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整天,準備搭火車回臺北,臉書跳出動態回顧提醒,原來我在臺灣已住滿14年,而今天(2021年9月8日),是我在臺灣居住第15年的第一天…
心中頓時發出「哇」的聲音,14年欸!那表示2007年9月7日那一天出生的Baby,現在也已經是個國中生了!
14年歷經了三任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還記得剛來的第一年經歷的第一次個冬天,好死不死是個濕冷的冬天!臺北最低溫只有8-9度,景美還下著大雨,那時候痛苦萬分。後來想想所謂「刺骨的寒冷」,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過了很多年以後,就算面對下雪等級的霸王級寒流也能應對自如。但那些過往經歷過的事,有時候想起來也相當觸動到自己,也為自己做下留在臺灣繼續發展的決定感到堅定。
「經歷了這一切之後,我還是我自己,但我好像也已經不再是我自己了…」最近看的一部修復電影《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男主角這樣說著,彷彿便是自己最近最真實的寫照。
期許第十五年的開始,一切都是充實而美好的。謝謝這14年來所有臺灣人對我的照顧,謝謝你們成就此刻的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60的網紅Sunny背包流浪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4 我們一家四口在巴東巴東海灘 關注我們的旅行生活請到 Sunny背包流浪記 FB https://www.facebook.com/SunnyBackpacker...
我 的摩托車日記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斯卡羅》(2021)引發不少討論。不同層面的分析紛至沓來,其中聽到一種說法,說是「戲劇歸戲劇」,不要拿政治、意識形態、史觀這些東西進來討論。其實,這個問題也一直苦惱我,那就是影評書寫真的只能「就電影論電影」嗎?
.
其實回顧影史,原來這種辯論一直都在,例如許多影評人在討論美化納粹政權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 Triumph of the Will》(1935)時,也曾想過除了評斷電影美學本身成就,是否適合加註對這部電影闡揚的意識形態的批判?過去也有《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Braveheart》(1995)等案例,電影很得觀眾緣,但史觀卻是全然扭曲,影評人該不該點出這些問題?
.
看到影評傳奇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寫《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The Motorcycle Diaries》(2004),鬆了一大口氣。因為有別於許多人僅僅聚焦於「電影本身」,伊伯特也忍不住論述了他認為這部電影在觀點選擇上的取巧,而這些取巧本身都有政治意義在。電影選擇的主角既然是被後世尊為英雄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又是南美洲國家聯手製作的電影,甚至有格瓦拉戰友從旁協助。他當然要遵循一個「政治正確」的拍法,而隱去格瓦拉一切政治不正確的面向。
.
穿著切.格瓦拉T恤(通常是附圖這張)出門曬的你知道嗎?在古巴取得政治權力之後,他蓋了一個專門關押同性戀者的集中營,種種殘暴行徑,族繁不及備載,我們現代所知的他,都是神化過的他。羅傑.伊伯特在文中沒寫這麼多細節,我自己做了一些延伸,也想就這篇來討論,分析一部電影是不是也能談那些導演不想讓我們看到的東西?
.
詳全文: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5716460
時勢造電影?談《摩托車日記》殘酷現實,與觀影的意識形態
鳴人堂 海鵬影業 / Swallow Wings Films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RogerEbert #TheMotorcycleDiaries #CheGuevara
我 的摩托車日記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不知是這個世界改變了,還是我們改變了...
.
「在我們這趟旅程途中,有些事發生了,這些事讓我思考許久,這世界有太多不公不義的事...」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改編自知名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同名日記,電影敘述年輕的格瓦拉與好友阿爾貝托,騎著名為「萬能者」的摩托車,遊歷南美多國的公路之旅,途中經歷改變了格瓦拉對於未來生活的志向...
.
想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的理由很簡單,#純粹只是想在大銀幕回味阿根廷和秘魯的美景(2019 年底與好友走了一趟南美行,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接下兩年會是這番光景)。電影相當好看,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與過度煽動的情緒,有的只是看待事情眼光的逐步改變。
.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片中,格瓦拉和阿爾貝托一起踏上旅程,兩人性格的差異在不同事件中慢慢顯現出來。阿爾貝托及時行樂,只要能達到目的,小奸小惡也可以接受,看見秘魯原住民遭受剝削,阿爾貝托想的是只要跟原住民結婚,就能組成原住民聯合團體,思想輕率而不切實際。反觀格瓦拉,一場無疾而終的戀情、旅途中對殖民與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的關注、以及在聖帕布羅擔任志工期間,眼見痲瘋病人所遭受的歧視感到不捨與疼惜(格瓦拉從小患有氣喘病,這使得他對病患/弱勢者多了點感同身受的能力)等,都讓格瓦拉受到極大的情感衝擊,進而想要改變現狀。
.
南美洲之行像是個分水嶺,讓兩個相近的人,看見彼此的差異,走上相異的道路。不同於阿爾貝托對於苦難者有所憐憫與同情,最終仍是選擇回歸社會的體制,格瓦拉則是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行動力,成為日後革命的動力。一如電影裡格瓦拉和阿爾貝托一起在聖帕布羅擔任志工,河流將土地區隔成南北兩村,北村是醫護人員住所(階級的上位者),南村是痲瘋病人的住所(遭受流放與隔離的病患)。北村跟南村舉辦足球賽時,格瓦拉是南村的一員,阿爾貝托則是北村的守門員,說明兩人立場(情感歸屬)的不同。格瓦拉生日當天,北村醫護人員與修女特地為他慶生,格瓦拉卻選擇冒險游泳渡河前往南村(而非搭乘船筏,以肉身達成目的),想要與南村的病人們一起慶祝生日,預告日後格瓦拉放棄原本可能擁有的階級(醫生),轉而選擇「艱困且危險」之路(革命家)的選擇。
.
「活著就是努力呼吸,並讓死神滾遠點!」
.
另外,格瓦拉和阿爾貝托共騎的摩托車有個暱稱:「萬能者」,《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中段,「萬能者」報廢無法繼續旅程。#萬能者原來不萬能,也是個有意思的隱喻。既是「心境的改變」,兩個年輕人在接觸到更多的階級與民眾、增長更多的見聞後,認清現實的殘酷與無情,原本的雄心壯志,在旅程中被打了折扣(明白「個人」力量的侷限);「萬能者」也影射南美國家的社會問題,殖民、階級、剝削、公義的蕩然無存等,國家並不萬能,更多時候讓格瓦拉感受的是它的失能與無能;「萬能者」也揭露了格瓦拉的未來,格瓦拉和阿爾貝托最初的構想是騎著摩托車走完整趟南美之行,但旅途中段「萬能者」便報廢退場,「萬能者」的命運不正似格瓦拉的人生嗎?在理想仍未實現前,便遭人暗殺身亡(年僅39歲)。
.
Walter Salles 導演將《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拍得抒情、幽默、動人,本片的配樂與攝影非常突出,演員更是令人難忘,飾演 Rodrigo De la Serna 的躁動與飾演格瓦拉的 Gael García Bernal 的冷靜,形成強烈對比,搭在一起的效果相當好,有讓人感受到兩個角色的差異以及彼此間的深厚情誼。
#大銀幕看到庫斯科和馬丘比丘的景緻感動到不行啊啊啊
#好懷念旅行的時光
我 的摩托車日記 在 Sunny背包流浪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 我們一家四口在巴東巴東海灘
關注我們的旅行生活請到
Sunny背包流浪記 FB https://www.facebook.com/SunnyBackpacker
我 的摩托車日記 在 8/27《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數位修復版官方預告 豪情點燃 ... 的推薦與評價
壯麗非凡!全球觀眾熱血推薦! 8個月、1萬2千公里的壯闊之旅《革命前夕的 摩托車日記 :數位修復版》 ─────The Motocycl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