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外的對談】跑在山徑裡野味山羊,子暘
#No18百岳夥伴
因為想要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於是他離開了每天與板手、機油為伍的生活,投入了與自然環境有關的戶外用品產業,延續著他喜愛戶外的興趣與生活...
看完整故事👉👉 https://learn.100mountain.com/?p=11201
【山之外的對談:主筆 任希仁】
100mountain 高雄總店夥伴之一,熱愛慢跑,三鐵愛好者,騎上單車進行城市漫遊,旅行是一生志業,登上山頂只為了看看風景。
【山之外的對談】
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一個單元,一起來發現百岳夥伴那些工作以外的日常。
#山之外的對談
#百岳戶外學院
#戶外店員日常
#你不知道的戶外員工的另外一面
#百岳台北旗艦館
#漫行百岳
#100mountain
#子暘
#子羊
戶外用品 產業 在 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拓展台南農產、商圈、伴手禮及觀光工廠行銷通路,於9月3日至6日在南紡世貿展覽中心舉辦「台南品味週」,包括茶、酒、咖啡美食、戶外休閒及汽車重機等展覽,並由經發局及農業局分別設立主題館,展售18家在地名店及12家農會優質產品,台南市長黃偉哲、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王開玹、經發局長陳凱凌、農業局副局長陳仲杰、市議員郭鴻儀、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與各協會代表、駐台代表、廠商代表等於3日下午出席開幕,歡迎民眾把握良機,來趟「台南品味週」一次買足各式台南好物,超值便利又能抽大獎。
邁入第三屆的「2021台南品味週」為五展合一,包括「台南國際頂級酒展」、「台南國際咖啡美食展」、「台灣茶產業博覽會」、「台南戶外用品展」及「台南汽車重機大展」,共150家廠商,420格攤位,為台南最大規模消費性展覽,並配合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為振興台南產業經濟,經發局主題館邀集18家台南商圈、伴手禮及觀光工廠業者參展,包括橡實堤岸、幸福千千歲、台灣黃金蕎麥、台南手指泡芙、佛都愛玉、田野滴雞精、禾記嫩骨飯、周氏泡菜、貫金食品、滿意阿滿姨、沐爾(水星農場)、麻善橋、品皇咖啡、艾緹咖啡、林家碗開富粿、瓜瓜園、台灣菸酒隆田酒廠及國王家族羽絨服飾觀光工廠等,產品相當多元,一一滿足消費者喜好。
農業局主題館邀請12家農會展售優質農特產品,包含玉井、七股、新市、柳營、麻豆、鹽水、六甲、新化、西港、歸仁、山上及台南地區農會,行銷芒果、虱目魚罐頭、紅蔥酥油、毛豆、牛奶、柚子、日曬意麵、台南越光米、胡麻、鳳梨、綠竹筍、洛神花等相關製品,品項十分豐富,現場亦提供「台南禮好」手冊供民眾參閱選購台南好禮。
目前2021台南購物節已經開跑,消費滿百就有機會抽中大獎,只需憑110年8月23日至111年2月10日間營業稅設籍於台南店家所開立的發票,或於台南好物與台南便利送網站上消費(系統自動發送序號,單筆消費最多可獲100組抽獎序號),憑發票或序號可至2021台南購物節活動官網(https://tainanshopping.tw/)登錄抽獎,大獎包括3房美宅、油電混合車、電動機車等,市長黃偉哲熱情歡迎全國朋友來台南消費超值又好康。
戶外用品 產業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Martech
【ID、ID,還是ID】
本週前三則都是跟ID有關的新聞,也就是關於廠商怎麼運用你我在網路上的足跡找到我們。
說來有點像廢話,利用我們在網路上的足跡,就已經知道是我們的足跡了,為何還需要知道找到我們?
前幾期提過,由於谷歌與蘋果兩大陣營對隱私權的支援持續強化,品牌廣告商要保有原來的消費者資訊,難度大幅提高。即使有替代方案,但相較原案也是又貴又難用(費用與技術門檻均高)。
這三篇就是超大、大與中型企業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搜集消費者資訊的過程。
WPP 廣告集團退出臉書的廣告代理商審查業務。臉書廣告費用是以十億美元起跳的業務,放在任何一個規模的公司都不是小生意,為什麼已經連續擔任多年廣告代理業務的WPP集團要放棄呢?
據媒體報導,有可能是因為臉書的監測與補償措施十分嚴格。大家知道網路廣告告買有許多假流量風險,也衍生出一票監測廣告量的產業。一般公司可能會任監測公司與大廣告集團說了算,但臉書這種等級的公司必然有自己超越監測的能力。而對WPP集團來説,應對監測也不是問題。
那為什麼會因此退出審查呢?我推測跟成本不可控制有關。
因為被監測到了後要補償,假設補償是要買其他廣告補滿流量,那就代表成本的增加,也就是利潤的降低。
一個營業額確定,但是成本不可控制,利潤風險難以管控的生意。對股東來說實在難以交代,不如放著冷一冷。
那為什麼電通等其他集團還持續參與審查呢?對新業務與既有業務的差異態度。對電通等集團而言,拿下臉書是拿下新增的業務,而對WPP集團則是維持既有業務。所以一個退出,一些繼續。
第二個新聞是NBCUniversal 也就是旗下有環球影城的公司,新聘數據長。數據長的背景不是分析公司,不是硬體公司,而是電通集團。任務不是更好的預測、更多的機器學習,而是資料的收集、儲存、匹配。
關鍵在匹配,也就是把消費者在網路上不同來源的足跡拼湊在一起壹起,知道昨天去看環球影城網站但沒有登錄的你,就是今天看到功夫熊貓片段停下來的你。
NBCUniversal再根據匹配拼湊出來的資訊,對你投放廣告或者產生適合的產品。
而這工作的難度是需要外找一個來自廣告界的數據長,可見一般。
第三個則是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 ,顧客數據平台)領域迎來第三個獨角獸企業,Amperity。
Amperity 擁有ID 比對的專利,專長是節省40%的費用,幫助業主多收集144% 的消費者ID資料,用以進行標籤整理與模型預測分類等工作。
客戶包含GNC、brooks 與一些戶外用品品牌等。據傳董事會成員包含星巴克。
相較於台灣甚至中國的顧客數據平台,通常強調模型預測與行銷自動化等『看得見』的功能,國外業者則強調在ID收集匹配的能力。由臉書與NBCUniversal 的動作來看,我們可以想像其原因(比對能力越強越快,就能越迅速完整的收集到消費者資訊,用系統快速做出對應行為。)
.
本週最後一則新聞則是電子商務領域的新星,Fabric,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種子輪、A輪到B輪。而且B輪的投資費用上億美元,估值據聞到達8.3億美元(相較於顧客數據平台才第三個估值十億美元的難做生意)
Fabric號稱自己是無頭電商(headless),我們可以想像成是前端怎麼接都可以的電商後台。
目前不管是Amazon或者Shopify 都是全套型服務,但當電商業務持續發展,品牌業者不會只拘泥於自有網站或者是綜合電商等等,無頭式電商就會像網路電商業務的大型後勤,市場增長速度是可以想像的。也難怪估值可以持續翻倍。
....
本週收集資料過程,看到好幾份Martech 週報與月報,國內外都有,但都寫不久就沒有持續了。而默默的,拖稿中我也寫到了第四期,希望至少能夠持續寫十期,而未來至少能寫滿一年以上。
有看到這邊的請轉發按讚或到留言拍手吧~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