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出版社閱讀邀約書籍
—
人類經過好幾世紀的演變至今,來到我們稱之為的「文明社會」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發展,一切有變得更好嗎?老實說,我對於人類的歷史並沒有特別了解,只不過,在都市成長的我,也習慣了小族群且較偏獨立的生活,儘管如此,我相信人性本善,但是有些時候卻又對此抱持懷疑,尤其是透過媒體或是社群網站的角度去讀取事件時。
《人慈》一書的書腰上印著《人類大歷史》作者的推薦───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
另外,出版上還放上一段比較小的文字,也特別有意思───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不得不說,在閱讀的期間會不自覺得一直在心中大喊:「我的天啊!真的假的!羅格根本就是偵探!」而時報編輯也覺得某些章節很像推理小說(笑)。
羅格推翻很多到現在都還會被人們提起的研究、報導甚至是故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爾格倫實驗》等這類探索人性相關的議題,實在是有夠精彩。
上面我提到自己會因為媒體報導而產生對人性的懷疑,羅格在第一章就說了關於「新聞」的影響,他用以下這段話來描述新聞,我超級喜歡 ───
「想像一下有一種新藥上市了。它超級容易成癮,沒多久人人都上癮了。科學家進行調查,並很快做出結論,認為這種藥造成人『錯誤認知、焦慮、較低落情緒、習得無助感、輕蔑敵視他人,(以及)減敏作用』。
我們會使用這種藥嗎?我們會容許孩子嘗試這種藥嗎?我們的政府會讓它合法化嗎?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全都是:會。因為我這裡說的,已經是我們這時代最大的一種癮頭。這是我們每天都會用的藥,獲得高額贊助且大規模分發給我們的孩子。
那種藥,就是新聞。」
後面接著補充:「許多研究發現,新聞會危害心理健康。」
當然,這邊指的並不是所有的報導,而是那些偏向標題誇大甚至是與事實不符的內容等,我想大家肯定很熟悉,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許多為了賺流量的標題,這也難怪羅格會說:「在這個數位時代,餵給我們的新聞只會越來越極端。」並且也分享瑞士小說家Rolf Dobelli的金句來警惕人們───
「新聞之於心靈,就像糖分之於身體。」
在《人慈》裡面不單只有提出新聞對我們看待人性的影響,也談到教育,以及更久遠的人類歷史演化,內容真的非常豐富,非常精采,閱讀完之後我對於人性也有別於以往的看法了。
另外,想要特別推薦收入在書末的十條守則,這些Tips好讓讀者們能夠以更宏觀的角度看待「人性」,它們分別是:有疑慮時,假設最好的情況/思考雙贏的局面/多問問題/緩和你的同理心,訓練你的同情心/試著了解他人,就算不知道他為何有那種想法/愛你的自己人一如別人愛他們的自己人/避開新聞/不要揍納粹分子/出櫃:做善事不必羞愧/要切乎實際。
我深信人性絕對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惡,只要你開始相信善的存在,它就會擴散!
好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雖然它很厚,但值得。
—
作 者|羅格.布雷格曼( Rutger Bregman )
譯 者|唐澄暐
出版社|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愛讀者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更多閱讀互動都在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反送中運動一周年,警暴仍然停不了。加上國安法殺到,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難以入眠,甚至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你都有以上情況,除了放下手機,讓自己休息一回,其實都可以嘗試靜觀。 臨床心理學家及靜觀導師吳崇欣(Beatrice)指,靜觀是培養一種不加批判,有意識的覺察。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不能控制只能...
「我們這時代」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我們:這時代──澳門人物、團體及老店專訪紀錄2013-2016 的評價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我們這時代的禱告/A Prayer For Our Tim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們這時代 在 被時代洪流淹沒的我們這世代- 心情板 的評價
我們這時代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孔子說讀《詩經》可以學做人,這就是我們國文課必須要教的原因?】#精選書摘
我們已經讀了《詩經》好多篇,也分發過「《詩經》的研讀與欣賞」好幾篇講義,但「為什麼要讀《詩經》」?當然也許有人會簡單地回答說:「因為學校開了這門課」。
但我的答案是,「學做人」三個字。從孔子的話解釋,讀《詩經》是可從增進文學的修養中學做人,進而得到性情之正。孔子論《詩經》功用,大概如此,而至今還大多適合於我們這時代...…
#詩經研讀指導 #詩經 #孔子 #論語 #文學
我們這時代 在 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
這次的奧運在半年前曾發生性別歧視風波
在近日的賽場上則有越來越多女性選手,從服裝開始
開始意識到問題、開始溝通原則與自己的界限
還是扣回上週討論的性別意識
許多哲學家曾討論自我瞭解對人生幸福的重要
蘇格拉底說,人必須認識自己才稱得上睿智
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
但西蒙波娃反駁如果女性真實的自己從小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不能成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如果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為妳沒能成為妳理當成為的人成為自己,反而令你蒙受揶揄或羞辱呢?
我們的性別意識都不是天生
「成為」是一個很美的動詞 女性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
這是西蒙波娃留下的最經典名言小時候的環境,男生要輸贏,女生要賢淑
當時看到姊姊,反而卻在內裡感覺到自己的矛盾不完全是感覺到錯亂,而是意識到哪裏怪怪的性別意識建立的過程,就像作者 @cado386
在《如果理想生活還在半路》提到開天眼的過程不懂之前就照著規矩走,很輕鬆可是懂了之後,世界突然變得很遼闊
這些意識都是後天生成的
我們都在自己的世代與同儕環境裡,練習成為
希望如作者所說我們終將走過那段黑歷史,成為懂得修正自己的人也去看,從那裡到這裡,我們這時代究竟跨越了什麼
我們這時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反送中運動一周年,警暴仍然停不了。加上國安法殺到,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難以入眠,甚至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你都有以上情況,除了放下手機,讓自己休息一回,其實都可以嘗試靜觀。
臨床心理學家及靜觀導師吳崇欣(Beatrice)指,靜觀是培養一種不加批判,有意識的覺察。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不能控制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可透過靜觀讓我們感受當下的感覺。「我們這時代的人生活忙碌,腦袋不停轉動,例如我走路就是為了抵達目的地,我並非在感受雙腿走動,甚至在預備到達目的地後須要做的事。腦袋跑到別處,大部份時間都不在當下。」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時刻都可以做靜觀練習。例如用膳時,專注感受眼前的食物,其香味、口感、味道,感受咀嚼時嘴部活動的感覺。腦海不要想吃飯以外的事,不要想工作,不要想時事,就靜靜的專注的,把心神投入到餐點中,其實已是靜觀練習的一種。又例如靜觀伸展練習,雖然看起來像一般瑜伽和運動伸展,但Beatrice指,靜觀伸展的目的,是感受身體的感覺,而非像運動般,突破身體極限。亦不介意能伸展到哪一個位置,只要跟隨身體需要就可以。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靜觀 #抗壓 #心理學家 #手機 #國安法 #香港人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RzlzBruIVU/hqdefault.jpg)
我們這時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反送中運動一周年,警暴仍然停不了。加上國安法殺到,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難以入眠,甚至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你都有以上情況,除了放下手機,讓自己休息一回,其實都可以嘗試靜觀。
臨床心理學家及靜觀導師吳崇欣(Beatrice)指,靜觀是培養一種不加批判,有意識的覺察。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不能控制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可透過靜觀讓我們感受當下的感覺。「我們這時代的人生活忙碌,腦袋不停轉動,例如我走路就是為了抵達目的地,我並非在感受雙腿走動,甚至在預備到達目的地後須要做的事。腦袋跑到別處,大部份時間都不在當下。」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時刻都可以做靜觀練習。例如用膳時,專注感受眼前的食物,其香味、口感、味道,感受咀嚼時嘴部活動的感覺。腦海不要想吃飯以外的事,不要想工作,不要想時事,就靜靜的專注的,把心神投入到餐點中,其實已是靜觀練習的一種。又例如靜觀伸展練習,雖然看起來像一般瑜伽和運動伸展,但Beatrice指,靜觀伸展的目的,是感受身體的感覺,而非像運動般,突破身體極限。亦不介意能伸展到哪一個位置,只要跟隨身體需要就可以。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抗壓 #心理學家 #手機 #國安法 #香港人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n9JFyBZpc/hqdefault.jpg)
我們這時代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抗壓教室:極權困局令市民焦慮不安 心理學家教靜觀伸展清空心靈
反送中運動一周年,警暴仍然停不了。加上國安法殺到,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難以入眠,甚至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如果你都有以上情況,除了放下手機,讓自己休息一回,其實都可以嘗試靜觀。臨床心理學家及靜觀導師吳崇欣(Beatrice)指,靜觀是培養一種不加批判,有意識的覺察。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不能控制只能接受的事情時,可透過靜觀讓我們感受當下的感覺。「我們這時代的人生活忙碌,腦袋不停轉動,例如我走路就是為了抵達目的地,我並非在感受雙腿走動,甚至在預備到達目的地後須要做的事。腦袋跑到別處,大部份時間都不在當下。」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 https://youtu.be/FLFGdaKUtPo )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9YEBSQJPdPU )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 https://youtu.be/-DjDZdrM1o4 )
#果籽 #靜觀 #極權 #抗壓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AxdHBFd6Ho/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D3INFhh7hsNm3p16zOSEIOY75m7g)
我們這時代 在 我們這時代的禱告/A Prayer For Our Tim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我們這時代 的禱告/A Prayer For Our Time/ J. M. Martin 台南東門巴克禮教會. 197 views · 5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
我們這時代 在 被時代洪流淹沒的我們這世代-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這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創業跟社畜,似乎就像陰陽海一樣的一線之隔,藏在鏡面底下的都是深不可測的暗湧,我覺得時間線要切割成過去、現在和未來, ... ... <看更多>
我們這時代 在 我們:這時代──澳門人物、團體及老店專訪紀錄2013-2016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這時代》是《論盡》媒體自資出版的第一本訪問選集。 · 該書共有六個章節,輯錄了論盡媒體在過去數年間,對澳門不同階層人士的專訪,包括:政界、宗教人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