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政部因應營造業缺工,擬於月底的勞動部諮詢會議中提案,建議有條件開放一般住宅、商辦大樓建案進用移工。內政部花敬群次長更於21日表示 #招募移工 可緩解缺工問題並降低營造成本,避免房價上升壓力。這番言論也讓高居不下的房價,再度成為熱議的話題。
高房價是台灣亟待處理的社會問題,帶給人民生活負擔,而青年族群更是備感壓力。花次長的言論,不僅搞錯了房屋造價成本與實際市場價格之間的關聯,是否也忘記自己做為執政者應盡的責任?
回顧內政部針對高房價所提出的因應政策,第9屆國會於2019年通過的「實價登錄2.0」,原先眾所期待的揭露門牌以及預售屋即時登錄都未被納入,導致該次修法被譏為「實價登錄0.5」。
面對眾人質疑為何沒有接露門牌等資訊,內政部回應是為了尊重買賣方的#隱私權。但怪異的是,同樣注重隱私權,且將房價資訊精準至門牌的美國、英國、香港,為何就沒有這個問題?
內政部聲稱實價登錄可以遏止炒房,並助於抑制房價,但截至第10屆國會第1會期,政府遲遲無法提出新的草案。到了第2會期,也未見執政黨或內政部將相關修法列為優先法案。實在令人好奇,這部草案到底還要等多久?而蔡英文總統對居住正義的理想,整個執政團隊裡有多少人還記得?
時代力量長期關注居住正義,本黨先前即主張 #囤房稅 是有效抑制房價的具體辦法。而在第10屆第2會期,本黨立法院黨團也將把《平均地權條例》、《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地政士法》等法案列為優先法案,希望落實房地交易透明化,遏止炒房行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的網紅新竹市議員林彥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5-22 公道三沒公道?被拆遷戶抗議市府欺騙不講理。 如果有政府以建設之名要拆你家的房子,結果你自己要多出 70 到 120 萬才夠重建房屋,甚至蓋房子的期間,還要你帶著一家老小到外面租房子。如果是你,可以接受嗎? 新竹市公道三新闢道路案,預計徵收 78 戶民宅。目前已經走到...
房屋造價成本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昨天蘋果日報記者訪問我對建築業開放外勞對房價的影響,我的回應如下報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進一步補充說明如下。
房價高漲主要是市場機制失靈,資訊不透明,雖然房市供過於求,空餘屋充斥,但房價卻仍居高不下;再加上政府雖嚴懲囤積口罩、糧食、衛生紙,但卻縱容囤地囤房;最後再加上游資寛鬆、超低利率,也未能針對非自住多屋者給予選擇性金融管制,如此造成政府失靈所致。
因此高房價的關鍵主要是資金過多、制度不健全造成投資炒作,並非是因為成本過高所致。
即便是考量房價的成本,其中土地成本遠高於房屋造價成本,而房屋造價又包括規劃設計、建材、勞力及行政管理等成本,因此,引進外勞對降低房價的影響相當有限。
希望政府解決高房價,應面對關鍵問題解決,不宜避重就輕,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房屋造價成本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22
公道三沒公道?被拆遷戶抗議市府欺騙不講理。
如果有政府以建設之名要拆你家的房子,結果你自己要多出 70 到 120 萬才夠重建房屋,甚至蓋房子的期間,還要你帶著一家老小到外面租房子。如果是你,可以接受嗎?
新竹市公道三新闢道路案,預計徵收 78 戶民宅。目前已經走到徵收前的「地上物查估」階段。查估完房屋和土地的價格,接下來市府在九月就要正式跟居民協商條件,啟動徵收。
在這次臨時會前,我又再度接到許多當地居民的陳情。他們原本都是協助市府通過都市計畫的「同意戶」,但因為市府現在翻臉不認帳,所以他們甚至還激動地表示要集體到市政府拉布條抗爭。
為什麼呢?關鍵的 3 點,集中在我這次議會的質詢:
1.
拆遷補償費不足重建經費,居民無力負擔額外成本。
過去這一個月,市府陸續向居民報告他們房屋查估的補償價格,許多居民看了查估結果嚇了一跳,因為補償費實在太低。
我在質詢中詢問工務處長,他才坦承,未來居民要重建新的房子,一坪造價至少要 7 萬。
但目前補償居民的費用,一坪才 5.6 萬。
居民房舍的坪數不一,但根據我們的估算,每戶居民大概要自己再補 70-120 萬,才足夠重建房屋的經費。但其實許多居民年紀都已經很大,退休許久,要如何湊足這筆錢,是非常大的問題。
針對這點,工務處長在昨天的質詢中提到市長可以批准專案的「救助金」來協助這些居民。但市府過去這幾年來,從來沒提過這筆「市長救助金」。過去這一個多月也從未向居民說明。
到底這筆「救助金」要如何發放?額度多少?還有待證實。
2.
居民提出的「先建後拆」訴求,市府有承諾過居民嗎?現在是不是反悔了?
未來這些拆遷戶將面臨重建,但房子拆了以後,到居民重建完成,還需要約一年左右的時間。這一年當中,居民將流離失所,必須另外租屋度過。
居民於是提出「先建後拆」的訴求,也就是請市府等他們在安置基地蓋好房子,再拆掉原本的家園。在二月的公聽會上,就有居民說,「居民已經被這個案子折騰了三十年,現在要走到最後一步,市府為什麼連這一年都不願意等?」
但市府目前的立場,卻還是堅持拒絕「先建後拆」。理由是這個做法的不確定性過高,也不願與居民協商。
許多居民忿忿不平的是,當初他們簽下市府的「同意書」,支持市府的開路方案,就是因為當時市府默認「先建後拆」的可能。現在翻臉不認帳,是在欺騙民眾。
但如今,當時主導相關事務的都發處、工務處長都已經換人,給居民的承諾也沒有白紙黑字寫下來,沒人可以證實當初是如何與居民協商。
3.
上個月議會才做出決議,要求市府在一個月內針對居民的訴求召開協調會。但市府卻拒不召開,改用「家戶拜訪」的方式,一個一個去拜訪住戶。
市府在質詢中說,這樣的拜訪可以更有效地與市民溝通。但諷刺的是,這樣的「拜訪」之後,卻反倒引起居民更大的反彈,準備發動抗爭。
一個坦然的市府不應該只想著「個個擊破」,而應該坦率地面對居民集體的質疑。
===
質詢完還是覺得相當無奈。
這些「同意戶」居民,其實已經從年輕時代一路抗爭了30年。因為信任市府會照顧他們,所以才幫市府背書,同意協助通過都市計畫。如今還要被市府這樣不講理的對待,實在不公。
我嚴正要求市府在五月的定期會,將相關的補償條例修正案送來市議會審議,確保公道三被拆遷戶的權益。
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的處理方式,也請各位共同關注!
#居住正義不容退讓
#人民財產應受保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gOdriPevk/hqdefault.jpg)
房屋造價成本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40301TVBS 樣品屋燒5千萬 搶攻頂級客奢華風
影片網址→http://youtu.be/VEiWWjJpdmI
感謝記者 蔡宜靜 的採訪,以前的樣品屋,都是隨便搭一搭,實際上根本不能住人,隔間都是輕木板隔間,因為房子賣完之後,就立刻要拆掉啦!但是現在大家越來越注重實境感,而且建商彼此競爭激烈,樣品屋建造的成本自然也往上提高。
舉例:遠雄建設蓋的房子,順便拍「濾水器」廣告,廣告詞「最好的,我推」,買遠雄的房子,還可以附贈知名品牌的濾水器,建商與家具家電品牌可以說是魚幫水、水幫魚。很成熟的整合行銷模式!
以下是新聞報導......↓
台北市內湖的豪宅建案「安縵莊園」,樣品屋接待中心清晨發生大火,總共300坪的樣品屋陷入火海,東西都被燒毀,讓建商一口氣損失5千萬元,而這一燒讓外界非常驚訝的是,樣品屋的造價竟然跟房子一樣貴,而且幾乎豪宅建案的樣品屋動輒就要價千萬,原來是為了吸引頂級客層,現在的樣品屋更強調真實感,不只請來知名設計師裝潢,甚至連擺設都很講究,從水晶吊燈到餐盤、裝飾瓷器通通都是精品,才能成功營造頂級奢華的氛圍。
火舌不斷從2樓竄出,迅速蔓延悶燒,位在內湖的300坪的豪宅建案安縵莊園樣品屋,清晨發生火警,幾乎有一半都被燒毀,這一燒,就讓業者損失5千萬,也連帶爆出豪宅樣品屋造價越來越往上飆,為了吸引頂級客層上門,不少建商都在樣品屋下重本。
接待人員:「裡面請。」
從踏入樣品屋開始,就有地毯和水晶燈相迎,營造出奢華感,甚至請來知名設計師幫忙設計樣品屋,一旦對了客人品味,銷量也跟著往上衝。
房仲業者陳泰源:「主要是要創造那種美輪美奐的那種實境秀的感受,比較更近一步,比較真實的想像說,未來我的房子,我的使用空間,我的家具家電,我的裝潢就是長這個樣子。」
即便不是實體屋,建商也得在擺設上挖空心思妝點,Waterford水晶吊燈,一盞就要20、30萬,另外還選用的英國知名品牌Wedgwood的餐具,瓷器擺滿樣品屋,總價值超過20萬元。
房仲業者陳泰源:「其實很多建商他賣房子並不是賣裸屋,不是毛胚屋,他可能有附裝潢,甚至附這些高檔的家具、家電,你買房子的時候,他就一併附送給你的,那他就可以增加房價的價值。」
其他還有展出百萬元的複刻版名畫,讓客人一進門,感覺品味跟著提升,光是一個建案接待中心,動輒造價5千萬以上,有的甚至上億元,高規格大手筆裝潢,就是要吸引金字塔頂端的豪宅目標族群。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22851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278921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EiWWjJpdmI/hqdefault.jpg)