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式甜點 說台灣的話】
1933年的台灣拿麼時髦,一群聰明又有天賦的詩人,成立 #風車詩社,引進源自法國的超現主義運動,開啟了台灣文學的新扉頁,成為台灣超現實詩派的亮點。
不過因為戰亂,許多珍貴的人事物都不在了,風車詩社目前在台灣的文獻只有珍貴的一本。
國立台灣文學館為了將文學生活化推廣民間,成立 #拾藏 這個品牌,將館藏生活化。因此與 台南晶英酒店的法籍行政主廚Laurent Delcourt,精選三首風車詩社的作品,變身成用台灣食材做成的法式甜點—八十七年後,台灣與法國再次擦出美食與文化的火光。
背後擘劃這次合作的推手是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感謝 邵璦婷邀請我參加【「臺灣の超現實」系列法式甜點概念體驗會】,感受這場食物與文化的盛宴。
風車詩社的存在,不但見證了摩登時代的早期台灣社會,也告訴我們很多:除了殖民性與現代性的辯證,它正反覆訴說:「臺灣從來不在世界之外。臺灣在世界之中。」
此系列甜點將於台南晶英酒店9月上架,預計上架一年時間,並於9月中旬向大眾推出,但因甜點製作,及維護參與者的體驗品質,活動名額將以限量形式釋出。
—————
盛宴。
- - - - - - -
第一首是「#古老的庭院」
講的是少女如何掙脫羈絆,獲得自由。吃的時候先拿開象徵羈絆的巧克力,幫助少女掙脫枷鎖,主廚用荔枝做內餡,飄著玫瑰的香氣,宛若少女,果酸與甜味完美的平衡。(巧克力跟蘋果乾也超好吃)
第二首是「#半夢之意」
潔白飽滿的圓形慕斯上,包覆著象徵夜色的藍莓果醬,點綴鮮花,灑上銀色糖球,猶如星河。「⋯把新鮮的光之唇,半夜在夜裡開花」
第三首是「#小小的思念」
主廚讓我們一起創作,在瑪德蓮上,放著香草牛奶慕斯,裡面包覆著百香果醬,一切開如蛋黃,吃到後面覺得好開心,有著重生的滋味⋯
#我發誓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瑪德蓮
「我發誓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瑪德蓮」的推薦目錄:
我發誓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瑪德蓮 在 雅芬的烘焙廚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親愛的簡單幸福烘焙莊園‘幸福’寄來的《橙片丁瑪德蓮蛋糕》,包裝好有質感,我都捨不得打開了。😄
說到那瑪德蓮的蛋糕體,超級濕潤的,還有那口感,我超喜歡的,裡面還加了香草籽醬,真的超超超超好吃的啦!😋😋😋
我發誓,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瑪德蓮蛋糕~💯💯💯
真的是超級滿分,太好吃了~😋
謝謝親愛的幸福😘😘😘
讓我品嚐到這麼美味的蛋糕
有妳已足夠,愛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