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神的哲學論證」可以現場報名喔,詳情在文章最後面~
這個吐槽相當直接啊XD
笛卡兒最常被提到的哲學貢獻,是提出論證試圖證明自我的存在,並順便證明人有獨立於肉體的靈魂。
這些證明寫成一句話,就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有時會被誤解成勵志小語,「人的存在價值就是思考」之類的,但其實完全不是那個意思。笛卡兒顧慮的不是自己是否有存在的價值,而是自己是否存在。
➹ 01 自我
笛卡兒時代的懷疑論攻擊經驗,認為人的感官(視覺、聽覺...)不可靠,甚至可能整組是錯的。你以為這個世界存在,但是有可能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幻覺,有可能連你自己也不存在咧,誰知道。
面對懷疑論,笛卡兒想要力挽狂瀾,證明其實有東西存在,而且這些東西的存在是我們的認知可以把握的。
他選擇從自己的存在開始證明,想要說明,我們 #不能合理懷疑自己的存在:
確實,我可以合理懷疑我的手腳、軀幹是否存在,因為我無法合理排除說,有可能我其實沒有手腳和軀幹,是惡魔施幻術,讓我以為我有手腳和軀幹。然而就算考慮這些可能性,我依然無法合理懷疑我不存在,因為如果我不存在, #那是誰在懷疑?
厲害吧,這裡「無法合理懷疑」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
如果有一本烤麵包機的勵志書,書裡可能會說:「我們烤麵包機存在的價值,就是烤麵包」。這種書是給覺得生活不充實,缺乏意義感的烤麵包機看的。
烤麵包機界的笛卡兒會說的東西,雖然不完全是,但比較像是「有麵包被烤好了,可見有烤麵包機存在」。如果你是一台烤麵包機,覺得生活不充實、缺乏意義感,讀了這種想法,大概也沒有什麼幫助。
➹ 02 身體和外在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笛卡兒論證的守備範圍並沒有擴及你的手腳和軀幹。「我思故我在」只能證明那個在思考的你的心靈存在,沒辦法證明你的心靈有手腳和身體。
就是因為這個守備範圍有限,所以笛卡兒得出了二元論的結論:人的心靈和身體截然不同,心靈可以在時間當中思考,身體可以在空間裡活動。
「等一下,你還沒證明身體存在吧!!」
這是合理的吐槽。證明「心靈存在,且和身體截然不同」,並不代表身體存在,因為也有可能根本沒有身體這種東西,整個形上學是唯心論的那種。
確保了心靈存在,笛卡兒接下來要證明人的身體和外在世界也存在。不過接下來就是被人家說「你的論證就是從那裡開始出問題的」的地方了。
➹ 03 上帝
簡單說,笛卡兒接下來的論證長這樣:
1. 我感知到身體和外在世界。
2. 神存在,神不會騙我。
3. 我的感知符合事實。
笛卡兒證明神存在的論證很威,因為前提很少。
根據古典哲學專家 Anthony Kenny 的詮釋,笛卡兒認為人心裡的概念(idea)可以初步分成三種:先天的、獲得的、組合的。
#先天的:「事實」、「思考」這些大分類。
#獲得的:「馬」、「房子」這些感知得來的。
#組合的:「獨角獸」、「霍爾的移動城堡」這些從已經有的概念組合來的。
關鍵在於,如果我們能確定某個概念屬於「獲得的」那一類,就代表那個概念對應的東西存在。不然就無法說明為什麼我們會有那個概念。
有了這些設定,笛卡兒認為他可以來證明上帝存在了:
1. 我擁有「上帝」這個概念,我理解「上帝」擁有「全知、全善、全能、永生不滅...」這些無限特質。
2. 關於這些無限特質的概念不可能是先天的,因為我是有限的人。
3. 關於這些無限特質的概念,一定是上帝給我的。
4. 上帝存在。
這種從概念特性推論上帝存在的論證被叫做「本體論論證」(ontological argument)。本體論論證在哲學史上有一整個系列,最有名的是中世紀教士安瑟姆(Saint Anselm)提出來的,一樣是強調從無限特質出發,不過用的前提跟笛卡兒不太一樣。
➹ 04 笛卡兒,掰掰~
笛卡兒的二元論和本體論論證,如果有什麼共通點的話,應該是它們都可以隨著科學進展而失去說服力。
二元論方面:
腦科學的進展讓人類越來越了解腦的神經狀態如何改變心靈狀態。當這些進展越細,「和身體截然不同的心靈」就變成越無謂的概念。而古典心物二元論關於心靈的一些設定,例如透明性(如果我的心靈發生了什麼事情,我一定會知道),也和越來越多科學案例(潛意識、裂腦病患)衝突。
本體論論證方面:
如同前面說的,這個論證有說服力,是因為我們難以說明為什麼有限的人類,在不依靠上帝的情況下,能擁有各種「關於無限特質的概念」。這方面的學界進展我並不清楚,不過這看起來也是遲早會被發展心理學覆蓋的戰場。
科學讓我們懂更多,也讓我們發現古早哲學家的想法有問題。這樣看來哲學好像很遜?
你可以這樣覺得,不過我也建議大家從這裡看出哲學在知識進展上扮演的一種功能:在缺乏知識工具的時候,用概念和邏輯造出各種可能的理論,留待日後印證和推翻。
哲學理論能被科學推翻,這是好事情,因為它顯示(a)這兩種學科能互動,(b)哲學有對錯可言。前者是跨域研究的前提,後者是研究的前提。
-
圖片來自 Michael Patton 和 Kevin Cannon《漫畫哲學之河》,行路出版。
我替這本書規劃了一個講座,討論上帝存在的哲學論證,詳情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52179328952870/
我思 故我 在 推論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世界像肉眼可見的棋盤,棋步千變萬化的組合構成經驗,背後不可見的是先驗的運行法則,棋子一日不動,一日也不能發現先驗,但你只要洞悉了先驗,就可到達棋神境界。
睇過《棋靈王》的朋友自會明白十九路迷宮的困境,棋士雖然下過千百萬盤也難以理解箇中奧妙,便會質疑答案真的存在嗎?還是,正因為答案遙不可及,人們才可永無休止地追尋下去?
先驗知識雖然可從經驗中領悟,但它本來毋須經驗,可靠推理而得到,例如數學和邏輯學。當我們運用「理性」這個字眼,便先要承認先驗必須存在,理性主義的鼻祖笛卡兒便用「我思故我在」推論出自我是先驗的東西,即使人與世界剝離,自我依然能運作下去。
相反,經驗主義者例如洛克和休謨,主張先驗不過是觀念之間的關係,柏拉圖式的形而上理型世界根本不存在,連上帝也不存在。這兩派後來演變成世界是唯心還是唯物的爭辯,後來康德發明主體哲學嘗試統整兩派,分析主觀與客觀的關係。
這個問題,我要慢慢講。因為你看看現代人的爭論,經常都會指斥對方太過主觀和誅心,又或者有人過分強調客觀而放棄一切個人判斷,怎知孰是孰非?如果你未讀過康德,便會像一個下棋的初哥那樣,不知車皇可以逆轉,卒仔走到最後可以變成皇后。
作者
我思 故我 在 推論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思故我在」的神推論】 沃草公民學院 - Watchout Citizenedu
沒念過哲學,也聽過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就可以證明我存在?讓台北金城武來帶你一起思考,「我思故我在」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