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你家的小寶貝,已經準備好上床睡覺了嗎?
今晚的床邊故事要讀什麼呢?如果還沒有頭緒,不妨來聽一聽由我和小鯨魚一起錄製的 Podcast 。
◖收聽平台◗
Spotify|https://reurl.cc/l55bjq
Kkbox|https://reurl.cc/0xxb0x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EZZNx1
在這集 Podcast 裡,我和小鯨魚一起閱讀由兒童福利聯盟出版的繪本——《我有兩個家》,裡頭談的故事雖然不像童話那麼完美、那麼夢幻,卻是你我、孩子們在生活中都很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當照顧孩子的長輩發生爭執,不論那個人是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都有可能讓孩子受到波及,甚至是感到惶恐、杵在原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在繪本中談的,就是這樣日常卻重要的生活小故事。
在孩子面前吵架後,該如何向孩子解釋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孩子沒有說出口,該如何觀察他們會不會害怕、不安呢?
在節目裡,兒福聯盟的社工也根據與孩子們相處的經驗,提供有用的建議給大家。衝突是人與人相處時難以避免的情境,但當我們聽過不同人的經驗與建議後,就能更了解要如何重建家庭成員所需的安全感,讓家,成為一個溫暖的地方。
這集節目上架在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的 Podcast 頻道,希望大家會喜歡我跟小鯨魚帶給大家的床邊故事,晚安!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70的網紅FER F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媽媽生日在8月8號,剛好和父親節撞日!可能只有單親家庭的小孩才能體會這種趕場式過節🤣 剪片的時候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本繪本『我有兩個家 / Let's talk about Ana's problem』作者是凡佐兒。推薦給所有單親爸爸媽媽買給小朋友看!...
「我有兩個家」的推薦目錄:
我有兩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中國如何防範四個封閉
文章日期:2021年9月10日
【明報專訊】近日我有兩個家人,從加拿大往上海探親,聽到他們千辛萬苦的經歷,才深深體會到中國的治疫有多麼認真。出發前,當然先需要安裝健康碼,且要拿到綠色認證,所以他們就預先去當地一間化驗所做抗體測試。因為他們已接種兩針Pfizer/BioNTech疫苗,所以驗血報告就當然顯示有抗體。但當他們去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卻因為健康碼仍然紅色,而竟然被拒絕登機。他們馬上感到彷徨,不明白為何被拒,就到處問人,結果一位來自內地的年輕女生,好心解釋他們去錯了地方,做錯了測試。
原來必須去一家中國人開的化驗所,做一個特別抗體測試,能辨認出抗體來源,是來自接種疫苗,還是來自自然感染,中國的要求是抗體必須來自疫苗,健康碼才可變為綠色。我的這兩個家人,一個是專科醫生,他太太是化驗師,都可算是行內人士,但竟然他們之前從未聽過有如此精準的測試,他們也佩服中國的化驗技術,非常先進。無論如何,結果他們就去了這間中國人開的化驗所,再做測試,證明抗體來自疫苗,健康碼轉綠,就第二次登機成功,到了上海後經過兩周隔離,現在與家人團聚,非常開心。
我絕對相信只有如此嚴謹政策,才可帶來如此清潔和安全的內地環境,每十萬人的COVID感染和死亡率,都是美國和整個西方的百分之一以下,的確值得被表揚!但我有兩個疑問,這個至今非常成功的零容忍政策,可否長期延續下去?另外,如要零容忍,中國幾乎必須長期維持封關狀態,此政策將帶來什麼後果,除預期內的,會否亦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後果?
內地嚴謹封關料維持至明年底
中國當然不承認封關,仍不停說歡迎外國朋友來中國自己親眼看看情况,數天前更擴大前海面積7倍,繼續鼓勵香港融入大灣區云云,但事實仍是中國封關已近兩年,當然不會永遠,但如再封一年,已是一段很長時間,全球局勢已可出現風起雲湧變化。
從我家人親身經驗,除發現中國醫學化驗科技,一日千里外,另一更重要啟示是原來現在中國,是不容許和不歡迎任何曾經感染過COVID的人進入,其實這是一個頗為驚人和極端的政策!須知道,除抗體測試外,登機前、入境前後,當然亦要求每名旅客做多次核酸測試,確認即時沒有帶菌,所以抗體測試的重點並非找出帶菌者,而是真的拒絕任何曾經感染過COVID的人入境,包括已復原的人!
官方統計,全球測試出感染者數目已超過2.2億人,估計真實數字可能超出10億人,即是說,中國可能拒絕多達全球七分之一人口進入!再想一下,既然中國這麽用心設計出一套這麼精密的測試,加上健康碼和一系列隔離,以及索源追踪系統,更令我更相信這些嚴謹、接近封關的政策,必將維持一段頗長時間。再加上明年冬奧,和中國的政治時間表,不少人已意會到中國的嚴謹封關,大概率最快都將維持至明年底或2023年初。
有些人說,中國不會長期封關,只需全國約七成至八成人接種兩針後,即可馬上全面通關。我也希望是這樣,但我認為機會不大。首先現在全球最流行的Delta variant,傳染度比之前的高很多,R0可能高達8至9,所以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的臨界點可能高達90%,再加上COVID的變異速度也超高,大大影響疫苗的有效度,亦需不停調校成分,所以整個Herd Immunity概念已沒甚意思。加上中國至今以傳統滅活技術疫苗有它的好處,較安全和較清楚長期副作用,但無法否認全新mRNA技術的疫苗,有效率確高於傳統滅活。所以如果開關,即使接近全民接種疫苗,還是極大可能將見到感染個案大幅上升。當然如打了兩針或更好的三針,死亡率必將大跌,但至今中國的零容忍政策不止是零死亡,是更強勢的零感染!
零容忍政策不止零死亡 更要零感染
當然其實大家最渴望的是全球疫情早日過去,所有人生活回復「正常」。我也希望如此,但我一早已預計COVID將由pandemic(大流行)演變為更麻煩的endemic(風土病),且某程度上,人類歷史將可分為B.C.(Before Coronavirus)和 A.C.(After Coronavirus),不幸似乎已應驗了。Endemic的意思是COVID將揮之不去,永久流傳,且不斷變異,確跟flu(流感)有點類似,但即使經過多次變異,疫苗發展和療法的進步,CFR(Case Fatality Rate)仍徘徊在1.5%,仍是流感的10倍以上,絕不可完全不管。
數天前跟一位外國的頂級策略師通話,他指出全球只剩下中國內地、香港(可能加台灣?)和新西蘭,仍堅持零容忍政策,連日本、新加坡和澳洲等地,都已不幸失守,或逐漸放棄嚴控疫情政策。他悲觀地認為Delta浪是無法抵擋的,北半球夏季已如此厲害,到了進入秋冬將更嚴重,擔心連中國也將失守。他更認為接種疫苗也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真正感染過COVID後的抗體才最有效,但我認為此說法並不科學,看到研究報告,打完任何技術的booster第三針後,抗體量都比兩針或感染COVID後的高很多。
港人未能無隔離進內地 令人費解
習慣了香港的安全環境,當然希望他的預測是錯的。但秋冬確可能是高峰期,所以連香港的嚴謹旅遊政策,亦必將繼續。早前歐洲商會警告如香港繼續封關,他們很多會員將無法忍受,更將傷害香港營商環境和國際中心地位。但港府已作出回應,現在香港和內地的治疫成功,得來不易,但至今香港仍未能與內地通關。如香港疫情失守,更將無望與內地通關。其實香港早已本地清零,近日逐漸開放單向來港通關,是好事,但仍未能讓港人自由無隔離進入內地,實在令人費解。固然可能跟香港未行使健康碼有關,但相信亦有其他因素,包括冬奧前不願冒任何風險,擔心部分香港人更可怕的思想病毒,和一改從前過於遷就香港人的呵護政策。
更重要的問題是,長期封關對中國內政以及外交關係有何影響?我觀察是要慎防四個封閉:
1. 封關後,似乎中國就認為這就是做「大掃除」的最好時機。近月中國明顯加速各方面改革步伐,包括教育、地產、醫療、互聯網、資本市場、文化、外交、軍事,和更核心的意識形態。中國過去40年,最成功有兩點,就是和平崛起和拋開意識形態,以實務發展為先。我仍希望中國能保持和平崛起,但當然在台灣、南海以至阿富汗等面對各種挑戰。我早已指出中國未來發展將需要一套較完整但仍務實的經濟甚至政治理論基礎。拉倒大家都知道大有問題的西方發展模式容易,尤其美國企圖以QE解決所有問題,導致社會分裂,但如何發展一套全新模式需要很長時間。中國各政策,分開個別來看,都有一定道理,亦大受內部歡迎,但加起來,就有點快速豪賭一舖的感覺。中國是一個大國,行事應否較慎重和穩定,值得討論和反思,亦當然需要考慮對外交,軍事,和世界和平的影響。即使各政策對治疫、氣候變化、貧富懸殊等問題有幫助,但無意中反加深外國人對中國的誤解和偏見(不止投資者),從而增加了戰爭的風險,這就要非常小心了。
加快改革如豪賭 反加深外國人對中國偏見
2. 數據年代中,既然中國封了旅遊的關,其實更需要開闊互聯網和傳媒等的資訊流通關,但不幸在最關鍵的過去一年多,雖說要講好中國的故事,但事實絕不見得在這方面有任何努力過。如中國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繼續加深,像近日索羅斯這老人家竟公開批評Blackrock增加在華投資,警告將危害美國和西方的國家利益,其實情况已有點危險。
3. Blackrock確拿到中國第一張全資公募基金牌照,但其實中國金融市場和資本帳仍然非常封閉,尤其仍嚴控資金外流,形成人民幣地位與中國經濟規模極不匹配的危險情况。中國PPP GDP已是第一,佔全球的23%,但名義GDP仍是第二,佔全球只16%,且今年中國貿易順差急速擴大。從西方角度看,這就是故意操控貨幣,壓低人民幣匯率,採取不公平貿易政策,其實情况有點似清代早期,中國出售大量茶葉、瓷器和絲綢給英國,但拒絕購買英國貨,形成龐大以白銀為本位的貿易順差,英國才想出以鴉片來毒害中國人民的邪惡計劃,以此扭轉貿易平衡,最後導致戰爭。今天中國已非吳下阿蒙,不會受列強欺壓,但當然仍該避免戰爭!
4. 最後,中國人勤奮好學,素質愈來愈好,平均中國年輕人,對世界的認知,毫無疑問,肯定比平均的美國人,甚至大部分西方人都要好。但如封關太久,加上資訊開放亦不足夠,資本帳更不流通,實在有需要提醒國人,切記千萬不可連重中之重的思想,都逐漸封閉起來!
(中環資產擁有Pfizer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我有兩個家 在 李亞臻 - Fox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人說,靈魂說 ||
夢境
是淺意識的流動
是前世的經過
是宇宙想告訴的訊息
每一場夢 醒
只要有記憶 我就會立刻把它記錄下來
當下如果感到記憶快消逝了—— 緩緩的 躺在床上 閉上眼睛
幻想進入剛剛的夢境 再次遊蕩 用錄音的方式先將它用聲音記下
在訴說的時候 心會再次因故事而悸動
迫切的想知道 每個宇宙的我 發生的訊息想告知什麼
我相信這之中的自己每段靈魂 所帶來的連結 都是想往更好的方向
且迫切的想和指導靈交流
🪞
2021.06.07 ——凌晨
夢裡的我有兩個家,現在正在試住的家,在高層樓
在大樓房子外
用一根繩索支撐,穿過會隨風飄的透明電梯
需要半小時的不穩和恐懼,在電梯裡平衡才能到達
有時會有鄰居一起搭乘,和每個鄰居的默契不一定都那麼好
隨時傾斜的電梯,
只用一根繩索穩定密閉恐懼的半小時
時而害怕,時而安撫
電梯裡當下的我,
只想和同在透明卻如此黑暗的箱子裡,
的夥伴戰勝這場恐懼
到了高樓試住的家
自己一個房間
是舒服且溫暖的燈光
房間有一張床
地板都是土和草
一個自己需重整的環境
出門回家,都要經過半小時的電梯
以及地下室的人類怪物們( 感受似動畫《約定的夢幻島》的鬼 )
和家人說了「 這個環境讓我很害怕,我們不要住這裡好不好...... 」
一場黑暗附恐懼且思索安全感的夢
_
但 醒來後,我想到了這首歌
Crosby, Stills, Nash & Young - Our Hou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2X60XP5cM
🦊
_
#兩個家
#透明且具恐懼不穩的電梯
#房間重整
#地下室的人類怪物
#醒來後夢幻嚮往之歌奏樂
#昨天看完了第二季的約定夢幻島很生氣他虎頭蛇尾
#昨天又檢視了自己的人類圖
#睡前看了什麼就會夢到什麼
#不簡單的生活
#李亞臻
不簡單的生活
Photo by Karren's Photography
我有兩個家 在 FER F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媽媽生日在8月8號,剛好和父親節撞日!可能只有單親家庭的小孩才能體會這種趕場式過節🤣
剪片的時候突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本繪本『我有兩個家 / Let's talk about Ana's problem』作者是凡佐兒。推薦給所有單親爸爸媽媽買給小朋友看!
我有兩個家 在 婷婷的世界 Ting Ting's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巴瑟爾頓碼頭是西澳最有名的地方之一,來看看!
Busselton Jetty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laces in Western Australia. Come and see!
-------------------------------------
音樂:Who You Are by M-Life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3ufqzPIMHcHUzTeE9QGQLp?si=rJJQzRYcTHuIVZRlyGjE0Q&dl_branch=1
Apple Music: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who-you-are-single/1573515659
YouTube Music: https://music.youtube.com/playlist?list=OLAK5uy_lkJMVZzWNAJ2u_eQeaWknp8DjYSgwj46c&feature=shar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m-life-music/who-you-are
KK Box: https://kkbox.fm/UNp0MA?utm_source=share&utm_medium=song&utm_campaign=M-Life+-+Who+You+Are.
-------------------------------------
巴瑟爾頓碼頭Youtube:
https://www.busseltonjetty.com.au/live-webcam/
-------------------------------------
Follow me!
FB https://www.facebook.com/tingtingsworl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tings_world
-------------------------------------
大家好我是婷婷,我是個澳洲人。我有兩個家 - 台灣跟澳洲!我在這個頻道分享美食,旅行跟學習外語的影片。如果你喜歡我影片的話歡迎考慮訂閲我(也別忘記按小鈴鐺,這樣我上傳新的影片時你會知道)。謝謝你看我的頻道囉!
Hi there! My name is Ting Ting. I’m an Australian and my channel is about food, travel and language learning. My videos centre on my two homes - Taiwan and Australia! If you like my videos consider subscribing to my channel (and don't forget to hit the bell so you know when I upload a new video). Thanks for watching! :-)
-------------------------------------
FILMING LOCATIONS 我們拍的地方:
巴瑟爾頓碼頭
Busselton Jetty: https://goo.gl/maps/jbFyXoHurNvdwvwf6
-------------------------------------
Theme: www.bensound.com
我有兩個家 在 婷婷的世界 Ting Ting's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別忘記打開字母!今天我們要理解爲什麽澳洲人會買那麽貴的小吃。。。
-------------------------------------
音樂是馬修做的:Hailstones by M-Life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5MoZZw1cyAh70hqMUE9S0I?si=664b8dd72c604b48
Apple Music: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hailstones/1566870792?i=1566870813
YouTube Music: https://music.youtube.com/watch?v=UVi7ntoh7FM&feature=share
KK Box: https://kkbox.fm/aNntiB?utm_source=share&utm_medium=song&utm_campaign=M-Life+-+Hailstones
-------------------------------------
Follow me!
FB https://www.facebook.com/tingtingsworl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tings_world
-------------------------------------
大家好我是婷婷,我是個澳洲人。我有兩個家 - 台灣跟澳洲!我在這個頻道分享美食,旅行跟學習外語的影片。如果你喜歡我影片的話歡迎考慮訂閲我(也別忘記按小鈴鐺,這樣我上傳新的影片時你會知道)。謝謝你看我的頻道囉!
Hi there! My name is Ting Ting. I’m an Australian and my channel is about food, travel and language learning. My videos centre on my two homes - Taiwan and Australia! If you like my videos consider subscribing to my channel (and don't forget to hit the bell so you know when I upload a new video). Thanks for watching! :-)
-------------------------------------
FILMING LOCATIONS 我們拍的地方:
Big Don's Smoked Meats: https://www.bigdons.com.au/
-------------------------------------
Theme: www.bensound.com
我有兩個家 在 家有千金勝萬金,誰說非得生兒子不可?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三寶媽Claire 昨晚兩個孩子在玩,我在浴室吹頭髮,突然間聽到"蹦"一聲,然後伴隨... ... <看更多>
我有兩個家 在 【互動式短片】《我有兩個家-兒童篇》第5集預告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