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黃偉民易經講堂
時代在變,但價值是永恆不變的。
智慧的人,歸納了變化的規律,就成為知識了。
香港人沒有不接受時代變化,我們傷感的,是價值的剝落淪喪。
林鄭帶頭否定專業。
她膜拜那批大陸來,穿著紙底褲,沒有註冊的,幫大眾採樣本的國內人員;但輕蔑的說香港,「那些所謂醫生、專家,反中央,抹黑中央和香港的關係。」
有特首擔大旗,其他政府部門都覺得專業人士很麻煩。
操弄股價,舞高弄低,然後從中取利,全世界的大鱷就是如此運作。以往要由證監會立案調查,牽涉複雜的技術和舉證,動輒調查四、五年。
現在簡單得多了,由警隊的毒品調查課,當洗黑錢處理,一個月時間,拉人封艇。什麼紐倫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招牌不要了。
是否只為買賣282壹傳媒的股票而特事特辦?那位被問到口啞啞的總警司也不知道吧!
總之,遠離毒品……和壹傳媒,你才安全!
唔尊重醫護專業,又唔尊重金融專業,連巴士司機專業也不尊重。
巴士途經旺角,響號嚇驚警察,又有手掌大調較後鏡的士巴拿,又超速——原來巴士有紀錄儀,得35公里車速以下……都唔知拉他告什麼好?終於諗到,告他當時單手揸車,不小心駕駛吧!
十二名港人逃離香港,企圖去台灣,在公海被大陸截停,目前被拘留,林鄭政府竟然可以不聞不問,聽其自生自滅,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都看不過眼,說林鄭沒有履行特首要保護香港市民的承諾。
這是傷逝。
對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專業的一切消失而難過。
《周易》第二十三卦,剝卦,山地剝。
上卦艮為山,下卦坤為地。高山逐漸剝落的形象。
地勢因剝落的沙石而漸升高,終於將山頂埋沒。山崩土解。
剝卦卦象是一支陽爻在最上,下面五支都是陰爻,整個卦被淘空了。
剝卦之後,便是地雷復,復卦,五支陰爻下一支陽爻又出現了,新的生機又再來臨。
地上一棵小幼苗出現,得到陽光水份養料,會逐漸長大,枝葉繁盛。然後開花結果,果實在樹上成熟腐爛,掉下樹腳,化作春泥,但果實內的核,又是種子,入土後,又成樹苗,再作一次成長,開化結果。
這就是宇宙的規律。
所以,乾卦,代表宇宙運行的天下第一卦,卦辭就是四個字:
元、亨、利、貞。
元,善之長也。
亨,嘉之會也。
利,義之和也。
貞,事之幹也。
一切的開始,像樹苗一樣。有了因,就要看客觀的條件,緣。有了這個緣,因緣和合,開花結果,果實留下了種子,再等待另一次因緣。
所以《周易》說,貞下啟元。
卦序也是「剝極而復」,剝卦之後,復卦便來了。
《說文解字》:
剝,裂也。
從刀,從彔。
彔,刻割也。
剝字右邊是一把刀,左邊也是刻割,可見傷害很重。
從卦象睇,一陽之下五個陰,可見資源掏空,元氣喪盡,情勢岌岌可危。
剝卦之後是復卦,五陰在上,一陽在最底,培元固本的幼苗出現了。
復的左邊偏旁是「行」,一步步的走,重視基礎,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幼苗長大,又再一次的開花結果。
剝卦二十三卦,復卦二十四卦,它是生命的核心創造根源,生命的內在主宰。亦即天地之心,彰顯人的創造價值。
這就是這幾年,香港人說的初心。
天地萬物,即便受到剝卦般的浩劫摧毀,還有重建再生的智慧和毅力,讓被剝的生命得以延續發展。
《繫辭》說:
生生之謂易。
它說,《易經》的定義,就是生生。生生就是易,生生不息,生完再生。
復卦,就是再生,靠人的智慧和創造力,讓剝落殆盡之後,再繼續下去。只要有「復」的核心創造力,又可以再來一次。人類由於有復的能力,所以,自己可以再造乾坤。這個能力,就叫「生生」。
香港在剝落,但不要怕。
因為剝,才能激發復的能量。佛教行人,修行究竟,就是探討生命的核心價值。用剝的手段,把世間假象剝除,顯現真相。
五支陰爻空掉,色受想行識,皆是虛妄,五蘊皆空,核心真相便自然呈現。剝盡復來,了悟貪嗔癡慢疑,便能度過一切苦厄。
所以,我們可以將今日香港的剝落,看成是空五蘊,探真心。
這個心,就是復卦說的天地之心。
《金剛經》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這也就是剝卦的過程吧。
《序卦傳》說:
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賁卦,是一種文飾,裝飾美化,也是泡沫。有外在的繁華,吸引,但如果只具形式,沒有扎實的本質,一定不能長久。
泡沫之後,接下來更是剝。
致飾,然後亨則盡矣。致飾即過度包裝,超過實際內涵,即使一時亨通,則盡了,亦會開始剝落。但《易經》的原則,物不可以終盡,宇宙規律是圓形的,生生不息的,即使剝盡浩劫,上面窮了,改府高官,都不堪用了,還有民眾,是生機勃發的。
在剝的時候,外表看似完蛋了,就逼著往下,往內心探尋。
生命內在是充滿力量的,那就是復的生機,所以,當前面無路時,就回頭深刻內省,尋找初心,本來面目。
不必擔心窮上,只要能反下,外面已窮盡,就返回內心,挖掘本來已有的潛在資源。
故受之以復,所以,剝卦雖然艱難,但藉著上面的窮,逼得我們返內做更新的創造。
復,是剝逼出來的。
復則不妄矣。一旦由復卦找回創造力,就沒有虛妄了。所以,復卦之後就是無妄卦。
也是六祖慧能說的:
自性生萬法。
近日,香港爭相改寫《木蘭辭》,這的確是一篇伴著我們這一代成長的名篇,人人都懂背誦。
我最愛它結尾的四句,生動也描繪了雌雄動物發情時的神態分別,是詩人神來之筆。
另一篇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是蘇東坡的《赤壁賦》,也是中學課文,人人能念,文字書法都極優美的偉大作品。它借境言情,看著流水與明月,訴說人間的變與不變。
正值香港的剝落變化,這樣讀一次《赤壁賦》,看能否舒解我們的胸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東坡因為「烏臺詩案」,在宋神宗元豐二年,被貶黃州。元豐五年,他遊赤壁,雖然不是真正的古戰場赤壁,但這次遊覽,前後寫下了兩篇《赤壁賦》,震驚千古。
壬戌是年份,像今年是庚子年。中國以干支紀時,但很多人仍對天干地支有恐懼感。其實,稍稍接觸近代史,甲午戰爭、戊戌維新,辛亥革命……事件沿路走來,就是干支紀時。兩甲子前,120年前的庚子拳變,義和團要扶清滅洋,殺外國傳教士和領事,導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出走,翌年就有辛丑賠款。也是說,今年庚子,明年就是辛丑牛年了。
東坡在這年秋天,七月既望,即七月中左右,今天是七月廿八,是這段日子吧。和客泛舟遊湖,遊的是黃州赤鼻磯,不是當年赤壁古戰場。但看來蘇東坡是有意借景舒情,不是以確切地理來追尋史跡。
一開始他就借水和月來引伸世間的變與不變。
湖水不斷流逝,明月往復圓缺。表面是不斷的變,但水的流逝,月的虛盈,又沒有增損水月的本質,看似變的,其實細看又沒有變。
這時,誦起《詩經》的「月出」篇章。這詩內容借月亮說思念,思念什麼呢?往後才交待。
這裡先帶出月亮。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詩經》中古人見月而思念,東坡誦讀時,明月又「徘徊」登場。
為什麼「徘徊」?是天上明月,也是東坡的人生。人看景物,都是主觀感受出發,東坡看月,也似自己徘徊。
具體的寫景是「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轉折入寫情,「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一葦,是他的小舟,對比江水的萬頃遼闊的空間。
在這環境下,帶出了羽化登仙的追求。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白話文一樣,淺白易解,但文辭優美,不可方物。月光空明的照映水面,流光是水,也是飛逝的光陰。這時,帶出了「望美人兮天一方」,思慕美好之人。很多人解作君王,也許是「知音」吧。
朋友,隨歌而吹起哀怨的洞簫來,令東坡感到一股惆悵。
於是他問,為何悲傷呢?
朋友講起當年曹操、周瑜,這些千古風流人物,如今都隨時間消逝了,我們這等小人物,也有日消失於塵世。漁夫、斬柴佬,和英雄們,都一樣,無法抗逆歲月的流逝。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出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羡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想望著夏口、武昌,這些方位,感受著歷史上年代,曾經戰火,曾經興衰。用漁夫、樵夫的凡人,對比曹操、周瑜等大人物,帶出人之於天地,無論富貴貧賤,功業高低,都只是過客,都是渺少。
除非成仙,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是應對人類抗拒萬物皆變的妄想。
跟著,帶出了蘇東坡對世間變與不變的領悟來。
蘇子曰:客亦知大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可羡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用江水流逝,月亮盈虛,表面變化不停,其實沒有增損水月本質來看,雖則天地萬物每一瞬都在變化,但其實,萬物與我都可以是永恆的。
人怕變化,因為怕失去曾經擁有過的東西。怕年華老去,因為你曾經年輕。
問題是,我們以為曾經擁有的,真的是屬於我們的嗎?
東坡悟到,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既然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主宰,不相從屬,所以,一毫都不能攞走。
也是說,我們生來,本來就一無所有。一毫莫取,不是不該取,而是取不得,不能取。
當理解到這一點,就能夠不再困於擁有與失去,可以放開胸懷去欣當這個世界。
江上清風,山間明月,我們任何人,任何階層,都可以任意享受,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曾擁有它們,所以,才能隨意享用。
當我們執著擁有,反而終日擔心失去。不用擁有,原來,也可享用。
愛,和擁有,原來毫無關係。愛上什麼人和物,就只管愛著;計較擁有,就已經失去。
最後,所謂的愛,只會留下遺憾。
蘇東坡的領悟,是欣賞人生,無須用擁有與否將自己困住。
看完今日新聞,讀一次《赤壁賦》,心情是否好點?
https://youtu.be/svGtkHq-LNM20200915
「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黃偉民粉絲交流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Sixmouths Sixsun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心得] 霹靂儒家組織、團體總整理- 看板Palmar_Drama 的評價
- 關於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岩上阿青的文藝人生-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吾 ... 的評價
- 關於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其他]有哪些角色的詩詞讓人印象深刻的- Palmar_Drama - MYPTT 的評價
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邊界的守夜人】
──余怒詩解析
◎小編陳顥仁賞析
1.前言
余怒生於文化大革命開始的1966年,並在朦朧詩派由盛轉衰之後,進入中國文壇嶄露頭角,由於余怒與詩壇之間並無強烈連結,故余怒的詩一直處於一個未被大量討論的位置。而余怒曾獲台灣舉辦的第一屆雙子星詩獎,並因此被介紹進入台灣,雖在中國與台灣皆未獲得高度注目,但余怒大量詩作中已然達到一個高度的詩歌藝術位置,特以此文試解析探討之。
借余怒詩集《守夜人》為名,守夜人本身即是邊界的守護者,站在晝與夜切換的邊界,站在晝與夜所能達到最遠的地方──這也是我對余怒詩歌的整體感受,余怒的詩歌即是站在邊界上。本文以生活的邊界、文字的邊界兩章,分別書寫余怒詩歌對於語言的材料、性質的運用,以及如何藉由平常的語言,以詩性的組構方式達到混沌、歧義的效果。
2.生活的邊界:語言的材料與性質
首先,看余怒的詩歌,我感受到一種生活的邊界,而這樣的效果,這是來自於余怒詩中,所使用的語言材料,以及附加在這樣的材料上的性質。而這樣的生活邊界性質,也就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荒謬的感受,如同余怒自己所言:「荒謬,在一般意義上,是違反邏輯與知識、非理性的、反常的,並為科學所證偽。然而,在相反的意義上,荒謬構成了對世俗生活和物質世界的疏離與超越,是對世界和經驗的重組,在文學中,荒謬是想像的重要基石和源泉之一,其具有的價值應為我們所認識到。」
(一)語言的材料
余怒的詩歌語言大多取材自生活:以空間而言,有房間、醫院、火車等等;以物件而言,有椅子、窗戶、身體、樹等等;以動物而言,有蜘蛛、蝸牛、鸚鵡、夜鶯、烏鴉等等。以〈生活一頁〉為例:
生活一頁 ◎#余怒
面對面猜謎,
看不見對方。
中間是桌子。
一杯啤酒,
吹掉上面的泡沫。
她在衣服裡喝水,
嗓音變了。
水中的血絲:吸,
門:咔。
她是有機的,
他是手。
磁鐵碰她,
蜘蛛碰風景畫。
藉由桌子、啤酒、泡沫、衣服、門、磁鐵、蜘蛛、風景畫這樣的日常景物摹寫,帶給讀者一種強烈的生活印象。然而僅僅是生活印象,還不足以構成邊界性或者荒謬性,於是,要於下項探討余怒所賦予這些生活材料的性質。
(二)語言的性質
在余怒的詩中,大量的生活材料,都被賦予了一個反面的性質。例如凹陷、病殘、下沉,使得原先讀者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突然產生了一個荒謬性的翻轉,達成一次語言的陌生化。以〈衰老〉一詩為例:
衰老 ◎#余怒
一所房子以它的凹陷,時光
在進入中,失去了一片渦輪
窗口處,透明遮住了一個女人
於是它承受。在吊蘭中佈下
它的凹陷,被欲水填滿
大理石向內收緊,像飢餓
光滑的肚皮
她來時已經是正午,她形體不整
她與一面鏡子
以各自的凹陷,互相打量
詩的一開始,房子這樣一個日常物件,即是以「凹陷」的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而彷彿也是藉由這樣凹陷的特性,才能夠裝載時光,讓時光進入,但時光也不是以一個完整、平常的狀態進入,時光是「失去一片渦輪」的。畫面進入到凹陷的房子之後,有一扇窗,而且「透明」遮住了一個女人,但透明原先是沒有遮蔽性的,但在余怒的詩裡,透過「反面」的性質,這裡的透明已經可以遮住一個女人。而這個女人,也是「形體不整」的,也許是因為被透明所遮擋,也可能是這個女人本身就並不完整,然而這樣的完整,透過一面鏡子,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是「凹陷」的,就如同一開始進入的這所房子,於是打量的不只是鏡子裡外的女人,也可能是女人與房子,更可能是讀者與這首詩。
透過這樣反面性質的書寫,余怒翻轉了一次讀者在經歷這些詩的時候,原先所預設的體驗,於是也產生了一種巨大的荒謬。
「荒謬感的出現,往往由世界與存在之矛盾的對抗所致,這其實也可歸結到我們對世界的困惑性的認知上:當建構與破壞無法對接時,那種錯位後的無奈往往就會逐漸趨於荒謬,我們一時無法解決,讓這種荒謬繼續存在,並得以發酵,最後定格為一種帶有存在主義色彩的哲學樣態。」(劉波,〈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余怒詩歌論〉)
藉由錯位、扭曲、荒謬,余怒將他的詩推展到了我所以為的「生活的邊界」,基調仍然是生活的,但仔細往裡頭看,卻沒有我們所熟悉的景物,於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終於抵達生活的邊界,再跨一步出去,恐怕連僅剩的生活的形式都要被取消。
3.文字的邊界:語言的詩性組構
藉由使用的材料,以及對於這些材料的性質賦予,余怒的詩歌已經產生出了一種生活的邊界性,但如此還不足以奠定余怒的詩歌高度。於是本章節要探討「文字的邊界」,即余怒如何將這些材料,進行詩性的組合,以獨一無二的組構方式,完成余怒的詩歌展演。以〈對飲〉一詩為例:
對飲 ◎#余怒
夢裡埋著鏡子,中午黯然神傷
木刻的「靜」
這一刻的他,分為衣服和他
分開:貓與悄悄
一條蛇的,他的
看不見的細紋光線。心虛的蜜
酒湧到蜜上
一滴兩滴三滴,一時無法言語
依舊是來自生活的材料,如鏡子、中午、貓、蛇、酒、蜜,也依舊是埋著、黯然神傷、看不見、心虛,這樣的反面性質,但余怒藉由整首詩的文字組構、布置,達成了一種獨特的文氣。
他的詩,每一個用詞、細節都是確定的,但整合起來後呈現的又是一種不確定感,恍惚,混沌,具有無限的多義性。無論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這種沒有固定答案的寫作,或許正是現代詩的一個方向。(劉波,〈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余怒詩歌論〉)
要達到「對飲」的效果,非得要整首詩一起呈現出完整的狀態。所有的意象都是相對而生的,「鏡」與「靜」、衣服與他、貓與悄悄、蛇與他、酒與蜜、鏡子與看不見的光線,不只是表達出「飲」,更是整首詩都表達出一個相對的狀態。然而對飲這個狀態,還有更重要的是,孤寂情緒的精準模擬。藉由被埋著的鏡子開始,黯然神傷的、分開的、看不見的,各種看似毫無關聯的物件,卻在相對的位置上產生一致的方向性,一時無法言語,細紋光線打在鏡子上,是詩人與自己對飲,也是作者與讀者對飲。
「詩人看似在玩語言魔術,實際上,他的那種變化最後仍需回歸一種真實,否則,他放出去的語言之網收不回來,其寫作就可能因缺乏整體依據而顯得虛假。」(劉波,〈當代漢語詩歌的神秘魔方——余怒詩歌論〉)。
以此回看余怒的詩,所有的意象都是為了一個更大的場景、更大的整體而配置,意象各自散落,形成文字的邊界,但也因為意象其實於內在各自串聯,也才使得這個邊界線成形,免於分崩離析。余怒也曾發表以下的詩觀:
1.不言說。
因為一來,語言的自足性常常使作者的言說失效,語言排斥他的使用者;二來,對客觀世界的言說遮蔽了世界。因此我指呈現我之所見。讓『人化』(黑格爾)的世界恢復無言狀態。
2.基於以上原因,我讓語言自語。
余怒自己的〈詩觀十六條〉,也已經成為讀者、評論者賴以解讀余怒詩歌的重要關鍵。而根據這樣的詩觀,我們也更貼近上述詩歌所採用的組構方式,捨棄了順暢的、慣常的,語言被使用的方式,反而採用「讓語言自語」的方式,雖然使得余怒的詩乍看之下「一時無法言語」,但卻產生萬鈞的氣力。
4.結語
「沒有歧義,詩歌就會一覽無餘;沒有快感,詩歌就如同雞肋。」(沙馬、余怒:〈問與答〉)
初讀余怒,不免會被余怒詩歌的歧義性弄得天翻地覆,但慢慢熟悉了詩人內在思緒的奔馳方式之後,就能夠慢慢體會余怒所謂詩歌的快感,如何跟著文字奔馳,找到文字自己發聲的方式。本文藉著分析文字材料、材料性質,以及對於這些材料的組構方式,試圖一窺余怒所達到詩歌高度的萬分之一,並以「邊界」一詞來表達我對於余怒渾沌詩歌的整體感受。
「我願意在詩和非詩的分界點上寫作。」(余怒〈詩觀十六條)
以余怒自己的詩觀「非詩化」來看,如何以一種先鋒的姿態實驗詩歌的文字語言,並站在詩歌的分界點上,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邊界的姿態、一個守夜人的姿態。雖本文未能及於余怒近來的詩作《主與客》、《蝸牛》,以及其中所帶來更嶄新的文字展演,但也期能將《余怒詩選集》中的詩作呈現即使萬分之一。
◎作者簡介
余怒,詩人,1966年生,安徽安慶人。著有詩集《守夜人》《余怒詩選集》《余怒短詩選》《枝葉》《余怒吳橘詩合集》《現象研究》《飢餓之年》《個人史》《主與客》和長篇小說《恍惚公園》;曾獲第三屆或者詩歌獎、第二屆明天·額爾古納詩歌獎、第五屆紅岩文學獎·中國詩歌獎、2015年度十月詩歌獎等獎項。
-
美術設計:FB@Sorrow 沙若
圖片來源:FB@Sorrow 沙若
-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0.html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生活 #陌生化 #快感
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Sixmouths Sixsun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只反共 更要反中
圖上這幾句翻成英文一目了然的矛盾
卻總是有人愛自欺欺人
一直錯把臺灣當成小中國還沾沾自喜
這個情況真的很恐怖欸
臺灣人比起「反共」更應該「反中」
因為「反中」就包含「反共」
但「反中」還包含中華民國跟中國國民黨
雖然現在想要統一血洗臺灣的是中共
但在臺灣已經做過這件事的到底是誰呢?
就是很多華國子民熱愛的ROC跟KMT欸
他們早就武統過臺灣了 還被稱為「中華民國光復」
聽起來真的超諷刺欸
現在打壓臺灣獨立的是中共
但ROC跟KMT阻撓臺灣的時間更長久好嗎
長期洗腦教育 留下黨國遺毒 整天拖累臺灣
讓臺灣陷入被統一風險的 一直以來都是ROC跟KMT
KMT現在主張的「九二共識」號稱「一中各表」
但真正意義就是一個中國 沒什麼好各表的
當初海基會跟海協會根本沒達成共識
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一個中國
中華民國(國民黨)主張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說詞不完全相同 到底是哪來的共識?
在全世界都看得出來中國就是鄰國那位
且不可能是已滅亡的ROC的情況下
這樣就只是繼續把臺灣鎖進一中框架裡面
讓鄰國對於臺灣產生更多的遐想
但臺灣從來沒有想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好嗎
國共對臺灣的危害真的很大 但多數人只看得到共匪
卻長期忽視ROC跟KMT從沒打算讓你當臺灣人
只想讓你渾然不覺的當個中國人當得很開心
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國民黨儼然是共匪了
但中華民國的存在也一點都不合理
承認ROC就是已滅亡的中國到底是有多困難
當個已滅亡的中國人聽起來超尷尬欸
國共內戰 就是鄰國中國的內戰
是別人的內戰 不是我們自己的內戰好嗎
為什麼要讓國共內戰的續集存在於臺灣
臺灣至今仍無法獨立 最大的問題不是中共
而是大多數人還被ROC蒙蔽
比起中共 我真的更討厭ROC跟KMT
因為是後者先讓臺灣淪為現在這樣的處境
如果ROC跟KMT沒來 臺灣很可能早就獨立了
過去的中國超看輕臺灣 覺得臺灣只是個普通小島
根本就沒有臺灣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這回事
清國直接無視臺灣兩百年 最後十年左右才積極治理
日治時期 中國政治人物甚至支持過臺獨
(孫中山 蔣中正 毛澤東 之類的知名人物)
因為他們當時真的沒把臺灣當一回事
中華民國一心肖想反攻大陸 對臺灣超糟
現在中共不過就是貪圖臺灣戰略位置很好
終於把臺灣當一回事 才硬要找藉口統一
當然一部分也是基於硬要跟ROC搶領土的心態
臺灣跟中國開始牽扯關係 不過三百多年
臺灣真的沒有什麼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好嗎
之前偶然看到一張中華文化歷史系統圖
前面就是列舉那些中國各朝代
後面就列到中華民國十大建設
呃 這完全是錯把他國歷史當成本國歷史的負面教材
錯把別人的歷史當成自己的歷史 很荒謬
臺灣人真的很可憐 被迫失去自己的歷史
難怪以前學ROC的歷史經常很無感
今年看了臺灣獨曆之後 發現裡面有超多重要的歷史
根本沒出現在歷史課本上 ROC很認真隱藏黑歷史欸
很多更應該被臺灣人記得的人事物 竟然都沒寫進去
反而是殺人魔 至今還在被華國子民歌功頌德
不該刷存在感的人卻一直被刷存在感 超級瞎
-
開羅宣言說要把臺灣歸還中國 但當時日本還沒戰敗
根本沒參加開羅會議 不可能約定「臺灣主權歸屬」
雖然美國英國中國當時把共識昭告天下了
但無法確保後來各方會依照宣言履行共識
雖然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接受臺灣 的確是非法佔領
但未有任何一個同盟國表達過官方異議或疑慮
間接表明中華民國統治臺灣得到當時國際上的承認
不過國際承認是一回事 ROC非法是另一回事
不是國際間接承認就表示ROC的存在合理且正當
關於「臺灣主權未定論」
反對中華民國具備治理臺灣的合法性及正當性
認為臺灣澎湖僅是同盟國委託
中華民國政府「代管」的前日本領土
在日本放棄對臺灣主權之後
臺灣進入「主權未定」的狀態
《舊金山和約》及《中日和約》
內容只有日本放棄臺灣主權
沒說日本應該把臺灣還給誰
正因為如此 所以有了「臺灣主權未定論」的主張
美國杜魯門總統對中華民國政權很反感
認為他們是前所未見最腐敗的政府
就決定「不干涉臺灣事務、不給予軍事援助」
放任該政權在臺灣自生自滅
甚至聲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認為臺灣被中共解放是遲早的事
後面這些看了實在讓人很不爽
不過杜魯門對ROC的評價倒是很中肯
ROC到底怎麼好意思跟當時反共的西方國家
一起被當作自由陣營 也不想想他們是如何對待臺灣
臺灣當時毫無自由可言好嗎 蔣殺人魔真的很煩
雖然當時是出於美蘇冷戰而形成的局勢
因為蘇聯跟中國同屬共產陣營 關係變得很好
美國後來只好勉強支持ROC 不讓臺灣落入共產陣營
所以ROC就成為自由陣營的一員了 但聽起來超諷刺
-
推薦大家去看法律白話文運動出的
《中華民國斷交史》
一般國家只會有外交史 但ROC卻能有斷交史
看了大概會笑著笑著就哭了ㄏㄏ
而且應該會對臺灣的處境有更多的體悟吧
#中華民國斷交史 #法律白話文運動 #台灣獨立 #台灣 #中華民國 #中華台北 #台灣人 #中國人 #中國 #中共 #孫中山 #蔣中正 #毛澤東 #國共內戰 #開羅宣言 #舊金山和約 #中日和約 #台灣主權未定論 #奧會模式 #美國 #杜魯門 #蘇聯 #民主自由 #共產黨 #taiwan #china #chinesetaipei
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岩上阿青的文藝人生-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吾 ... 的推薦與評價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吾自生來不蔽體,摘下雲霓做僧衣。 ... <看更多>
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其他]有哪些角色的詩詞讓人印象深刻的- Palmar_Drama - MYPTT 的推薦與評價
非凡公子與生俱來人中首,唯吾與天同齊壽;雙腳踢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 ... 1樓 推blue1234: 活的我還沒試過呢! ... 我自生來不蔽體,摘下雲裳做僧衣。 ... <看更多>
我 自生 來 不 蔽 體 在 [心得] 霹靂儒家組織、團體總整理- 看板Palmar_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應該有板友發現了
沒有人物總整理
沒有人物總整理
沒有人物總整理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我有沒有漏掉一些人囧
霹靂的儒家向來是以組織的方式出現,
很少像佛家道家一樣有散修、先天存在,
所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會讓人漏掉很多自己出師的儒家角色..
佛家很好寫,反正名號詩號稱號跟佛沾的上邊的都算
道家也很好寫,怎樣抓都一大把
儒家...超難寫!超難寫!模稜兩可的一大堆!
所以以下以目前已出場的儒家組織為主,
若有漏掉任何小兵雜魚還煩請告知...
苦境
學海無涯
前任最高主事 諸葛神機
最高主事 太學主
教統 雅僧佛公子-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吾自生來不蔽體,摘下雲霓作僧衣。
禮部執令 刀筆刑儀太史侯-文章耀千古,道德宣乾坤,
天下滔滔論,為我儒者尊。
逸君辭
千羽寒
四儒官 笏少丞-正禮律,守一貫德仁。龍圖章,開百朝儒顯。
董孤筆,書千代丹心。太史典,錄萬世褒貶。
章少輔
筆少允
典少監
學員 楚狂歌
風雅頌
柳書言
杜君硯
樂部執令 月靈犀-雪堂紅萼向人愁,赤壁江深雨雪流,
天下悠悠兵馬裡,晚來煮酒上黃樓。
儒官 扶風
射部執令
風行百里東方羿
孤舟劍儒
御部執令 司徒偃
數部執令 饒悲風-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
書部執令 洋博士央森
學員 墨磨人-古今閑事一紙輕,漫草行書筆通神,
何得此心如硯薄,非人磨墨墨磨人。
柳曲折
古今一闕 祭酒童子
學生 天涯倦客慕歸心-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是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北窗伏龍曲懷觴-天涯無歲月,歧路有風塵,
百年渾似醉,是非一片雲。
留級生 玄無濤留萬年
退休老師 冕夫子
路人 秋水先生
隨口直斷一生懸命-機心爭似道心平,著眼閒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睡起今朝覺重生。
世外書香
儒教教主 隱丘聖夫子-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九代令公 廣文諸
風雅諸
聖賢諸
五儒生 八音才子南宮佈仁
上官知禮
長樂居士歐陽勝天-醉臥美人懷,醒嘗帝王宴,
談笑破千軍,腦智稱勝天。
十車書百里抱信-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骨董司徒守義-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
金銀錫銅鐵,件件都喜歡。
傳人 劍君十二恨-一恨才人無行、二恨紅顏薄命、
三恨江浪不息、四恨世態炎冷、
五恨月台易漏、六恨蘭葉多焦、
七恨河豚甚毒、八恨架花生刺、
九恨夏夜有蚊、十恨薜蘿藏虺、
十一恨未食敗果、
十二恨天下無敵!
路人 三教怪人聖不賢
儒教舊脈
儒教老 疾松夫子
儒教執 天卷無雙唐聖笈-卸卷完儒承萬典,從戎百賦立君風。
儒門天下
龍首 華麗無雙疏樓龍宿-華陽初上鴻門紅,
疏樓更迭,龍鱗不減風采;
紫金簫,白玉琴,宮燈夜明曇華正盛,
共飲逍遙一世悠然。
護法 穆仙鳳
應無憂
默言歆
武官 桐文劍儒-桐陰月簾棲鳳客,西風鳴人睡;
更翻淒涼樂府曲,醉裡挑燈,
臥劍人!到底意難遂。
蒙山飛燕
獨步尋花
文官 少陵御史
中書客
陸華娥
琨玉商
三監司 南風輕挽花伴月-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分爭辨訟,非禮不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夕陽湖映魚游水
九宵拔揚雁穿雲
-六庭館
儒門教母 秋庭午月楚君儀-四書五經入庭訓,儒行月令記燕居;
所謂禮儀者,學之端也。
-天章古聖閣
前任聖儒 百里雲生
聖儒 儒流座天章聖儒-千古傳薪火,儒輝點華光;
天章開至聖,葦冊百世堂。
文儒修 顏貫丘
武儒修 賀衛宇
仲裁 法朝官-天章傳至理,古聖映今賢。
三儒生 尊維生
虛靜生
禮道生
持劍武生 封淮雨
步微霜
飛雪白
-江東儒林
掌閣 羽文千釋易伯書-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三槐城
三儒輔 鶉衣陌上塵
點岳筆徐行
筆刀硯城冷非顏
三儒生 夏平陽
落秋心
妙丹手
武聯會儒門
長老 病梅先生-傲骨嶙峋,一片丹心;暗香遠送,百世流芳。
天朝署
署長 九錫君
總管 鳳昭容
監督生 白文泰
成員 洛陽丹客宋餘暉
君子聯盟
六大掌門 六君子(好像是六個人?)
門生 奚東城
至聖聯盟
三盟主 伊祁先生
賽文命
顧重陽
尊禮書院
夫子 樂仲道
孔魚丘
門生 龍沐聖(截顱)
志書
志賢
晏海城樓
主事 蘭藪宴風歌
共仰瞻風
首任風闕 潑墨山人
第二任風闕 皓眉仙藏
第三任風闕 玄祿貂冠襲九鼎
第四任風闕 天仰后無封-德海茫茫,到無邊無岸,觀於天,天高在上;
飆風發發,正可危可懼,徯吾后,后來其穌。
第二主事 韶言大雅思無邪-瞻卬昊天,有嘒其星,大夫君子,昭假無贏,
大何近止,無棄爾成,何求為我,以戾庶正。
第三主事 警世寒鐘亮如霆-寒鐘自有山濤聲,警世渾似怒雷霆,
不向人間姑息語,敢作九州震聾聽。
執道令使 沐賢風
成員 修峰劍履行-道海無涯,無輩期負完人骨。
德山有本,蒼生共仰君子風。
道山古德顏-同上
丹青元鶴舞
空宿泊含虛
祝華岳
守墓人 大風鑑-蚕頭燕額是青龍,兩筆交加朱雀凶,
玄武怕他枯筆斷,勾陳回筆怕乾宮。
螣邪草筆重重帶,白虎原來坤位逢,
六神占運玄有數,禍福靈通載無窮。
散儒
海枯石沉憂患深-生於憂患,老於淡薄,
病於痴迷,死於安樂。
合與眾業苦,六凡寓諸惡。
封川硯莫何-竹杖芒鞋輕勝馬,不聞誰道怕江湖。
大隻魚靖滄浪-風橫萬里狼煙,塵囂怒捲,世路茫然。
終歸古道沉眠,雲波浩瀚,洗越蒼天。
流川飄渺-流川水,飄渺刀,十方情,十全義
秋水滎滎,刀芒亦熒熒。
腐儒文不通
大餅前世文淵先生
酸儒太瘦生-平生識字憂患始,落拓倉皇早自知,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書。
雲州大儒俠史艷文
集境
-暫缺
滅境
儒教
六聖子
邪儒宗
邪說淪語-忠義蕩然,儒溺千古。
道境
-暫缺
註1:汗青編的色彩真的太雜,誰是儒誰是道我真的搞不清楚,暫不列入,有賴板友補充
註2:龠勝明巒更是亂七八糟,一個人就同時有儒道佛,來亂的喔
註3:合修會是三教共修,沒有明確分職,暫不列入
註4:滅境"儒聖"是佛教
註5:並非"文生"就是儒家,所以很多小雜魚可以放掉
整理到最後會發現幾件事
1.儒家角色詩號不多
不知道是不好寫還是怎樣,總之跟佛道比起來真的很少
2.儒家都是以組織方式出現,
而且組織分工嚴謹,各有各的職位,
這也是我在考慮要不要把汗青編列入的原因
3.儒家散修很少,除了四鋒外都是雜魚
只能說霹靂儒家算是小眾吧,不是被滅就是被打壓就是被共修..
儒門神兵已經夠少了,還會被人家撿去當劍陣..
其實可以整理的東西有很多,
因為霹靂的組織團體常常都是這個劇集出兩隻、下個劇集出兩隻、過五個劇集再出兩隻
如果能夠有篇文章把所有成套的團體\武學\兵器等等通通做個歸納,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前篇文章有提過,編劇很努力在把一些舊設定補完,
這是好事,
但是要編得合理、牛頭就要對牛尾巴,
這樣戲迷看戲也有動力,也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像是觀心六隱到底有誰啦、忠烈王府留名者總共有誰啦..之類的
等有空我再總整理吧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86.39
連是不是都很難判斷XD
但是佛家更麻煩,人超多..
※ 編輯: skyjazz 來自: 1.34.86.39 (10/07 21:10)
腐儒文不通,他的劇情還算不錯!
※ 編輯: skyjazz 來自: 1.34.86.39 (10/08 12:22)
※ 編輯: skyjazz 來自: 1.34.86.39 (10/08 12: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