乾坤。
來,我帶你開開眼。關在籠里的野生動物有刺蝟、土撥鼠、蛇、虎斑蛙、蛇、果子狸、梅花鹿、野雞、活獾、竹鼠、活豬。這麼多野生動物,擠在小小的籠子里,每個籠子都緊緊挨在一塊。更要命的是,籠子沒有專門的封閉空間。走進市場,人人可以直接接觸。這哪裡像一個菜市場?分明就是野生動物園+寄生蟲培養皿+交叉感染基地。
果殼主筆游識猷發微博譴責:本來冠狀病毒可能只寄生在某一特定的野生動物身上,不會輕易傳染給其他人或者生物。 然而,野味市場把各種野生動物和人聚集在這裡,創造了病毒傳染的環境。 這類海鮮市場,簡直就是養蠱。 病毒的傳播,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但這種違法行為,對當地人來說早就不是什麼秘密。相反,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在當地頗有名氣。
喜歡吃野味的人不是少數。在武漢肺炎出現之前,野味市場生意紅火。大家看看這份明碼標價的野味菜單。上面有你聽都沒聽過的奇珍異獸:活孔雀、活鴻雁、活狐狸、狍子肉、松鼠肉……商家還承諾:我們都是活殺現宰,還可以送貨上門,代辦長途托運。
豆瓣網友爆料:在距離武漢華南市場開車5分鐘的地方,有一個很有名的野味餐館。特色菜是大王蛇,斑鳩。菜單里還列著刺蝟、娃娃魚、紅燒狐狸: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鳩、大王蛇都是國家保護動物。但當地網紅似乎並不介意。紛紛掛上小紅書,當做美食推薦。
單是想到這些動物被做成一道菜,就讓人頭皮發麻。違反法律,不計風險。
商家是利慾熏心,食客無知者無畏。
一個真敢賣,一個真敢吃。
除了武漢,廣東也是野味重地。貓頭鷹、夜遊鳥、老鼠、蛇.......上天入地,無所不吃。有一句話流傳得很廣:天上飛的,除了飛機不吃;地上四條腿的,除了桌子不吃。其他的廣東人都吃。廣東人甚至早就走上了吃果子狸的老路。經歷SARS,熱情絲毫不減。
在吃野味的花樣上,廣東不只種類豐富。吃的方式也極富變化。有一種最殘忍的野味吃法:活吃猴腦。具體過程是這樣的。先準備一個有洞的桌子,把活的猴子固定在桌子下,防止它跑掉。然後用小錘子錘破猴子的腦袋。再將滾燙的熱油倒進破碎的猴腦之中。有時猴腦被人吃完了,猴子還沒有徹底死去。它們在桌子下面無法逃走,只能在慘叫中乞求死亡快一點到來。
現在,吃野味坐上了互聯網的東風,正在影響更多年輕人。在視頻網站上,一些「美食博主」捕殺食用野味的視頻竟然收穫了一大票喝彩。不信的話大家可以打開B站,搜索野味。有個美食博主有很多「野味」視頻。其中一個,是去野外殺豪豬來炭烤。還拍過一個視頻,是捉浣熊,水煮。
然而,彈幕里很少能看到質疑的聲音。
他們會吐槽博主廚藝不精,暴殄天物。
但全然不知,屏幕對面的人吃下的是一個個病毒炸彈。眼見著吃野味成了新風尚。我不明白,這麼多人違法送命也要吃野味,到底是為什麼?
事實上,野味並不好吃。美食家蔡瀾早就說過:吃野生動物沒有意義。因為我們沒有這個味覺基礎。言下之意,一般人根本就吃不慣野味。
有很多傳言說,野味能養生。時至今日,虎鞭的百度百科里,還光明正大地寫著「壯陽」。其實,野味養生全是騙局。就拿傳說中治胃病的蛇膽來說吧。事實上,蛇膽中含有大量寄生蟲。生吃蛇膽不但不治胃,還會造成生命危險。
我看過一則新聞。16歲少女小佩經常頭痛,卻找不到原因。最後,醫生在她大腦里發現了一條20釐米的寄生蟲。還是活的。來源正是她生吃的蛇膽。而且藥物治療根本無法殺死寄生蟲。最終,她面對的是風險很高的開顱手術。
網上隨便搜搜,還能看到很多人吃了野味,直接中毒:放眼世界,食用野生動物導致的傳染病數不勝數。在非洲,猴子、猩猩、蝙蝠都是當地人的常見食材。烤老鼠, 猴子,甚至被稱為「窮人的蛋白質」。然後,各種恐怖的病毒爆發了。
大家都知道HIV病毒吧,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它傳染性高,死亡率高,無法根治,讓全世界聞風喪膽。本來,HIV病毒還只是黑猩猩與白眉猴體內的SIV病毒。當地人獵殺猩猩、白眉猴時不小心感染。這種病毒在人體內,逐漸變異成現在的HIV病毒。截至2018年,全球有170萬人感染HIV。他們的免疫系統會逐漸破壞。人快速消瘦下去,呼吸困難。在最後一段人生里,他們身上會遍布帶狀皰疹。一場感冒就可能送命。痛苦不堪,毫無尊嚴可言。
非洲還有一種比艾滋病更恐怖的傳染病。」非洲死神」——「埃博拉病毒」。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危害最重的病毒之一。死亡率高達88%。至今仍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感染者發高燒,頭痛欲裂。在幾天之內,鼻子、眼睛、牙床、內臟開始出血。然後,死亡。
埃博拉病毒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地方。有的病人在意識模糊時,會撕咬所有運動的物體。不論是家人,還是醫生,還是路人。然後,病毒就會被傳播給更多人。
埃博拉病毒的源頭,正是非洲野味——蝙蝠。蝙蝠傳給猴子、猩猩,然後被人吃掉。這條食物鏈眼熟嗎?沒錯,和SARS太像了。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過一個數據:在過去30多年里,超過70%的新發疾病,都是源自野生動物。但很顯然。無論是埃博拉,還是HIV,SARS。這些殺死幾百萬人的病毒,還是沒能讓人類警惕。於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它再一次向人類證明:食用野生動物,無異於敲響人類的喪鐘。
加繆在《鼠疫》中寫:人世間所有的罪惡,幾乎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
大家知道為了克服在「吃」上犯下的愚昧無知,人類做了多少努力嗎?我們創立了一套科學的肉製品養殖、檢疫辦法。
大部分都見過豬肉上這個紫色的章吧?這就是經過檢疫的證據。我國的牛羊豬等肉製品,是要在各地的屠宰場經過統一屠殺。在這之前,肉製品產地要經過檢查,看看是不是疫病區。動物外貌,皮膚溫度,脈搏呼吸,排泄物,甚至連包裝袋是否清潔,運輸工具是否消毒都在檢驗範圍內。而在進入市場之前,還要經過當地食品藥品、衛生防疫、工商機構的統一檢查。複雜吧?但這才能保證我們的飲食安全。
其實大家想想就知道。野生動物從被捕殺,到端上餐桌。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安全隱患。先說捕殺。不良商家會選擇成本最小的辦法——用毒藥。殘留的毒藥很容易端上餐桌,對人類造成傷害。說不定病毒還沒入口,毒藥先進了人體。
在送上餐桌前,檢疫當然是缺席的。因為販賣野生動物是違法的,商家逃還來不及。而且野生動物很可能根本無法通過檢疫。它們身上攜帶了大量病毒。科學家估計,哺乳動物里至少有32萬種病毒,絕大多數是科學盲區。超出人類認知範疇的32萬種病毒,哪怕1種傳入人體,都有可能引發SARS級別的慘劇。
現在大家明白了嗎?那些談笑間大吃野味的人,根本是在含笑飲砒霜。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同情那些吃野味的人。虐殺無辜動物,不顧人類安危。可以說,就是他們向病毒伸開了懷抱。為了口腹之欲,裹挾了全人類的生命。
今天,我們公司提前放假了。但絲毫沒有春節的氛圍。微信群聊、朋友圈刷屏的,全都是對於疫情的恐懼。有人因為武漢肺炎,不能回老家和親人團聚。有人計劃了旅行,因為疫情不得不取消退票。有人因為買不到口罩,連門都不敢出了。這麼多的「本可以」,都緊跟著一個「只可惜」。而可惜的源頭,居然是愚蠢的野味愛好。
新型冠狀病毒,不是這場災難的罪魁禍首。 它們從未想過主動入侵人類的世界。是人類一直在侵犯本屬於它們的世界。他們沾沾自喜吃著野味時,沒想到野生動物正在醖釀著一場報復。
可那些不吃野生動物的人,做錯了什麼?那些無辜被感染的受害者,做錯了什麼?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又做錯了什麼?
貪戀口腹之欲的人,該閉上你們的嘴了。對著野生動物開的槍,是在拿全人類的性命玩輪盤賭。否則,總有一天,總有一顆子彈。敲響的,是人類的喪鐘。
轉發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 在 33万人打出9.4,豆瓣最高口碑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全解读 的推薦與評價
剧TOP:33万人打出9.4, 豆瓣 最高口碑台剧《 我们 与 恶的距离 》全解读. 电影最TOP唯一官方频道. 电影最TOP唯一官方频道. 374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 在 [新聞] 小端網絡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紅中 的推薦與評價
小端網絡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紅中國網絡,網民感慨「跪著看完」…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405-taiwan-drama-serial-killer/
隨著台灣公視所推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我們》)播出引發台灣網絡熱議
後,這場藉由無差別殺人案所引發的社會思考,也隔海引發中國網民狂推,豆瓣評分9.3
,已經創下了今年華語劇的最高分,微博更是收穫2077萬閱讀、近8000則討論。
近年來台灣隨機殺人案頻發,如2012年湯姆熊隨機殺童案、2014年北捷隨機殺人案、2015
年北投國小隨機殺童案、2016年小燈泡案等。一次次駭人事件發生當下,民意群情激奮。
《我們》的故事就是以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為敘述主軸,
將受害者和加害者家庭的生活和
心境鋪陳開來:有為死刑犯辯護而受譴責,但依然探問法律正義的界線與為精神疾病去污
名化的律師;有身處新聞現場面對收視業績壓力和新聞專業道德的媒體人、也有走上不歸
路的無差別殺人者及其親屬的視角,甚至該劇還極大程度的還原了思覺失調患者的發病過
程、網絡霸凌的場域與台灣當下的媒體生態。
一位豆瓣網友這樣評價:「我們與惡一步之遙,一進一退間的善惡是非,看完五味雜陳,
很棒劇本,很棒的演員」。
也有不少網民高度讚許該片在描摹社會議題的用心:
「台劇質量都已經拍到這個深度了,國產劇還在拍什麼家長里短,情情愛愛。」「難以想
像這是台灣劇,我們應該慚愧。」「我想給
五星,打這五星的原因是我一直希望有這麼一部國產劇能關注那些可怕兇殺案後走不出案
件陰影的人,終於它出来了,並且還這麼用心的在關懷著裡面那些深受傷害的人,我希望
它能爆。」「我絕不同意有人把這部片歸為白左聖母片(我個人完全反對廢除死刑)。
我認為這部電視劇足夠公正,它沒有要求或宣揚什麼。它只是告訴你社會問題的存在,把
複雜事件清晰地擺在你面前,讓你知道世上有王赦這樣的律師,提供另一種思考的可能性
。至於結果,見仁見智,只有你自己能給自己答案。你可以認為劇中人的看法是錯的,但
你不能說把矛盾暴露出來是罪。」「這才叫用心拍用心演用心編劇的好電視劇啊,台灣
還是不要回歸了,要不然以後這種好電視劇也會絕種的。」「近年台劇最佳!台灣真的
是華語劇最後一篇淨土了!!敢拍、能拍、現實題材,太棒了!」「無論以後的發展怎
樣,希望台灣保持文化上的獨立性。」
在肯定之餘,不少網民更多地表達了對中國國產
劇做不到這種水準的感慨:「我們講同樣的國語,我們面臨同質的社會議題,但我們不
敢拍,也拍不出如此撥開鮮血淋漓的現實的劇集」「強烈推薦希望內地也能拍出這種類
型的片子,雖然知道不可能」「大陸這種類型怕是過不了審」「說實話,很希望我們這
邊能出一部關注加害者家人的精神生活的電視劇。以往的報導裡總是更多的對他們進行醜
化或者隻字不提,一人犯罪全家人連坐這種思想也在無良媒體的炒作下愈演愈烈。如何讓
大眾情緒不干預司法、不傷及他人,這真的是亟待解决的問題。」
知名電影公眾號「毒
舌電影」連續祭出多篇影評,毫不吝嗇地將《我們》定性為今年華語最佳,並寫到:「一
旦發生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我們下意識地想與之劃清界限那個人是殺人兇手。那個
人是神經病。我們已經習慣了默認:『惡』與人性,是絕緣的。作惡之人和普通人,是兩
個完全不同的物種。」「在不假思索的『死刑』背後,與其說是正義感,不如說是一種
否認惡,與我無關,我希望它趕緊從我視野裡消失,別再讓我看見。但否認惡,無法
消除惡。劇中從不同角色的角度,帶我們去正視難以迴避的社會之痛。有法官,有律師,
有記者,有心理醫生……這也就是Sir為什麼強推《與惡》的原因。它拿惡做文章,卻不
賣弄惡。而是有著一種嚴謹、嚴肅的責任感。」
公號「吐槽電影院」這樣寫到:「為什
麼有的普通人一輩子兢兢業業,安然終老?為什麼有的「普通人」卻心弦崩壞,走上歧途
?今天在網絡上叫囂的『道德模範』,明天是否會成為某起案件的『當事人』甚至『嫌疑
犯』?人與人之間決定性的差別,究竟在哪裡?我想,這正是《我們與惡的距離》所期望
探討的問題。」
為何中國網友會對《我們》如此熱捧?其實不難理解,仔細想來,中國
從來不缺少這樣大的社會事件,但一如《我們》在每次開頭都採用的YouTube影片下網友
激烈罵戰一樣,在中國,類似事件下方最先出現的評論也一定是「我不想聽那麼多為什麼
,死刑謝謝!」、「你們是在洗白兇手嗎?」……
曾在2010年以轟動全國的藥家鑫案寫
下長篇調查報導《審判》的中國記者蔡崇達,當時這樣寫道:
「……置藥家鑫於死地的
,僅僅是他的罪,還是隱含了我們對陰謀的想像?審判他的,是法律,還是被道德情緒綁
架的人群;最後,正義真的獲勝了嗎?」連藥家的律師都曾言「到底是誰在審判藥家鑫,
這還是審判嗎?」「難道一個人犯了罪,代表他生命中任何事情都是錯的。難道罪犯的家
人也一定是罪犯」。 回過頭來看,《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加害者一家人必須隱姓埋名
、遠走他鄉才能繼續生存下去,因著一位家庭成員的兇殺行為,整個家都淪為眾矢之的,
生活再也不見天日。而在中國,也有中國司法史上最著名的代表性冤案之一聶樹斌案中聶
家人長達21年的洗冤之路和長時間關注聶案的報社總編馬雲龍所說的「在中國冤殺的案件
若得昭雪,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真兇浮現,一是死人回家。」
每當社會事件發生當下
,未審先判,先呼死刑,正如豆瓣網友所說的「正義和邪惡只有一步之遙,因為絕對的善
和絕對的惡一樣沒有人性。極端的善,何嘗不是另一種惡?」
另一位豆瓣網友寫道:「
從滴滴事件到紅黃藍到房思琪到勝利酒吧到更多每天刷新在微博熱搜的事件,這幾年關於
社會刑事案件引發群眾情緒和價值導向,有太多話題值得探討了。有『刻奇』,圍觀者自
我感動到不行並聚眾煽情;有污名化,捲入事件的每個個體都即將被更大的名詞代替來加
入討論;有『健忘症』和『娛樂至上』情緒,上一秒義憤滔天的群眾下一秒即將被膚淺的
娛樂消息吸引注意;有媒體職業道德的探討,是否權力和金錢可以隨意抹掉或支配媒體的
聲音。這些案件,活生生血淋淋,稍加整理都是最好的影視劇題材,也都應該借助影視作
品的性質來引起更強烈、更廣泛、更專業、更具有辯證態度的社會關注。台灣編劇的抱負
、業務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我們看到了,大陸的編劇基本還在風花雪月和家長里短一地雞毛
裡昏睡不醒。」
《我們》的編劇呂蒔媛曾在受訪時說道,「要讓觀眾從『人』的狀態去
同理每個角色的處境……已經造成的傷害不可能停止,那我們要不要學著去面對,接住這
些受苦難的人?」
2016年內湖隨機殺人案中,受害女童「小燈泡」的媽媽曾寫了一篇文
章,提及無差別事件越演越烈,手段也越來越兇殘,然而不可能真正完全被解決,能做的
是透過這些事件,去理解、即時伸手,也以2014年北捷殺人案兇手鄭捷執行死刑為例,指
出「……他死掉了,然後呢?……鄭捷無精神異常,能清楚表達,也是生活相對比較不被
社會邊緣化的,更應該要好好加以瞭解,到底他們是為什麼?他在想什麼?在生命發展的
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從國小就想殺人,為什麼家庭、學校、親人、朋友、社會
,沒能接住他?」、「好好剖析犯罪者以及整個事件的原因,給社會一個『理解』的機會
,社會才有辦法走的更遠更好。唯有當我們瞭解這個人是怎麼一步步走向犯罪,我們才有
機會談改善、談預防。否則,我們就真的只是永遠的活在一個未知的恐懼之中。」原文
:《小端網絡觀察:《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紅中國網絡,網民感慨「跪著看完」…》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1.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554557858.A.0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