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數典忘祖(李怡)
冬至,是華人「冬大過年」的家人團聚日子,明天的平安夜是西方人的家人團聚日子。從古到今,東方西方,都重視家庭,儘管破碎家庭、不幸家庭常令人嘆息,但嘆息中正含有對家庭價值的珍視。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位。
家,不是房屋,而是父母子女所形成的聯結。抗戰後期我從淪陷區逃難到後方,難民群儘管都流離「失所」,但家人還扶老攜幼、拖家帶小地維繫在一起。那時候沿途有住家願意收留難民暫住。有一副對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國是破了,但家仍然在,而且處處有家。
《孟子.離婁》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民為本、家為本,有家才有國。當然,有「身」才有家,因此《大學》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順序與邏輯。
中國專制主義長達二千多年。專制帝王雖然世襲和享有絕對權力,但有兩樣傳統一直維持着對帝王的制約,一是敬天,一是敬祖。
從公元前1100多年的周朝以來,就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儀式。秦建立專制王朝的壽命很短,秦以後的西漢,由董仲舒提出「尊君」以鞏固王朝統治,他雖主張「抑民而尊君」,卻也提出「抑君而尊天」,也就是說,在君主的絕對權力之上,還有「天」在監察着「君」。所以皇帝稱「天子」,要定期祭天,若遇天災要視為「天譴」,皇帝往往要下「罪己詔」以改善施政。
帝王時代的尊天,一直延續到清末,北京仍然保有祭天的天壇舊址。
尊天,實際上也是基於要善待人民。唐代醫神孫思邈說:「善言天者,必驗於人;善言人者,必本於天。」意思是:善於講天道的,必須應驗於人,善於講人的,必須本着天道。
中國的另一傳統是敬祖。祭天是帝王的事,但祭祖就是平常百姓的事。自周朝宗法制以來,「孝」就是宗法制的重要部份,「以孝治天下」是古代帝王治國的基本思想。
在忠孝難兩全的情況下,是孝大於忠。戰國郭店楚墓的竹簡《六德》上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為了父親,可以拒絕君主,但是不能夠為了君主去拒絕父親。孔子認為父親兒子觸犯國法 ,必須子為父隱,父為子隱。不能舉報。
楚國的伍子胥因父親和兄長遭讒害,被楚平王所殺,他逃往吳國,被重用,其後率吳國軍隊攻入楚國都城,為報父兄之仇,他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這樁復仇故事,先秦史籍如《左傳》、《國語》等都加以讚美,《史記》的司馬遷稱他做「烈丈夫」。 有這種孝大於忠的民眾精神氣質,在司法不公的社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惡政。
在無神論的專權政治橫掃中華大地後,敬天、敬祖的傳統已不復存在。在人定勝天和國家主義的思想治下,中國不斷戰天鬥地,為實現「高峽出平湖」而破壞水土,包括建三峽工程。近十多年不斷出現地震,不知是否與改變地貌的「與天鬥」有關。
由家庭觀念而延伸的敬親敬祖傳統,也被「沒有國,哪有家」,和「不愛爸爸,不愛媽媽,只愛國家」的統治思想消滅了。只要看每年春運的人次有十幾二十億,就知道「有了國,沒有家」已經是普遍現象。
敬天、敬祖這兩個傳統的消失意味着甚麼?意味着絕對權力沒有了最起碼的制衡。沒有對天的畏懼就無法無天;沒有對父母對祖先的敬重,社會就只有赤裸裸的權力崇拜,即使父母過去被鬥死,即使為了權力要舉報父母,在黨大於國、國大於家的觀念指導下,就甚麼都做得出來。敬天、敬祖是中國的典與祖,拋棄了就是數典忘祖。
戰國滅國順序 在 食物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山河對弈】全新限時主題活動開啟‼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新食魂「楚夷花糕」(CV劉明月)、「西鳳酒」(CV郭浩然)、石子饃(CV音匣老鬼)登場!
✅【對弈山河】全新語音長篇活動劇情限時開啟!
<第一期>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第二期>2020年11月26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背景地域:戰國時期
出場角色:空桑少主、西鳳酒(CV郭浩然)、楚夷花糕(CV劉明月)、石子饃(CV音匣老鬼)、鍋包肉(CV輕薄的假相)
友情客串:魏國大夫(CV陳柳)、公孫謀士(CV孫路路)、鬼谷先生(CV李昊甲)、秦太子(CV谷江山)、秦軍副將(CV亞捷)、舜帝(CV楊凱祺)、湘妃(CV趙熠彤)、鄰家小妹(CV錢琛)等
劇情簡介:少主一行受神秘竹簡指引,決定回到戰國時期保護擁有神州靈物的魏國大夫,不料卻遭遇了擁有神秘力量的他國主帥!在這天地為棋盤的山河局中,孰為棋士,孰為子……
獎勵內容:首通活動劇情關卡可獲得活動貨幣「青銅馬」,通關全部活動關卡可以獲得專屬徽章「青史外」。
溫馨提示:活動期間,觀看過的活動劇情故事會永久收納於圖鑑故事中。
✅【活動商店】收集活動貨幣「青銅馬」抽取豐厚好禮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參與活動將有機率掉落活動貨幣「青銅馬」,可用於在活動商店抽取「魂芯」、「天工石」、「膳具碎片·御」、「音樂券」、新食魂專屬頭像、頭像框及互動家具等豐厚獎勵!
溫馨提示:活動商店共有8組獎勵,首組獎勵默認開啟,抽出指定獎勵即可依次解鎖下一組獎勵。最後一組獎池在獎品全部抽出後可進行刷新。
✅【凌雲之禮】每日登錄領好禮,專屬徽章「志萬里」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每日登錄遊戲即可領取獎勵,累計登錄3日能獲得活動專屬勳章,更有魂芯好禮相送!
✅【方圓局】「楚夷花糕」限時活動召喚陣開啟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方圓局」活動召喚陣開啟,御品食魂「楚夷花糕」、尚品食魂「石子饃」召喚機率限時提升!其中「石子饃」占尚品食魂總機率的25%;「楚夷花糕」召喚機率占御品食魂總機率的50%!
溫馨提示:「楚夷花糕」僅可在「方圓局」中進行召喚,新食魂為限時加入活動召喚陣,活動結束後暫從召喚陣離開,將在後續版本陸續進入常駐召喚陣。
✅【岐鳳鳴】「西鳳酒」限時活動召喚陣開啟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岐鳳鳴」活動召喚陣開啟,御品食魂「西鳳酒」、尚品食魂「石子饃」召喚機率限時提升!其中「石子饃」占尚品食魂總機率的25%;「西鳳酒」召喚機率占御品食魂總機率的50%!
溫馨提示:「西鳳酒」僅可在「岐鳳鳴」中進行召喚,新食魂為限時加入活動召喚陣,活動結束後暫從召喚陣離開,將在後續版本陸續進入常駐召喚陣。
✅【召喚福利】活動召喚達指定次數,自選新活動御品食魂!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活動期間在「方圓局」及「岐鳳鳴」兩個活動召喚陣中,累計活動召喚次數共達到240次時,可自選獲得御品食魂「楚夷花糕」或「西鳳酒」其中之一!
溫馨提示:在「方圓局」及「岐鳳鳴」中進行召喚均可以累計入活動召喚次數,本活動僅可參與一次。
✅【縱橫河山】黑白局中爭天下,圍棋陣營戰活動開啟!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每位少主將根據在棋盒中拿到的棋子,分別加入到黑方或白方陣營之中。雙方陣營均可通過【占奪】為己方陣營在棋盤上落子,棋盤上棋子數量率先達到150個的一方獲得最終勝利。局勢瞬息萬變,少主可靈活選擇【占奪】的點,為己方陣營建立優勢
獎勵內容:在棋盤上完成【占奪】,為己方陣營獲取棋力同時也將掉落活動貨幣「青銅馬」。參與活動更有限定名片背景「湮滅之局」,限定徽章「黑白弈」等豐厚獎勵相贈!
溫馨提示:具體活動玩法規則請以遊戲內說明為準。
✅【百步穿楊】累計儲值活動開啟,「鍋包肉」專屬時裝「飛虎戮風」限時登場!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活動期間進行儲值或購買禮包、月卡等即可獲得積分,積分達到指定數量即可領取「魂芯」、「天工石」等豐富獎勵,還可獲得「鍋包肉」專屬時裝「飛虎戮風」!
溫馨提示:新時裝「飛虎戮風」為本限時累儲活動贈送獎勵,活動結束後暫無獲取途徑。
✅【投壺驍傑】投壺趣味玩法限時開啟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在規定時間內,長按屏幕可進行蓄力,蓄力越久投擲箭矢的距離越遠。將10支箭矢投擲到遠近不同的器皿中即可獲得分數,分數越高則獲得的獎勵越豐厚。
✅【六合風雲】活動新品家具登場,宮闕套裝限時祈福!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活動期間,少主在活動巧聖閣中消耗「天工石」進行祈福,即可獲取新品宮闕主題家具。
溫馨提示:本期家具祈福保底機制依舊生效。
✅【家具兌換商店】楊枝甘露的家具兌換商店再次開張!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9日23:59
活動說明:活動期間參與「巧聖閣」祈福,每祈福1次即可獲取1家具活動積分,積分可用來跟楊枝甘露兌換相應御品家具。
✅【爐火純青】一展廚藝爭高下!全新實時競技活動首次開啟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19日05:00至2020年12月2日23:59
活動說明:【爐火純青】實時廚藝競技大賽首次開放體驗,後續會根據各方反饋進行優化調整,具體規則見以下內容詳情。
結算時間:12月3日5:00
匹配時間:活動期間每天12:00-14:00和19:00-21:00為匹配時間。匹配時間內,少主可通過隨機匹配對手的形式參與爐火純青比賽。
匹配範圍:少主們在進行匹配時候,系統會優先匹配與自身評價段位相近的對手。
段位分布:本次比賽一共分為六個大評價段位,每個大段位分為若干個小階段。
從高到低排列如下:
塑千形:最高段位,只計算累計的評價點數量。
調百味:分為初、中、高、精、極五個小階段。
巧烹制:分為初、中、高、精、極五個小階段。
切花刀:分為初、中、高、精四個小階段。
大翻勺:分為初、中、高三個小階段。
握刀法:分為初、中、高三個小階段。
比賽規則:匹配對手成功後,根據雙方當前的段位,比賽方式會有所不同
1.段位處於握刀法和大翻勺的少主,在選擇出手順序後,能夠自由選擇參加比賽的食魂,沒有任何限制。
2.段位處於切花刀和巧烹制的少主,在選擇出手順序後,需要進行四輪選擇食魂操作後進行比賽。
3.段位處於調百味和塑千形的少主,在選擇出手順序和選擇比賽中雙方禁止使用的食魂後,方可進行選擇食魂操作。
參賽獎勵:在比賽中獲勝的一方,能夠獲得1點評價點,失敗的一方將減少1點評價點。
比賽勝利和失敗都能夠獲得「鮮汁壺」獎勵,但失敗只能獲得一半。「鮮汁壺」可用於在【爐火膳堂】中兌換相應的獎勵。
每周能夠獲得的「鮮汁壺」數量上限與上周的段位有關,詳情如下:
握刀法:500
大翻勺:800
切花刀:1200
巧烹制:1600
調百味:2000
塑千形:2500
結算:本次活動結束後即會進行一次結算,結算時根據少主當前的評價段位,通過郵件發放對應的段位獎勵。
食物語 #美食擬人 #食魂 #對弈山河
⋄遊戲下載▸https://e.movergames.com/XD02h
⋄官方網站▸https://e.movergames.com/AV12f
⋄玩家交流▸https://e.movergames.com/Zi6aG
⋄二創交流▸https://e.movergames.com/jZ7aH
戰國滅國順序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星堆遺址」是夏朝的首都嗎?怎麼判斷「三星堆遺址」的來歷?|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夏朝一直都是人們很關心的一個朝代,如果能夠探明這個朝代的一些詳細信息,將會對人們研究古代歷史,又多一些資料。儘管人們常說夏商周,但是對於夏朝的瞭解卻始終非常少,原因之一就是文字,甲骨文其實並非是最早的文字,在此之前還有其他文字,但是現如今卻解讀不出來到底是什麼意思,因此對於夏朝的瞭解,就更少了。而現在有兩個地方,在「夏朝首都」上面引起了爭議,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夏都?
《國語·周語下》記載:「昔伊洛竭而夏亡。」又《竹書紀年》說,後桀伐岷山得二女而棄其元妃於洛。這兩條材料都明確地指出了夏都存在的地理空間。准此,則目前最有可能被確定為夏都的地方當有兩個:一是二里頭遺址所在地洛陽,二是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顯然,把夏都確定在洛陽或者廣漢,形成的夏史體系會完全不同。確定在洛陽,符合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確定在廣漢,則將顛覆大部分人的傳統認知。那麼,洛陽和廣漢,究竟哪一個才是真夏都呢?
在《二里頭文化與尋找夏朝無關!打破〈史記〉的歷史年代框架才是出路》這篇文章中,筆者談到了二里頭遺址不會是夏都的三條依據:第一,二里頭遺址所在地伊洛地區是文獻中的斟尋,斟尋為夏人氏族名稱,其居地並非王都。第二,如果要確定斟尋為王都,則《竹書紀年》「太康居斟尋」一句無法在二里頭遺址落實。第三,如果確定二里頭為王都,則在學術界主流意見把偃師商城視為湯都的情況下,無法形成自洽的邏輯。
既然二里頭不能是夏都,那麼,三星堆的夏都身份是否就可以確定下來呢?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下面,本文就在《夏與商周並行論》中提出的「夏分三段」之說的基礎上來談一談三星堆的夏都名號問題,請各位批評。
一、空桑
根據「夏分三段」的觀點,三星堆文化屬於虞夏聯盟政權的王都,為后羿所滅。《左傳》襄公四年,魏莊子諫晉侯言及」后羿代夏「之事時說: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此「窮石」一名,亦見於《離騷》,而研究夏都者皆不言及。實際上,窮石就是《呂氏春秋》、《歸藏》裡提到的「空桑」,在《左傳》、《帝王世紀》等文獻則稱「窮桑」,而《華陽國志》則記作「瞿上」,其音可比較今山南藏語的Khyung tshang,意思為神鳥之居。這些內容,筆者在《神鳥崇拜與空桑傳說》中已作論述,可以參閱。
二、雒城
在《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這篇文章中,筆者曾指出,khyung tshang是古代戎族對三星堆大城的稱呼,而與翟人有淵源的今彝語支族群則稱此神鳥之城為lo33 zi21,漢語直譯即為「雒邑」或「老丘」。三星堆遺址所在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從民族語言來看,「雒城」一詞是漢語和古代彝語的混合詞,其義為「城市」。如果考慮到彝族複雜的形成過程(另文說),實際上「雒城」一名也可以用形成彝族底層的百濮語言來讀,其義仍然為神鳥之居。換言之,「雒城」和「空桑」二詞雖語源不同,但語義相同。
從考古材料來看,漢語的「雒城」一名在西漢時期即已存在。1997年,廣漢市小漢鎮村民唐興鳳在石亭江河灘發現一件鐵質橋墩,上鑄銘文十六字:「廣漢郡雒江橋敦,重卌五石,太始元年造。」太始元年即公元前96年。1983年底至1984年元月,廣漢縣南門外導航站在修建圍牆時發現一批漢磚,磚上也鑄有「雒城」和「雒官城墼」等銘文。
從文獻資料來看,三星堆地區的「洛」字在《山海經》中就已經有了記錄。如《中次九經》說:岷江之首,曰女幾之山。……洛水出焉,東注於江。
洛水,亦作雒水。《漢書·地理志上》廣漢郡雒縣下條說:「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有工官。莽曰吾雒。」雒水即今石亭江,與湔水、綿水同為沱江三大主源之一。
湔水,即今流經三星堆遺址旁的鴨子河,古稱雁江。伊、雁二字上古音為鄰紐旁對轉,音本相近。因此,《國語》裡的伊水完全可視為今三星堆遺址旁鴨子河的古稱。
三、陽城
《竹書紀年》和《世本》均有「禹都陽城」之說,說者多有據告成鎮出土的屬於戰國時代的「陽城倉器」陶器而定大禹時期的陽城為王城崗遺址。王城崗遺址為龍山文化晚期的文化。如果按《史記》體系理解,從龍山文化晚期到戰國時期跨越了1500年,這相當於說一個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要靠一個當今21世紀的器物來驗明正身,顯然其可信度非常有限。
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系列文章中,筆者曾說明三星堆文化具有鮮明的太陽崇拜特色,夏人王族自稱為「太陽家族」,並說明瞭夏人王族自稱在其延續文化中留下的歷史痕跡。據此可以推斷,陽城之名必當為「太陽之城」的簡稱,其名稱由來當與「太陽家族」有關。
四、歷史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視野中的夏都輔證材料
三星堆遺址之為夏都,這還可以從多個角度的資料來進行輔助說明。
(一)從地理空間角度看
筆者在《夏代末年的岷山地震與大禹治水的傳說》一文中已經指出,所謂的伊洛竭是由岷山地震引起山陵崩陷形成堰塞而阻斷水流所致。及堰塞崩決而後,洪水出現,於是始有大禹治水之事。從地理空間來看,三星堆地區發生這類自然災害事件的可能性要比二里頭一帶要大得多。並且,把大禹治水事件放在岷江流域來進行解釋,也更加具有可信度。
(二)從歷史地理角度看
歷史事件的展開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都存在於一定的地理空間,但古代族群常存在遷移的情況,因此,在歷史研究中若能捕捉包含在地名中的民族、歷史、語言、地理信息,即能為研究結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下面,我們就此略作闡述。
1、 帝杼遷老丘:「成都」名稱之由來
三星堆文明毀滅後,成都西郊的金沙文化興起。金沙文化具有鮮明的繼承三星堆的特徵,這一點為從事三星堆研究者所熟知。筆者在《金沙文明解碼》中提到:金沙文明崛起的這一歷史事件,在《竹書紀年》中被稱為「夏啟殺益」,在《左傳》中被稱為「後杼復國」。
《竹書紀年》記載,帝杼曾以老丘為都。准此,則老丘必當指古代成都。那麼,老丘一名和成都的名稱會有關係嗎?
從考古材料來看,漢字的「成都」一名最早見於戰國時期,而其更早的名稱則為單稱「成」。1985年,沈仲常與黃家祥二位學者聯名在《四川文物》發表《從出土的戰國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來》,從先秦時期漆器銘文的演變順序「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等對此進行了說明。
如上所說,帝杼之都「老丘」一名用彝語支語言來讀即lo33 zi21,意為「城市」。在古代漢語文獻中,「成」與「城」通用存在大量的例子,如《左傳》文公十一年「齊王子成父」之「成父」,《管子·小匡》、《呂氏春秋·勿躬》、《魯世家》等並作「城父」。又比如《論語·顏淵》中的「棘子成曰」,劉寶楠正義:「皇本‘成’作‘城’。」因此,考慮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的關係,我們有理由推斷,古蜀人用漢語裡表示城市義的」成「字來記錄自己的居地,其實對應的就是「lo33 zi21」這個詞。
2、 彝族始源地洛尼山之謎
彝族典籍《洪水氾濫》、《洪水與篤米》、《西南彝志》等記載,彝族各支系的共同祖先阿普篤慕在洪水時期避居洛尼山。洛尼山,一般認為就在今雲南東北的昭通境內。《大定府志》卷47《水西安氏本末》云:
有曰祝明者,居堂琅山中,以伐山通道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曰「羅邑」;又其山為「羅邑山」。夷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這裡的朱明,即篤慕,意為君長。「羅邑」一詞,有的學者也譯作洛邑、洛宜、洛尼等,其原語即lo33 zi21。在《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中,我們已經指出,形成當今彝族的重要源頭——昆明人與三星堆古族有密切關係,而彝族支系均以洛尼山為祖源地,這就說明《大定府志》的「羅邑」一詞與廣漢古稱「雒城」和成都古稱「成」是一脈相承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昭通地區古稱「朱提」,這與《華陽國志》記載的杜宇娶朱提梁氏女利的記載暗合。此外,昭通地區及其周邊還出產一種含高放射性成因鉛的特殊銅礦。據金正耀教授研究,廣漢三星堆、新乾大洋洲、漢中成洋地區以及殷墟的早期青銅器都有大量使用這種特殊礦。這些材料無疑都是值得先秦史、民族史研究者重視的。
3、蜀王南遷與古代越南史上的「螺城」
秦滅蜀後,蜀王后裔中的一支曾南下交趾(今越南北部),建了越南歷史上的蜀朝,文獻稱其王為安陽王蜀泮。《水經注》卷37引《交州外域記》雲: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為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多為雒將,雒將銅印青綬。後,蜀王子將兵三萬來討雒王、雒侯,服諸雒將,蜀王子因稱為安陽王。
又越南歷史學家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云:安陽王,姓蜀,諱泮,巴蜀人也。在位五十年,都封溪,今古螺城是也。甲辰元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王既並文郎國,改國號曰甌貉國。初,王屢興兵攻雄王。雄王兵強將勇,王屢敗。雄王謂王曰:「我有神力,蜀不畏乎!」遂廢武備而不修,需酒食以為樂。蜀軍逼近,猶沈醉未醒,乃吐血墮井薨,其眾倒戈降蜀。王於是築城於越裳,廣千丈,盤旋如螺形,故號螺城。又名思龍城,唐人呼曰崑崙城,謂其城最高也。
古代越南的蜀朝稱其都邑為「螺城」,螺字古音與「雒」亦頗相近。另從考古文化來看,越南地區也曾出土與三星堆文化類似的玉璋、玉瑗、玉璧、玉戈等器物。關於古代蜀地文化與越南文化之間的關流關係,張弘、彭長林、雷雨等學者均有涉及,可以參閱。
1936年,越南北部的清化(Thanh Hoa)還曾發現金印一方,印銘為「晉歸義叟王」,這些材料都無疑證明蜀王南遷為可信的事實,並進一步證明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的「雒城」一名來源非常古老。
五、總結
綜上所述,由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的古稱「雒城」到成都的古稱「成」,再到彝族祖源地的「洛尼山」、越南蜀王朝王都的「螺城」,諸名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這些材料充分說明:三星堆遺址是我們真正要尋找的夏都。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戰國滅國順序 在 知史-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戰國 末,秦國已依次滅了韓、趙、魏三國,接著便是楚國。公元前299年,秦國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楚懷王不聽屈原等臣子 ... ... <看更多>
戰國滅國順序 在 秦滅六國一共花了九年,為何滅這一個國家就花了七年? 的推薦與評價
秦滅六國,王翦一人獨滅五國,功高震主的他下場如何? · 秦楚决战!嬴政的最后一个强劲对手【信息素战史】 · 戰國本來有八雄?因國力太強被七國反復圍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