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英語:The Victims' Game)是良人行影業、瀚草影視跟台灣大哥大於2020年推出的台灣懸疑推理電視劇,改編自天地無限創作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劇集由莊絢維、陳冠仲執導,梁舒婷、徐瑞良編劇,並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領銜主演,於2020年4月30日在Netflix全球獨家上映。全劇題材涉及性別平權、勞工權益、精神疾病等社會議題,劇情描述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人員在發現自己女兒牽涉命案後,跟社會記者一同追查由這宗案件引發的連續遺願命案,並從中學會理解自己和他人痛苦。這部及<我們與惡距離>跟我們的心靈電影路線一樣,都是把現代真人真事的社會問題搬到螢幕上去撥動人心,2021年01月27日首映會心靈電影(更生人系列)接地氣,是現在大家所關心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目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QqS-Sn1iM&t=4s《誰是被害者》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新台幣2,300萬元,並獲Netflix提供每集30萬美元的製作費。劇集上映後創下Netflix華語原創劇的最佳收視成績,連續15天高據Netflix台灣排行榜冠軍,並打進香港、越南與新加坡觀影排行榜前10名。劇集亦獲得大眾整體正面的評價,包括讚賞多位演員的出色演技、劇本結構跟角色設定,以及逼真的美術製作。而負面評價則主要集中在故事節奏拖拉跟不合理之處。在2020年的「第55屆金鐘獎」中,劇集與其台前幕後人員總共獲得八項獎項提名,最終演員李沐贏得「戲劇節目最具潛力新人獎」一獎。瀚草影視其後宣布將會開拍劇集的電影版,預期籌備一年半時間,目標於2021年底上映。2020年9月,Netflix宣布將與瀚草影視合集開拍劇集第二季,成為Netflix史上首部推出續作的華語原創製作劇集,並預計於2022年播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性別議題 在 王意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總是認為,有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在傳統這件事情上,讓我們不假思索,認定許多事情,就是那麼一回事。
特別是,在有些運動賽事,例如相撲,總是認為這件事情與女性來說,是很難進行連結的。
然而,性別議題這件事情,有些人試著發出聲音。
縱使,聲音非常的微弱,但是依然是一個開始。
在生活中,許多的事物值得我們停下來仔細的思索。—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題外話,在這部紀錄片中,竟然出現了桃園市長鄭文燦的身影。)
🎥英國紀錄片短片《相撲小姐》(Little Miss Sumo)(2018),Netflix,播映完畢。
🎬 《相撲小姐》預告
https://www.imdb.com/video/vi445495833
🎬IMDb
https://www.imdb.com/title/tt9195844/
(圖片來源:IMDb)
延伸閱讀
🎬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
https://youtu.be/SKKqVDb76cQ
#2020年第22部觀看的電影。
#相撲
#性別議題
#Netflix原創紀錄片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性別議題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決戰賽末點》明星光環背後的人性面 (7.8/10)
痞客邦 #有雷 原文: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190385465
《決戰賽末點》是部瑞典運動傳記電影,由斯維爾·古德納森與西亞·李畢福主演,講述在1980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決賽,這場許多資深網球迷畢生難忘的史詩對決的兩位選手在比賽之外,生活與內心世界所必須面對的挑戰。作為一部運動競技題材,電影並沒有《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摔跤或《決戰終點線》的賽車那種讓人熱血沸騰的動作場面,也不像網球「性別大戰」的《勝負反手拍》那種完全藉由個人生活來闡述當代男女議題,《決戰賽末點》反而是場面和劇情兩者兼備,在比賽與選手內心世界之間取得絕佳的平衡。
本片兩位運動員,分別是被稱為「瑞典冰人」的比約恩·博格與「壞孩子」約翰·馬克安諾,先不管這場比賽過程有多麼驚人,光是這兩位球員本身就十分有趣。當時的博格是個世界排名第一、連續在溫布頓四連冠的球王,面對媒體訪談沒有一絲情緒、平淡如水的他,來對比脾氣暴躁、總是在球場上挑戰裁判或跟觀眾互嗆的馬克安諾。
或許是技術上無法重現當時賽場上的狀況,《決戰賽末點》最後捨棄雙方你來我往,以記分板的比分拉鋸來呈現賽況。沒想到這樣的做法卻產生出乎預料的效果,導演不光把整體劇情張力建立在兩人接球表情特寫,也在利用閃回插敘的方式,花大半篇幅來描寫他們從小到大的個性養成,觀眾在認識這經典史詩大戰的同時,也能看到這兩位偉大球員背後有血有肉的一面。不過這場早在賽前就充滿話題性的冰火對決,除了如預期般殺得你死我活,到最後完全演變到意志力的比拚之外,也成為兩人從無到有的友情開端。
起初博格也與現在的馬克安諾一樣,會不斷爭論判決、在場上動怒的年輕球員,直到他遇上能適時提點自己,希望他能不對外表達情感的教練之後,才漸漸停止這種行為。但博格這份被壓抑的情緒,卻從球場上轉移到他的生活中,電影在前段就展現出博格的龜毛,無論是對車輛的要求、住同一間房間、賽前必須再三確認球拍的鬆緊,還是不能踩到球場上的線,都是在迷信之外,盡量保持周遭事物不變的敏感神經,這種把自己維持在冷靜狀態,是使博格能在賽場不分心、完全發揮實力的方法。
看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表面上完全相反的博格和馬克安諾,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其實是非常相像的,同樣渴望勝利,只不過發洩壓力的地方不同而已。正是如此,博格在房內看著馬克安諾暴怒的比賽畫面,能夠完全了解他的處境。雖然馬克安諾有著過人實力,媒體卻不斷把焦點放在四連霸的博格之下,他所欠缺的認同感,更使他在賽場上展現出讓觀眾更討厭他的惡性循環。然而對一個從小把博格照片掛在牆上,並且把他當成目標的馬克安諾來說,被偶像在休息室看到暴怒的自己,馬克安諾那有些尷尬和羞恥的反應,反而成為他改變的開始。
在博格在這個攸關他職業生涯,挑戰五連霸的壓力之下,有一位如同父親般的教練在旁不離不棄適時的給予鼓勵和支持。相比之下,馬克安諾身邊卻不存在這種人物,因此經過球場上的交流後,或許是從馬克安諾身上看到從前的自己,身為偶像的博格就自然而然成為負責提點他的角色,以球會友,最終觀眾席上傳來的不再是馬克安諾的噓聲,而是對兩位偉大球員表達敬佩的掌聲。
不只如此,片尾那場球賽結束後的機場戲可以說至關重要,最後他們彼此的友情,不需要千言萬語,是出自於同類人的惺惺相惜,所以在博格因為個性害羞支支吾吾講不出話時,平常交友廣泛的馬克安諾才能破冰討一個擁抱,比起被晾在一旁的博格未婚妻,這兩個人是多麼感人的兄弟之情阿!
整體而言,《決戰賽末點》以80年代網壇雙巨頭的至尊對決為題材,不像傳統運動電影有太多動作場面,但靠著記分板數字所帶出的劇情張力,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比起觀眾更強烈許多的球員壓力。片尾最後秀出兩位球員真實樣貌,除了不得不佩服電影的選角成功外,兩人的友情才是比賽獲勝之後所得到的最珍貴禮物吧。
GaragePlay 車庫娛樂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性別議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